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繪本大師》影繪創造的燦爛奇蹟:光與影的視覺詩人藤城清治

2024-04-17 11:45

藤城清治(取自藤城清治美術館

書店裡有琳琅滿目的兒童圖畫書,那些深受小朋友歡迎的經典作品,都是怎麼創作出來的呢?來自不同國家和文化的知名圖畫書創作者,他們的作品為何具有吹笛人般的魔力,讓一代代孩童著迷?他們在童書的發展上有什麼貢獻,又為童書世界注入了什麼樣的新活水?

Openbook為喜愛圖畫書的大小讀者,精心規畫「兒童繪本大師」系列報導,每個月將為大家介紹一位當月出生的世界級童書大師。邀請讀者一起來逛遊多采多姿的兒童圖畫書世界,也為大師熱鬧慶生。

30多年前的峇厘島,還未迎上旅遊熱潮的高峰,尤其是位居內陸的小村莊烏布(Ubud),寧靜平和的隱逸在鬱鬱蔥蔥的山野中。行旅間,無需特意安排行程,每日跟隨著村人的作息在田園間隨興遊走,觀看他們祭祀、耕作、雕刻和鬥雞,甚至可參加隆重的火葬儀式。鮮活的自然交織著人情之美,四方流動著豐饒的生機。

當夜色漸漸籠罩,不知從何處而來的甘美朗樂聲縈繞耳際,循聲追探,在黑夜中燃起火炬處,精彩的皮影戲正要上演。製作精細的戲偶由皮革雕刻而成,其上還施以彩繪,觀眾從布幕後面展示的人物陰影觀劇。皮影戲內容通常描述印度教史詩摩訶婆羅多和羅摩衍那的情節,在光影交錯間,日復一日繼續述說著峇厘人想像和現實生活中的故事。

日本的影繪藝術大師藤城清治原先接觸學習了木偶戲,1946年因為閱讀了慶應義塾大學講師兼木偶劇研究者小澤愛圀的《世界各國の人形劇》和《大東亞共榮圈の人形劇》兩本書,因此邂逅了亞洲皮影戲。其中爪哇皮影戲的獨特魅力,人與偶之間深厚的關係所創造的文化傳統深深吸引了他,引導他走向日後漫長的影繪藝術創作之路。


高校時期的藤城清治(翻攝自《光と影の詩人》,平凡社)

藤城清治(Fujishiro Seiji)於1924年4月17日出生在東京品川區,是三個孩子中最小的一個。他的父親是三菱銀行的行員,工作30多年直到退休,只有在「二.二六事件」當日休息過一天。他期望兒子大學畢業後也能在銀行工作,但是藤城卻完全背道而馳,從此以後,盡管他們住在同一棟屋子裡,卻從來不交談,也避不見面。

曾擔任小學教師的母親,夾在這對決裂的父子當中,總是默默的守護著兒子。她無視於反對一切的丈夫,允許兒子繼續進行繪畫和表演,即使油漆把塌塌米弄得亂七八糟,家裡塞滿了演戲的道具,最後還變成排練室,她依然為兒子的身體健康和工作順利日日祈禱。

小時候的藤城非常沉默,幾乎不說話,但卻可以獨自靜靜的畫畫一整天,展露出過人的藝術才華。12歲時,他進入慶應義塾大學正規部就讀,同時師事先波君平先生學習水彩、油畫和版畫。接著他又進入同校經濟學院預科(高中),並加入Palette Club,結識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好朋友,一起畫畫也一起表演木偶劇。

偶然一次,他在銀座的畫廊參觀了西洋現代畫家豬熊弦一郎的個展,色彩明亮的抽象畫混合著拼貼技法,帶有幽默和抒情的感覺,彷彿在宇宙間自由玩耍。藤城像是第一次見到了真正的畫作,對現代主義極為欽佩,非常仰慕畢卡索和馬蒂斯的創作。此外,法國文學教授井汲清治也給予他現代文學的薰陶。


