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步道書展 下》將心理、生理與世界鎔鑄於一爐:與7本中文健行哲思書一起邊讀邊走

2021-11-14 11:30

(台灣千里步道提供)

  • 企畫:台灣千里步道協會
  • 文字:陶俊成、石家嘉、高郁婷、蔡秋盈

「為什麼走路?」在科技發達的當代社會,邁開雙腿步行這樣與生俱來的能力,在多種交通方式中,顯得格外沒有效率,也多了種苦行的色彩。

不過隨著外國長距離步道與徒步旅行(walking tourism)的盛行,與國內山林解禁和疫情造就的國內旅遊風氣,許多人開始走上國內外的山徑步道,也帶動健行相關書籍的閱讀與出版。

在上篇文章〈此生最美好的風景 ft.日本、土耳其、加拿大、美國4國步道協會專家〉中,我們邀請來自日本、加拿大和美國的步道夥伴們,分享台灣未翻譯出版的各國步道書籍,希望帶大家認識各國的長距離步道和各異的健行文化。這次我們盤點台灣已出版的健行哲思和健行書目,邀請大家和我們一起邊讀邊走,欣賞這座島嶼已開出的健行之花。


(台灣千里步道提供)

【健行哲思】

《浪遊之歌:走路的歷史》

雷貝嘉.索爾尼(Rebecca Solnit)著,刁筱華譯,麥田出版

一腳抬起向前,另一腳跟上,走路是這樣簡單,且每個人彷彿自然而然都會習得的行為。但在作者索爾尼看來,它是一種「將心理、生理與世界鎔鑄於一爐的狀態」,既使我們得以存在於身體與世界中,也讓我們能夠思考,但不至於迷失在思緒裡。《浪遊之歌:走路的歷史》,便鋪寫出走路這個行為背後的深邃思考。

為什麼在中世紀的宗教朝聖活動中,徒步健行是如此常見的表達形式?這種以受苦祈求聖潔或救贖的活動,又如何轉化為當今社會集會活動中常見的「走上街頭」?

在文學作品中,英國19世紀浪漫主義詩人華茲華斯(William Wordsworth)、同時代的小說家珍.奧斯汀(Jane Austin),甚至是20世紀的吳爾芙(Virginia Woolf)作品中都大量出現走路的行為與意象,這樣的書寫又反映了走路的什麼意義?

如果對這些疑問感到好奇,或是對走路有興趣,想要進一步思索其中意義的讀者,千萬別錯過這本文字優美,知識量龐大又有系統的作品。

《路:行跡的探索》

羅伯特.摩爾(Robert Moor)著,駱香潔譯,行路出版

和索爾尼一起思考完走路的意義,接下來讓我們和摩爾一起探究腳下走的這條「路」。

走在阿帕拉契山徑途中,作者凝視腳下這條看似永無止盡的小路,生出了許多疑問:「路的涵義是什麼?誰創造了它?它又為什麼存在?」全程走完後,這些疑問依然糾纏著他,而在好奇心的驅使下,他踏上一條條找「路」的路。

在多年的探究過程中,作者親自走訪了各種地形、親身體驗山徑修築,並探訪山徑串聯的倡議者,從遺跡化石、動物再到人類;從具象、有形的路再到抽象、無形的路,試著一點一滴拼湊出「路」的全貌。而路所蘊涵的訊息及智慧,也隨著這段旅程的深入,逐漸開展、豐富了起來。

本書作者不僅是作家、健行客,更像是位博學多聞又風趣幽默的哲學家。書中涵蓋多個人文領域,交互辯證出一條步道所帶來的各種互相衝突又互相完足的觀點。書中也飽含作者個人的健行經歷及所思所行的隨筆,內容豐富且層次多樣,讀起來卻輕鬆不厚重,耐人尋味,是非虛構寫作中能把走路與長距離步道的層次豐富展現的作品。


作家、健行者羅伯特.摩爾(翻攝自vimeo/Well Read

《我在阿帕拉契山徑:一趟向山思考的旅程》

徐銘謙著,行人文化出版

同樣在阿帕拉契山徑上,徐銘謙則為了尋找最友善山林的步道維護方式,踏上這條自1937年貫通以來,都仰賴志工以手作修復的長距離步道,和來自各地的義工一起學習手作步道。

《我在阿帕拉契山徑》並不是一本手作步道的實務工具書,更像是本記錄生活體驗與反思的筆記。透過作者樸實真摯的文字,時而細膩感性,時而天外飛來一筆的幽默風趣,如實呈現行前的惴惴不安、學習新知的渴望,到最後毫無保留、盡情的身心投入。透過觀察與行動,學習像山一樣思考,而山也將給予最純粹的回饋。

除了長達六週的步道志工體驗的深刻紀實外,作者也藉遊歷阿帕拉契山徑沿途多處具有特色及意義的路段,反思人文環境、生態自然、歷史背景和社會制度,疊繪出山徑的興衰成因及歷史記憶。

這趟學習之旅,不但孕育出華語地區第一本阿帕拉契山徑的專書,也種下一顆夢想步道的種子,15年來深埋於台灣這塊土地上,持續成長茁壯著。

【長距離步道健行】

《漫走,在熊的國度裡》

林滿秋著,野人出版
 

講了許多阿帕拉契山徑的故事,接下來我們轉到美國西岸,走上太平洋屋脊步道(Pacific Crest Trail, PCT)。這條貫穿美國西部的山徑,全長超過4,000公里,沿途杳無人煙,電影《那時候,我只剩下勇敢》也以這條長距離步道健行為主題。

