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人心的奧祕:評《雪是誰的?》

(本文圖片由三民出版提供)

耶路撒冷是基督教、猶太教和伊斯蘭教的聖地,目前由以色列控管並定立為首都,然而巴基斯坦自治政府也宣稱擁有主權,但國際社會並沒有最終一致確認,因此經常發生衝突。

這個地方的主要居民有猶太人、穆斯林人、阿拉伯人等,主要使用的語言有希伯來語、阿拉伯語、英語,它的宗教、種族、政治和文化內涵既多元又複雜。這裡地處亞熱帶,屬於地中海型氣候,最冷的1月平均溫度是12度。因此,《雪是誰的?》以耶路撒冷下雪做為使人驚奇的開場,是有現實依據的。

雖然這個故事的背景和主軸充滿宗教意涵,但它處理的並不是神學問題,也不是要解決宗教爭議。諾貝爾文學獎作家約翰.史坦貝克(John Steinbeck)曾說,所有誠實的寫作都在企圖理解人類。這個故事的核心概念以及嚴謹鋪排的情節,最終要探討的仍是文學的課題:人性。

xue_shi_shui_de_6-7w800.jpg

雪在耶路撒冷罕見,並使人歡樂(孩子們都興高采烈)。而這些寶貴的雪並不是源自於任何人的努力或作為,純粹是從天而降、白白賜給人們的恩典。白白領受的人們,「選擇」如何回應呢?

原本一起遊戲的三個小孩,卻爭吵了起來。爭吵的真正原因,其實不是表面上說的「宗教理由」(哪一個是真正的神?),而是人性的私欲和貪念。因為就邏輯上來說,「我的神創造了雪」不等於「雪都是我的」,兩個命題並無因果關係。就創造的概念而言,雪是屬於創造者的,人只是領受的對象而已。人想要自私地占有全部,假借宗教名義進行爭搶,或驕傲自大地以為可以掌控神意,在爭吵、搶奪的過程中,製造仇恨對立,結果只有虛空。

幸好,人性雖然有軟弱,會跌落黑暗,卻也有美善,可以進入光明。人有理性可思考反省,也有自由意志可做選擇。三個小孩面對遺憾的結果,對自己的錯誤感到後悔,陷入沉思。他們在沉思中想些什麼?故事沒有明說,或許施恩者聽到了呢。白白的恩典再次降下,三個小孩有了第二次機會,重新選擇更好的回應方式,與所有人和動物和花草樹木等受造物,一起讚嘆奇妙景象。

奧祕,超越人的理性解釋。故事中用雪來比喻,表示人可以憑理性和信心不斷追求更認識神,但永遠無法等同於神的地位而完全知道,所謂「神的道路高過人的道路;神的意念高過人的意念。」因此我們若說「三個宗教都是一樣的,所以不用爭吵。」這種和稀泥式的語言,只怕也是僭越。只能說不同信仰或信念的人,最好是存著謙卑虛己的心,不斷以對話來代替對抗,尋求對真理的理解和共識,才不致於讓人心私欲白白浪費恩典的好處。

xue_shi_shui_de_14-15w800.jpg

故事文字用平行的敘述式描繪三種宗教。基督教有教堂、鐘聲、神父;伊斯蘭教有清真寺、宣禮員(在宣禮塔上揚聲召喚信徒祈禱禮拜的人)、伊瑪目(地位崇高的導師學者或教長領袖);猶太教有會堂、拉比(主持儀式並嫻熟教義的智者)、哭牆(猶太人聚集在此流淚親吻聖牆以悼念先祖歷史)。書裡的圖像也以充滿喻意的場景、圖案、服裝等細節,創造出和諧自然、三者並存的世界,不專屬於特定宗教或文化,而是包容一切。

以色列實行徵兵制,18歲男女皆徵召入伍,因此圖像裡出現手持武器的女兵。麵包店出現的阿拉伯文字及人物裝扮,暗示不同的文化生活就是日常。畫面從全景(神所造的世界)逐漸轉為近距離特寫(個人的作為),最後回到全景結束。在過程中,三個小孩的位置關係也隨情節而適當變化。三個小孩爭吵時,目中無人,口吐的惡言就像射箭似地刺向對方。圖像敘述清晰有力,文圖的節奏和戲劇張力都恰到好處。

18-19w800.png

駱駝是沙漠地帶經濟實惠的運輸工具,在以色列常見。聖經裡多次提到駱駝,耶穌曾用比喻說:﹕「駱駝穿過針的眼,比財主進神的國還容易呢。」說明神的國在人的心裡,但人要保守清潔無瑕、謙虛敬虔的心,多麼困難啊。

除了雪和大自然的一切奇妙,我們在生活裡其實也經歷許多恩典:家人的愛、陌生人的善意、朋友的幫助、美好的巧合運氣,以及自己天生而有的才能。但願孩子們能存感恩的心數算自己的恩典,感受活著的喜悅,並相信自己擁有充足夠用的恩典。

xue_shi_shui_de_26-27w800.jpg

xue_shi_shui_de_w300.jpg 雪是誰的?
Snow for Everyone
作者: 安東妮.許奈德(Antonie Schneider)
譯者:柯倩華
繪者:張蓓瑜
出版:三民出版
定價:329元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安東妮.許奈德(Antonie Schneider)
出生於德國明德爾海姆市,從小喜愛圖書和故事。她至今已出版六十多本書,翻譯成多國語言,包括為成人及兒童寫的詩集,獲得國際讚譽和許多獎項。她現為自由作家,住在德國、奧地利和瑞士三國交界的地方。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