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走進香港書店:你不知道的港台大不同

這一週是Openbook閱讀誌的香港週,我們特別邀請資深書店工作人沈如瑩撰稿。她曾在台灣連鎖書店工作超過十年,也曾外派到香港書店工作多年。藉由她的觀察,一窺香港獨特的書店文化。

 

身為一個曾經「生活在他方」的書店店員,無論是在香港接待台灣友人,或回台灣後與朋友聚會,大家總免不了好奇,香港和台灣之間到底有什麼不同?答案其實很簡單:完全不同。

▉營運成本:寸土寸金

如果貨運司機打電話告訴你,他連車帶貨就在500公尺以外的地方,但因為塞車塞得厲害,如果不加錢就要把貨丟在路邊,你會有什麼反應?

在異地總是有很多文化衝突需要適應,不過這場「丟包記」,應該是在香港工作的3年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事。小時候課本裡總是說台灣「地狹人稠」,到了香港後深深覺得,這個形容詞應該拱手讓人。面積不到台灣的1/30,人口卻達台灣的1/3,這樣的空間密度,不僅塑造了香港獨特的生活樣貌和地景,也對產業發展有非常大的影響。

這可不是憑空杜撰,某天我們接到庫存同事打來的電話,說貨運司機在新書送達前,臨時要求增加運費。鬧區交通壅塞不是一天兩天的事,如果覺得不敷成本,反映在費用上實屬平常(這3年間,同樣只包油條和肉鬆的飯糰,都從港幣14元漲到18元了),但臨時加價算哪招呢?同事氣不過,決定自己去搬,到了現場,司機果真已人間蒸發,只剩下一箱箱的書堆在路邊。

當然,一般時候,香港的貨運司機們都是使命必達的,雖然通常並不笑容可掬。就像台灣北部的出版社或通路,主要的貨倉都在林口、南崁等市郊,香港的貨倉也大多座落在台灣人不熟悉的地方:荃灣、油塘、葵芳……可稍微降低倉儲成本,卻也因此出貨一趟就千里迢迢。雖然實際距離並非真的很遠,但一路塞車(隧道就別說了,公路也常因事故而交通大亂),塞到市區也真夠心力交瘁,所以運費都不便宜。

台北隨處可見的大圖海報輸出店面,在香港不可能出現在港九鬧區,如果沒安排好批次送件,有可能出現一張文宣的輸出費用是港幣50元,但運費卻高達港幣200元的窘況。高昂的地價不僅讓產業越遷越偏遠,也讓庫存成為沉重的負擔。

每年一度的香港書展結束後,許多賣不完的雜誌書報就地棄置的畫面總是備受議論,因為直接銷毀都比運回倉儲來得划算。了解這點,當你去香港瘋狂「瞎拼」的時候就能理解,為什麼他們折扣總是下得又快又狠。

10687.jpg

▉銷售曲線:無窮無盡

台灣出版業常討論的題目之一,就是新書銷售期短暫。常有同行抱怨自己的書在新書平台還沒擺上半個月就撤掉了,也有人神經緊張地盯著網路書店的「即時榜」不斷重新整理,好像如果第一時間沒有「賣起來」,新書便馬上消失在茫茫書海中。在台灣時,身為書店店員,我也養成了重要的新書到店後必定要立刻點貨上架的習慣,通常第一天賣掉的本數,可以作為後續預估銷售的基準。

不過這個現象在香港卻不那麼適用,或許因為香港人的工時並不比台灣人短,再加上下班時間令人頭痛的交通(對,又是交通,不知道有沒有人研究過塞車對於經濟的影響),除非像《哈利波特》首賣這種等級的活動,否則很少人會趕在第一天上市時到店購買。

一開始,我對於讀者平淡的反應有點挫折,不過後來發現有趣的在後面。雖然港台的暢銷書差異並不明顯(排行榜首一樣是Peter Su或《被討厭的勇氣》),相對之下香港的銷售持續力卻更長。換個角度說,香港對於「新書」的敏感度並不高,一旦形成話題後,則能以十分穩定的速度不停地賣下去。假設一本新書在台灣3個月的銷售曲線是100本→60本→30本,在香港可能會是50本→50本→45本。半年之後,香港的訂單有時在比例上真的會高過台灣。

書籍銷售的持續時間,端看每本書的狀況而定,有時候就像《小王子》那樣永遠占據排行榜的一個位置,有時候也可能一夕之間彷彿「全香港人都買過了」,瞬間跌落谷底。這對書店是很大的考驗,尤其考量庫存成本。就算是超級暢銷書,如果沒把握再刷能馬上賣完,出版社寧可長期斷貨,有時候中斷時間長達一兩季。神奇的是,有些書再刷後還是像新書期賣得一樣好,但當然要作者或話題仍然在風口浪尖上,譬如前兩年香港本土作家鄺俊宇(他同時也是立法會議員,不過寫作的主題卻與政治無關,而以兩性關係為主)。台版書的銷售風險則一部分落在書店或經銷商頭上,是不是得空運、怎麼估算船期,都讓人傷透腦筋。

