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捧起光,一步一步走下去:訪拾光工作室總編輯曾家緯

冬日巷弄,日光飽滿,透澈的街景層層疊覆,襯托出拾光工作室總編輯曾家緯由遠處而來的身影。高大龐碩的他,一頭達摩祖師般的長髮披垂,鼻梁上架著黑色賽璐珞圓框眼鏡,給人偉然嚴肅之感,卸下滿袋圖畫書的瞬間,他旋即掛上一抹笑,謙和問候。

入座後,曾家緯宛如一口篤實的鐘,面對一道道提問的敲擊,答以沉緩且慎重的回音,伴著幾絲虛懷與赧然:「受訪是我的罩門,真的說不出什麼厲害的見地啦。」儘管他如此自謙,但回溯資歷,其實有豐厚的累積。

▉在快速的年代依然堅持慢的哲學

自稱大恐龍的曾家緯(Dino)原讀建築系,出社會後卻未在本行謀生,反而於1997年誤打誤撞踏進出版業,從懵懂的編輯助理開始,跟在資深編輯身旁學習。自承對影像、聲音與文字有濃厚興趣的曾家緯,遲至2000年才正式接觸童書;後又因童書作家劉清彥與資深編輯張淑瓊的賞識,2006年進入道聲出版社童書部任職,一做即是二十幾個年頭。

「童書是圖像與文字結合,非常符合我的興趣。因為是要唸給孩子聽的,帶有聲音的成分,因此比較適合我。」2018年,曾家緯獨立創辦「拾光工作室」,雖然還只是一歲多的初生兒,2019年即已以《黑貓白貓》及《城市裡的小訪客》一舉掄獲兩座Openbook最佳童書獎,斐然的成績,證明他選書眼光的獨到精準。

shi_guang_gong_zuo_shi_zong_bian_ji_ceng_jia_wei__0.jpg
拾光工作室總編輯曾家緯於Openbook好書獎贈獎典禮發表得獎感言:「很榮幸拾光有兩本書得獎,而且是第一本就獲得Openbook好書獎。拾光工作室成立以來承蒙很多祝福,我們相信光是上帝創造的,是送給人類特別的禮物,有了光,我們便看得見;透過閱讀好書,我們就能成為拾光者,照亮黑暗,帶來更多溫暖。」

工作室成立迄今,拾光僅出版了十餘部作品。綜觀各書主題,涵括了自我認同、價值觀養成、社會觀察等面向,多元豐富,無論是心理層面或是思想層次,都有深刻的挖掘,對於孩童而言不會太深,成人讀者讀來也能興味盎然。

曾家緯直言,這是隨著個人成長而有的調整與改變。年輕時的他喜歡德國畫家布赫茲(Quint Buchhoiz)的超現實畫派作品,欣賞其意象高明,技巧高超,表達具有深度。「過去我不喜歡米飛兔,覺得沒什麼技巧,只有線條與顏色,後來接觸出版久了,才發現我錯了!」

隨著閱讀的眼界提升,過往的觀點跟著翻轉,曾家緯才發現,以簡馭繁是最難的。「要以俐落簡單的線條塑造角色跟情緒氛圍,還要注意到每一種配色之間的用途,是最難達到的境界。」

這樣的領悟,也滲透進他挑書的直覺,「現在不會單只著重技法層次。圖畫風格、傳遞意象,文字表達這三者,與創作者所要傳遞的主題得以結合,才是我選書的要點。」曾家緯微微俯首說:「畢竟我的動作已經比別人慢很多,若挑選的書只強調某個區塊,會有點可惜。」他不敢斷言自己的慢工是否真能帶來細活,但他確信,即便自己緩步如蝸牛,仍有一天會走到心中的目的地。

提及拾光出版的第一部作品《白貓黑貓》,曾家緯說:「這是2012年即已在日本出版的作品,作者以大量的黑白色調與彩墨潑灑繪作,但當時台灣市場沒有引進,因為覺得推不動。儘管當時我不懂日文,但立刻被線條感強烈的圖畫吸引了,後來獨立開出版社,因緣巧合下,再度與日本出版社接觸,就決定出版。」

曾家緯微笑著表示:「這本書談的是自我價值的認同,以及個人如何看待身處團體中自己的獨特性,剛好也符合我創立拾光出版社的心情,無論是題材或代表性,都很有意義。」

05w900_0.png
《白貓黑貓》內頁(本文書籍內頁圖像提供:拾光工作室)

