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城女兒,童書作家,英國兒童文學博士,3座金鼎獎得主,閱讀社群推手,人權倡議者,魅力十足的演講者,這一切,是外界熟悉的幸佳慧。
戀人,妻子,愛哭的女兒,脆弱勇敢的病人,率性自然,浪漫易感,永遠同理他人,永遠與自己嚴厲對話,這一切,則是大家並不熟悉的幸佳慧。
約訪時,為了保留得獎驚喜,刻意隱瞞她獲選2019年金鼎獎特別貢獻獎一事,講好要談《蝴蝶朵朵》——她心心念念掛意的新書,探討兒童性侵防治議題的繪本。不料一碰面,她坦承早已知道獲獎,附帶講了一件幸佳慧風格的軼事:
「上次媒體採訪,想拍我的金鼎獎獎座,但我手上一座都沒有,得獎時人在國外,也沒打算去要,反正,我不會在意這類形式或形體。獎金也是,之前只有主編葉美瑤(後來自創「新經典文化」),跑去跟老闆吵架,才幫我爭取了兩萬元。」
她又補上一句:「沒想到,這次終於拿到一個沒有獎金的獎座。」話落定,我們一起爆出笑聲。(註:金鼎獎「特別貢獻獎」是榮譽獎項,因此沒有獎金。)
▉掉進兔子洞,全心投入童書研究推廣
率直爽朗,愛恨分明,決定了幸佳慧的生涯選擇,也主導了她的創作風格。
眾所周知,幸佳慧大學就讀中文系,又拿到藝術碩士學位;誠品敦南店開幕後,她常跑去找藝術專業書籍,不小心迷上旁邊的進口繪本,啟發她對兒童閱讀的深厚興致。「哇,他們的童書刻意留下好多問號,好多驚奇,讓你去思考,去填充。」
為了順應興趣,她先到格林文化擔任編輯;新聞網站《明日報》成立後,又跑去當閱讀線記者。然而,當時台灣童書市場同質性很高,她訪問作者時,有時忍不住靈魂出竅,心底苦苦追問:「為何台灣只有一種童書作家?」
為了這個疑惑,她乾脆出國取經,而且直攻兒童文學發源地英國。英國人的文學自豪,讓這趟任務難度極高,「因為我是去找答案,不是去湊學歷。」
出國前,幸佳慧先寫了少年小說《我就是這樣》,以自身在聊天室的「人體實驗」,探索青少年的苦悶,並創設閱讀社群網站「童書榨汁機。」英倫七年,她始終不曾停筆,《掉進兔子洞》、《走進魔衣櫥》引介兒童經典,引來熱烈迴響,也為她贏得第一座金鼎獎。
英國求學的經歷帶來了全面衝擊,首先,她為自己確立創作路線。「西方兒童文學是隱性的文明推手,革命派衝破體系的入口」,因為如此,像是五四運動後,梁實秋、周作人、趙元任等文學大咖,紛紛翻譯引介歐美兒童文學;或像是戒嚴時期的鍾肇政寫《魯冰花》,透過兒童的視角,大膽批評現實政治。
另一方面,幸佳慧人在國外,從研究所的作業到日常人際交流,她都必須處理「我從哪裡來?我是誰?台灣為何長這樣?」等認同問題。所以,她活躍在網路論壇、個人部落格,留下大量思辨文字,一路反省摸索,「也當成一種田野調查」,希望自己的創作貼近台灣土壤,而不是高懸雲端。
於是,從《大鬼小鬼圖書館》暗寓社會歧視、《親愛的》療癒失親傷痛、《希望小提琴》談論白色恐怖,幸佳慧有計劃地,舖設她對社會的關愛,一點一滴澆注在她的創作裡。
▉用說故事來改變社會現實
幸佳慧的書,從來不只是一個ISBN書號,不只是書店架上的知識商品,也是一場小規模社會運動。返台前,充滿批判精神的恩師告訴她:「如果你早生幾百年,就是一個巫婆,中世紀的巫婆就是透過講故事,傳遞君主不喜歡的訊息,才會受到迫害。」幸佳慧有幸,生得也晚,又擁有絕佳敘事能力,因此,恩師催促她找到一群志同道合的人,讓「說故事」成為改變現實的力量。
於是,幸佳慧一回國,就在台南組織「葫蘆巷文化協會」,共同推動在地的閱讀文化。此外,她每出一本書,就四處巡迴演講,走進學校、深入社區,講述「童書故事背後的故事。」《用繪本跟孩子談重要的事》、《親子共熬一鍋故事湯》,就是她系統性寫給父母的閱讀素養書。
