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暢談創作與繪畫恩師,漫畫家東村明子與台灣讀者相見歡,宣傳自傳電影《塗鴉日記》

漫畫家東村明子(攝影:吳致良)

2025-09-05 13:18

改編自日本漫畫家東村明子自傳漫畫的電影《塗鴉日記》,於9月5日在台上映。由永野芽郁飾演年輕時的東村、大泉洋出演嚴師日高健三,自今年春天在日本上映以來口碑熱烈,票房一路攀升。

這部由東村親自參與劇本撰寫的作品,將她與恩師之間橫跨多年的羈絆搬上大銀幕。東村日前現身台灣,參加特映會,與台灣粉絲見面,映後吸引超過百位觀眾駐足,大排長龍等待簽書,熱烈氛圍展現高人氣。

Openbook閱讀誌依主題綜合整理了東村明子在兩場映後的讀者Q&A,也趁著簽書隊伍的空檔,邀請漫畫家小島與漫畫Podcast茉莉書坊的履安、Gary分享觀影心得。


《塗鴉日記》特映會,日本漫畫家東村明子的現身,吸引台灣讀者熱情參與(天馬行空提供)

➤關於美術大學與成為漫畫家

觀眾:從電影裡面知道,老師去讀美術大學是懵懵懂懂地去的。我想知道,在老師這麼長的漫畫職業生涯當中,讀美術大學對您來講有沒有幫助?

東村明子:其實我在日本的漫畫界,許多漫畫家都認同我畫畫非常地快。我很快就可以把我要的東西畫完了。大家也都覺得,東村明子畫畫就是很快,我覺得這個部分就是我在美大所受到的訓練,才能讓我畫畫這麼快,這一點是無庸置疑的。

另外就是著色和塗色的部分。其實著色與塗色,是非常困難也很麻煩的。但是也因為我在美大所受到的訓練,所以我非常喜歡著色與塗色。

觀眾:電影版裡面大學生活,似乎突然就是沒有想要畫畫,為什麼?

東村明子:因為電影只有2小時,劇本是我一起參與編寫的。我把我家鄉宮崎部分增多,大學部分減少了。因為大學的部分日高老師出現比較少,故鄉部分比較多,所以增加了宮崎的部分。因為電影時長的關係,不好意思啊,大學生活的描述比較少。

➤關於漫畫與電影的不同

觀眾:首先,今天可以看到這個電影,覺得非常開心,好像重溫了一次這部作品。請教老師,漫畫跟電影其實還是有些不同,老師分別喜歡這兩者哪些部份呢?

東村明子:大家哭了嗎?這真的是我發生過的故事,這真的是我本人的故事,我在畫漫畫的時候,是一邊哭一邊畫完的。我喜歡的電影的部分,像是電影裡採橘子的場景,真的會讓我想到當年的一些往事。

在場有人看過漫畫嗎?(停頓)好多人啊,謝謝各位。漫畫裡面,我埋了很多好笑的梗。而悲傷的部分,我是真的感到悲傷,那時候是懷著悲傷的心情畫出來。

漫畫中,我最喜歡的是用探測術來學習的部分,因為那是真的發生在我身上的故事。那個方法讓我拿到了很多分數喔,現在猜謎都猜得非常的準(眾人笑)。

觀眾:請問老師,電影裡面的日高老師跟生活中的日高老師,有什麼不同?

東村明子:其實啊,我就是因為覺得大泉洋,跟我現實生活中的日高老師,非常相像,我才會去拜託他來飾演這個角色。

他也是真的演得非常像。拍攝途中,當時被老師教導的一些學生,都有來拍攝現場幫忙,當他們看到大泉洋先生的裝扮時,紛紛驚嘆,「好像喔」,大家都哭了。大泉洋先生,聽到以後說了,「蛤,我真的這麼像嗎」,也跟著哭了。


大泉洋飾演東村明子的繪畫恩師日高建三,《塗鴉日記》劇照(天馬行空提供)

➤關於日高老師

觀眾:剛剛前面有提到聯展,我好奇,那日高老師後來有辦自己個人的展嗎?,除了東村老師以外,日高老師有向任何學生邀請雙人聯展?日高老師自己後來有任何的展覽機會嗎?