豬熊弦一郎(左)與其1952年名作〈寄情於貓之歌〉(照片取自MIMOCA

之後他正式向豬熊弦一郎和脇田和學畫,18歲時作品就已入選幾項美展。然而因為二戰戰火興起,這個畫壇新星被迫輟學,應國家徵召到鄉村的軍需工廠服勞務。他在鄉下除了勞作,依然為村民演木偶劇,期間還在銀座和橫濱舉辦了個人畫展。

隨著戰事更加激烈,藤城以海軍預科五年級生的身分進入滋賀海軍航空隊,隔年晉升少尉,並調至九十九里濱沿岸防備。因為他的視力不佳,無法成為正式的飛行員,只能目送隊友成為神風特攻隊,永遠一去不回。他曾在那裡和少年兵共演木偶劇,終戰撤退時,他把所有的木偶都埋在九十九里濱的沙灘裡,然而失去摯友和身為倖存者的傷痛,藤城一生都無法忘懷。

二戰結束後,藤城回到大學繼續就讀經濟學部,同時和「兒童文化研究小組」成員演出木偶戲,希望能為身處艱困環境的孩子們帶來夢想和希望。當時歷經戰火蹂躪的東京如同一片廢墟,因為缺少電力,夜晚經常一片漆黑。受到小澤愛圀教授的啟發,藤城心想即使是一盞微光,也能在黑暗中帶來溫暖,於是組成了半專業的人偶與皮影劇場「Jeune Pantoru」,在教會的主日學學校演出皮影戲。

1947年從大學畢業後,藤城依照自己的興趣,進入東京興行(現在的東京劇院)擔任廣告宣傳工作,負責編輯銀座劇場和銀座善泉座的電影宣傳手冊。那段期間他看了大量的美國電影,從中學到很多關於影像之美的知識,領悟到影像的起源可能來自皮影戲。由於編輯工作,他和淀川長治等影評人成為好友,還結識了多位音樂家,讓他的皮影戲更富有音樂性。

因為邀稿,藤城認識了花森安治這位日後被譽為「改變日本生活的男人」,也是改變藤城未來至鉅的人生導師。花森是1946年創刊的《生活手帖》(暮しの手帖)的初代總編輯,這本雜誌從設計到內容都由他一手策畫,是提供戰後日本人對時尚和美的生活教養指南。


花森安治與《生活手帖》

花森認為並非從零打造才叫創造,組合既有事物產生嶄新意義,也是一種創造。他建議熱愛皮影戲的藤城,將影偶的造型語彙重新挑選組合,以平面圖畫的方式再現,挖掘出與表演不同的美感。於是藤城自1948年起,應邀在《生活手帖》連載黑白的剪影畫。花森給予這個年輕人的指引和肯定,使得藤城有機會發展出獨一無二的「影繪」風格。

皮影之美源自黑與白,皮影畫的神祕象徵意義在黑白中表現得更清晰。如果一下子就從眼花撩亂的顏色開始,而不了解讓光透過紙張產生的漸變原理,是無法理解黑色如何漸層至白色之美的。用簡易的紙板和燈泡創建的光影畫作,純黑的輪廓和光階的變化,給觀者留下簡潔深刻的印象,黑白時代可說是藤城創作生涯的起點。


藤城清治1973年作品〈こびとの楽園〉(翻攝自《光と影の詩人》,平凡社)


藤城清治於《生活手帖》刊登的黑白影繪(翻攝自《光と影の詩人》,平凡社)

藤城的表現越來越洗鍊,花森鼓勵他出版專書。兩年後,《生活手帖》雜誌社出版了他的第一本影繪繪本《葡萄酒瓶的神祕之旅》(ぶどう酒びんのふしぎな旅)。這本書故事改編自安徒生童話,書中圖畫還曾由東京通訊工業公司(現今的Sony)製作成自動幻燈宣傳片。接著藤城和作家中谷宇吉朗合作《浦島太郎》,別具一格的影繪手法,為這個傳統的民間故事注入新意。