《蝴蝶朵朵》也是如此。原本,幸佳慧的寫作計畫裡並不打算碰觸兒童性侵的議題,「因為這是很專業的題目」。然而,當她著手寫一本探討兒童人權的專書,蒐集資料時,遍尋不到與孩子談論身體意識、自我保護的本土繪本,「只有指令型的、翻譯國外的書籍,我又很討厭教科書」,加上#MeToo運動的刺激,幸佳慧於是決定跳下來自己寫。
她找到公開書寫童年性侵傷痛的陳潔晧、他太太徐思寧兩位插畫家,確認合作後,幸佳慧詢問相熟的出版社,對方討論兩星期,認為題材太過嚴肅沉重,希望還是走回「指令型」的參考書。但幸佳慧堅持採取故事情境的繪本,「小孩子才能融入情境,感受各個角色的心理狀態,而不只是一個命令,一個指導。」
為了不為難彼此,幸佳慧轉而與字畝文化合作。她找來心理諮商師、負責兒虐的護理師、社工、勵馨基金會等專業人士,組成一個顧問群。「我對這題目小心翼翼,姿態很低,拜託他們指導。例如勵馨建議故事裡的『屈辱感』要小一點,我都從善如流。」
因此,幸佳慧只用兩小時寫出故事初稿,卻花了兩個月,與顧問們來回磋商,後來實際繪製的過程,更耗費了整整一年。「當時我在美國,與插畫家講了五、六通電話,每次都花兩、三小時。」
她翻開繪本,細數她與插畫家埋下的線索:「這一頁的狐狸與蝴蝶,就是故事伏筆;後面這頁的狐狸,藏了手銬等視覺象徵;小兔子是一種保護陪伴的角色;這兩頁很重要,教導小朋友勇敢說出來。」
繪本終於完成,當她細密構思一場反兒童性侵運動之際,身體卻傳來壞消息。
▉靠意志力對抗身體病痛,加快出版腳步
罹患僵直性脊椎炎多年的幸佳慧,一直依恃意志與熱情,試圖超越肉身桎梏。由於她不耐久站,又密集奔波演講,經常「痛到靈肉分離的狀態,有時我講到一半,發現台下聽眾盯著我的腰帶看,我一低頭才意識到,我已不自覺地扶住腰桿,靠意志力忘卻疼痛。」
然而有次,她受邀到某個宗教團體演講,分享如何講故事。道場裡一兩千人,見到她進場,宛如紅海整齊分開,朝著「幸老師」三鞠躬。這排場讓她很不舒服,心裡忍不住叨念:「靠夭,如何不忤逆師父,又不違背自己本性。」後來,她技巧性偷渡理念,總算安全下莊。但是律己嚴厲的她,一回家就大哭,她責問自己,「幸佳慧你越來越會了,講一些言不由衷的社交辭令!」時隔多年,提到此節,她毫不誇張地噴出淚來。
每年一百多場演講,身體超頻使用,而且人在江湖,必須抵抗自己被世俗同化,每天又忙得像陀螺打轉,根本無法靜心創作。於是,幸佳慧決定赴美結婚,對象是網路上結識、從事醫學研究的歐奕宏。
幸佳慧口中,經常戲稱他「科學家」。在美國取得博士學位的歐奕宏,原本是她的書迷,透過部落格留言、私訊、通信,確認雙方理念及價值觀高度契合。但他的理性規律,又與幸佳慧互補,隔海相戀期間,歐奕宏總是晨昏定省,照三餐提醒阿慧吃藥、不要熬夜,精準得像一只鬧鐘。
幾年的婚姻生活,讓幸佳慧自忙碌中抽身,雖然每年回台灣,還是排滿演講,連爸媽都要哀怨。但她也安頓下來寫作,《天堂小孩》、《靈魂裡的火把》、《親愛的大人》、《透明的小孩》,幸佳慧將她對台灣的深情,夾進書頁,千山萬水遙寄回來。
去年底,一場病痛,幸佳慧檢查出少見的壺腹癌,她回台治療,手術、放療、化療,樣樣沒少。出版社原本想推遲《蝴蝶朵朵》面市,讓她專心抗癌,幸佳慧反而催促加快出版,趁她精神體力仍能負荷,盡快投入此一議題。
第一次化療後,喜歡講故事的她,主動請纓到兒童重症病房,鼓舞同病相憐的小朋友們。沒想到才講完兩個故事,她自己難忍化療後的苦楚,全身大汗,幾乎不支昏倒,勉力回到病房,已渾身濕透,大吐一場。
