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題》歡迎來到享用人造肉,掌握「理性自殺」自由的美麗新世界:讀《科技與惡的距離》

2021-10-07 12:00

科學家宣稱從動物身上提取的細胞可以在實驗室中直接培育成食用肉,圖為假想人造肉上市銷售的示意圖(取自flickr/Fabrice de Nola

「我可以計算出天體運行的軌跡,卻算不出人性的瘋狂。」

──艾薩克.牛頓

在林林總總的類型小說中,衍生於19世紀末的科幻小說,可說與人類工業革命後的發展息息相關。這類文學與相關戲劇作品,特徵是不脫以科學主義精神為基礎,在寫作上講究嚴謹的最新資訊掌握,更在廣大作家的「幻想」中,逐漸地具備「預言」的功能。

科幻小說的奠基名家凡爾納(Jules Gabriel Verne)在《地球到月球》(De la Terre à la Lune,1865)中描述三名美國人登陸月球的故事,104年後變成真實世界的全球頭條新聞,小說中的大量情節甚至與NASA阿波羅號的旅程驚人相似。「機器人系列之父」艾西莫夫(Isaac Asimov)也曾在1964年預測,汽車未來會擁有「機器人的大腦」,能夠自己載主人到任何地方去,而現在,無人機、飛機與火車等自駕功能技術都已在穩健發展中。


科幻小說《地球到月球》的情節與百年後NASA阿波羅號的旅程驚人相似。圖為美國阿波羅11號成員艾德林登錄月球畫面(取自wiki

就像「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這句耳熟能詳的金句,科幻娛樂作品裡的賣點除了高端新穎的科技,最引人入勝的往往仍是暗藏在故事中的人性描述、警世意味。伴隨時間的流逝,人類逐漸具有將百年以前的幻想化為現實的能耐,但卻始終沒辦法遏止層出不窮的技術濫用現象──我們持續印證了科幻小說中那些不祥的「Bad End」預言。

美國《財星》(Fortune)雜誌每年會總結該年度的十大商業醜聞,提醒世人勿忘引領潮流的大企業背後也會出現「出槌」與惡行:曾占據入口網站龍頭的雅虎(Yahoo),2013年歷史性地遭駭客入侵後洩漏大量個資,受害用戶達30億個帳戶,就此營運一路探底。2018年的「矽谷惡血事件」更是近年最經典的科技醜聞,《惡血》這本書即記錄了,曾被視為第一位矽谷女性創業家的霍姆斯(Elizabeth Anne Holmes)如何憑藉出眾的口才與外型,吸引投資者成立血液檢測公司Theranos,其後被揭發技術詐騙及內部非法遏制員工爆料等種種黑幕,從估值90億美元的超級新貴進而倒閉的歷程。

當科技發展與商業暴利掛勾後,往往衍生連科幻小說家都瞠目結舌的「美麗新世界」騙局。英國記者、紀錄片製作人珍妮.克利曼(Jenny Kleeman)在2020年出版的著作《科技與惡的距離》,針對4項一般人還很陌生,但已穩定在發展的科技產業:性愛機器人、人造肉、人造子宮、安樂死機器,進行大量且深度的採訪,更敏銳地一一抓出看似完美科技的幕後動機。本文便針對人造肉、安樂死機器這兩項曾出現在科幻小說/電影中的概念一談。

人造肉是拯救環境汙染與動物生命的夢幻科學嗎?

人造肉(Cultured meat)又稱為培植肉與潔淨肉,由於是尚未開發成功的技術,也尚未有確切的名稱。為什麼新創公司要積極開發這種商品呢?因為根據統計,造成近年地球劇烈氣候變遷的溫室氣體災害,其來源的大宗正是全球畜牧業。環境學家指出,這些養殖與屠宰動物、運送食用肉的工業化農業,必須為全球50%以上的溫室氣體負責,而糞便與肥料的廢水更對土地與海洋造成重大的汙染。


工業化畜牧業產生的溫室氣體與廢水造成嚴重環境污染(取自wiki

另一方面,近兩年來不斷變種強化,讓人類醫療疫苗技術陷入苦戰的新冠肺炎病毒,也告訴我們具備抗藥性的超級病菌有多麼可怕。

畜牧業裡狹窄又惡劣的環境會大量加速動物的病變,業者因此透過餵食抗生素來抑制病毒。美國有高達70%的抗生素是使用在健康的動物上而不是生病的人類,醫學專家已提出警告,越使用抗生素就越讓病毒有進化的機會,2050年以前可能導致千萬人口因失效的抗生素而喪命。

