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題》沒有關係,它是伊坂幸太郎的哲學啊!從《樂園的樂園》回眸「殺手系列」

2025-08-05 17:30

底圖圖源:Bruno do Val/unsplash

編按:日本作家伊坂幸太郎在台灣有許多忠實書迷,網路上不乏推薦文章與討論。近期恰逢其新書《樂園的樂園》出版,伊坂幸太郎也於8/2來台與讀者相見歡,是個適合入門「伊坂宇宙」的好時機。

本文為推理創作者菜仔從伊坂幸太郎經典的「殺手系列」分析其令人上癮的創作手法,並延伸討論至新書《樂園的樂園》,與舊雨新知分享觀點。

伊坂幸太郎的新作《樂園的樂園》已於近日上市,想到他說故事的招牌:深植人心的角色、精煉且令人印象深刻的劇情、搞笑又嚴肅的對話……等不及在收到當下馬上閱讀了。儘管《樂園的樂園》跟殺手系列並無任何關係,但我想這兩者間的某些元素,為我解答了「伊坂幸太郎的小說為何令人上癮」這項問題,而以下是我閱讀後獲得的答案。

➤這不是單純弱肉強食的世界:《蚱蜢》

《蚱蜢》從一位普通人鈴木開始,為了復仇進入一間詐騙公司,殊不知對方早已識破並以此威脅。不過就在談判的過程中,鈴木想要復仇的對象被某人一推而後被迎面而來的車子撞死。鈴木也因此從復仇人士變成了找尋犯人的偵探。追查過程中,在某些搞笑的巧合下,他進入到名為「槿」的人物家中。

故事切換到另一位殺手:「鯨」,如同一隻鯨魚身材龐大且寧靜,逼迫目標自殺。不過也因此被死亡的靈魂糾纏,不斷地面對道德折磨與那黑暗的過去。但在因緣際會之下受到流浪漢的建議,決定開始對黑歷史進行「清算」。

另一個視角「蟬」,不同於鯨的沉穩,蟬非常聒噪而且吊兒郎當,意外的是工作都能執行到位。蟬看似自由不受拘束,但從他與上司岩西的互動就可得知他不過是個被操縱的傀儡而已。雖然蟬嘴上不承認,但心底決定要擺脫這份束縛。不過當岩西死亡時,蟬並無感受到脫離掌控的喜悅,而是聽從上司的遺言,決定幹票大的,但是為了什麼,他沒有答案。

這三人彼此之間雖然互不認識,但卻因為巧合或命運捉弄下彼此產生連結。最有趣的是鈴木與槿在車上的對話,除了帶出標題「蚱蜢」,更說明整個故事的主旨:「這是一個弱肉強食的世界,如同過境的蝗蟲,只有夠強的人才能夠活下來。」不過奇妙的是,伊坂並沒有讓書中唯一的弱者鈴木如同槿前面所說的話語那般死亡,反而是鯨與蟬這兩位強者。

鈴木能夠逃離出其他殺手的爪牙,並不是因為他武力強大,而是「善良」,不論是有意或無意的善良,鈴木的這份特質讓他得以存活。但伊坂不是透過角色突如其來的感化來反擊,而是將前面對話所提到的內容全部一一回扣到主題上。《蚱蜢》雖然強調「弱肉強食」,但真正的強大或許不是武力或身體素質,是善良。

➤新幹線上的人性命題:《瓢蟲》

離開了市區,這次伊坂將鏡頭帶到充滿動態的新幹線上。與前作《蚱蜢》相同,仍然是由許多人馬交會、連貫甚至是合力拼湊的主線故事。要對讓自己兒子受重傷躺在加護病房的罪魁禍首「王子」復仇的「木村」;接到指令要將列車上箱子回收的「七尾」;要保護黑幫家族公子與一個箱子的雙胞胎「蜜柑」和「檸檬」。

從劇情來看,《瓢蟲》又更上一層樓,善用了新幹線內部空間與不同角色的資訊落差,創造懸疑與張力,同時在人物塑造上也更為具體且有趣。我對於蜜柑和檸檬這對兄弟感到印象深刻,兩人的互動除了彰顯出他們作為「雙胞胎」的默契之外,也讓後續劇情兩人的結局呈現更為黑色幽默與悲傷。

不過《瓢蟲》也擁有比《蚱蜢》更沉重的議題探討,主要環繞在反派「王子」與各個角色的互動上,貫穿整台新幹線的命題:「人為何不可以殺人?」。王子會提出這個問題不只是因為他好奇,而是藉由提問後得到的回應,來篩選、評判眼前這人的地位,用自身的價值觀作為依據。