▉聽故事的孩子長大了,傳承社會改革的火種
早在得知罹癌前,幸佳慧就找上縣市政府的教育局處,希望能將《蝴蝶朵朵》推進偏鄉校園。她自知,會買書的都會中產讀者,大多懂得保護自己的小孩;那些隔代教養、弱勢或風險家庭的孩子,更需要這本書,預防更多悲劇發生。在她的奔走下,教育部也應允成立專案平台,培訓講師防制兒童性侵。
最讓她欣慰的是,過去幾年,數百場演講牽繫起來的故事志工網絡,自發策動工作坊,台北、新竹、台中、台南、高雄、屏東、花蓮、澎湖……「要代替生病的阿慧,當她的手腳,到校園講《蝴蝶朵朵》給小朋友聽。」
至於幸佳慧手上那本兒童人權專書,寫了三萬多字,目前因病不得不暫時擱置。然而,她念念不忘說,「每個人都有受傷的經驗,如何為孩子帶來希望,如何為他們找到光亮,是身為創作者的責任。」
第一批聽她講故事的小朋友,如今都已長大,她不時接到父母的回饋,「例如,有個媽媽寫信給我,她的小孩已經上大學,因為立志保護人權,選擇就讀社工系」,另些孩子則選讀法律、心理等科系。這類例子最讓幸佳慧暖心,因為她知道,她不只影響了兩代家庭,而且,這些火種會傳遞下去,遍佈各個角落,就像一朵朵勇敢美麗的蝴蝶。●
Tags:
童書作家幸佳慧(照片提供:幸佳慧)
幸佳慧是英國新堡大學兒童文學博士,長年投身兒童文學創作、推廣、研究與翻譯。金鼎獎評審委員認為,她的行動與論述多以台灣為對象,廣泛涉及多元文化、轉型正義、性別平等、土地認同、兒童權益等議題。她的作品,沒有因為以兒童為對象而自我設限,敢於挑戰與碰觸台灣社會走向公平正義過程中的各種議題,讓每個看似困難的題目,都能找到一條與兒童溝通的渠道,幸佳慧是在進行一場發生於兒童文學領域內的閱讀社會運動。
Openbook特別推出專訪,帶領讀者深入認識她的人生經歷及實踐理念。
府城女兒,童書作家,英國兒童文學博士,3座金鼎獎得主,閱讀社群推手,人權倡議者,魅力十足的演講者,這一切,是外界熟悉的幸佳慧。
戀人,妻子,愛哭的女兒,脆弱勇敢的病人,率性自然,浪漫易感,永遠同理他人,永遠與自己嚴厲對話,這一切,則是大家並不熟悉的幸佳慧。
約訪時,為了保留得獎驚喜,刻意隱瞞她獲選2019年金鼎獎特別貢獻獎一事,講好要談《蝴蝶朵朵》——她心心念念掛意的新書,探討兒童性侵防治議題的繪本。不料一碰面,她坦承早已知道獲獎,附帶講了一件幸佳慧風格的軼事:
「上次媒體採訪,想拍我的金鼎獎獎座,但我手上一座都沒有,得獎時人在國外,也沒打算去要,反正,我不會在意這類形式或形體。獎金也是,之前只有主編葉美瑤(後來自創「新經典文化」),跑去跟老闆吵架,才幫我爭取了兩萬元。」
她又補上一句:「沒想到,這次終於拿到一個沒有獎金的獎座。」話落定,我們一起爆出笑聲。(註:金鼎獎「特別貢獻獎」是榮譽獎項,因此沒有獎金。)
▉掉進兔子洞,全心投入童書研究推廣
率直爽朗,愛恨分明,決定了幸佳慧的生涯選擇,也主導了她的創作風格。
眾所周知,幸佳慧大學就讀中文系,又拿到藝術碩士學位;誠品敦南店開幕後,她常跑去找藝術專業書籍,不小心迷上旁邊的進口繪本,啟發她對兒童閱讀的深厚興致。「哇,他們的童書刻意留下好多問號,好多驚奇,讓你去思考,去填充。」
為了順應興趣,她先到格林文化擔任編輯;新聞網站《明日報》成立後,又跑去當閱讀線記者。然而,當時台灣童書市場同質性很高,她訪問作者時,有時忍不住靈魂出竅,心底苦苦追問:「為何台灣只有一種童書作家?」
為了這個疑惑,她乾脆出國取經,而且直攻兒童文學發源地英國。英國人的文學自豪,讓這趟任務難度極高,「因為我是去找答案,不是去湊學歷。」
