烏雲有金邊,
我告訴自己,學功課的時候又到了。
跟自己的害怕做親密接觸,這功課很新鮮。
──平路
▇是「疾病之書」,也是「復原之書」
天氣微涼,細雨,說來應該也不算是那種「晴朗健康」的天氣。平路新書《間隙:寫給受折磨的你》的對談,在冬日這樣「溫度的間隙」裡開始,好像呼應了書中提及的「烏雲有金邊」的象徵,對談開始,學功課的時候又到了。
時報文化總編輯曾文娟開場時提及:「一直都有跟平路老師聯繫出版新書的規劃,我原本以為我等到的是一本小說,直到老師與我們聯絡時,才知道在這段期間,她短短一年就經歷了兩個癌症……」
然而,《間隙》不僅是一本疾病之書,同時也是復原之書。
平路說,這本書讓她開始可以同理那些外表看不出異狀,但內心其實飽受疾病折磨的心靈。她想透過這本書告訴這些讀者,那些文字曾經救過她,也許也能讓他們的苦難減輕一些些。因此,書名雖叫做「間隙」,不過卻有一個長長的副書名「寫給受折磨的你」。
本場對談由時報文化董事長趙政珉主持,當晚正好是金馬獎頒獎典禮,他笑稱再逼真的戲都比不過最真實的人生,最戲劇化的事往往就是會先發生在日常之中。這本書說的「間隙」,不是特別異常的時刻,而是那分分秒秒的「如常」之中,有那樣一種「間隙」,好像能夠攫住你,足以使你離開那看似「如常」的人生軌道。
▇留在這個「經驗」裡,等待那個尚未理解一切的自己
周慕姿說能夠有機會與平路對談,她其實非常緊張。一直以來都是平路讀者的她,在拿到這本新書書稿時,完全無法想像這竟然是一本談自身疾病的書。正因為是一本「不容易」的書,所以不得不慢慢地細讀,在閱讀過程中,周慕姿不自覺地也想起自己生命中曾經發生過的各種「不容易」的事件。那些外人或朋友可能無法一眼辨別,自己其實正在受折磨的時刻,真的如同平路在這本書中所形容的:面對無法改變、無可奈何的生命事件時,有時與其想著「改變」,變健康,變快樂,變得跟以前一樣,不如停下來,留在這個無力改變什麼的自己之中,這或許就是平路所謂的「間隙」。
「看平路老師的這本書,不知道為什麼我會一直想起人生最黑暗的時刻。」周慕姿認真地描述那些掉落的事件,她表示自己從未公開說過這些事,甚至在讀到這本書之前,她可能都還在假裝那些事情「已經過去」,已經成功逃跑,把過去那個不健康的自己留在黑暗裡了。然而,也是在讀完這本書之後,「留在那個經驗裡的自己」,很大程度地包容了事件的好與壞,因為有「願意等待自己慢慢理解一切」的自己,才有了現在能夠述說與分享,帶給他人力量的自己。
「一個人生命厚度要到什麼程度,才會在面對這樣的變動時,沒有一點針對事件本身好與壞的評價?我也會有我自己不想被看見的東西,我從平路老師這本書中,看見很誠懇很勇敢的東西。」周慕姿以這段話做為閱讀《間隙》這本書的小結。
▇為什麼「非寫不可?」
「寫這本書確實是一個偶然,因為原本在寫另一本小說。現在回看這段歷程,卻覺得非寫不可。」提到《間隙》,平路覺得身為寫作者,有義務寫一本書,不是替那些同樣受折磨的人代言,而是靜靜地以文字「陪伴」彼此。
她回想與疾病共處的醫院時光,也是透過閱讀來安定自己的思緒,而且每每都是在不同的書中,不同的文句裡,找到能夠憑依的力量。那時她深刻體會到,書是一種陪伴,而她如果也能寫出一本陪伴他人的書,就是這本書最重要的意義。
這也是為何在《間隙》裡,每一章後面都會有密密麻麻注解的主因。平路說,那是一種求生的線索啊,這些書、這些句子,都曾經在不同的時刻裡拯救過她,她有必要將那求生的線索留下,也許某本書、某個句子將會救起另外一個受折磨的人。「像是手牽手一樣,用一本書牽連起另一本書。」平路如此形容這樣的寫作與閱讀的關係。
