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食物打造交流的可能
當我們討論來自東南亞的女性新住民,你會想到什麼?故鄉貧窮、為錢結婚、受婆家欺壓?還是堅忍、善良、料理達人?
很久以來,南洋姊妹們就一直在你我身邊,但我們往往有種感覺,彷彿她們的身世、遭遇、甚至個性都是同一種樣子。「這是在媒體報導和政府政策影響下,變得穩定的一種社會歧視。」南洋台灣姊妹會執行秘書梁組盈說。
加諸在新住民身上的枷鎖越多,她們被看見聽見的難度就越高,樣貌就越容易被主流資訊所代言。這些形象幾乎無可避免地納入過往的各種歧視與壓迫,甚至以正面陽光的方式,強化了對陌生族群的刻板印象。
這個議題太厚又太硬。想要破除歧視,你需要很軟很軟的契機。
十多年前,新北永和的社區大學開始招募新移民,鼓勵她們和外界溝通,同時理解移民政策。一年多前,南洋台灣姊妹會更協助她們站上社區大學的講台,對台灣學員授課,用台灣人廣為接受的南洋料理,帶出每個新移民女性背後的真實處境。
「我們希望打破同溫層,讓更多人看見東南亞新移民的樣子,讓大家對於她們不再只有單一而淺碟的想像。」梁組盈說。
社區大學學員有限,為加強交流,梁組盈提議在群募平台開立「餐桌上的家鄉」計畫,透過南洋料理的烹飪教學,讓一個個移民姊妹與更多人面對面聊食物、聊家鄉記憶。一個月內,她們達成目標。從社區大學再到群募平台,「餐桌上的家鄉」透過南洋食物,遇見了更多的人,甚至遇到編輯楊佩穎和執筆者胡頎,就此加上書名號,變成了《餐桌上的家鄉》。
▉當編輯遇上餐桌
「朋友們覺得很辣的南洋菜,我第一印象覺得酸。即使很多料理加了糖,被台灣人說甜,那酸味還是讓我不太碰。」編輯楊佩穎說。
不愛吃南洋菜,並未妨礙楊佩穎出版這本書的初心。
在接觸書中姊妹的故事之後,楊佩穎才發現很多女生在家鄉是從小被捧在掌心的大小姐——很少下廚,難得做體力活。她們過去有人是護理師,有人是幹練業務,有人是英文老師。「結果一下飛機,人家就都以為她們很會做菜,甚至很會種田。」
楊佩穎更好奇,明明當下台灣女生多半爭取性別平權,反抗女性得持家生子侍奉公婆的高壓重擔,為什麼整個社會卻同時把更不平等的重擔,壓在另一群南洋女生身上?
她明白絕大多數的台灣人都沒有機會和新住民聊天,也沒有機緣去查閱東南亞的現狀和歷史。會造成這種壓迫,便是因為目前的社會對她們有太多既定想像,卻鮮少讓她們有機會說出自己的故事。
「多一點理解,就能多一點友善。我認為台灣社會需要有一本書去呈現這些姊妹各自的樣子。」楊佩穎說。
▉書寫,但不代言
在上海當交換學生時,胡頎曾聽過農民工樂團唱自己寫的歌,才領悟每個人其實都能夠,也都需要發出自己的聲音。既然《餐桌上的家鄉》的主角是受訪的南洋姊妹們,胡頎和梁組盈便希望讓姊妹好好說自己的故事。
「無論怎麼樣,我還是作者,但我覺得自己比較像是傳聲者。」書中,胡頎鮮少使用形容詞,或從作者視角出發的描述,絕大部分都是當事人自己的話。「如果我把情緒放進去,都會讓故事更隔了一層,但我不希望有這樣的隔閡。我只想把我聽到的故事原原本本寫下來,讓讀者看見她們是怎麼理解,怎麼描述自己身上的事。」
