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定好了之後,我便衷心祈願假期的來臨。等待的不是尋常的星期六、日,那不是我可以坐下來書寫心事的時候,等待的是意外來臨的假期,像是颱風假,盼望自己可以坐下,扎扎實實寫些字。
不過枯等了半個夏天,一個颱風都沒來拜訪。人們說庚子全亂,最是光怪陸離,什麼意料之外都冒出頭來。7月底的最後幾天,意料之中地生成了颱風,又意料之外地沒有造訪台灣。
所以我只好把7月僅剩的幾個閒暇時段打散重排。並沒有察覺,就在拖欠稿債,尋找藉口的這段時日中,50歲的生日不告而別。有一天,我還不經意地拍下自家書櫃的照片,順勢在社群媒體中與朋友競艷,一如意料之中,我看的書,和其他朋友擁攬的群書有著天壤之別。
其實我和編輯的約定,只是寫個區區兩千字,梳理說明我為何貪愛看書,沒想到自己卻在推拖延宕中忙著,忘了自己的初心。直到被逼得非得交稿的時候,才想起來,其實初心只是好奇。
這世界上的人彼此不相同,其他人的生活常令我感到好奇,不過畢竟不能自由窺看他人的生活風景,於是書和電影便成為我的眼睛,帶著我四處探看各種意料之中和意料之外。
說起來,也要有個引信,我與書締結的深緣,其實是意料之外的契機。
小學以前,在同學間,我算是頂愛看書的。不過那個時候的小孩子除了教科書之外,小學時看的課外書多半只是東方出版社出版的福爾摩斯、亞森羅蘋和七俠五義之類。然而台灣教育中閱讀課外讀物,顯然和許多美好的事物一樣適用減法——這是所有小學生成長的必經之路,就像許多人學鋼琴、學書法一樣,到了中學就得放棄。其後的時光,彷彿就像進入一座深長幽暗的隧道,不知要到什麼時候才能隱約看見隧道盡頭的微光。
所以剛進中學的前半年,我幾乎沒有碰過什麼課外書,日子就在無邊無盡的隨堂考、月考、期末考中緩緩推移。一如所有理著平頭的中學男生,我只是在等待日子過渡,等待著隧道過盡那一剎那的天闊雲開。
命運的安排讓愚騃的中學生大出意料之外,我在3月31日發生了嚴重車禍,必須留在家中靜養。為什麼我可以把日期記得這麼清楚?因為第二天兄長到學校幫忙請假的時候,同學們以為是愚人節的玩笑而哄堂大笑,以致完全沒有同學來探視住院的我,不過那是另一段故事了。
因為必須在家長期臥床,看著天花板的日子極為無聊,我央求雙親多買些書來給我看。爸媽不知道輾轉拜託了誰,買來千奇百怪的套書,包括金庸小說、大英百科、漢聲百科和諾貝爾文學獎全集,意外開啟了我喜歡以書當枕的歲月。除了在臥床的兩個月內,瘋狂地啃食完這些套書之外,接下來就像上癮一樣,我養成了每天翻一本書的習慣至今。旅行的貼身行囊中,往往除了書還是書,不管是從來沒翻閱過的,還是重溫舊書,都令我盡享其中的意料之中和意料之外。
這其中,我喜歡的書多半是詩和小說,原因或許就在於意料之外。感到百無聊賴時,我會憑空想像一個世界的形貌,卻無法驗證那個世界是否也存在別人的腦海中。我會去思考一種難以理解的心情,也無法揣想那是否也近似於其他人的感受,所以透過閱讀詩和小說,窺看他人的想像有了驗證的可能。我心中想像著某種心情或某個故事,若能和別人的想像大異其趣,自覺能出乎他人的意料之外,不亦樂乎。
當然,被別人說出自己想說卻不知如何形容的感受,也是會心一笑的起點。我實則鍾愛詩多過小說,或許是詩刻意不對準的焦距釀造模糊的風景,讓彼此的想像容易共鳴。年輕時驚艷於鄭愁予的〈賦別〉:「這次我離開你,是風,是雨,是夜晚;你笑了笑,我擺一擺手,一條寂寞的路便展向兩頭了。」對於我來說,簡直和當時正在做的愚蠢情事相互套疊,若合符節。有人能精準地說出那樣的心情,能不會心一笑,自我解嘲?