這本暢銷書為藤城帶來自立的信心,於是他退出東京興行,成為自由工作者,更積極投入皮影戲的製作。他根據最喜愛的安徒生傑作《冰雪女王》,創作了日本戰後第一部大型皮影戲,在銀座交詢社上演。音樂家芥川也寸志負責作曲並現場指揮管弦樂團演出,加入慶應大學學生合唱團演唱,這齣匯集了青年才俊的偶劇,既富有藝術性又具娛樂性,獲得大小觀眾熱烈好評。


藤城清治為黑柳徹子繪製的肖像

在NHK電視台開播後,結合新的媒體,藤城又擴展了電視時代的新領域。他將原先半職業的Jeune Pantoru劇團改名為「木馬座」,成為NHK的專屬劇團,因此結識了NHK文學座的女演員黑柳徹子(《窗邊的小荳荳》作者),兩人成為終身的好友。2014年藤城特別為黑柳徹子創作了一幅影繪,生動表現出黑柳徹子的特點。

藤城推出的影繪劇《哭泣的紅魔鬼》(泣いた赤鬼)獲得東京兒童戲劇比賽鼓勵獎。他再以從小百讀不厭的宮澤賢治作品,創作了影繪劇《銀河鐵道之夜》,榮獲讀賣兒童國際戲劇節鼓勵獎,以及日本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聯合會獎。這齣劇自1956年首演後,直到2008年最後一次公演,共上演了2000多回,觀劇人數超過百萬人。無數觀眾體驗到移動皮影強大的現場燈光之美,而各種創新的想法和技法,不僅為觀眾帶來嶄新的體驗,藤城本人也曾為之震撼得淚流滿面。

後來,藤城將影繪劇《銀河鐵道之夜》於1982年製作成影繪繪本,獲得捷克斯洛伐克國際繪本展BIB金蘋果獎。2022年這本書透過最新的數位技術推出新裝版,讓宮澤賢治這則不朽的童話再次重生。


影繪劇《銀河鐵道之夜》


《銀河鐵道之夜》繪本

除了這個故事,熱愛音樂的藤城還採用宮澤賢治的文本,創作了韻律流動的《大提琴手高修》。而在他高齡89歲時,則以《風之又三郎》榮獲第24屆宮澤賢治獎。

在致力於戲劇演出同時,藤城並未忘情影繪。他配合台裔作家邱永漢所寫的《西遊記》,自1958年起,在《中央公論》上,每月6幅、連續5年刊載了共計380幅剪影插畫。其中輕妙灑脫和幽默詼諧的人物造型,為他贏得很高的聲譽。除此之外,他也曾在《朝日新聞》的週日版面,連續5年刊載影繪。


「中央公論」上的《西遊記》連載畫面,(翻攝自《光と影の詩人》,平凡社)

進入60年代後,藤城的事業更是蒸蒸日上,他創立日本第一個真人大小的人形布偶劇,獲得了爆炸性的人氣。尤其是他身兼製作人、導演和表演者的電視節目《木馬座時間》中,原創的角色大眼青蛙Keroyon,更是家喻戶曉、備受喜愛的人物,和Keroyon有關的日用雜貨無不大賣。


高人氣的大眼蛙Keroyon,在搜尋網站隨手一查就能找到許多周邊商品

這時的藤城向銀行貸款,蓋起了樓高三層的新攝影棚,劇團成員超過150人,光是夏季演出就吸引了30多萬觀眾,成為熱門話題。接連4年的黃金週、聖誕節和新年,劇團在東京武道館舉行了11回「木馬座Keroyon Show」。武道館第一次架設起圓形舞台,10輛真正的跑車在場中穿梭。這麼新鮮有趣的演出,觀眾看了為之瘋狂,「Keroyon Show」甚至還躍上了大阪世界博覽會。

