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的告別3》怎樣走到人生終點才稱得上是幸福死?一個殯葬業者的告白

圖片來源:Pixabay

「我印象最深刻的死亡現場,是一具路邊的無名屍。警察發現有人在車裡燒炭自殺,已經過世數天。我從後車門進入車內處理屍體,屍臭撲鼻。一顆顆小石頭往窗戶砸來。仔細一看,那不是石頭,而是和小石頭一樣大的綠頭蒼蠅……」投入殯葬業20年,台灣仁本服務集團執行長陳原說起印象深刻的死亡案件,現場的氣味、觸感、衝擊性的視覺畫面,都仍清晰如昨日。

▉看遍死亡百態,學會生命的功課

就像日本專職整理遺體和往生現場的「死亡清掃人」一樣,陳原早年專營意外往生案件。意外死、孤獨死、自殺死等各種特殊的死亡案件,讓他看盡生命百態。

除了印象深刻的無名屍以外,陳原也處理了不少孤獨死的案子,獨居者在家過世好幾天後才被發現。即使人已離開現場,工作人員身上的屍臭過了3、4天仍洗不掉,連聞到肉味都覺得噁心。有時,也得和腐臭的遺體「親密接觸」。他曾在山區抬起上吊的登山客,因為暴露在野外而嚴重腐化的頭頸,輕輕一碰就身首異處。想起那具斷成兩截的遺體,陳原感嘆地說,「人一旦死亡,就是腐肉爛骨一堆。生命是如此地脆弱、有限。」

▉留給子女財產,反而變成不幸的開端 

然而,死亡現場的屍體再怎麼可怕,也沒有往生者家屬間的爭執來得令人唏噓。陳原觀察,遺屬之間為了喪禮起爭執,通常有兩大原因。第一是「怎麼做」,第二則是「誰出錢」。例如,媽媽是基督教徒、女兒卻篤信佛教;有人喜歡告別式的場地布置得豪華、氣派,有些人卻希望低調簡樸。

至於喪葬費用引起的衝突,陳原直言:「我辦喪禮這麼久,發現沒出錢的人意見最多。因為他不用出錢嘛!」他觀察,家屬會為錢起爭執,往往和喪葬費用負擔以及遺產如何分配有關。家族愈大、遺產愈多,家屬愈容易意見分歧。知名的案例如早年的富商「香蕉大王」陳查某。他在1993年過世後留下百億遺產,11名子孫爭產多年,讓父親在家停棺4年後才下葬。

面對喪家的爭執,陳原認為,殯葬業者可以扮演潤滑劑的角色,試著化解家屬的心結。例如,找出家屬當中發言最有份量的人,請眾人召開治喪委員會協調。他也常勸爭執的家屬,要讓往生者快樂地離開:「我會跟他們說,親人走了,你們在這裡爭吵,他怎麼捨得走?他會走得很痛苦。不如你們好好地送他最後一程。」


照片:台灣仁本提供

▉生前就為身後事做準備,才可能迎來善終

看過這麼多死亡現場,陳原認為,人生最好的告別方式,其實是「自己決定要怎麼走」。他發現不少自然往生的長者,在生前最後一段時間內,都會有預感自己即將離世。他們會召集子女,交代後事如何處理,例如:棺木要怎麼選擇、要不要發訃聞、葬禮該邀誰來參加等。

陳原觀察,過往台灣社會視死亡為禁忌而不願多談,但真正靠近生命終點的人,未必真的畏懼死亡。許多老一輩的長者,會自己到棺材店挑選下葬用的棺木。他甚至觀察到,從前馬祖的老人有個習俗,在生前就買好棺材立在家中,每年油漆,直到過世為止。

為了減輕死亡的負面聯想、鼓勵人們更坦然面對身後事,陳原從遺體停放的太平間開始著手。早年太平間通常設在地下室,空間潮濕、內部充滿線香的味道。如果清潔不當,甚至連空調中都會有長年累積的屍味。陳原把森冷的日光燈換上溫暖的光源、鋼架裝上布幔、貼上壁紙、點起薰香,讓太平間看起來像是一般旅館的大廳。家屬來到太平間,不只不會害怕、彆扭,可以自然地陪伴往生者,甚至還可以吃東西。

「以前不敢談生死的,現在都敢談了,我覺得這是我們改良太平間後10年來看到的轉變。往生者自主選擇怎麼告別,生者一定要尊重逝者。喪事的爭執減少了,才能有善終。」陳原說。

▉辦場沒有遺憾的喪禮,送往生者走最後一程

入行20年以來,陳原觀察到,台灣的喪葬禮俗已經有了很大的差異。過往的喪禮多會召集大家族參與,家屬偏好熱鬧的儀式。例如請師公設壇做法會、表演孝女白琴、五子哭墓的橋段等,喪禮一辦就是一個月。如果把酒席、土葬的費用全部計入,一場普通的喪禮,可能都要花上200萬左右,可說是勞民傷財。

而近幾年來,喪禮流程愈來愈簡化,大約2個禮拜即可結束。在喪禮上,家屬們也不再希望上演過去制式化的儀式,而是希望能重現往生者的回憶或有情感的物件。

每場葬禮之前,陳原的團隊會先了解往生者生前的事蹟、興趣,為家屬規劃屬於他們的喪禮。例如,知名汽車代理商汎德永業的創辦人唐誠過世,陳原知道他生前喜歡跳社交舞,把喪禮的主題訂為「最後的探戈」。喪禮地點訂在舞蹈演出的表演場地「新舞台」,請來市立交響樂團演奏。整場喪禮完全按照往生者生前的喜好和生命經驗來規劃,而不只是複製傳統,行禮如儀。


照片:台灣仁本提供

陳原認為,未來殯葬業販售的喪禮產品,一定會愈來愈平價,轉向客製化的喪禮服務。他曾經手一個案子,家屬本來希望訂購豪華的花卉布置大會場,辦一場氣派的喪禮。陳原實際到家屬家中走訪,發現過世的老奶奶生前喜歡園藝,庭院裡種滿了她親手栽種的花木。他建議家屬,與其花錢購置花卉,不如使用奶奶生前栽種的花木做造景,讓葬禮更溫馨也更有人味。

根據仁本的統計,目前一年的案子當中,約有280件喪事的花費僅2萬塊台幣左右,且愈來愈多人選擇樹葬、海葬等環保葬法。喪禮花的錢少了、流程變簡單,也會減少家屬之間的爭執,讓喪禮更圓滿。

一場喪禮,雖然無法喚回往生者重回人世,但至少可以好好地送他走完在人世的最後一程。看過死亡的各種型態,陳原心中理想的死亡,有著很樸實的樣貌:在生命的最後一個階段,有至親好友圍繞、有信仰的宗教做為心靈依靠、在乾淨素雅的環境下,回顧過去一生的精采經歷。往生後,辦一場美好的葬禮,讓在世的親友可以慢慢舒緩離別的痛苦,「這就是我心中的幸福死!」
 

➤【理想的告別】,更多專題內容:

banner_bottom1_1.jpg banner_bottom3.jpg

 

主辦: logo_line07.jpg
協辦:logo_line05_0.jpglogo_line06_0.jpg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Openbook閱讀誌誠徵【數位美術編輯】(全職)

詳情請點選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