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是個艱難的時期。這個身心同時轉變的時期主要的發展任務是自我認同:「我是誰?我要往哪裡去?」找到答案,成年的生涯才能順利展開。但是在升學主義盛行的年代,這事往往是被壓抑的。專心讀書考試就是了。
從小我就非常內向。應該說有非常強烈的亞斯特質,即使跟親人都很難維持眼神接觸。四、五十年前的社會對自閉症譜系障礙的認識與特教資源都不如現代,我被當成一般孩子對待,度過青少年時期又加倍艱難。
人的每個特質都是詛咒,也是天賦。我一直對外在的人與規範不太有感覺。有人覺得沒有同理心,但它也讓我不太在意與眾不同,不太管社會的期待,仍保有強大的探索動機。我自幼閱讀量就極大。書,是我狂飆青少年時期的導師。
▉發現世界
我的探索之旅是從閱讀開始的。大約1980年、小學五、六年級時,爸媽買了一整套共27冊的「時代:自然文庫」與「時代:科學文庫」。以今日角度觀之,就是嚴肅一點的精裝科普。我不確定他們為什麼買,也許是為了教育,也可能是遇上了厲害的推銷員。
我很愛這套書。那是世界的樣本啊,圖文並茂,非常好看。小學時就是看照片及圖說,上國中開始逐本細讀,每本都被我讀過無數次。在看這些書的過程中,我第一次覺察到自己比較喜歡什麼(從讀一本書的次數)、或是比較容易讀懂什麼(從讀一本書的速度)。
其中被我從架上抽出來看最多次的就是《頭腦的祕密》,講神經科學與精神醫學。這套書原著出版於1960年代,中譯本晚了十餘年。所以我從書中看不到、也不知道認知心理學在1970年代興起之後累積的知識。
那時的另一個影響來源是遠流的大眾心理學叢書。這些書軟一點,但多少也有些真實的性格、臨床與社會心理基礎。在幫助我了解人(自己與身邊的人)的同時,也帶我接觸到背後的知識,與我之前接觸到的剛好軟硬互補。
雖然當年的資訊有些落差,我對人類心智運作機制的興趣是確定的。這讓我在1988年大學聯考的前幾個志願都填心理系,後來也真的念了心理系。大學四年學得最好的果然還是基本心理歷程,多年以後也真的成為認知科學家。
2001年從美國取得博士學位回到台灣,在學界待了10年,之後來到業界做了八年多的設計與創新相關的顧問工作。當然不是突然轉換跑道,而是跟小時候一樣在持續好奇與探索的過程中自然走出來的。
我從小到大讀的書之中,可能只有極少部分真的跟後來走的路有直接關係。但如果沒有花那麼多時間探索,也永遠不可能知道自己適合或不適合什麼。而所有看過的書都成為背景知識,那往往更是競爭的關鍵。
就像我們做設計常說要「早點失敗,快點失敗,經常失敗」。最好的設計都是在大量發想與驗證的過程中發現的。人生亦然。
▉認識社會
1981年上國中,離台灣解除戒嚴只剩6年。社會力開始大量釋放,每天街上都有抗爭,從溫和到激烈,從政治、社會到環保。在這樣的環境成長,再怎麼封閉的人都很難不注意或不去想發生了什麼事。
我讀了大量的社會評論書籍,從陶百川、楊國樞、胡佛、李鴻禧、楊國樞、余英時到李亦園,從政治學、社會學、心理學到人類學。這樣的嚴肅閱讀習慣一直從國中持續到高中,從戒嚴、報禁、黨禁到髮禁的解除。
相較之下,花在課業的時間不多。不是完全不念書,就是只念最低限度:念教科書,做每章之後的習題。但不看參考書也不補習。不是刻意特立獨行,而是對外在的規範沒什麼感覺。
很久以後我才知道,那個時代絕大多數和我同齡的孩子在人生的這個階段不是這樣過的。多半就是埋首學校課業,遵循社會規範,很少人有時間讀課外書,觀察社會,或是想當時我每天在想的問題。
1985年上高中以後,我開始在週記寫下自己的教育與社會觀察。我才不管週記的制式欄位。每次想好方向訂個標題就開始寫了,一寫就是三、四頁,是原本規定頁數的兩倍。每學期都要寫到兩本。
導師也辛苦。我寫,他們就得看。看了,就得回應。有時候我會收到導師回覆的一整頁評語,告訴我從他們的觀點看我看的這件事會看到什麼。那其實還蠻有幫助的。
也因為花在課業的時間不夠多,高一數學就不及格,補考升上高二。高二數學、物理不及格,補考升上高三。高三數學、物理、化學不及格,補考的機會都沒有,直接留級。後來以同等學力考上大學離開,沒有真的再念一年,但也沒有拿到畢業證書。