但我覺得很有趣的是,伊坂利用王子這份特質反過來「解決」他,最後由前一集《蚱蜢》的主角鈴木,使用他過去也曾經想要復仇、現在卻變成補習班老師的觀點與論述,一步步地擊垮這位以為自己看破一切、卻只不過是沒有社會化的屁孩內心。對於王子問題的回答仍然呼應了《蚱蜢》的主題,讓探討議題的力道更加強烈,同時也諷刺地讓王子在前面劇情所發表過的言論,一句句反擊到他自己身上。

相較於《蚱蜢》,《瓢蟲》有了更明確的主題,在深刻的人物塑造下增加了喜劇元素的對話,讓這台富含人性的特快車變得熠熠生輝。

《瓢蟲》也被改編為電影《子彈列車》

➤屬於殺手的戀愛物語:《螳螂》

《螳螂》可說是一齣特殊的殺手戀愛物語。「兜」是業界內數一數二有名的殺手,他從醫生那接下了很多的「病症」,殺掉的腫瘤更是數不盡。不過被稱為傳奇人物的他有非常懼怕的事物:他老婆。兜就如同螳螂,在老婆面前抬不起頭,總是怕自己惹老婆生氣,因為工作緣故有時會晚歸,怕吵醒老婆的殺手兜甚至找到魚肉香腸這款能「安靜地吃」的食物,整本故事就在這荒謬的開頭下進行。

這是殺手系列中我認為最「日常」,也看得最開心的一本書。跟《蚱蜢》的陰謀和《瓢蟲》的血腥不同,《螳螂》所呈現的是一名殺手結婚之後怎麼面對他的人事物,不論是跟鄰居對話或是處理家外面的蜂窩,尤其是後者的劇情,看著身經百練的殺手小心翼翼地穿上裝備處理虎頭蜂,真的很有喜感。

但在這日常喜劇的背後,兜仍然面對著來自「業界」的「病症」。他希望自己能夠脫離殺手的身分,好好做個老公與父親。但就如同其他殺手小說,殺手永遠沒有結束的一天。開始有各路的殺手來追殺他,如今兜反倒變成需要被根除的「病症」。伊坂也玩心地將這些追殺與兜的日常生活連結起來,成為了另類的黑色幽默。比如兜要參加兒子學校家長會前遇到殺手,因為要解決所以遲了一些,將危險與親情間做出連結。

同時作者也從兜兒子克巳的角度看待這位父親。表現出截然不同的情緒與反應。除了看不起兜總是怕母親之外,也搞不懂母親為何會愛上他。這所有的答案全部在兜死去之後獲得了解答。伊坂運用純熟的視角切換來營造張力,兜死去之後,用克巳的第一人稱來追查父親「自殺」的真相,一步一步連結所有線索,全都是在前面篇章兜留下的伏筆,最後的結局可說是大快人心。

《螳螂》從殺手的角度來討論「家庭」,並非塑造理想家庭的模樣,而是探討一位父親在不同期待之下的行動和抉擇。兜不是害怕老婆的男人,不是沒有用的父親,不是違抗組織命令的殺手,而是熱愛家庭的男人,勇於保護自己所愛之人的英雄,面對挑戰時勇於伸出雙臂奮力一擊的螳螂。

➤向下的逃離,向上的成長:《777》

離開《螳螂》的浪漫情懷,《777》再度回到第一、二本的黑色幽默。從橫向位移的新幹線變成了垂直移動的豪華旅館,七尾從拿包裹變成送蛋糕,但他的「衰運」還是造就了相當大的麻煩,究竟他要如何逃出生天?

除了老面孔外,伊坂還創造了嶄新的生動角色來帶動故事,打鬥場面更加善用地形及各種特色的武器運用。不過我最佩服的是,伊坂能夠將動作場面與角色塑造結合。其中一名角色「奏田」在前面提到,他看的心靈書說要用否定詞句讓對方為自己效力,雖然那時只是一個幽默橋段,但到了後面,他成功利用了這個觀念反殺敵人。