但若要問哪些書會出現這種現象,我卻無法明確回答。或許讀者的閱讀喜好真的可以歸納出某些類型,香港讀者喜歡實用書如食譜、旅遊手冊、投資祕笈,也喜歡經典文學、人文歷史、哲學政治......,但這些都僅能做為最基本的參考。無論是何處的讀者,都不可能被任何關鍵字歸類,也不可能精準預測每一本書該下多少訂量。

書店店員的工作某種程度就像賭徒,除了專業、直覺,還需要一點運氣,和愛。就算是香港人不熟悉的台灣作家,如王定國、陳又津等,藉由多方陳列推薦,讀者的反應(也就是銷售的反應)可能讓人出乎意料。店員有沒有愛,讀者真的看得出來。

10699.jpg

▉出版通路:自產自銷

香港本地每年出版量約為台灣的三成,絕大多數為自製書。翻譯書由於版權多半握在台灣手裡,還有香港高昂的成本,也增加了翻譯與出版的門檻。台灣許多出版社都對自製書敬而遠之,因為編輯需要花費極大心力溝通整本書的構成,但香港作者的快手多產卻由來已久。亦舒至今仍年年出版散文集,已達兩百多冊,李碧華、張小嫻也從未缺席。報章雜誌上長年依靠無數專欄供稿(現在還加上網媒),許多作者(例如陶傑、練乙錚等)在時事評論等領域持續產出,外加「高登」(類似台灣PTT)偶爾殺出程咬金,有些人一年甚至可出兩三本書,尤其每年7月香港書展前後,更是出版高峰。

香港的聯合出版集團旗下包括三聯、中華、商務等品牌(合稱「三中商」),不僅是香港最主要的出版社,同時也是最大的連鎖通路(共計擁有超過50間分店),營業額占市場一半以上。類型也包含精緻道地的香港文史、大眾流行文學,及廣受青睞的生活實用書等等,幾乎可說是只要陳列自家出版品就能填滿大部分的書店,其餘的空間則屬於學生用參考書、英文書、簡體書和台版書。

當然,因為每家店的面積和所在位置不同,類型比例上也不盡相同。香港和台灣一樣都使用繁體字,再加上翻譯書種類多,與港版書頗有互補作用(東野圭吾的魅力在香港一樣無人能及)。簡體書的銷售,則以中國古典文學、中國美術工藝等類型為主。

香港另一為人所熟悉的通路是「二樓書店」,或稱「樓上書店」。這些書店隱身於都市叢林間,夾在藥妝店和精品店之間的狹窄入口可能一不小心就錯過。每當必須一階一階爬上去,或者搭乘窄小破舊的電梯時,都特別讓我有「探訪祕密基地」的心情,彷彿相識或不相識的一群人,因書群聚,以閱讀結社。

我比較熟悉的二樓書店是旺角西洋菜南街上,或是灣仔─銅鑼灣一帶的店家。這些二樓書店比較接近台灣讀者熟悉的獨立書店(如人文社科選書十分有特色的序言書室。附帶一提,那棟大樓的電梯頗有「大怒神」的效果),也有獨資但擁有兩間以上的店面,最具代表性的便是樂文書店。若以比例計,樂文的台版書十分豐富,而且到貨新又快。看似規規矩矩的陳列,每次光顧時卻都能在狹窄的空間裡越過人牆,看見讓人眼睛一亮的選書。

因為租金和經營壓力,香港書店「執笠」(粵語,意為結束營業)消息時有耳聞,例如我很喜歡,以藝術設計圖書為主的「書得起」就已於去年底(2016)熄燈。但有人關亦有人開。視覺設計出版社MCCM原本在灣仔演藝學院的店面收掉時,許多人為之嘆息,今年2月他們替飯店規劃的主題書店「MUSE」又漂漂亮亮地開幕了,看得我好想立刻飛去香港逛逛啊。

除此之外,位於油麻地,座落在電影院樓下,同樣從出版跨足書店的「Kubrick」這幾年經營有成。或者在港島北角,隱身地下室多年,有貓有書的老字號「森記圖書」,都是各具特色,足以讓讀者流連忘返的寶庫。很多人以為香港是「文化沙漠」,卻不知在沙漠中開出的花,不僅堅強,而且格外美麗。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Openbook閱讀誌誠徵【數位美術編輯】(全職)

詳情請點選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