寫作與閱讀都是一種邀請,因為想把曾領受過的恩惠,以自己的方式傳遞給下一個人,平路因此寫下了這本「非寫不可」的書。
▇「事情真的不是你原來想像的那樣!」
另一個非寫不可得理由,來自於真正成為「病者」之後,才湧現出的強烈念頭:「生病到底是怎麼回事,好想要說出來,好想要解釋,好想要跟那些不在病中的人說:『事情真的不是你原來想像的那樣!』」平路用一貫悠緩的口吻說出這樣充滿激越熱情的話語。
接著,她以最熱愛的閱讀為喻:每一本好看的小說,作者都會安排一個類似的祕密,那就是「事情不是你想像的那樣」,以吸引讀者往下閱讀。書寫生病這件事也是如此,平路覺得,生病的過程就像是閱讀一本動人而深刻的小說,生病這個事件充滿了許多「事情不是你想像的那樣」的時刻,也許那是所謂「疾病的隱喻」,或者就是一種刻板印象,但透過書寫,做為作者的她可以像剝洋蔥一樣,觀察並且梳理每個來不及細想推敲的細節,並且愈來愈接近某種相當本質性的事物。
比如說:「生病之人的恐懼是怎麼一回事?」在真正成為病者之前,會以為害怕的是疾病這件事,或是說害怕死亡、害怕不健康,但透過閱讀與寫作,平路漸漸理解,生病的人恐懼的不是疾病這件事,或是它所帶來的標籤,而是在那之後的另一件深層的恐懼——與所愛的人分離,或者是沒辦法完成真正想做的事……。
有時候,我們害怕的不是疾病,也不是死亡,而是害怕「害怕」這件事。在那樣恍然大悟的時刻裡,就會有「事情真的不是你原來想像的那樣」的聲音出現。
▇解開對生命的誤解
對談中周慕姿提及,平路在這本書中為大家澄清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對生命的誤解──「人生不是為了追求快樂。」周慕姿說,這個澄清聽起來很消極、悲觀,不過其實提供了相當大的「逃脫」,或是說「喘息」的空間,讓人們不會總覺得自己「不夠快樂」、「不夠幸福」、「不夠好」。
如同前述關於疾病的誤解,我們對於生命其實也充滿各種誤解。平路所謂的「間隙」概念,由此看來,像是個停下來解開誤解的契機。不是要讓人面對什麼無法面對的情境,不是鼓勵你逃走不去面對,而是為自己騰出一個「空間」,留下來、不進不退、不逃不滯,就待在原地,用另外一種方式讓看似無法動彈的自己,鬆脫開來。
平路的書展現了另一種面對困境的可能。周慕姿說自己與平路都是相當重視「效能感」的人,要重新學會待在「間隙」裡讓生命重新鬆脫開來,光是想到要先接受那種沒有直線前進的感覺,就感到相當困難。因為在面對問題時,會習慣性地想盡辦法讓自己變得更好、更強。因此這本書每一篇章最後的「功課」,對讀者來說就是很好的練習:一點一點學著讓自己適應這種「沒有進步」的感覺,也許才能夠累積理解生命真相的高度。
▇開始看見他人
談到「逃」這件事,平路說自己一開始也想逃,書中也提到在送去手術室之前,她都還在幻想:一定有一個地方敲敲牆邊,就可以逃出去了。因為逃不了,平路開始更深刻地看見自己,也看見其他人。於是在閱讀中,她開始拉出一個距離「原來是這個『我』想逃!」、「原來是這個『我』在受苦」,像是突然擁有一雙相對客觀的眼睛,讓一切變得比較有趣。
接著,在「不健康王國」裡,她開始看見其他人:這是下一個要進去診間聆聽宣判的人,那是要去接受注射的人,這是三個月前的我,那是一年後的我……。這種種的「看見」,讓平路產生了某種極為強烈的同理心,雖然她從不覺得自己是個多麼慈悲的人,但的確在這樣不斷「看見」的過程中,她會自然而然地想:「能不能把她的痛給我,讓她不要那麼痛苦。」說來奇怪,不管這個「她」是真有其人,或是一個投射的自我,這樣想的時候,那個痛好像就真的被共同承擔了一樣,變得不那麼痛苦了。