藤城源源不絕的點子,創造了嶄新的表演,顯現他卓越的才華。但有一次,觀眾湧入武道館看演出時造成了混亂,媒體的批評雜沓而來,說著「木馬座的馬腳終於露出來了!」藤城不敵輿論的惡意嘲諷,決定解散木馬座,賣掉了工作大樓。背負著未償還的貸款,一切似乎重歸原點。

花森安治曾說:「無論身處哪個時代,美麗的事物總與金錢或時間無關。唯有敏銳的感知、專注於日常生活的真誠眼光,以及不斷努力的勤奮雙手,才能時時創造出最美的事物。」在花森的激勵下,藤城將《生活手帖》連載的黑白剪影畫開始改為彩色,為傳統的剪影藝術注入活力,並出版了兩本影繪繪本《媽媽說給我聽的故事A、B》(お母さんが読んで聞かせるお話A・B),宣告自己的再出發。

1978年花森因心肌梗塞猝逝,藤城接下了原本由花森繪製《生活手帖》封面的任務。他使用壓克力顏料,以清新的觸感和色彩來表達女性在四季中不同的表情,豐富的繪畫技巧和表現力在此時全力綻放。

約翰.伯格(John Berger)在《觀看的視界》中曾言:「可見性是光的一種質地。顏色則是光的面容……光是所有生命的起源。『可見』是生命的特徵之一,它無法脫離生命而存在。」就如同藝術史上的大師們:卡拉瓦喬、林布蘭、莫內……他們的視野隨著光推進,賦予色彩新生命,藤城展開的彩色影繪時代,也是由光和影交織,幻化成色彩斑斕的世界。

影繪是由膠片和玻璃紙拼貼雕刻成畫,再將畫放在半透光的玻璃上,然後透過燈光的效果,產生光與影的交匯融合,呈現出驚人的剪影效果。今年歡慶百歲的藤城,至今已經創作3萬多幅影繪作品,每一幅都是他拿著方刃刀片,成天俯案雕出每一個細節。他曾說:「我的生命彷彿在透過每一片0.1公釐(mm)的刀片,切割出細膩的線條及敏銳的造形時,才是最有價值的時刻。我數不清自己用過多少刀片,相信應該已經用過幾十萬片了吧!」

以沉著的毅力養成訓練有素的技術,不斷磨練敏銳的感受力,培養辨別真偽的心,而表達出自我的心理圖像,這就是藤城創作的至高心法和祕訣。


藤城清治美術館內景(照片取自:藤城清治美術館官網


藤城清治美術館內景(照片取自:藤城清治美術館官網

除了持續不間斷的出版影繪繪本和畫冊,以及舉辦畫展,藤城的足跡更跨出日本。1982年他被任命為日本國際交流基金會文化親善使者,到巴基斯坦、約旦、埃及、阿聯酋等國演出他的皮影戲。而在國內,他更將影繪的技巧轉化為大型壁畫呈現,期待將美好的藝術融入生活中,讓這些蘊藏著靈性、歌頌著生命和自然光輝的作品,能時時與人們的日常共存。

1992年,日本山梨縣昇仙峽成立了藤城的第一個常設美術館,也是世界上第一個影繪美術館。接著在北海道的紋別、宮城縣仙台和長野縣白樺湖的影繪美術館,都收藏了藤城的作品。2013年在栃木縣那須高原成立的「藤城清治美術館」,可說是總其70多年顛峰之作的寶庫。


藤城清治美術館入口(照片取自:藤城清治美術館官網


藤城清治美術館內景(照片取自:藤城清治美術館官網

位在森林中的美術館,包含了展場建築、彩繪玻璃教堂和林蔭步道。因位處氣候多變的深山,館方每天會在官網發布天氣預報,以利觀眾參訪。為了鼓勵高齡者前來,還有一項特別有人情味但很難達成的措施,那就是若與藤城同歲者,可以得到購票的優惠。