求學時代,抗議遊行此起彼落,對於稚嫩卻情緒高張的我所來說,從來沒有發現自己連立場都搞不清楚,卻常常四處湊熱鬧,算來只是在窮攪和。讀到向陽的〈立場〉,猛然覺得醍醐灌頂,於是常常在後來的歲月中吟詠:「你問我立場,沈默地/我望著天空的飛鳥而拒絕/答腔」。
等到年紀漸長,就喜歡起羅葉的「我願是妳的風景」和「遺書」,朗讀他的書,心情不由自主與詩共振。神奇的是:彷彿音樂也自然揚起,充滿在耳畔胸臆。我念著念著「若有久別的朋友來尋,請轉告他們我去哪裡,此後可有人間的消息已無妨,我只是掛念你。 」依稀聽到自己鍾愛的輓歌輕輕響起,深感連告別的話語,都有他人更了解自己。
都說「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其實好的詩,都是詩中有故事。好的故事中也有詩,所以我也喜歡故事,尤其是小說。在各個小說家中,我最常被艾莉絲.孟若(Alice Munro)的故事俘虜。她的小說除了輕巧地勾勒出人們的內心風景,而且多屬短篇,篇幅對東奔西跑的我剛剛好,我通常都是把握生活中機不可失的空檔,趁機咀嚼她筆下的吉光片羽。
孟若開啟了我另一扇門,讓我得以堂而皇之去欣賞意料之外的人們的心情,最後才發現看似大相逕庭的人,可以有著相似的心情。有段時間我出差時手上捧著夾著的,都是孟若的小開本中譯本。出差的夥伴不乏感到好奇,當我說明這是遠在加拿大、大我40歲的作家作品時,才猛然發現亞熱帶和寒帶的反差,與作者年齡、性別的差異,甚至於幾千里的距離,並沒有影響閱讀心靈風景的能見度。
孟若和平凡生活談詩論藝,和平凡的人物極盡曖昧,平凡到我以為她描繪的人與心靈風景近在眼前,其實根本遠在天邊。
有趣的是,2013年孟若得到諾貝爾文學獎時,我恰恰好在加拿大出差,背包中就是她的《公開的祕密》。這是巧合,也是意料之外。但如果常常有書伴身,許多意料之外或許本來就是意料之中。看書,能溫習意料之中,也能捕捉意料之外,更充滿意料之中的種種意料之外,而且如此美好。
所以我愛看書。●
劉奕成
致力於金融相關領域超過20年,資歷完整紮實。業務範圍涵蓋投資銀行、企業金融、財富管理、風險控管等。曾擔任國泰世華金控副總、悠遊卡公司董事長、巴克萊銀行台北分行董事總經理、桃園捷運公司董事長、LINE BIZ PLUS北亞金融董事總經理。
Tags:
(蔡仁譯攝)
總有那麼一本或數本書,一位或多位文人作家,曾在我們的閱讀行旅中,留下難以遺忘的足跡。「書.人生」專欄邀請各界方家隨筆描摹,記述一段未曾與外人道的書與人的故事。期以閱讀的饗宴,勾動讀者的共鳴。
約定好了之後,我便衷心祈願假期的來臨。等待的不是尋常的星期六、日,那不是我可以坐下來書寫心事的時候,等待的是意外來臨的假期,像是颱風假,盼望自己可以坐下,扎扎實實寫些字。
不過枯等了半個夏天,一個颱風都沒來拜訪。人們說庚子全亂,最是光怪陸離,什麼意料之外都冒出頭來。7月底的最後幾天,意料之中地生成了颱風,又意料之外地沒有造訪台灣。