出國前,幸佳慧先寫了少年小說《我就是這樣》,以自身在聊天室的「人體實驗」,探索青少年的苦悶,並創設閱讀社群網站「童書榨汁機。」英倫七年,她始終不曾停筆,《掉進兔子洞》、《走進魔衣櫥》引介兒童經典,引來熱烈迴響,也為她贏得第一座金鼎獎。
英國求學的經歷帶來了全面衝擊,首先,她為自己確立創作路線。「西方兒童文學是隱性的文明推手,革命派衝破體系的入口」,因為如此,像是五四運動後,梁實秋、周作人、趙元任等文學大咖,紛紛翻譯引介歐美兒童文學;或像是戒嚴時期的鍾肇政寫《魯冰花》,透過兒童的視角,大膽批評現實政治。
另一方面,幸佳慧人在國外,從研究所的作業到日常人際交流,她都必須處理「我從哪裡來?我是誰?台灣為何長這樣?」等認同問題。所以,她活躍在網路論壇、個人部落格,留下大量思辨文字,一路反省摸索,「也當成一種田野調查」,希望自己的創作貼近台灣土壤,而不是高懸雲端。
於是,從《大鬼小鬼圖書館》暗寓社會歧視、《親愛的》療癒失親傷痛、《希望小提琴》談論白色恐怖,幸佳慧有計劃地,舖設她對社會的關愛,一點一滴澆注在她的創作裡。
▉用說故事來改變社會現實
幸佳慧的書,從來不只是一個ISBN書號,不只是書店架上的知識商品,也是一場小規模社會運動。返台前,充滿批判精神的恩師告訴她:「如果你早生幾百年,就是一個巫婆,中世紀的巫婆就是透過講故事,傳遞君主不喜歡的訊息,才會受到迫害。」幸佳慧有幸,生得也晚,又擁有絕佳敘事能力,因此,恩師催促她找到一群志同道合的人,讓「說故事」成為改變現實的力量。
於是,幸佳慧一回國,就在台南組織「葫蘆巷文化協會」,共同推動在地的閱讀文化。此外,她每出一本書,就四處巡迴演講,走進學校、深入社區,講述「童書故事背後的故事。」《用繪本跟孩子談重要的事》、《親子共熬一鍋故事湯》,就是她系統性寫給父母的閱讀素養書。
《蝴蝶朵朵》也是如此。原本,幸佳慧的寫作計畫裡並不打算碰觸兒童性侵的議題,「因為這是很專業的題目」。然而,當她著手寫一本探討兒童人權的專書,蒐集資料時,遍尋不到與孩子談論身體意識、自我保護的本土繪本,「只有指令型的、翻譯國外的書籍,我又很討厭教科書」,加上#MeToo運動的刺激,幸佳慧於是決定跳下來自己寫。
她找到公開書寫童年性侵傷痛的陳潔晧、他太太徐思寧兩位插畫家,確認合作後,幸佳慧詢問相熟的出版社,對方討論兩星期,認為題材太過嚴肅沉重,希望還是走回「指令型」的參考書。但幸佳慧堅持採取故事情境的繪本,「小孩子才能融入情境,感受各個角色的心理狀態,而不只是一個命令,一個指導。」
為了不為難彼此,幸佳慧轉而與字畝文化合作。她找來心理諮商師、負責兒虐的護理師、社工、勵馨基金會等專業人士,組成一個顧問群。「我對這題目小心翼翼,姿態很低,拜託他們指導。例如勵馨建議故事裡的『屈辱感』要小一點,我都從善如流。」
因此,幸佳慧只用兩小時寫出故事初稿,卻花了兩個月,與顧問們來回磋商,後來實際繪製的過程,更耗費了整整一年。「當時我在美國,與插畫家講了五、六通電話,每次都花兩、三小時。」
她翻開繪本,細數她與插畫家埋下的線索:「這一頁的狐狸與蝴蝶,就是故事伏筆;後面這頁的狐狸,藏了手銬等視覺象徵;小兔子是一種保護陪伴的角色;這兩頁很重要,教導小朋友勇敢說出來。」
繪本終於完成,當她細密構思一場反兒童性侵運動之際,身體卻傳來壞消息。
▉靠意志力對抗身體病痛,加快出版腳步
罹患僵直性脊椎炎多年的幸佳慧,一直依恃意志與熱情,試圖超越肉身桎梏。由於她不耐久站,又密集奔波演講,經常「痛到靈肉分離的狀態,有時我講到一半,發現台下聽眾盯著我的腰帶看,我一低頭才意識到,我已不自覺地扶住腰桿,靠意志力忘卻疼痛。」