關於這樣的轉念,平路還提到另一個饒富興味的例子。有一次她去抽血,窗口是個年輕的住院醫師。年輕醫師似乎很緊張,打針的手微微發抖,接著她發現這位醫師似乎對於一切都很生澀,打針前的每個步驟都不是過去她所熟悉的那樣。果然針頭插進去,找不到血管。平路說,沒想到自己的第一個念頭不是生氣或害怕,而是覺得這是一個機會,因為這個年輕醫師需要磨練,他需要她,她的存在能夠讓他成為更好的醫者。這樣的想法反而讓平路自己安定了下來,兩人的關係成為某種「陪伴」,離開抽血檢驗室時,她的內心甚至還有一些歡喜。
▇當間隙成為時間的單位
對談尾聲,現場讀者提問一個有趣的問題:「我有個正在受折磨的朋友,但如果她不像平路老師這樣熱愛閱讀,可以從閱讀中找到力量,那我們還能做些什麼呢?」
周慕姿先是拋出一個思考:「有沒有一種可能,人們不是不閱讀,而是覺得閱讀無法改變什麼?」她認為重點也許不在閱讀,而是閱讀所帶來的「陪伴」功能。閱讀只是一種媒介,真正能夠發揮作用的是「陪伴」,如同平路適才分享的抽血故事,就是因為互相的陪伴,讓一件可能雙方都在受苦的事,成為美好的經驗。平路則是以書中所提到的「深看」與「深聽」做為回應:「把你想說的事情放在眼光裡,對方一點一滴地就會感受到,這是最最深刻的陪伴。」
最後,平路也用一段話,為這場溫馨的對談畫下深刻的注解:
「時間的單位如果轉換成間隙,每一杯咖啡、每一個與世界、與他人相處的片刻都是間隙,這樣一來似乎就不那麼害怕死亡了。畢竟對於死亡的害怕,是害怕『害怕』本身,我們害怕的是別離,害怕的是放不下的那些喜歡的東西。我沒有因此更害怕或更不害怕,反而是非常珍惜每一個間隙。包括這一刻,都是非常非常願意敞開心,跟大家用心跟心在對話,這樣的間隙,我極其珍惜。」●
間隙:寫給受折磨的你
The Gaps
作者:平路
出版:時報出版
定價:420元
【內容簡介➤】
|
作者簡介:平路
本名路平。當代最卓越的作家之一,無論創作的技巧、文字的錘鍊、形式的多元、題材的縱深,都深具出入時空開疆拓土的成就。
重要著作包括:
長篇小說《黑水》、《行道天涯》、《婆娑之島》、《東方之東》、《何日君再來》、《椿哥》;短篇小說集《蒙妮卡日記》、《百齡箋》、《凝脂溫泉》、《五印封緘》、《玉米田之死》、《禁書啟示錄》等;散文集《間隙》、《袒露的心》、《浪漫不浪漫》、《讀心之書》、《我凝視》、《巫婆の七味湯》、《香港已成往事》等;篇小說《行道天涯》、《何日君再來》、《黑水》,以及短篇小說集已譯成英、法、日、韓、俄、捷克等多種外文版本。
出生於臺灣高雄,臺灣大學心理系畢業,美國愛荷華大學碩士。曾從事數理統計專業多年,香港光華文化新聞中心主任,並曾在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與臺北藝術大學藝術管理研究所任教。
平路為吳三連獎文學獎得主。散文《袒露的心》以抽絲剝繭筆法,創作出家族書寫的高度,在2018年獲得第42屆金鼎獎。
|
Tags:
諮商心理師、作家周慕姿(左)與作家平路
小說家平路前年確診罹癌,在莫大震撼下與原本習以為常的生活割裂。她收拾心情,走向這段突如其來的岔路,在病痛的困厄與生命的「間隙」 中,透過閱讀的陪伴以及對文字的信仰,剖析、觀照、抽絲剝繭探究生命的幽微,整理出身心修行的安定之路,寫成《間隙:寫給受折磨的你》。
新書出版之際,小說家與心理諮商師周慕姿兩人對談,分享在疾病與死亡意識所打出的「間隙」中,重新理解生命、認識真正的自己,並思考如何於實踐中安頓身心,對自我、對周遭、對世界練就出全新的視角與心量。本文是現場菁華摘要。
▇是「疾病之書」,也是「復原之書」