這個美術館猶如一座光華璀璨的迷宮,觀者遊走其間五感全開,享受一場光影與音樂的饗宴。尤其是藤城特別為開館設計的巨作〈燃燒在魔法之森的再生之炎〉,作品下方有一個6公尺長的水池,如鏡面般映照出波光瀲灩的影繪,為原本靜態的畫作,賦予了動態的美感。

藤城從小就和動物極為親近,他的工作室裡總有許多動物陪伴他,尤其貓和他形影不離。在漫長的創作生涯中,曾先後有20多隻貓陪伴他度過那些孤獨工作、不分日夜的時光。貓是藤城影繪的主角,在他的作品中還經常出現充滿童趣的氣球、旋轉木馬、摩天輪、彩虹、小丑、樹葉和小矮人。而那個如精靈般吹著魔笛的小黑人,正是藤城的化身,在靈動的跳躍間,將幸福帶給世人。


藤城清治影繪作品〈看見夢想的樹〉(夢見る樹)

但是藤城不只畫夢幻的童話世界,晚年他創作了許多與宗教主題有關的作品,流露出他對神性深刻的哲思。2004年,80歲的藤城首次去到廣島原爆紀念館,塵封的戰爭之慟突被掀起。他含著淚水,一連7天在雨中速寫,之後創作了「原爆圓頂」影繪,提醒世人莫忘這段悲傷的記憶。

經由此契機,藤城的作品主題轉為關注現實。他行旅全日本,到博多踏查祇園山笠祭、描繪京都清水寺絕美的夜楓,還去到了札幌計時台、軍艦島等地。2011年東日本大地震之後,他穿著防輻射衣進入福島地區,畫下了〈陸前高田奇蹟的一本松〉、〈福島核電站蒲葦之鄉〉。看似安靜平和的畫面,其中湧動著川流不息的生機,鼓舞大家不要放棄希望。

藤城認為這個世界看似黑暗,卻同時存有光明,因此黑暗不是真的黑暗,只是陰影。陰影之中必定藏著希望之光,就像白天的太陽,如同夜晚的月亮,恆常照耀著我們。希望之光敲響記憶之門,人們生活中那些不可替代的事物:懷舊、歡樂,甚至是悲傷,他都想用影繪描繪出那些記憶的寶藏。


藤城清治影繪作品〈月光的聲音〉(月光の響)

光和影就是生命的本身,他曾說:「活在當下,現在這一刻是最重要的。我將我生命的全部,都投入到現在的這一秒中。」藤城傾其畢生之力,凝聚了感官、體力和生命,在時間靜止的瞬間,在影子的畫面裡,安靜而深沉的畫下光的神祕、華麗和溫暖。這位以靈魂為基礎的視覺詩人,他所創造出的光影奇蹟,也療癒了觀者的靈魂。

今年百歲的藤城每日步行5000步,為的是鍛鍊能繼續創作的體力。受訪時他說:「我的體力雖然慢慢衰退,但也有新的發現。因為年紀增長,作品也更有深意,年輕時所沒有的東西,會漸漸出現在作品當中。」他堅持初心、不斷前行,且與時俱進,仍以創作迎上時事脈動。

疫情間,藤城設立了YouTube頻道,和觀眾保持聯繫互動。近日在美術館裡,更展出他聲援烏克蘭的畫作,他依然是充滿青春激情和浪漫色彩的不老藝術家。

為了慶賀藤城的百歲生辰,最近在福岡市博物館舉辦的「藤城清治100歲 美麗的地球 生活的喜悅 通往未來」展,是他對未來世界的讚歌,也宣告了他創作的慾望熾熱不熄,他的故事還會繼續為我們說下去。藤城先生,生日快樂!


藤城清治與愛貓(照片取自:藤城清治美術館官網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