週記反而成了高中三年主要學習管道與成長路徑。三年不間斷大量廣泛閱讀,以及每週一次反思與記錄,這個過程對我的影響非常大。雖然活在自己封閉的小小世界,但可能比很多人更了解世界運作的規律。
你如果看我的部落格與在社群網站上的活動,會發現這個習慣一直持績到現在。
▉探索自我
我也在探索世界與社會的過程中同步探索自我。尤其高三沒能畢業也是關鍵。那時我跟小時候讀「自然文庫」與「科學文庫」一樣,問自己:「每一科下的工夫都差不多,哪幾科表現好?為什麼?哪幾科表現不好?為什麼?」也再一次認識自已。
高中三年影響我最大的是張老師出版社的《心平氣和之道:如何避免生氣》、《快樂地與人相處:如何克服害羞》、《我站得更穩:如何肯定自我》、《寬容的胸懷:如何避免嫉妒》與《朋友就在我身邊:如何克服寂寞》這套書。
我試著在閱讀這些書的過程中,檢視自己與人際關係的每一個面向。因為這套書的重點就在提供方法促成改變,也觸發我展開一連串的瘋狂社交實驗。
上高中之前我其實每天活在電腦的世界裡。那是一個安全的世界,所有的規則都是清楚的,照著規則做,結果百分之百可以預期。但是電腦在我上高中前壞了。也許這是天意,它迫使我直接面對這個世界。
從高一到高二,我參加了3次的救國團自強活動:中橫健行、金山陸海空活動、新竹科學城活動。每一次報到分組後的等待時間,我就主動跟一個個來自各地、彼此陌生的組員自我介紹。
活動結束回到家裡,我會再給每位我認識的朋友,以及領隊的大哥大姊寫信,到年底還會再寄賀年卡。收到回信就繼續聯繫下去,直到接近大學聯考,才漸漸淡掉。
這當然不是出於我的本性,永遠不是。這當然也不是件自在的事,即使到了50歲的今日依然如此。當時我其實像玩電腦一樣系統性地執行某些規則,然後觀察反應。
我知道這看起來很怪。但是到頭來,我如果能勉強融入這個社會,依賴的正是把人當成某種有智慧的物體。有趣的是你反而會對他們開始感興趣,所有跟人有關的焦慮都會降低很多。
喔,還有舞會。戒嚴時期原本是有舞禁的。解嚴前解除了舞禁,地方政府紛紛在公園辦舞會讓青少年參加。我不會跳舞,討厭社交,但還是跑了一陣子的舞會。對我來說那就是另一種電腦程式,以及另一組奇怪的行為。
到最後,還真的交了不少朋友。當然,遇到的挫折、尷尬、困窘與傷害更多。但是回頭來看,我做的也就是青少年該做的:藉由大量嘗試(與失敗)找到「我是誰」與「我要往哪裡去」。
▉告別青少年
在沒有任何師長的引導下,在書、以及書觸發的改變中,誤打誤撞或順其自然,我在青少年階段做了所有青少年都該做、但在升學主義時代大部分青少年都被要求不要做的事。結束高中生涯前,我已經清楚完成人生第一次的自我認同。
因為花在課業的時間太少,導致高三留級。但這時我已知道不要依賴外在評價了解自己。我比身邊所有的人都了解自己,而且那個了解是驗證過的。我知道自己的天賦與限制,性格特質,以及興趣。
1988年我以同等學力考上大學,考得相當不錯,甚至比大部分順利畢業的同學更好。高中沒畢業也好。跟23年後因為不想玩升等的遊戲規則離開學術圈一樣,在在印證了每個看起來像詛咒的特質其實也都是天賦。●
蔡志浩
認知科學家,《Taiwan 2.0》部落格作者。致力於將跨領域基礎知識轉化為設計力量,為人們帶來更好的生活。曾任高雄醫學大學心理學系助理教授,智榮基金會龍吟研論研究總監。現任台灣使用者經驗設計協會理事,台灣應用心理學會常務監事,悠識數位創新策略總監。
Tags:
總有那麼一本或數本書,一位或多位文人作家,曾在我們的閱讀行旅中,留下難以遺忘的足跡。「書.人生」專欄邀請各界方家隨筆描摹,記述一段未曾與外人道的書與人的故事。期以閱讀的饗宴,勾動讀者的共鳴。
青少年是個艱難的時期。這個身心同時轉變的時期主要的發展任務是自我認同:「我是誰?我要往哪裡去?」找到答案,成年的生涯才能順利展開。但是在升學主義盛行的年代,這事往往是被壓抑的。專心讀書考試就是了。
從小我就非常內向。應該說有非常強烈的亞斯特質,即使跟親人都很難維持眼神接觸。四、五十年前的社會對自閉症譜系障礙的認識與特教資源都不如現代,我被當成一般孩子對待,度過青少年時期又加倍艱難。
