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繪本大師》地平線的彼方:葉祥明的幸福世界指南

2023-07-09 12:00

(翻攝自《葉祥明の世界》,でくのぼう出版 )

曾經數次在不同的季節造訪Miho Museum,隱逸在日本滋賀縣信樂山脈中的美術館,被豐富的自然美景環抱,無論是新綠還是楓紅,四時變換的風情,總會為參訪者帶來不同的感受。

尤其是春櫻燦然時分,遊客們沿著一條被枝垂櫻花樹環繞的走道漫步前行,再穿過一座如時光迴廊的隧道,渡過橫跨山谷的吊橋,遠端美秀博物館的四坡山形屋頂霍然可見。經此歷程,「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文句,驀然湧現心頭。

建築師貝聿銘的靈感,的確來自於陶淵明《桃花源記》中描述的空靈烏托邦,因而設計了一座令人回味、寧靜的博物館。日本繪本作家葉祥明在參觀這座博物館之後,對貝聿銘的設計產生了共鳴,於2001年出版《美しの里》(Legend of Peach Valley),描繪了一則現代的桃花源傳說,不僅撫慰了書中那個疲憊、煩惱、徘徊的旅人,讀者的身心也獲得安頓。

葉祥明認為自然是美的源泉,他創造出的香格里拉,將人與與自然環境和諧相處的體驗呈現在眼前。當人類感知到無與倫比的自然之美,就誕生了更受人喜愛的藝術,藝術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如世界裡的陽光、水和空氣一樣重要。

柔和、甜美、溫暖的畫風,被視為葉祥明繪畫的特徵,這位以療癒系著稱的圖畫和詩文作家,原名葉山祥明,於1946年7月7日,出生在日本九州的熊本市,在家中7個孩子裡排行第六。

他的父親是中國人,年輕時曾往來於上海和日本間工作,母親在長崎出生長大,兩人都是熱愛現代事物的時尚青年。他們在19歲時經相親結婚,婚後開了一家商店,但不久二戰開打,影響了他們的生計。葉祥明出生在終戰後一年,雖未親眼見過戰爭,卻一直在大人對戰爭的記憶中長大,讓他覺得和平、民主和自由,是異常珍貴的寶物。


(翻攝自《葉祥明の世界》,でくのぼう出版 )

日本自明治維新後,將七夕的祝祭日改為陽曆7月7日。當全國各地舉行熱鬧的夏日祭典時,小時候的葉祥明曾天真的以為,每逢他的誕辰,大家都會為他慶生。這樣開心的想法,來自他是一個天性樂觀的男孩。

這個小男孩日日夜夜眺望著遠方的群山,安靜地想像阿蘇山和那片廣闊的青空之外還有些什麼,心中對高山充滿欽佩和敬畏。當父母親帶他們去踏青,盡情享受阿蘇雄偉的大自然時,對葉祥明來說,猶如去聖山朝拜。

5歲時,他進入一所天主教的幼稚園就讀,愈發顯現他從小愛好畫畫的傾向:只要有紙張,那怕是一小片紙頭,他也會在上面畫點東西。日常生活中他隨時隨地都在畫,用樹枝在地上畫,用手指在洗澡間被熱氣燻過的鏡子上畫。畫畫就像他的呼息般自然,是天生的本能。

小學低年級的時候,葉祥明讀著民間故事和童話,依然生活在夢想中的快樂世界裡,眼裡只見到自己有興趣的事物,對周遭的人事並不關心。五年級時的一場數學考試,卻突然喚醒他潛在的人我差異意識:為何人有分數高低呢?那像他這般中等的人,以後要怎麼辦呢?他愈發想擺脫學業和制服的束縛,只想看天空、畫畫和寫詩,並盡情閱讀自己熱愛的文學作品。

初中教育對葉祥明產生了莫大的影響。學校的辦學理念是把男孩和女孩當成「先生和女士」對待,來喚醒他們的自由意志和自我責任感。葉祥明被這崇高的理想所感動,覺得必須克制很多自己覺得快樂的事。

然而青春期的騷動是無法壓抑的,從初二開始,葉祥明讀的戀愛小說比課本還多,他的心撲通撲通的跳動,渴望著莫名的東西,他的興趣從「自然」轉向「浪漫」,特別是《潮騷》和《野菊之墓》這兩本書,讓他為之流淚,也為成人社會的殘酷和荒謬感到憤慨。

高中時,葉祥明就讀由美國路德教會創辦的「九州學院高等學校」。除了課業,他熱衷閱讀希臘神話和悲劇,同時也大量閱讀英國和德國文學作品,對於史詩的浪漫和無法逃避的嚴酷宿命深深感懷。學校的公共空間高懸著一塊書有「敬天愛人」的匾額,他日日經過,這個簡單卻有力量的信息,自然的進入他的意識,讓他一輩子銘記在心。


(翻攝自《葉祥明の世界》,でくのぼう出版 )