1999年,作者林滿秋受到伴侶的邀請,一起在太平洋屋脊步道展開徒步之旅。書中細膩描繪兩人在山道上對負重、裝備,甚至是對堅持或放棄的討論,過程中不時閃爍哲思的火花。這段徒步之旅充滿疲憊與摩擦,然而,也是在困頓時的相互扶持與陪伴,讓兩人承諾相守終生,也一同見證了山徑上絕美的景致和野地裡的小熊。

本書是台灣尚未有長距離步道健行觀念時的開創之作,也是將長距離步道的視野帶到台灣的本土寫作。特別的是作者負重健行的性別觀點,以及在異國環境與文化中的比較觀察,值得讀者從中細細品讀。


太平洋屋脊步道沿途風景(取自flickr/Dana L. Brown

《一個人的不朽遠行:聖雅各朝聖之路》

尚.克里斯朵夫.胡方(Jean-Christophe Rufin)著,范兆延譯,聯經出版

說到長距離步道,就不能不提西班牙聖雅各朝聖之路(Camino de Santiago)。自中世紀以來,就是許多天主教徒一生必走的800公里朝聖之旅,近年來也隨著徒步旅行盛行而廣為人知。

除了具備肉體折磨和旅途見聞這些長距離健行書寫的基本要素外,這位法蘭西文學院院士筆下的朝聖之路,令人讀來莞爾的是他對路上不同健行者心態的刻畫,及對自身身分地位的嘲弄與放下。

曾在鼓號聲中上任的法蘭西文學院院士,如今滿臉鬍渣,衣服上滿是食物污漬,甚至在公園左顧右盼,不顧形象只為小解。完全放下身分執念,將自己化約為漫漫長路上眾多背景之一的胡方,看待同行路上想復刻中世紀苦行的旅人、蒐集證書的挑戰者,以及在前兩種類型人眼中,在里程上「偷吃步」或在行旅中不虧待自己的華貴朝聖者,鮮明的對比是本書不可錯過的段落。流暢的文筆和細膩的觀察,堪稱是眾多描述西班牙朝聖之路中最不可錯過的經典。


西班牙聖雅各朝聖之路(取自flickr/Fresco Tours

《野武士一路向西:從東京散步到大阪,兩年間的即興遠征》

久住昌之著,麥田出版

將胡方的作品和久住昌之的《野武士一路向西》並置對讀,詼諧的文筆一東一西,碰撞出許多趣味。

「散步就是不花頭腦思考,隨興在附近走走,無所事事地閒晃。」看著散步指南和相關資料盛行,這位以《孤獨的美食家》系列聞名的漫畫家筆下的「俺」,對這樣的風氣相當不以為然,決定即興遠征,沿著江戶時代的東海道,從東京散步到大阪。名為即興,就是累了搭電車回家,下次再從休息點出發,這種彷如長距離步道健行中「分段行者」的徒步方式。

在閱讀時,我們總聯想到《孤獨》漫畫中,常因饑餓率性離開會議,在街角四處尋覓家常美食的五郎先生。東海道上的「俺」,當然也有他獨特的小堅持。無論是每次出門都揹著烏克麗麗,凸出背包的琴頭像江戶時代日本武士的髮髻;或誓言不進連鎖餐廳,但破戒時又暗自譴責自己的軟弱,旅程中的意義也需要自己創造,這些元素也讓這趟歷時兩年的旅程充滿趣味。

和眾多長距離步道作品相比,《野武士》顯得任性,對鮮少出門健行的人來說卻顯得格外親切。這樣的即興遠征,何嘗不是完成一條路的方式?而除了抵達終點時的滿足與成就感,同樣重要的,是每個疲憊的瞬間,讓人重新充滿力量的美景和美食。

《小站也有遠方》

劉克襄著,遠流出版

從美國到日本,最後我們回到台灣,和劉克襄老師一起在小火車站周邊散步探索。劉克襄在自然書寫的領域耕耘多年,不過細心的讀者也會發現,老師的每篇文字和作品,都是用雙腳一步步踏查書寫出來的。

早在1999年的《福爾摩沙大旅行》,劉克襄便循跡探訪百年前西方探險家在台灣健行冒險的足跡,而今年出版的《小站也有遠方》,則匯集他多年來以火車站為出發點,在車站內外、舊路重訪等途中所遇見的故事。書中著力於描寫旅程中的人文景致,不論是坐守在車站的辛勤志工們、多次碰面而熟識的擺攤小販,濃厚的人情味映照著小站周圍聚落的興盛衰落,讓習慣速度與便利,讓總安坐在自強號上,咻咻地錯過小站的當代旅人們得以放慢腳步,深入地方。

每篇短文也都搭配作者母親繪製的圖片,她透過兒子每次行旅傳來的照片,將它手繪成畫。完成時,就像是不良於行的她也和兒子一同到訪般,讓每幅畫都像是另個隱藏版的故事,翻閱時著實能感受到這本書附加的份量。

近年來,劉克襄在樟之細路、台北大縱走等路線上留下足跡和墨跡,也有〈美麗深邃的走路〉、〈來自森林步道的啟發〉等健行哲思作品,歡迎讀者們細細品味在台灣這座土地上徒步健行的美好。


(台灣千里步道提供)

***

為什麼走路?這份書單裡的作者們,給了各自不同的答案。

走路可以是重新與自我身心靈結合的方式,可以是成就感的追索,是對歷史的嚮往,也可以是一種率性而為,或者,走路的目的就是為了走路。

那你呢,為什麼走路?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