天氣微涼,細雨,說來應該也不算是那種「晴朗健康」的天氣。平路新書《間隙:寫給受折磨的你》的對談,在冬日這樣「溫度的間隙」裡開始,好像呼應了書中提及的「烏雲有金邊」的象徵,對談開始,學功課的時候又到了。
時報文化總編輯曾文娟開場時提及:「一直都有跟平路老師聯繫出版新書的規劃,我原本以為我等到的是一本小說,直到老師與我們聯絡時,才知道在這段期間,她短短一年就經歷了兩個癌症……」
然而,《間隙》不僅是一本疾病之書,同時也是復原之書。
平路說,這本書讓她開始可以同理那些外表看不出異狀,但內心其實飽受疾病折磨的心靈。她想透過這本書告訴這些讀者,那些文字曾經救過她,也許也能讓他們的苦難減輕一些些。因此,書名雖叫做「間隙」,不過卻有一個長長的副書名「寫給受折磨的你」。
本場對談由時報文化董事長趙政珉主持,當晚正好是金馬獎頒獎典禮,他笑稱再逼真的戲都比不過最真實的人生,最戲劇化的事往往就是會先發生在日常之中。這本書說的「間隙」,不是特別異常的時刻,而是那分分秒秒的「如常」之中,有那樣一種「間隙」,好像能夠攫住你,足以使你離開那看似「如常」的人生軌道。
▇留在這個「經驗」裡,等待那個尚未理解一切的自己
周慕姿說能夠有機會與平路對談,她其實非常緊張。一直以來都是平路讀者的她,在拿到這本新書書稿時,完全無法想像這竟然是一本談自身疾病的書。正因為是一本「不容易」的書,所以不得不慢慢地細讀,在閱讀過程中,周慕姿不自覺地也想起自己生命中曾經發生過的各種「不容易」的事件。那些外人或朋友可能無法一眼辨別,自己其實正在受折磨的時刻,真的如同平路在這本書中所形容的:面對無法改變、無可奈何的生命事件時,有時與其想著「改變」,變健康,變快樂,變得跟以前一樣,不如停下來,留在這個無力改變什麼的自己之中,這或許就是平路所謂的「間隙」。
「看平路老師的這本書,不知道為什麼我會一直想起人生最黑暗的時刻。」周慕姿認真地描述那些掉落的事件,她表示自己從未公開說過這些事,甚至在讀到這本書之前,她可能都還在假裝那些事情「已經過去」,已經成功逃跑,把過去那個不健康的自己留在黑暗裡了。然而,也是在讀完這本書之後,「留在那個經驗裡的自己」,很大程度地包容了事件的好與壞,因為有「願意等待自己慢慢理解一切」的自己,才有了現在能夠述說與分享,帶給他人力量的自己。
「一個人生命厚度要到什麼程度,才會在面對這樣的變動時,沒有一點針對事件本身好與壞的評價?我也會有我自己不想被看見的東西,我從平路老師這本書中,看見很誠懇很勇敢的東西。」周慕姿以這段話做為閱讀《間隙》這本書的小結。
▇為什麼「非寫不可?」
「寫這本書確實是一個偶然,因為原本在寫另一本小說。現在回看這段歷程,卻覺得非寫不可。」提到《間隙》,平路覺得身為寫作者,有義務寫一本書,不是替那些同樣受折磨的人代言,而是靜靜地以文字「陪伴」彼此。
她回想與疾病共處的醫院時光,也是透過閱讀來安定自己的思緒,而且每每都是在不同的書中,不同的文句裡,找到能夠憑依的力量。那時她深刻體會到,書是一種陪伴,而她如果也能寫出一本陪伴他人的書,就是這本書最重要的意義。
這也是為何在《間隙》裡,每一章後面都會有密密麻麻注解的主因。平路說,那是一種求生的線索啊,這些書、這些句子,都曾經在不同的時刻裡拯救過她,她有必要將那求生的線索留下,也許某本書、某個句子將會救起另外一個受折磨的人。「像是手牽手一樣,用一本書牽連起另一本書。」平路如此形容這樣的寫作與閱讀的關係。
寫作與閱讀都是一種邀請,因為想把曾領受過的恩惠,以自己的方式傳遞給下一個人,平路因此寫下了這本「非寫不可」的書。
▇「事情真的不是你原來想像的那樣!」