撰稿與成書過程,作者與編輯不但在文字上盡量隱去沉重或憤怒,也因為體貼他人的人生,在編排校稿的過程中,大方地將姊妹會擔心的,可能影響當事人下半輩子的資訊一筆刪除。書中的每篇故事,呈現姊妹們的不同氣質,胡頎刻意捨棄對社會環境的控訴與批判,但機警的讀者會發現,背後極為沉重的命運負荷並未缺席。
▉每位姊妹背後都有一條歷史長河
「想要真正認識一個人,你得認識的,永遠不會只是眼前這個人。」胡頎說。
訪問過程中,胡頎發現來自不同地區的姊妹,對同一種料理或同一段歷史,有不同看法。東南亞經歷過複雜的政權變化,有些國家本身便由諸多區塊組成,像是南越和北越原本分屬不同的國家,而印尼有一百多個民族,東西橫幅比中國還要大。同一個事件或名詞,在不同姊妹的家鄉,有著截然不同的意義。
除了差異,許多東南亞國家也共享類似的歷史,例如曾被殖民,在二戰後歷經強權的影響,面臨從民族到國家的掙扎,走向民主所面臨的轉型陣痛。有些姊妹聊到鄰國時會有芥蒂,有些姊妹對歷史事件有不一樣的理解。
每次訪談後,胡頎就在書堆裡爬梳相關歷史,有些事甚至連姊妹自己都不知道。她把可能造成每個姊妹如今樣貌的宏觀背景,補述在敘事之中,讓讀者看見。「有很多歧視和不了解,就是因為人們不知道背後的環境脈絡。一旦知道了,就不會再像過去一樣對待別人。」
透過在大歷史上的相同,及個人命運上的差異,《餐桌上的家鄉》希望讓讀者看見每位南洋姊妹其實都是和你我一樣的人,因為不同的選擇,成為如今的樣貌。「......你必須知道每個選擇有多沉重,才能知道人有多輕,才能原諒自己和別人的選擇。你必須承認每個人的恐懼都是真實的,才能理解彼此背後的困惑。」
「弄清楚這些裂痕與記憶,才能成為共同的,真正的『我們』。」胡頎說。●
餐桌上的家鄉
作者:社團法人中華民國南洋台灣姊妹會/胡頎
出版:時報出版
定價:360元
【內容簡介】
|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南洋台灣姊妹會
南洋台灣姊妹會的前身是一九九五年在美濃創設的「外籍新娘識字班」,我們希望以語言為見面禮,讓新移民訴說她們的故事,手牽手,為這社會譜出新的樂章。二○○三年,姊妹會正式成立。除了教學外,更推行各種法令政策倡議,並鼓勵新移民姊妹積極投入社會,透過各種課程、講座和戲劇活動,讓大家真正認識另一種文化和生活。
二○一四年開始,我們透過一系列的南洋料理烹飪課程與訪問,帶大家認識食物後頭的歷史、文化,以及將食物帶來的人。希望藉著姊妹對食物的記憶,一點一滴拼湊出她們家鄉的樣貌與在這兒的生活。
我們相信,社會每一成員的努力都將同時成為穿透幽暗的光芒,而姊妹會的目的便是提供一個平台,讓彼此相互映照,繼續這島嶼的歷史,形成新的「我們」。
(歡迎來看我們:南洋姐妹會)
執筆/胡頎
台北人,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生,南洋台灣姊妹會志工兼理事。在「餐桌上的家鄉」擔任籌畫、執筆、粉絲頁小編和白老鼠。不擅烹飪,嗜吃。鮮少離家,常神遊。對世界懷著初生之犢的大膽和愛意,希望有一天能讓更多人看見那曾在我眼前被照亮的事物。
cheryl7798@gmail.com
|
Tags:
***
▉以食物打造交流的可能
當我們討論來自東南亞的女性新住民,你會想到什麼?故鄉貧窮、為錢結婚、受婆家欺壓?還是堅忍、善良、料理達人?