曾經有位老師告訴他:「我沒有錢,只能藉著一張紙和一支鉛筆維生,所以我成為一個數學老師。」這些話時時縈繞葉祥明的心頭,於是他決定未來要以繪畫維生,因為他擁有的也只有畫筆和畫紙。高三的時候,他幾乎不再讀書,因為他在畫畫中找到了安慰。然而現實逼人,他最後並未申請藝術學校,而是進入立教大學經濟學部就讀。

在東京,葉祥明過著孤獨浪人般的自由生活,忘記了原有的理想和抱負,變成一個專心打網球和滑雪的學生,就這樣過了3年。他只想要自由的思考、自由的看和聽,但有什麼工作可以按照自己的節奏進行呢?「插畫家」或許是個好的目標。於是他去校風自由的セツ・モードセミナー藝術學校,選修了設計和水彩課程,並試圖四處推銷自己的作品,卻一幅畫也賣不出去。

就在人生最困惑的時刻,葉祥明遇見了一部影響人生至鉅的電影《青春の光と影》。這部原名《Changes》的公路電影,是關於一個大學生在旅行中尋找自我的故事,對急於探求自己和外部世界真理的葉祥明,帶來莫大的衝擊和啟發。片中提及梭羅的《湖濱散記》,更讓葉祥明立定志向,要盡力多寫有意義的書,為努力認真生活的年輕人指出座標。

父親認為「葉家的男子」應該在大學畢業後出國深造一年。1970年,葉祥明懷著夢想和忐忑的心情從羽田機場出發,赴紐約學生藝術聯盟學習油畫。起初的陰鬱不安,很快被紐約多元豐沛的能量驅散。在留學終了之前,他還飛去巴黎。當時的法蘭西正展開激烈的學生和反戰運動,葉祥明深感震撼,短暫的居留,他對藝術之都留下深刻的印象。

歸國之後,一時找不到合適的工作,葉祥明回到老家,在父母開設的食堂打工洗碗。有一日在雜誌上,突然見到谷內鋼太的《夏天的早晨》,他感到非常驚訝——這位和他年齡相近的年輕人,已經以這本書一舉拿下波隆那書展的國際插畫大獎,是第一個獲得這個獎項的日本人,公認是那一代人中最有才華的藝術家之一。

葉祥明被書中顏色明亮、結構簡單的畫面所吸引,而且發現富含韻律感的圖文敘事節奏,都是由谷內一人完成完美的圖文整合。這對葉祥明是很大的啟示,也激發了他的勇氣和決心。他立刻著手創作,在食堂打烊後,就在斗室裡不停畫了堆積如山的圖畫。

1973年3月,葉祥明帶著書稿再次回到東京,尋求曾發掘谷內鋼太的伯樂,也就是至光社社長武市八十雄的青睞。當時武市正和岩崎知弘合作「用圖畫展開故事的繪本」,一起推進日本的繪本革新和國際化。3個月之後,葉祥明以《ぼくのべんちにしろいとり》(The White Bird on My Bench)正式出道,首先在英國、法國和瑞典出版,獲得一片好評。

這個故事來自他真實的經歷:在美國留學期間,他曾經在公園裡撿到一隻受傷的鴿子,於是他想像出無憂無慮的白狗Jake,幫助迷路的小白鴿一起尋找同伴,在綠意盎然的世界裡,牠們溫馨的相遇和告別。故事雖然簡單,卻充滿了濃濃的善意,「人我之間良善的互動」幾乎成為他日後所有作品的基調。


《ぼくのべんちにしろいとり》內頁(圖片來源:amazon

在這本書裡初登場的小狗Jake,性格安靜且熱愛自然,總是做著自己的夢,葉祥明曾說牠就像是他的另一個自我。Jake後來發展成系列書的主角,《Jake and the Airplane》、《Jake in England》、《Jake’s Straw Hat》、《Jake’s Message:Forests Make Oceans》、《Jake’s Message:Whose Air is it?》、《Jake’s Dream》、《Jake’s Star》、《Jake’s Beach》等十餘冊,並成為許多週邊商品的代言角色。日本郵政紀念日「文之日」,還曾經發行以小狗傑克為主題的特別紀念郵票,來鼓勵民眾透過信件往來繼承傳統的文字文化。


葉祥明以小狗Jake發展出的系列繪本創作。

葉祥明在創作中描繪了許多動物角色,陪伴著孩子們凌空翱翔也潛入深海,展開奇妙的冒險旅程。《Planet of Dolphins》主要講述一名少年在水族館和海豚相遇後,在海豚的相邀下共赴大洋深處。海豚向人類訴說生命的珍貴,告訴我們要尊重每個生命,在生命共同體中找尋真正的自己,一起守護地球。這本書榮獲1997年第七屆北海道劍淵町繪本大獎,是葉祥明膾炙人口的作品之一。

地球原是美麗的,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園,但是生態環境卻以驚人的速度崩壞中。《Open Your Heart》傾聽內心的聲音,凝視心靈深處的小宇宙,並和外界的大宇宙連成一體,因為我們和海洋、星空和大地,都是同時的存有。葉祥明將自己定位為「現代城市的獨奏者」,要將今日文明所面臨的困境,在圖畫書中不斷提出呼籲,用愛來守護地球。