另一個非寫不可得理由,來自於真正成為「病者」之後,才湧現出的強烈念頭:「生病到底是怎麼回事,好想要說出來,好想要解釋,好想要跟那些不在病中的人說:『事情真的不是你原來想像的那樣!』」平路用一貫悠緩的口吻說出這樣充滿激越熱情的話語。
接著,她以最熱愛的閱讀為喻:每一本好看的小說,作者都會安排一個類似的祕密,那就是「事情不是你想像的那樣」,以吸引讀者往下閱讀。書寫生病這件事也是如此,平路覺得,生病的過程就像是閱讀一本動人而深刻的小說,生病這個事件充滿了許多「事情不是你想像的那樣」的時刻,也許那是所謂「疾病的隱喻」,或者就是一種刻板印象,但透過書寫,做為作者的她可以像剝洋蔥一樣,觀察並且梳理每個來不及細想推敲的細節,並且愈來愈接近某種相當本質性的事物。
比如說:「生病之人的恐懼是怎麼一回事?」在真正成為病者之前,會以為害怕的是疾病這件事,或是說害怕死亡、害怕不健康,但透過閱讀與寫作,平路漸漸理解,生病的人恐懼的不是疾病這件事,或是它所帶來的標籤,而是在那之後的另一件深層的恐懼——與所愛的人分離,或者是沒辦法完成真正想做的事……。
有時候,我們害怕的不是疾病,也不是死亡,而是害怕「害怕」這件事。在那樣恍然大悟的時刻裡,就會有「事情真的不是你原來想像的那樣」的聲音出現。
▇解開對生命的誤解
對談中周慕姿提及,平路在這本書中為大家澄清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對生命的誤解──「人生不是為了追求快樂。」周慕姿說,這個澄清聽起來很消極、悲觀,不過其實提供了相當大的「逃脫」,或是說「喘息」的空間,讓人們不會總覺得自己「不夠快樂」、「不夠幸福」、「不夠好」。
如同前述關於疾病的誤解,我們對於生命其實也充滿各種誤解。平路所謂的「間隙」概念,由此看來,像是個停下來解開誤解的契機。不是要讓人面對什麼無法面對的情境,不是鼓勵你逃走不去面對,而是為自己騰出一個「空間」,留下來、不進不退、不逃不滯,就待在原地,用另外一種方式讓看似無法動彈的自己,鬆脫開來。
平路的書展現了另一種面對困境的可能。周慕姿說自己與平路都是相當重視「效能感」的人,要重新學會待在「間隙」裡讓生命重新鬆脫開來,光是想到要先接受那種沒有直線前進的感覺,就感到相當困難。因為在面對問題時,會習慣性地想盡辦法讓自己變得更好、更強。因此這本書每一篇章最後的「功課」,對讀者來說就是很好的練習:一點一點學著讓自己適應這種「沒有進步」的感覺,也許才能夠累積理解生命真相的高度。
▇開始看見他人
談到「逃」這件事,平路說自己一開始也想逃,書中也提到在送去手術室之前,她都還在幻想:一定有一個地方敲敲牆邊,就可以逃出去了。因為逃不了,平路開始更深刻地看見自己,也看見其他人。於是在閱讀中,她開始拉出一個距離「原來是這個『我』想逃!」、「原來是這個『我』在受苦」,像是突然擁有一雙相對客觀的眼睛,讓一切變得比較有趣。
接著,在「不健康王國」裡,她開始看見其他人:這是下一個要進去診間聆聽宣判的人,那是要去接受注射的人,這是三個月前的我,那是一年後的我……。這種種的「看見」,讓平路產生了某種極為強烈的同理心,雖然她從不覺得自己是個多麼慈悲的人,但的確在這樣不斷「看見」的過程中,她會自然而然地想:「能不能把她的痛給我,讓她不要那麼痛苦。」說來奇怪,不管這個「她」是真有其人,或是一個投射的自我,這樣想的時候,那個痛好像就真的被共同承擔了一樣,變得不那麼痛苦了。