在網路上的訪談中,伊坂幸太郎透露因為布萊德彼特很喜歡瓢蟲這個角色,因此為其寫了一部續作,也就是《777》。

《777》跟《瓢蟲》一樣有對於政治的批判和黑色幽默,七尾除了要逃出大樓之外,也要幫助一位記憶力極強導致被追殺的「紙野」擺脫追殺。這就連結到在旅館大樓一樓吃飯的人物談話。伊坂不急著揭露真相,而是利用殺手大戰的「動態」與人物談話的「靜態」做出對比,而後再一步步透過平靜的對話,道出殘酷的政治黑暗。為了自己的權力,人是可以不擇手段的,如同在旅館中廝殺的人們。故事最後仍然回扣《蚱蜢》的主題,善良終究能夠戰勝那份武力的強大。

除此之外,我認為七尾的心境轉變也是這本書的重點。書名「777」代表著不僅是大獎,更是一個目標與嚮往,然而這對於七尾來說只是浮雲,他深知自己的不幸,不同的是他學會利用不幸來創造「幸運」。後半段的追殺中,他利用自己從電梯走出門一定會撞見對方的「不幸」,提前做好準備,成功取得先機。在要向下的步伐中,擁有了向上的成長。

「蘋果樹就好好地結出蘋果就好,沒事跟玫瑰花比較幹嘛?」伊坂幸太郎利用七尾內心變化.引起讀者對於這句話的哲學反思。我們時常羨慕也期待擁有別人的優點,但只有在認清自己的價值與能力時,才能夠達成真正的777。

➤故事成為我們的「理由」:《樂園的樂園〉

寫到這裡,我終於看到了《樂園的樂園》。這本新書講述地球各大城市發生停電、地震和各種病毒蔓延等災難,各國首領討論後一致認為是「老師」所創造出的「天軸」造就的。而「老師」在調查途中失去蹤跡,政府為了要找到他,派出三位擁有「驚奇免疫力」的代表,前往老師房間中的圖畫「樂園」所在之處。然而當他們抵達現場,看見如同聖經中「生命之樹」與「智慧之樹」交織的樂園之後,才發現這場行動背後的真相並非人工智慧(AI)導致,而是來自於自然(NI)的反撲。

伊坂幸太郎的作品有一種特色:不用「說教」的方式來探討主題,而是用角色對話或行動來埋下伏筆,最後到結局時再一一回收。殺手系列如此,《樂園的樂園》也是如此,前半段三瑚孃針對亞當夏娃被趕出伊甸園的「故事」做出的評論:「人類創造的故事就只是給予理由來解釋某些疑問。」看似只是閒話家常,但最後真相揭露時,反而產生了回扣的效果。

我們人類所創造出的故事,終究只是一個「理由」來掩蓋內心的不安,但這背後仍然透露出那份自以為是和傲慢。

透過「角色對話」來闡述主題的方式,造就伊坂幸太郎的作品內容能夠深植人心,甚至達成昇華的作用,同時所呈現的主題也不會是用「常理」的方式,可能從反常的角度來說明正確的道理。

不論是《樂園的樂園》還是回眸過去的「殺手系列」,伊坂幸太郎嫻熟地用角色對話還有行動來探討各樣嚴肅的議題,不僅展現出他對社會的敏銳觀察及延伸的哲學省思,更譜出屬於伊坂幸太郎的文學魅力。

quan_qiu_hua_de_shi_dai_w300.jpg 樂園的樂園
楽園の楽園
作者:伊坂幸太郎
繪者:井出靜佳
譯者:王華懋
出版:獨步文化
定價:399元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伊坂幸太郎(Isaka Kotaro)

1971年生於日本千葉縣。
1995年東北大學法學部畢業。
2000年《奧杜邦的祈禱》榮獲第五屆新潮推理俱樂部獎,躋身文壇。
2002年《LUSH LIFE》出版上市,各大報章雜誌爭相報導,廣受各界好評。
2003年《重力小丑》、2004年《孩子們》與《蚱蜢》、
2005年《死神的精確度》、2006年《沙漠》五度入圍直木獎。
2008年《GOLDEN SLUMBERS》榮獲第5屆書店大獎、
第21屆山本周五郎獎雙科大獎。
2020年《反蘇格拉底》獲得第33屆柴田鍊三郎獎。
文筆風格豪邁詼諧而具透明感,內容環環相扣,讀者閱畢不禁大呼過癮。
出道以來,始終是日本文壇活躍的人氣作家之一。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Openbook閱讀誌》是台灣少數以非營利方式運營的專業閱讀媒體。我們正在準備改版網站,希望它能更符合您的使用習慣,也更貼近閱讀本身的節奏與思考。我們誠摯邀請您填寫這份問卷,花 5 分鐘跟我們分享您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