然而有次,她受邀到某個宗教團體演講,分享如何講故事。道場裡一兩千人,見到她進場,宛如紅海整齊分開,朝著「幸老師」三鞠躬。這排場讓她很不舒服,心裡忍不住叨念:「靠夭,如何不忤逆師父,又不違背自己本性。」後來,她技巧性偷渡理念,總算安全下莊。但是律己嚴厲的她,一回家就大哭,她責問自己,「幸佳慧你越來越會了,講一些言不由衷的社交辭令!」時隔多年,提到此節,她毫不誇張地噴出淚來。
每年一百多場演講,身體超頻使用,而且人在江湖,必須抵抗自己被世俗同化,每天又忙得像陀螺打轉,根本無法靜心創作。於是,幸佳慧決定赴美結婚,對象是網路上結識、從事醫學研究的歐奕宏。
幸佳慧口中,經常戲稱他「科學家」。在美國取得博士學位的歐奕宏,原本是她的書迷,透過部落格留言、私訊、通信,確認雙方理念及價值觀高度契合。但他的理性規律,又與幸佳慧互補,隔海相戀期間,歐奕宏總是晨昏定省,照三餐提醒阿慧吃藥、不要熬夜,精準得像一只鬧鐘。
幾年的婚姻生活,讓幸佳慧自忙碌中抽身,雖然每年回台灣,還是排滿演講,連爸媽都要哀怨。但她也安頓下來寫作,《天堂小孩》、《靈魂裡的火把》、《親愛的大人》、《透明的小孩》,幸佳慧將她對台灣的深情,夾進書頁,千山萬水遙寄回來。
去年底,一場病痛,幸佳慧檢查出少見的壺腹癌,她回台治療,手術、放療、化療,樣樣沒少。出版社原本想推遲《蝴蝶朵朵》面市,讓她專心抗癌,幸佳慧反而催促加快出版,趁她精神體力仍能負荷,盡快投入此一議題。
第一次化療後,喜歡講故事的她,主動請纓到兒童重症病房,鼓舞同病相憐的小朋友們。沒想到才講完兩個故事,她自己難忍化療後的苦楚,全身大汗,幾乎不支昏倒,勉力回到病房,已渾身濕透,大吐一場。
▉聽故事的孩子長大了,傳承社會改革的火種
早在得知罹癌前,幸佳慧就找上縣市政府的教育局處,希望能將《蝴蝶朵朵》推進偏鄉校園。她自知,會買書的都會中產讀者,大多懂得保護自己的小孩;那些隔代教養、弱勢或風險家庭的孩子,更需要這本書,預防更多悲劇發生。在她的奔走下,教育部也應允成立專案平台,培訓講師防制兒童性侵。
最讓她欣慰的是,過去幾年,數百場演講牽繫起來的故事志工網絡,自發策動工作坊,台北、新竹、台中、台南、高雄、屏東、花蓮、澎湖……「要代替生病的阿慧,當她的手腳,到校園講《蝴蝶朵朵》給小朋友聽。」
至於幸佳慧手上那本兒童人權專書,寫了三萬多字,目前因病不得不暫時擱置。然而,她念念不忘說,「每個人都有受傷的經驗,如何為孩子帶來希望,如何為他們找到光亮,是身為創作者的責任。」
第一批聽她講故事的小朋友,如今都已長大,她不時接到父母的回饋,「例如,有個媽媽寫信給我,她的小孩已經上大學,因為立志保護人權,選擇就讀社工系」,另些孩子則選讀法律、心理等科系。這類例子最讓幸佳慧暖心,因為她知道,她不只影響了兩代家庭,而且,這些火種會傳遞下去,遍佈各個角落,就像一朵朵勇敢美麗的蝴蝶。●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閱讀通信 vol.302》愛黏媽媽的幼鷹算不算是一種媽寶小鷹?
延伸閱讀
童書人物》給孩子們信心,讓他們自己解決問題:專訪《檸檬妹妹》作者佐藤芽實
閱讀更多
現場》獲頒金鼎獎特別貢獻獎,九歌總編輯陳素芳:我不能放下它
閱讀更多
前進國際4.人物》屬於全世界的畫家,幾米:要一直創作,一直讓別人看到
近年台灣圖畫書創作在國際一再交出亮眼成績,2019年波隆那兒童書展開幕前夕,Openbook特別製作「前進國際,台灣原創圖畫書,出發!」專題,從政策...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