很久以來,南洋姊妹們就一直在你我身邊,但我們往往有種感覺,彷彿她們的身世、遭遇、甚至個性都是同一種樣子。「這是在媒體報導和政府政策影響下,變得穩定的一種社會歧視。」南洋台灣姊妹會執行秘書梁組盈說。
加諸在新住民身上的枷鎖越多,她們被看見聽見的難度就越高,樣貌就越容易被主流資訊所代言。這些形象幾乎無可避免地納入過往的各種歧視與壓迫,甚至以正面陽光的方式,強化了對陌生族群的刻板印象。
這個議題太厚又太硬。想要破除歧視,你需要很軟很軟的契機。
十多年前,新北永和的社區大學開始招募新移民,鼓勵她們和外界溝通,同時理解移民政策。一年多前,南洋台灣姊妹會更協助她們站上社區大學的講台,對台灣學員授課,用台灣人廣為接受的南洋料理,帶出每個新移民女性背後的真實處境。
「我們希望打破同溫層,讓更多人看見東南亞新移民的樣子,讓大家對於她們不再只有單一而淺碟的想像。」梁組盈說。
社區大學學員有限,為加強交流,梁組盈提議在群募平台開立「餐桌上的家鄉」計畫,透過南洋料理的烹飪教學,讓一個個移民姊妹與更多人面對面聊食物、聊家鄉記憶。一個月內,她們達成目標。從社區大學再到群募平台,「餐桌上的家鄉」透過南洋食物,遇見了更多的人,甚至遇到編輯楊佩穎和執筆者胡頎,就此加上書名號,變成了《餐桌上的家鄉》。
▉當編輯遇上餐桌
「朋友們覺得很辣的南洋菜,我第一印象覺得酸。即使很多料理加了糖,被台灣人說甜,那酸味還是讓我不太碰。」編輯楊佩穎說。
不愛吃南洋菜,並未妨礙楊佩穎出版這本書的初心。
在接觸書中姊妹的故事之後,楊佩穎才發現很多女生在家鄉是從小被捧在掌心的大小姐——很少下廚,難得做體力活。她們過去有人是護理師,有人是幹練業務,有人是英文老師。「結果一下飛機,人家就都以為她們很會做菜,甚至很會種田。」
楊佩穎更好奇,明明當下台灣女生多半爭取性別平權,反抗女性得持家生子侍奉公婆的高壓重擔,為什麼整個社會卻同時把更不平等的重擔,壓在另一群南洋女生身上?
她明白絕大多數的台灣人都沒有機會和新住民聊天,也沒有機緣去查閱東南亞的現狀和歷史。會造成這種壓迫,便是因為目前的社會對她們有太多既定想像,卻鮮少讓她們有機會說出自己的故事。
「多一點理解,就能多一點友善。我認為台灣社會需要有一本書去呈現這些姊妹各自的樣子。」楊佩穎說。
▉書寫,但不代言
在上海當交換學生時,胡頎曾聽過農民工樂團唱自己寫的歌,才領悟每個人其實都能夠,也都需要發出自己的聲音。既然《餐桌上的家鄉》的主角是受訪的南洋姊妹們,胡頎和梁組盈便希望讓姊妹好好說自己的故事。
「無論怎麼樣,我還是作者,但我覺得自己比較像是傳聲者。」書中,胡頎鮮少使用形容詞,或從作者視角出發的描述,絕大部分都是當事人自己的話。「如果我把情緒放進去,都會讓故事更隔了一層,但我不希望有這樣的隔閡。我只想把我聽到的故事原原本本寫下來,讓讀者看見她們是怎麼理解,怎麼描述自己身上的事。」
撰稿與成書過程,作者與編輯不但在文字上盡量隱去沉重或憤怒,也因為體貼他人的人生,在編排校稿的過程中,大方地將姊妹會擔心的,可能影響當事人下半輩子的資訊一筆刪除。書中的每篇故事,呈現姊妹們的不同氣質,胡頎刻意捨棄對社會環境的控訴與批判,但機警的讀者會發現,背後極為沉重的命運負荷並未缺席。
▉每位姊妹背後都有一條歷史長河
「想要真正認識一個人,你得認識的,永遠不會只是眼前這個人。」胡頎說。
