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世界多美多奇妙,我多有福氣啊!——專訪金鼎獎特別貢獻獎得主「繪本阿公」鄭明進

畫家有許多種,畢卡索曾說:「我花了一生的時間,才能畫得像孩子一樣。」而對鄭明進來說,他或許從來沒有離開過孩提時的心境。

高齡93歲的鄭明進瘦了,也漸漸不太愛出門,但一聊起圖畫書,清臞的臉龐就亮了起來。哪一本書畫了什麼、每一位畫家的風格特色,他都如數家珍,一本接一本從房內書架上掏出來,興致盎然地回味不已。


鄭明進手上的書是英國插畫家諾曼.梅森格(Norman Messenger)的知名童書《Famous faces》(日文版)圖說

鄭明進1932年生於台北,從在小學任教起,便致力於兒童圖畫書的推廣與創作。他出版過的圖畫書近50本,加上翻譯、編輯等逾百本作品,身兼繪者、作者、翻譯、編輯、顧問等多重角色。他是繪本童書界的重量級前輩,並以熱情開朗的「阿公」形象為大家所熟知。

➤繪本阿公熱情的起點

即使已經高齡93歲,鄭明進仍持續產出新作,今(2025)年7月甫推出由他繪圖、林世仁寫作的童詩繪本《1是1艘船》,收錄他近年用特製紙材所作的「刮畫」作品。今年底,還將出版另一本由李公元撰文、他繪製與收藏十二生肖賀卡的新書《十二生肖到我家》(暫定)。他創作及推廣圖畫書至今不輟,獲頒今年金鼎獎特別貢獻獎,可說眾望所歸。

「這個年紀了還能出書,還能得獎,我自己都想不到,很驚訝耶!」鄭明進阿公笑了開來。

他表示這幾年體力衰退,握筆不夠穩,很少創作了,但偶然間拿到人家送他的刮畫紙材,只要用竹籤或鐵釘等尖物在黑紙上「刮」出線條,就能呈現底下彩臘的顏色。這成了他近年最熱衷的作畫方式,桌上、床上都是他一張張即興畫作,從煙火、摩天輪到獅子、長頸鹿,融合生活情景和幻想童趣,延續他一貫拙趣的畫風。連他自己都忍不住對著這張、那張作品說:「好喜歡!」

回顧對圖畫書熱情的起點,鄭明進指著客廳中特別陳列在櫃上、日本講談社的舊繪本說:「這是我小時候大哥去委託行買的,我一看就入迷了。」


鄭明進悉心保存著,兒時大哥在委託行買給他的日本講談社繪本。

在那久遠的年代,恐怕連「繪本」這詞都還沒有,民間更難有所謂國際交流,但大哥從專門進口「舶來品」的委託行買了日本繪本,無意間啟蒙了鄭明進。這顆推動台灣繪本發展的關鍵引擎,也就此轟隆隆地開始運轉了。

命運的另一個偶然是,初中時有天他在家附近閒逛,經過田梗旁,看見戴著帽子的學生架著三腳架在畫畫。「我心想,為什麼上課時間不用坐在教室?原來,他們是師範學校藝術科的學生,我一聽居然有這樣的學校,就決定畢業去考!」

➤畫寫編譯樣樣通,為銷售員「說書」

鄭明進順利考進台北師範學院,畢業後擔任小學美勞老師。「但我發現小朋友常常畫不出來,所以就找圖畫書給他們欣賞,刺激他們的感受、觀察力,和美的涵養。」

鄭明進由此成為將學校美術教育與圖畫書接軌的先驅,也常帶著學童出外寫生。但時值1950、60年代,台灣的繪本出版和兒童美術教育同等匱乏,他便在民間致力推廣引介,發起成立「今日兒童美術教育研究會」,擔任《小學生畫刊》編輯、策畫世界兒童畫專號。他還曾代表台灣參加東京的「第一屆亞洲國際美術教育會議」,並編寫《怎樣瞭解幼兒的畫》等兒童美育書籍。

1977年自學校退休後,他花更多心力於出版,包括曾自己成立海葵出版社編選《世界真可愛:世界46國兒童・青少年作文、圖畫選集》,先後擔任漢聲、台英出版社顧問,策畫編輯《精選世界最佳兒童圖畫書》叢書與《世界親子圖畫書》100冊套書等。

然而,當年不只讀者對繪本陌生,出版社也不知如何推書,鄭明進就再當起「老師」,負責訓練台英社遍布全台的近百位直銷人員。「我講解怎麼欣賞繪本、介紹每本書的特點,教他們引導家長和小孩感受這些書的美。」鄭明進回憶,他從台中、台南到高雄巡迴跑,常累到出門一條龍,回來變成一條蟲。有人建議演講用錄影的就好,「但我堅持要親身講話,才有那個震撼。」