關於這樣的轉念,平路還提到另一個饒富興味的例子。有一次她去抽血,窗口是個年輕的住院醫師。年輕醫師似乎很緊張,打針的手微微發抖,接著她發現這位醫師似乎對於一切都很生澀,打針前的每個步驟都不是過去她所熟悉的那樣。果然針頭插進去,找不到血管。平路說,沒想到自己的第一個念頭不是生氣或害怕,而是覺得這是一個機會,因為這個年輕醫師需要磨練,他需要她,她的存在能夠讓他成為更好的醫者。這樣的想法反而讓平路自己安定了下來,兩人的關係成為某種「陪伴」,離開抽血檢驗室時,她的內心甚至還有一些歡喜。
▇當間隙成為時間的單位
對談尾聲,現場讀者提問一個有趣的問題:「我有個正在受折磨的朋友,但如果她不像平路老師這樣熱愛閱讀,可以從閱讀中找到力量,那我們還能做些什麼呢?」
周慕姿先是拋出一個思考:「有沒有一種可能,人們不是不閱讀,而是覺得閱讀無法改變什麼?」她認為重點也許不在閱讀,而是閱讀所帶來的「陪伴」功能。閱讀只是一種媒介,真正能夠發揮作用的是「陪伴」,如同平路適才分享的抽血故事,就是因為互相的陪伴,讓一件可能雙方都在受苦的事,成為美好的經驗。平路則是以書中所提到的「深看」與「深聽」做為回應:「把你想說的事情放在眼光裡,對方一點一滴地就會感受到,這是最最深刻的陪伴。」
最後,平路也用一段話,為這場溫馨的對談畫下深刻的注解:
「時間的單位如果轉換成間隙,每一杯咖啡、每一個與世界、與他人相處的片刻都是間隙,這樣一來似乎就不那麼害怕死亡了。畢竟對於死亡的害怕,是害怕『害怕』本身,我們害怕的是別離,害怕的是放不下的那些喜歡的東西。我沒有因此更害怕或更不害怕,反而是非常珍惜每一個間隙。包括這一刻,都是非常非常願意敞開心,跟大家用心跟心在對話,這樣的間隙,我極其珍惜。」●
間隙:寫給受折磨的你
The Gaps
作者:平路
出版:時報出版
定價:420元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平路
本名路平。當代最卓越的作家之一,無論創作的技巧、文字的錘鍊、形式的多元、題材的縱深,都深具出入時空開疆拓土的成就。
重要著作包括:
長篇小說《黑水》、《行道天涯》、《婆娑之島》、《東方之東》、《何日君再來》、《椿哥》;短篇小說集《蒙妮卡日記》、《百齡箋》、《凝脂溫泉》、《五印封緘》、《玉米田之死》、《禁書啟示錄》等;散文集《間隙》、《袒露的心》、《浪漫不浪漫》、《讀心之書》、《我凝視》、《巫婆の七味湯》、《香港已成往事》等;篇小說《行道天涯》、《何日君再來》、《黑水》,以及短篇小說集已譯成英、法、日、韓、俄、捷克等多種外文版本。
出生於臺灣高雄,臺灣大學心理系畢業,美國愛荷華大學碩士。曾從事數理統計專業多年,香港光華文化新聞中心主任,並曾在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與臺北藝術大學藝術管理研究所任教。
平路為吳三連獎文學獎得主。散文《袒露的心》以抽絲剝繭筆法,創作出家族書寫的高度,在2018年獲得第42屆金鼎獎。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閱讀通信 vol.307》大川普,吹什麼,吹……
延伸閱讀
現場》平路╳郭強生對談:袒露、叩問與和解
近日付梓的平路《袒露的心》,與兩年前面市的郭強生《何不認真來悲傷》,同樣都是少見的剖析自我經驗、極度貼近私我的散文。挖掘與袒露私密需要強烈的勇氣,... 閱讀更多
專訪》疾病/正常、悲慘/發笑、工作/辭職,在矛盾裡創作:漫畫家Pam Pam與《癌症好朋友》
閱讀更多
書評》我不知道如何去愛:讀《成為一個新人:我們與精神疾病的距離》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