03w900_1.png
從曾家緯總編在臉書與讀者分享繪本的製作過程,可見他對製作繪本的細膩與用心

圖書編輯的自我養成之道

關於圖畫書的產製,台灣相關的學習環境和制度並未普及,編輯大多僅能自學。二十多年來,曾家緯孜孜矻矻,私下多方參加各種課程與研習,尤其喜歡上童書評論家宋珮的課程。他說,與宋珮老師討論圖像的各種編排,不僅能廣開眼界,也累積出豐厚的圖像素養。

除了益師指導,曾家緯平日也勤於自我修煉,大量翻閱圖畫書,甚至一一拆解圖像,仔細思考其中的優點與缺點。「日本福音館在戰後要做圖畫書的時候,會拆解經典圖畫書裡的每一頁作品,貼在牆壁上、黑板上,仔細研究到底為何作品能如此雋永?」曾家緯一邊筆畫一邊說:「我則是不斷翻頁讀圖,或將畫做成一張張PPT,整個排列下來後,就有辦法看清楚好在哪裡、不好在哪裡,包括文字為什麼要放在這個位置,甚至思考有沒有更好的編排方法。」

他攤開手中的筆記本,上面畫著他上街遊逛時留意到的店家招牌。「經常看到一些招牌的圖文排列會造成閱讀上的誤導,我會在筆記本上思考有沒有更好的處理方式,包括廣告標語、標題能否與品牌想要傳達的精神相符。透過反覆練習,培養圖像的素養跟敏銳度。」

02w900_0.png

熱愛圖畫書的曾家緯,投入了大量時間與精力精進自己的技能。他曾三次自費前往中國,參加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舉辦的圖畫書論壇,也曾兩度前往義大利波隆那兒童書展觀摩。「即便做書做了這麼多年,我對於『兒童觀』依然感到很困惑。去年印象最深刻的便是豐子愷獎請到李坤珊老師分享關於『兒童觀』的討論。」

李坤珊認為圖畫書有幾種難度層次,最粗淺的是表現出childish(童稚)、其次是childlike(孩童般的),最難的是觸及到childhood(童年)。所謂的童年,並不是個人單獨的存在,而是以孩童為圓心,與大人、生活以及社會建構出一個網絡關係,這個關係就構築出具體的兒童觀。

李坤珊將兒童觀又分成三種類型:第一種認為兒童是需要被教育的一張白紙,因此採填鴨式教育法,帶有教育目的。第二種站在較為中庸的位置,認為孩子有自己的成長藍圖,等待被啟發,透過雕琢可讓他找到自己命定的東西。第三個種觀點則將大人、孩子與他生活周遭的人事物視為夥伴關係,雙方在關係裡一起經歷、成長、從中學習,在不傷害生命的前提下,讓孩子自己去解決遭遇到的困難,只有在適當時機大人才出手幫助。

「不同的兒童觀創作出來的圖畫書就會不同,而我希望拾光最終出版的書都符合夥伴關係,因為我相信即便是大人,也希望獲得這樣的陪伴。」曾家緯眼神堅定地說。

工不厭細的職人精神

拾光成立不久,即獲得兒童文學評論家柯倩華的關注和讚賞。「台灣書市的繪本琳瑯滿目,全世界的傑作幾乎都被引進,競爭非常激烈。而拾光幾乎每一本書都很獨特,令人印象深刻,即使是我們熟悉的主題,還是能帶給讀者新的閱讀經驗。」柯倩華表示,曾家緯推出的作品「不僅兼顧主題意義和藝術性,更符合兒童觀點,表面簡約,蘊含的思想與感受卻很豐富,每一本書都可說是有份量的文學作品,十分難得。」

柯倩華指出,儘管拾光已出版的作品風格各異,但其中有個共通特點:書籍的設計極具美感,充分顯現了編輯的審美眼光和製作上的細膩考量。她強調,拾光製作的書籍,細節都像拴緊的螺絲,因為漢字和英文在字形上差異極大,英文的線條變化可以融入頁面,成為圖像的一部份,一旦要轉換成塊狀的漢字時,則必須重新考量調整,才能產生適當的視覺效果。