人的每個特質都是詛咒,也是天賦。我一直對外在的人與規範不太有感覺。有人覺得沒有同理心,但它也讓我不太在意與眾不同,不太管社會的期待,仍保有強大的探索動機。我自幼閱讀量就極大。書,是我狂飆青少年時期的導師。
▉發現世界
我的探索之旅是從閱讀開始的。大約1980年、小學五、六年級時,爸媽買了一整套共27冊的「時代:自然文庫」與「時代:科學文庫」。以今日角度觀之,就是嚴肅一點的精裝科普。我不確定他們為什麼買,也許是為了教育,也可能是遇上了厲害的推銷員。
我很愛這套書。那是世界的樣本啊,圖文並茂,非常好看。小學時就是看照片及圖說,上國中開始逐本細讀,每本都被我讀過無數次。在看這些書的過程中,我第一次覺察到自己比較喜歡什麼(從讀一本書的次數)、或是比較容易讀懂什麼(從讀一本書的速度)。
其中被我從架上抽出來看最多次的就是《頭腦的祕密》,講神經科學與精神醫學。這套書原著出版於1960年代,中譯本晚了十餘年。所以我從書中看不到、也不知道認知心理學在1970年代興起之後累積的知識。
那時的另一個影響來源是遠流的大眾心理學叢書。這些書軟一點,但多少也有些真實的性格、臨床與社會心理基礎。在幫助我了解人(自己與身邊的人)的同時,也帶我接觸到背後的知識,與我之前接觸到的剛好軟硬互補。
雖然當年的資訊有些落差,我對人類心智運作機制的興趣是確定的。這讓我在1988年大學聯考的前幾個志願都填心理系,後來也真的念了心理系。大學四年學得最好的果然還是基本心理歷程,多年以後也真的成為認知科學家。
2001年從美國取得博士學位回到台灣,在學界待了10年,之後來到業界做了八年多的設計與創新相關的顧問工作。當然不是突然轉換跑道,而是跟小時候一樣在持續好奇與探索的過程中自然走出來的。
我從小到大讀的書之中,可能只有極少部分真的跟後來走的路有直接關係。但如果沒有花那麼多時間探索,也永遠不可能知道自己適合或不適合什麼。而所有看過的書都成為背景知識,那往往更是競爭的關鍵。
就像我們做設計常說要「早點失敗,快點失敗,經常失敗」。最好的設計都是在大量發想與驗證的過程中發現的。人生亦然。
▉認識社會
1981年上國中,離台灣解除戒嚴只剩6年。社會力開始大量釋放,每天街上都有抗爭,從溫和到激烈,從政治、社會到環保。在這樣的環境成長,再怎麼封閉的人都很難不注意或不去想發生了什麼事。
我讀了大量的社會評論書籍,從陶百川、楊國樞、胡佛、李鴻禧、楊國樞、余英時到李亦園,從政治學、社會學、心理學到人類學。這樣的嚴肅閱讀習慣一直從國中持續到高中,從戒嚴、報禁、黨禁到髮禁的解除。
相較之下,花在課業的時間不多。不是完全不念書,就是只念最低限度:念教科書,做每章之後的習題。但不看參考書也不補習。不是刻意特立獨行,而是對外在的規範沒什麼感覺。
很久以後我才知道,那個時代絕大多數和我同齡的孩子在人生的這個階段不是這樣過的。多半就是埋首學校課業,遵循社會規範,很少人有時間讀課外書,觀察社會,或是想當時我每天在想的問題。
1985年上高中以後,我開始在週記寫下自己的教育與社會觀察。我才不管週記的制式欄位。每次想好方向訂個標題就開始寫了,一寫就是三、四頁,是原本規定頁數的兩倍。每學期都要寫到兩本。
導師也辛苦。我寫,他們就得看。看了,就得回應。有時候我會收到導師回覆的一整頁評語,告訴我從他們的觀點看我看的這件事會看到什麼。那其實還蠻有幫助的。
也因為花在課業的時間不夠多,高一數學就不及格,補考升上高二。高二數學、物理不及格,補考升上高三。高三數學、物理、化學不及格,補考的機會都沒有,直接留級。後來以同等學力考上大學離開,沒有真的再念一年,但也沒有拿到畢業證書。
週記反而成了高中三年主要學習管道與成長路徑。三年不間斷大量廣泛閱讀,以及每週一次反思與記錄,這個過程對我的影響非常大。雖然活在自己封閉的小小世界,但可能比很多人更了解世界運作的規律。
你如果看我的部落格與在社群網站上的活動,會發現這個習慣一直持績到現在。
▉探索自我