鄭明進能說善寫,會編會畫,簡直全方位人才。早在1968年他便於王子出版社推出第一本圖畫書《十兄弟》,由謝新發撰文。他印象最深刻的是1976年和兒童文學家林良合作的《小紙船看海》,長銷半世紀至今,經典不衰。1980、49歲那年,他舉辦個人畫展,成為台灣第一位舉辦個展的童書插畫家。

他踏入翻譯領域的第一本書,則是在幼兒界家喻戶曉的艾瑞.卡爾(Eric Carle)《好餓的毛毛蟲》。他笑說自己不懂英文,但信誼出版社不以為意,請他直接由日文版翻譯。後來經他譯介的日文繪本童書不知凡幾,因他小學接受日文教育,日文沒問題,但中文不太好。他還「爆料」他翻譯的書稿,都由同為小學老師的太太吳幸芸修潤,其功不可沒。

➤原始天真的自由

鄭明進說:「圖畫書本身,就是畫家將自己所感受到的,透過獨有的繪畫風格傳達出來,讓孩子看見一般世界所難以觀察到的自然與故事性,圖畫書也藉由這樣的形式,作為一種美術的傳遞。」

家中藏書曾經多到快無處容身,近年雖已捐贈大半,但鄭明進走進書房隨手一抽,仍然每本都愛不釋手。例如信鴿書店創辦人施蘭芳早年送他的法國畫家荷內.梅特萊爾(René Mettler)作品《La nature au fil des mois》(暫譯:隨著月份變化的大自然),是畫家在同一地點、畫下一整年變幻不同的風景。或者日本畫家安野光雅的無字繪本《旅之繪本》系列,以各國景點為題作畫,每頁他一翻開便直呼「好美喔。」

近日他最喜歡的則是新出版的《山》,作者林鍾隆為已故前輩作家,鄭明進讀到他發表過的童詩大為激賞,經過牽線後,由蔡靜江插畫出版成書。「經過我的提議,所以這本書出現了,世界就是這麼妙!」孫女、孫子幼時的畫作和美勞作品,他也無比珍愛,和他的畫作並排掛滿家中牆上。

熱愛旅行的鄭明進,到了歐洲最愛逛書店收集繪本,也曾把去過的十多個國家景點,畫成一幅全長400多公分的布卷軸。慢慢攤開在地板上,就有如遊歷世界、慢慢「開箱」的驚喜。想怎麼畫,就怎麼畫,阿公和小孫子一樣,追求的都是一種原始天真的自由。

➤畫最重要的是流通的「氣」

現在台灣的繪本出版蓬勃,早已今非昔比。鄭明進認為,尤其2000年前後,出版社、創作者頻繁參加波隆納插畫展,逐漸眼界打開,台灣更大量引進世界繪本,加上版權交易便利,家長對繪本的認識大幅提升,繪本閱讀已深入家庭,比在學校更普及。

鄭明進大半世紀所影響的讀者和學生,也廣及三代,如知名畫家呂游銘就是他任教龍山國小時的學生。呂游銘曾提到,幼時家裡不准他學畫,是鄭明進老師不斷鼓勵並協助他投稿日本的繪畫比賽,一舉得獎,影響了他一生。後來鄭明進在北投社區「媽媽畫會」教畫的學生之一林麗琪,也是經他「挖掘」引薦,出版了《野鳥散步》等書的植物生態畫家。

秉持熱情、開放的性格,鄭明進廣泛交遊,和至交曹俊彥等畫家曾組畫會,不時聚會交換作品和收藏。連沒見過面的外國畫家,他都常因太欣賞他們的作品,直接畫明信片越洋傳書。舊作《鄭明進與20個插畫家的祕密通訊》便記述了他與各國「筆友」以圖會友的故事。

談及新生代創作的多元,他認為不論生活、自然、幻想各種題材和風格都隨個人發揮,自己年事已高,交棒給年輕人很好,但唯有堅持「手繪」才是王道。「畫最重要就是要有『氣』,一種流通的空氣感。有的電腦繪圖色彩、形態很好,但有點太整齊,失去了自然性。」

「我做過的事都很奇特,也想不起遇過什麼挫折。」鄭明進滿足地總結自己的大半輩子,不是自誇,而是享受人生。他總說自己幸運,包括曾受邀擔任《小朋友巧連智》月刊台灣版顧問長達30年,為幼兒界天王「巧虎」的推手之一。他笑稱:「我真是有福氣,才會認識這些人。」

不論繪畫、寫作、旅行,鄭明進始終保持率真的童心,隨時都像發現新大陸般,對眼前所見由衷讚嘆:「你看,多美啊!多奇妙啊!」讓人對這位繪本阿公致上最深的敬意,也不禁想學他的口氣說:「你看,阿公多可愛啊!」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