所以我只好把7月僅剩的幾個閒暇時段打散重排。並沒有察覺,就在拖欠稿債,尋找藉口的這段時日中,50歲的生日不告而別。有一天,我還不經意地拍下自家書櫃的照片,順勢在社群媒體中與朋友競艷,一如意料之中,我看的書,和其他朋友擁攬的群書有著天壤之別。
其實我和編輯的約定,只是寫個區區兩千字,梳理說明我為何貪愛看書,沒想到自己卻在推拖延宕中忙著,忘了自己的初心。直到被逼得非得交稿的時候,才想起來,其實初心只是好奇。
這世界上的人彼此不相同,其他人的生活常令我感到好奇,不過畢竟不能自由窺看他人的生活風景,於是書和電影便成為我的眼睛,帶著我四處探看各種意料之中和意料之外。
說起來,也要有個引信,我與書締結的深緣,其實是意料之外的契機。
小學以前,在同學間,我算是頂愛看書的。不過那個時候的小孩子除了教科書之外,小學時看的課外書多半只是東方出版社出版的福爾摩斯、亞森羅蘋和七俠五義之類。然而台灣教育中閱讀課外讀物,顯然和許多美好的事物一樣適用減法——這是所有小學生成長的必經之路,就像許多人學鋼琴、學書法一樣,到了中學就得放棄。其後的時光,彷彿就像進入一座深長幽暗的隧道,不知要到什麼時候才能隱約看見隧道盡頭的微光。
所以剛進中學的前半年,我幾乎沒有碰過什麼課外書,日子就在無邊無盡的隨堂考、月考、期末考中緩緩推移。一如所有理著平頭的中學男生,我只是在等待日子過渡,等待著隧道過盡那一剎那的天闊雲開。
命運的安排讓愚騃的中學生大出意料之外,我在3月31日發生了嚴重車禍,必須留在家中靜養。為什麼我可以把日期記得這麼清楚?因為第二天兄長到學校幫忙請假的時候,同學們以為是愚人節的玩笑而哄堂大笑,以致完全沒有同學來探視住院的我,不過那是另一段故事了。
因為必須在家長期臥床,看著天花板的日子極為無聊,我央求雙親多買些書來給我看。爸媽不知道輾轉拜託了誰,買來千奇百怪的套書,包括金庸小說、大英百科、漢聲百科和諾貝爾文學獎全集,意外開啟了我喜歡以書當枕的歲月。除了在臥床的兩個月內,瘋狂地啃食完這些套書之外,接下來就像上癮一樣,我養成了每天翻一本書的習慣至今。旅行的貼身行囊中,往往除了書還是書,不管是從來沒翻閱過的,還是重溫舊書,都令我盡享其中的意料之中和意料之外。
這其中,我喜歡的書多半是詩和小說,原因或許就在於意料之外。感到百無聊賴時,我會憑空想像一個世界的形貌,卻無法驗證那個世界是否也存在別人的腦海中。我會去思考一種難以理解的心情,也無法揣想那是否也近似於其他人的感受,所以透過閱讀詩和小說,窺看他人的想像有了驗證的可能。我心中想像著某種心情或某個故事,若能和別人的想像大異其趣,自覺能出乎他人的意料之外,不亦樂乎。
當然,被別人說出自己想說卻不知如何形容的感受,也是會心一笑的起點。我實則鍾愛詩多過小說,或許是詩刻意不對準的焦距釀造模糊的風景,讓彼此的想像容易共鳴。年輕時驚艷於鄭愁予的〈賦別〉:「這次我離開你,是風,是雨,是夜晚;你笑了笑,我擺一擺手,一條寂寞的路便展向兩頭了。」對於我來說,簡直和當時正在做的愚蠢情事相互套疊,若合符節。有人能精準地說出那樣的心情,能不會心一笑,自我解嘲?