訪問過程中,胡頎發現來自不同地區的姊妹,對同一種料理或同一段歷史,有不同看法。東南亞經歷過複雜的政權變化,有些國家本身便由諸多區塊組成,像是南越和北越原本分屬不同的國家,而印尼有一百多個民族,東西橫幅比中國還要大。同一個事件或名詞,在不同姊妹的家鄉,有著截然不同的意義。
除了差異,許多東南亞國家也共享類似的歷史,例如曾被殖民,在二戰後歷經強權的影響,面臨從民族到國家的掙扎,走向民主所面臨的轉型陣痛。有些姊妹聊到鄰國時會有芥蒂,有些姊妹對歷史事件有不一樣的理解。
每次訪談後,胡頎就在書堆裡爬梳相關歷史,有些事甚至連姊妹自己都不知道。她把可能造成每個姊妹如今樣貌的宏觀背景,補述在敘事之中,讓讀者看見。「有很多歧視和不了解,就是因為人們不知道背後的環境脈絡。一旦知道了,就不會再像過去一樣對待別人。」
透過在大歷史上的相同,及個人命運上的差異,《餐桌上的家鄉》希望讓讀者看見每位南洋姊妹其實都是和你我一樣的人,因為不同的選擇,成為如今的樣貌。「......你必須知道每個選擇有多沉重,才能知道人有多輕,才能原諒自己和別人的選擇。你必須承認每個人的恐懼都是真實的,才能理解彼此背後的困惑。」
「弄清楚這些裂痕與記憶,才能成為共同的,真正的『我們』。」胡頎說。●
餐桌上的家鄉
作者:社團法人中華民國南洋台灣姊妹會/胡頎
出版:時報出版
定價:360元
【內容簡介】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南洋台灣姊妹會
南洋台灣姊妹會的前身是一九九五年在美濃創設的「外籍新娘識字班」,我們希望以語言為見面禮,讓新移民訴說她們的故事,手牽手,為這社會譜出新的樂章。二○○三年,姊妹會正式成立。除了教學外,更推行各種法令政策倡議,並鼓勵新移民姊妹積極投入社會,透過各種課程、講座和戲劇活動,讓大家真正認識另一種文化和生活。
二○一四年開始,我們透過一系列的南洋料理烹飪課程與訪問,帶大家認識食物後頭的歷史、文化,以及將食物帶來的人。希望藉著姊妹對食物的記憶,一點一滴拼湊出她們家鄉的樣貌與在這兒的生活。
我們相信,社會每一成員的努力都將同時成為穿透幽暗的光芒,而姊妹會的目的便是提供一個平台,讓彼此相互映照,繼續這島嶼的歷史,形成新的「我們」。
(歡迎來看我們:南洋姐妹會)
執筆/胡頎
台北人,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生,南洋台灣姊妹會志工兼理事。在「餐桌上的家鄉」擔任籌畫、執筆、粉絲頁小編和白老鼠。不擅烹飪,嗜吃。鮮少離家,常神遊。對世界懷著初生之犢的大膽和愛意,希望有一天能讓更多人看見那曾在我眼前被照亮的事物。
cheryl7798@gmail.com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島讀共同體】鷹飛基隆:從尋找黑鳶重新認識基隆歷史 熱烈報名中!
閱讀通信 vol.298》在小說的世界得到自由
延伸閱讀
書評》印尼的現世啟示錄《美傷》:尚未結痂的傷口,一再被揭開
*** 閱讀更多
4月伴讀 周耀輝》一個世界已經不能滿足我了——周耀輝談「我喜歡住在哪裡」
遷徙,是家的反面,但兩者可以並存。看似矛盾的概念,或許是構成周耀輝的關鍵字之一。那天,周耀輝帶我們前往為他接生的慈善醫院,也帶我們到九龍城晃晃,喝了標榜能「去骨火」... 閱讀更多
書評》印尼的現世啟示錄《美傷》:尚未結痂的傷口,一再被揭開
***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