我也在探索世界與社會的過程中同步探索自我。尤其高三沒能畢業也是關鍵。那時我跟小時候讀「自然文庫」與「科學文庫」一樣,問自己:「每一科下的工夫都差不多,哪幾科表現好?為什麼?哪幾科表現不好?為什麼?」也再一次認識自已。
高中三年影響我最大的是張老師出版社的《心平氣和之道:如何避免生氣》、《快樂地與人相處:如何克服害羞》、《我站得更穩:如何肯定自我》、《寬容的胸懷:如何避免嫉妒》與《朋友就在我身邊:如何克服寂寞》這套書。
我試著在閱讀這些書的過程中,檢視自己與人際關係的每一個面向。因為這套書的重點就在提供方法促成改變,也觸發我展開一連串的瘋狂社交實驗。
上高中之前我其實每天活在電腦的世界裡。那是一個安全的世界,所有的規則都是清楚的,照著規則做,結果百分之百可以預期。但是電腦在我上高中前壞了。也許這是天意,它迫使我直接面對這個世界。
從高一到高二,我參加了3次的救國團自強活動:中橫健行、金山陸海空活動、新竹科學城活動。每一次報到分組後的等待時間,我就主動跟一個個來自各地、彼此陌生的組員自我介紹。
活動結束回到家裡,我會再給每位我認識的朋友,以及領隊的大哥大姊寫信,到年底還會再寄賀年卡。收到回信就繼續聯繫下去,直到接近大學聯考,才漸漸淡掉。
這當然不是出於我的本性,永遠不是。這當然也不是件自在的事,即使到了50歲的今日依然如此。當時我其實像玩電腦一樣系統性地執行某些規則,然後觀察反應。
我知道這看起來很怪。但是到頭來,我如果能勉強融入這個社會,依賴的正是把人當成某種有智慧的物體。有趣的是你反而會對他們開始感興趣,所有跟人有關的焦慮都會降低很多。
喔,還有舞會。戒嚴時期原本是有舞禁的。解嚴前解除了舞禁,地方政府紛紛在公園辦舞會讓青少年參加。我不會跳舞,討厭社交,但還是跑了一陣子的舞會。對我來說那就是另一種電腦程式,以及另一組奇怪的行為。
到最後,還真的交了不少朋友。當然,遇到的挫折、尷尬、困窘與傷害更多。但是回頭來看,我做的也就是青少年該做的:藉由大量嘗試(與失敗)找到「我是誰」與「我要往哪裡去」。
▉告別青少年
在沒有任何師長的引導下,在書、以及書觸發的改變中,誤打誤撞或順其自然,我在青少年階段做了所有青少年都該做、但在升學主義時代大部分青少年都被要求不要做的事。結束高中生涯前,我已經清楚完成人生第一次的自我認同。
因為花在課業的時間太少,導致高三留級。但這時我已知道不要依賴外在評價了解自己。我比身邊所有的人都了解自己,而且那個了解是驗證過的。我知道自己的天賦與限制,性格特質,以及興趣。
1988年我以同等學力考上大學,考得相當不錯,甚至比大部分順利畢業的同學更好。高中沒畢業也好。跟23年後因為不想玩升等的遊戲規則離開學術圈一樣,在在印證了每個看起來像詛咒的特質其實也都是天賦。●
蔡志浩
認知科學家,《Taiwan 2.0》部落格作者。致力於將跨領域基礎知識轉化為設計力量,為人們帶來更好的生活。曾任高雄醫學大學心理學系助理教授,智榮基金會龍吟研論研究總監。現任台灣使用者經驗設計協會理事,台灣應用心理學會常務監事,悠識數位創新策略總監。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閱讀通信 vol.300》防災備戰包裡不能忘記放的是……
延伸閱讀
書.人生.朱宥勳》解嚴寶寶的「台灣作家全集」
總有那麼一本或數本書,一位或多位文人作家,曾在我們的閱讀行旅中,留下難以遺忘的足跡。「書.人生」專欄邀請各界方家隨筆描摹,記述一段未曾與外人道的書與人的故事。... 閱讀更多
書.人生.劉瑞華》沉默的讀者與聒噪的觀眾
總有那麼一本或數本書,一位或多位文人作家,曾在我們的閱讀行旅中,留下難以遺忘的足跡。「書.人生」專欄邀請各界方家隨筆描摹,... 閱讀更多
書.人生.林欣誼》家庭,是書寫跨不出的肚臍眼
總有那麼一本或數本書,一位或多位文人作家,曾在我們的閱讀行旅中,留下難以遺忘的足跡。「書.人生」專欄邀請各界方家隨筆描摹,記述一段未曾與外人道的書與人的故事。...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