東村明子:其實日高老師在宮崎常常辦個展,可以說每隔幾年,就會辦一次。因為呢,日高老師在宮崎是非常有名的人士,所以很多人都有去過。包含我自己也有去過日高老師的個展。

觀眾:日高老師某個角度來說,是不是你繪畫上的父親呢?另外,想要順便告訴你,剛看你走出來時,我相信你年輕時,一定比女主角更漂亮可愛。

東村明子:是的我年輕的時候是很可愛(笑)。很多人看了電影之後,都覺得女主角很像我年輕的模樣,但其實體重是不太一樣的,各位要幫我保密喔,我年輕時身材比較豐腴一點點(笑)。

誠如您所說,日高老師真的像我繪畫方面的老師。

我的親生父親是位非常溫柔的人,不太對我發脾氣。可是日高老師呢,在繪畫上以及對我的各方面,常常會很嚴肅地指導我。他是我繪畫上的嚴父。


《塗鴉日記》劇照(天馬行空提供)

觀眾:因為我也是藝大畢業,所以我剛也是邊看邊哭。藝大真的很多異類般的老師,他們可能也沒有什麼學位,學歷並不高,可是技術都很厲害,我想到很多教過我的老師都是這樣。我想問,日高老師其實是繪畫界的異類。東村老師是怎麼理解「異類」這兩個字呢?

東村明子:一開始,我真的非常受不了他,很討厭他。但這樣一位異類老師,卻也帶給我很多收穫。譬如說,各位在片中看到很多烏鴉標本、動物屍骨,他一直要我畫那些東西。我剛開始覺得很莫名其妙,幹嘛畫這些呢?

各位在電影裡有看到,他說要他要畫,嘩啦一下很快就畫出來了,現實中也是如此。我看到他示範的那一刻,放下了不情願和厭惡感,開始信賴他了,開始覺得他很了不起。我從中真的學到了很多,受到他很多指導了。到最後,我是很感謝他的。這是他給我的一些感受。

➤給創作者的建議

觀眾:老師如何看待「漫畫家」這份工作呢?

東村明子:雖然是很累,但與其他工作相比,其實並沒那麼累。我覺得已經算是不錯的工作了。畢竟漫畫家可以一直坐著嘛。我覺得醫生之類的工作才累人,漫畫家其實不需要為別人負責,我很樂在其中,完全沒有厭惡的感覺。

觀眾:老師,我非常喜歡您。我自己也有在創作小說,有時候也會遇到低潮或腦中空白一片,老師如何轉換心情呢?

東村明子:每天睡前會看一部電影,就算是Netflix也沒關係。我也會看很多的小說,讓這些內容輸入到我的腦中。如果年輕人有時候會覺得寫不出來、畫不出來,可能是閱讀的數量相對比較少一點,儘量多看。當做是轉換心情,作為一位觀眾的身分欣賞,從中學習並獲得刺激,會非常有幫助的,請加油!

主持人:現場有很多是學習畫畫的讀者,想問老師能否給台灣的朋友們一些建議。

東村明子:這部電影拍攝的每一天,我都在現場,劇本也是我寫的。電影裡面出現的一些畫作,也都是我準備的。麻煩各位向朋友們宣傳一下,拜託各位了。

如果各位看完這部片,從片中感受到,想起一些與自己老師、父母的回憶,如果你做過一些不講義氣或不孝的事,看完這部片,麻煩你打個電話給他們,和他們說說話,讓他們聽聽你們的聲音。

那今天有這麼多的人來看我們這部片,我等會回去就要馬上打電話給大泉洋和永野芽郁,把大家的熱情告訴他們。


(天馬行空提供)

➤映後分享:茉莉書坊

Openbook:喜歡這部電影嗎?

茉莉書坊履安:在看漫畫時,一直有感受到,東村老師想強調家鄉風景的畫面;這次看電影時,才真正體會到那樣的顏色與氛圍,像是海浪、熱帶的樹……

看電影海報和預告時,跟我自己想像中,漫畫裡的日高老師有點落差,可是看電影時,聽到日高老師開始罵人,就覺得好像是這個味

另外,漫畫裡有很多情感的堆疊,在電影上多少有拿掉一點。但我覺得電影最後海岸線的那一段,應該是電影版新加的,我有感覺被觸動到,補足了電影少了漫畫的部分。

看漫畫時,最激動的是學弟阿金在日高老師葬禮後,吃飯時,回憶到老師看他的聯展,跟他說「畫吧」。第一次看漫畫時,看到這段眼淚直接噴出來,也不是大哭,可是突然眼淚就衝出來,這是漫畫裡面情緒堆疊最高的地方,電影版的力道就沒那麼強。可是,後面的海岸線那段,情緒力道又回來了。

聽到東村老師說,她幾乎拍攝的每一天都在現場,確實感受到老師還是有把關啊。

茉莉書Gary:電影跟漫畫的媒材不同,我認為電影有善用電影的優勢,電影聚焦東村明子跟日高老師的互動,用比較線性的方式呈現,但很多漫畫中其他角色,電影那可能就沒有那麼長的篇幅描繪。漫畫裡面有很多角色間細微的互動,因為篇幅比較長,可以細膩地處理,也非常推薦大家去看漫畫。

Openbook:見到東村明子老師的感覺是什麼呢?