求學時代,抗議遊行此起彼落,對於稚嫩卻情緒高張的我所來說,從來沒有發現自己連立場都搞不清楚,卻常常四處湊熱鬧,算來只是在窮攪和。讀到向陽的〈立場〉,猛然覺得醍醐灌頂,於是常常在後來的歲月中吟詠:「你問我立場,沈默地/我望著天空的飛鳥而拒絕/答腔」。
等到年紀漸長,就喜歡起羅葉的「我願是妳的風景」和「遺書」,朗讀他的書,心情不由自主與詩共振。神奇的是:彷彿音樂也自然揚起,充滿在耳畔胸臆。我念著念著「若有久別的朋友來尋,請轉告他們我去哪裡,此後可有人間的消息已無妨,我只是掛念你。 」依稀聽到自己鍾愛的輓歌輕輕響起,深感連告別的話語,都有他人更了解自己。
都說「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其實好的詩,都是詩中有故事。好的故事中也有詩,所以我也喜歡故事,尤其是小說。在各個小說家中,我最常被艾莉絲.孟若(Alice Munro)的故事俘虜。她的小說除了輕巧地勾勒出人們的內心風景,而且多屬短篇,篇幅對東奔西跑的我剛剛好,我通常都是把握生活中機不可失的空檔,趁機咀嚼她筆下的吉光片羽。
孟若開啟了我另一扇門,讓我得以堂而皇之去欣賞意料之外的人們的心情,最後才發現看似大相逕庭的人,可以有著相似的心情。有段時間我出差時手上捧著夾著的,都是孟若的小開本中譯本。出差的夥伴不乏感到好奇,當我說明這是遠在加拿大、大我40歲的作家作品時,才猛然發現亞熱帶和寒帶的反差,與作者年齡、性別的差異,甚至於幾千里的距離,並沒有影響閱讀心靈風景的能見度。
孟若和平凡生活談詩論藝,和平凡的人物極盡曖昧,平凡到我以為她描繪的人與心靈風景近在眼前,其實根本遠在天邊。
有趣的是,2013年孟若得到諾貝爾文學獎時,我恰恰好在加拿大出差,背包中就是她的《公開的祕密》。這是巧合,也是意料之外。但如果常常有書伴身,許多意料之外或許本來就是意料之中。看書,能溫習意料之中,也能捕捉意料之外,更充滿意料之中的種種意料之外,而且如此美好。
所以我愛看書。●
劉奕成
致力於金融相關領域超過20年,資歷完整紮實。業務範圍涵蓋投資銀行、企業金融、財富管理、風險控管等。曾擔任國泰世華金控副總、悠遊卡公司董事長、巴克萊銀行台北分行董事總經理、桃園捷運公司董事長、LINE BIZ PLUS北亞金融董事總經理。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閱讀通信 vol.307》大川普,吹什麼,吹……
延伸閱讀
書.人生.林韋地》讀著你的書一起長大,一起變老
總有那麼一本或數本書,一位或多位文人作家,曾在我們的閱讀行旅中,留下難以遺忘的足跡。「書.人生」專欄邀請各界方家隨筆描摹,記述一段未曾與外人道的書與人的故事。... 閱讀更多
書.人生.余宜芳》成為《台北人》的前世今生
總有那麼一本或數本書,一位或多位文人作家,曾在我們的閱讀行旅中,留下難以遺忘的足跡。「書.人生」專欄邀請各界方家隨筆描摹,記述一段未曾與外人道的書與人的故事。... 閱讀更多
書.人生.羅士庭》複製或刪除,沒有灰色地帶
總有那麼一本或數本書,一位或多位文人作家,曾在我們的閱讀行旅中,留下難以遺忘的足跡。「書.人生」專欄邀請各界方家隨筆描摹,記述一段未曾與外人道的書與人的故事。...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