「拾光顯然對這點很重視,舉凡封面字體,書衣的設計,內文字型,版面編排,或者附加介紹文字的編排、顏色、紙張等等,都能做出適合文本的獨特氣質。」柯倩華說。

06w900.png
拾光工作室十分重視編輯、設計如何呈現出繪本最適切的模樣

曾家緯笑稱自己可能是個特別的例子,「我之前在出版社一直是擔任文編,對一些版型或排版方式會有修改意見,但又不喜歡經常麻煩美編,就自己學著編排、修改。愈改愈發現有很多東西可以調整——字間、行距、字體大小、顏色,甚至是逗點與字句間的距離,都會影響閱讀體驗,便漸漸地去拆解每本書。我很專注細節,這樣的做法讓我對書的感情連結更強烈,不過也正因如此,速度就變得很慢了。」

他拿出隨身帶來的《樹林裡的房子》美國版、英國版、簡體版以及繁體版,比較起其間的差異。「美國版本使用的是18世紀的字體,斑駁效果、鋸齒狀邊緣,簡體版則僅只做到鋸齒狀邊緣。我依循美國版做法,呈現秋天的感覺,找出適合的漢字字體,同時做出斑駁與鋸齒的效果。只是,內文故事的漢字線條較細,斑駁效果不好處理,因此改採時光刷過的意象,帶有油漆刷不全的剝落感。」

為了讓整本書的細節與主題搭配,曾家緯工不厭細,展現職人的堅持與專業,即使僅是細微的調整,在整體呈現上也能產生視覺體驗的差距。

04w900.png
字體也是書籍設計的重要細節,曾家緯總編曾在網誌分享選用不同字體的書封設計過程。圖為《樹林裡的房子》封面書名

wei_ming_ming_-1_2.gif
雪花紛飛意象的扉頁選用、粗曠質感的黑體字書名設計,繪本的編輯設計皆緊緊扣合《城市裡的小訪客》一書的圖像氣息

總得要留下一些什麼給孩子

在題材的選擇上,曾家緯並不刻意追隨時事議題,而是從個人的關注出發。譬如為了爭奪山大王之位而在動物界興生謠言的《第二個惡人》,「因為網路的方便,產生假新聞跟假消息快速散播,是我目前對台灣社會的一個擔憂,難免會透過出版為自己的立場發聲。」

但出版《第二個惡人》並非為了炒作,也盡量不流於說教,「這本書不只是針對單一事件,主要強調不思考、不行動的罪。畢竟孩子們在學校生活也可能碰到類似小團體的排擠與霸凌,也會有各種謠傳,透過這本書,或許可以讓孩子了解狀況,讓他們懂得在自己的生活圈裡面,分辨傳散出來的訊息到底是真是假。」

出版社經營者都有夢想,希望能培養出屬於台灣的原創作者,曾家緯亦有此抱負,但不免對於資本市場下講求快速更迭的時代存有猶疑。

「台灣不乏優秀的創作者,但好作品需要時間慢慢磨。有時候一本圖畫書需要耗費兩、三年的時間才能完成,投資報酬率太低了,創作者很難單靠版稅過生活,得接不同的案子增加收入,這種狀況目前很難改變。」曾家緯回憶道,日本福音館的編輯唐亞明曾分享與跨界藝術家合作的經驗,雖然出書的版稅不及藝術品的高價,但編輯對創作者說:總得要留下一些什麼給孩子吧!用這樣的方式打動創作者,讓他們更有心思去打磨作品的可能性。

那麼,拾光工作室的下一步方針跟理念確立了嗎?曾家緯靦腆地說,「可能要等我做出好幾本之後,讓讀者去幫我下定義,才能看出我的整體是什麼了——也就是『編輯已死』的概念。」語畢,他被自己的說法撞出笑聲。

01w900_0.png

shi_guang_bai_mao_hei_mao_feng_mian_.png白貓黑貓
しろねこくろねこ

作者/繪者:菊地知己 (きくちちき)
出版:拾光工作室
定價:350元

shi_guang_cheng_shi_li_de_xiao_fang_ke__0.png城市裡的小訪客
Small in the City

作者/繪者:席尼.史密斯 (Sydney Smith)
譯者:宋珮
出版:拾光工作室
定價:360元
內容簡介

636976589534172529.jpg我的美術館
作者/繪者:廖倍恩 
出版:拾光工作室
定價:330元
內容簡介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