在葉祥明出版的400多冊書本中,最為人矚目的是系列5冊的《不要地雷,只要花》(Not Mines, But Flowers),警示全球總數超過1億1000萬顆地雷所造成的傷害。第一冊於1996年由日本難民支援組織志願出版後,隨即發行了65萬冊,強烈喚起世人對廢除地雷的關注。

柳瀨房子以簡潔易懂的文字,沉痛地描述在柬埔寨、前南斯拉夫、巴勒斯坦、安哥拉和敘利亞,依然被忽視的危險地雷問題。書中同時生動的體現了專一而積極的想法,尋求將可怕的事物(地雷)昇華為美麗的花朵。葉祥明並未因嚴峻的主題而改變他一貫的畫風,仍然採用溫暖柔和的色調,既呈現現實與期望的反差,也為身處苦難中的孩子們帶來一線光明。

故事的主角兔子「小桑尼」搭著用蒲公英絨毛做成的氣球,前往戰火頻仍之地,讀者跟隨牠的腳步目睹了無數的悲劇。小桑尼祈願世界真正的和平趕快降臨,但葉祥明說:Peace is not enough.和平不只是戰爭的反義詞,真正的和平是:世上每一個人,都能在健康、安全的環境中,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下去。

在真正的和平還未來臨之前,他以《あの夏の日》悼念母親家鄉長崎的原爆之殤。《美しい朝に》描繪1986年車諾比核災的恐怖,2016年5月,當第一位訪問廣島的美國現任總統歐巴馬,提出呼籲實現「無核世界」,葉祥明將歐巴馬的演講改編為圖畫書《きみに聞いてほしい》,在書中真誠的發出提問和祈禱,期待著廣島和長崎作為人類覺醒之地而被銘記的那一天。


《不要地雷,只要花(二)》 內頁。系列作期望喚起世人關注地雷埋設造成的影響。


繪本《美しい朝に》描繪車諾比核災對環境帶來的陰霾。

葉祥明總是在傾聽著天籟、地籟和人籟。《謝謝妳生下我》由殘障的小寶寶發言,傳達他不放棄的精神和勇氣,也對媽媽說出鼓勵的話,一起懷著希望和喜悅,珍惜每一天。《聽聽孩子的心聲》為孩子請命,請父母親像對待獨立的個人一樣,好好的認識和尊重孩子,在拯救這個世界之前,先成為孩子的支柱,給予孩子探索自己道路的自由。

不斷的思考和內省,使得葉祥明的作品愈發觸及未來和靈性。《あいのほし》是他從聖經的預言所得到的啟示,當地球變成悲傷的星球,將會出現一顆巨大的彗星拯救人類,神的國度將重新到來。《Light of Assisi》傳頌100多年前,5位聖方濟教會的修女,自西方遠渡日本照護痲瘋病人的大愛。《Call My Name》、《For Your Everything》、《Imagine and Voice》則是他為「淨土宗三部經」所描繪的極樂世界。對葉祥明來說,世界是一體的,人心對善的嚮往是一致的,宗教不是區隔人我的藩籬。

藝術家伊夫.克萊因(Yves Klein)曾說:「藍色是天空、是水、是空氣,是深度和無限,是自由和生命,藍色是宇宙最本質的顏色。」小時候,葉祥明經常坐在海邊眺望遠方,浩瀚無垠的大海與無邊無際的天空連接在一起,那一片層次變換、深深淺淺的藍色,成為他生命和創作的底色,象徵著自由和夢想。


(圖片來源:©Shukatu Cafe

海的那一邊是世界的邊緣嗎?葉祥明的畫作經常會出現引人遐想的「地平線」,激發出讓人忍不住想要探求世界邊界的慾望。在這條線之上,覆蓋著浩淼的天空,線之下承載著廣闊的原野,微渺的房屋、樹木和人,就屹立在這條水平線上,縱使天地不仁,萬物在這世上仍自有其位置。

1991和2002年,葉祥明美術館在古都鎌倉與熊本先後落成。在故鄉成立的「葉祥明阿蘇高原繪本美術館」位於長陽村,由葉祥明的弟弟葉山祥鼎擔任館長。當初村長擔心當地會被過度開發,託付葉氏兄弟保護這片土地。祥鼎先生披荊斬棘,如今走進這片綠色大地,猶如進入葉祥明的書中世界,忠實呈現出他的心靈原風景。

「療癒」、「環境」、「智慧」、「靈性」、「愛」、「和平」和「詩心」,是葉祥明觀察世界的7個視角,也是他為通向幸福世界提出的指南。他仍在努力繼續創造讓人感受到最初始美好的作品,如同《剛達爾的光》,願這道洋溢著溫柔、體貼的光,讓讀者照見靈魂、回歸本真,全世界的人手牽手、心連心,一起共享幸福。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我們正在尋找「​專案PM」,有興趣的夥伴請點擊以上圖片,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