茉莉書履安:先前有看過老師的一些照片跟訪問影片,今天現場看到本人,覺得老師真的很活潑、幽默。雖然穿著很正式的服裝,但幽默感是藏不住的,這就是東村明子老師給人的感覺。

➤映後分享:漫畫家小島

Openbook:小島老師喜歡這部作品嗎?

小島:電影結尾,有點煽情;漫畫保留了更多餘韻呢。

Openbook:對於學畫的人來說,這部電影令人感同身受嗎?

小島:因為我父親也是畫家,對於「選擇當漫畫家」這件事情,我可以理解漫畫與電影作品所描繪的,選擇當漫畫家的掙扎。

正統的美術教育,對於「美感」有既定且嚴謹的理解,而漫畫並不在正統的美術教育體系中。選擇畫漫畫的同時,意味我們背離過去所有的藝術教育。

Openbook:這部電影在決裂的部分,處理的似乎比漫畫更強烈?

小島:電影要在短時間內凝聚觀眾的情緒,得用更強烈的方式表達。但我更喜歡漫畫裡,主角用曖昧逃避的方式處理,這份情緒是很難說清楚的。

Openbook:先前小島老師在寫《塗鴉日記》評論時,引用了一段東村老師的話:「畫圖就是掙扎。搞得渾身是炭、全身顏料,拼命地抖動著手,不管怎麼下筆都覺得不如意,在紙上拼命地掙扎、掙扎,在掙扎之中,也不知是偶然還是必然,總會非常偶然地,找到一條自己總算滿意的線,然後,將這些偶然得到的線一條一條地⋯不斷重疊、連接——畫圖就是一直在重複這些事。」令人心有戚戚焉。

小島:很多時候,瓶頸不是這麼明確的東西,它隱隱約約在那個地方的,但如果不做任何事情,就是無法跨越。

商業漫畫家的挑戰,是截稿日就在那邊,非常現實,必須不斷交出東西,即便不是心中百分之百的狀態,都是還是要在一定的期限內交出去。在一遍一遍畫的過程中,一定會有後悔、失敗,回頭來看,那些都會成為養分。

Openbook:小島老師喜歡電影的那些部分呢?

小島:我喜歡電影一些很日常的畫面,在畫室裡畫圖的時光,我認為拍得非常的真實。人處在繪畫的空間中,寧靜、認真地觀察,感知世界,電影甚至將魚骨頭都拍了出來。

這些打破我們一般人對藝術訓練的印象,其實我們是要畫一些看起來醜醜粗糙的東西,它可以快速提升畫技,提升觀察事物的能力。

在畫室,人不斷在畫,畫那些髒髒醜醜的東西,電影將「重複機械式地畫圖」拍得很好。

電影拍到了許多宮崎湛藍的天空,讓觀眾沉靜下來,觀察世界。將觀察到的世界轉化成圖像,這就是畫畫的本質吧。

Openbook:見到東村老師本人的感覺呢?

小島:跟照片一樣漂亮啊。看她的漫畫就知道,她一定是位大美女。有看過《塗鴉日記》的讀者,大概都能理解女主角是一位「渣女」,但能當上渣女,前提一定得是「美女」吧。

東村老師筆下的《東京白日夢女》,是渣女的特權,聰明漂亮的女生,才有辦法的。東村老師的形象跟漫畫人物的形象,是一樣的,很認真地生活,也像電影中的人物一樣,很認真地懊悔。


《塗鴉日記》劇照(天馬行空提供)

【延伸閱讀】漫畫收藏.小島》文字繁瑣卻引導有序,嬉笑中層遞愧疚:東村明子自傳漫畫《塗鴉日記》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點擊照片,查看完整活動資訊

點擊照片,查看完整活動資訊

點擊照片,查看完整活動資訊​​​​​

閱讀通信 vol.347》繞遠路不算是迷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