既然畜牧業造成這麼多環境破壞,那麼開發出環保又健康的人造肉顯然是永續生存的一個好方式,對吧?舊金山教會區的「JUST」總部是第一間願意讓克利曼踏入內部,一探人造肉製造奧祕的新創食品公司。該公司在2017年推出一支影片:男人在牧場撿起一隻雞掉落的羽毛,將羽毛放進試管內,經由一連串神奇的科學方程式後,變化為眾人享用的美味炸雞塊。JUST總裁喬許在影片裡鏗鏘有力地說道:「我們已經了解生命的法則,現在我們不用再為了吃而殺生。」

《科技與惡的距離》詳細記錄了克利曼在親自試吃JUST人工雞塊過程中的詭異感受——吃起來像是雞塊,但沒有任何肉品的特質,嚴格來說是充滿填充物的酥脆雞肉糊。剛入口時像是動物肉,但質地卻像是最糟的加工食品,讓她很想直接吐掉。

克利曼畢竟是先做過功課再採訪,她的質問得到了肯定的答覆:無論是JUST或是推動人造肉的優質食品協會(GFI)高層,是由一群不會主動提起自己信仰的高收入純素食主義者(Veganism)所組成。矽谷的新創公司們原先以「潔淨肉」(Clean meat)命名,同樣是由一群純素主義者在運籌帷幄。


強調生產過程中沒有動物受到傷害的速食商品(翻攝自Mosa Meat官網

早在1940年代便有純素主義組織開始運作,但與主流的肉食文化一直存在著巨大的鴻溝,雙方甚至在許多場合相互對立。不管在網路或現實中,都曾掀起反純素主義者的浪潮,批判他們「假仁假義」、「自我滿足」……。

既然難以靠高舉道德旗幟來撼動大眾的價值觀,那麼聽起來更高檔的「潔淨肉」,算不算是一種精心偽裝的純素食推廣運動呢?克利曼認為,如果承認這種人工肉是「潔淨肉」,我們也等同於被迫接受純素主義的政治立場,甚至默默認同了某種程度的思想改造。

另一方面,人造肉市場代表的更是全球性的兆級龐大事業。人類自誕生以來便擁有食肉的歷史,如果未來逐步以人造肉代替牛肉與豬肉,那龐大的利益足以讓任何有野心的投資人流足口水。JUST的概念圖重點就不在紮實透明的技術,或者意圖解決人類因渴望肉品所產生的危機,而是濃濃矽谷味的創投商機,充滿了吸引投資的耀眼想法。

假若未來殺生與食肉被明文禁止,是否表示人類只能依賴跨國科技產業生產的人造肉品,並將這些公司拱上霸權地位?人造肉的高昂成本反映在售價,在飲食轉型的過程中,必然也會發展出「Cultured meat更優越與先進」的階級歧視。

同樣值得討論的,是美好形象的人造肉實際上並不如新創公司文宣上的潔淨。至少已有4篇學術論文指出,人造肉在製造時會排放出比畜牧業多38%以上的溫室氣體,目前還沒有科學家能真正肯定人造肉對地球是否更為友善。

而若進一步檢視「未來漢堡」與「不可能漢堡」這些已在市面販售,吃起來更像肉食的素肉成分,會發現一長串宛如化學實驗表的材料清單:畢竟想讓植物口感變得像動物,就得靠這些不健康的化學添加物。這一切真相,似乎讓大費周章的人造肉顯得本末倒置,宛如幻夢。


養殖牛肉生產過程(翻攝自Youtube/Mosa Meat

可以3D列印自行製造的自殺機器,是安詳死亡的解答嗎?

1990年代,美國病理學家傑克.凱沃基安(Jack Kevorkian)無視法令規範,提供毒藥與機械「協助」130位美國人安樂死。其後,繼承「死亡醫生」(Dr. Death)名號的醫護人員不斷在世界各地進行這類行為。但或許凱沃基安也想像不到,在他去世後不到10年,便出現將安樂死包裝成收益龐大生意的醫生,那就是來自澳洲的尼奇克(Philip Nitschke)所成立的自願安樂死團體「解脫國際」(Exit International)。

不比西歐的價值觀,在宗教觀念束縛較深的美國大部分地區,安樂死至今仍屬不合法行為。但如今已有許多戰後嬰兒潮的成功階級人士,在畏懼延命醫療帶來的痛苦以前,打算在還有清楚意識時自行安排最舒服的離世方式。他們繳會費加入「解脫國際」,瘋狂追求傳說中能讓人在「長眠中斷氣」的國家管制藥品「寧必妥」(Nembutal)。

「解脫國際」高舉「理性自殺」宣言,聲稱:心智健全者有權在任何自己希望的時間和地點死去,不需要政府與醫療體系的同意。然而,畢竟販賣「寧必妥」也是犯法的,所以「解脫國際」的賣點其實是尼奇克與他的工程師所研發的號稱最完美死亡機器「Sarco」——這個名詞來自「石棺」(Sarcophagus)的縮寫,一具會殺死你的棺材。

文宣上說明,買家買下後,可以用3D列印機自行列印並組裝,只要斜坐在膠囊狀座艙內,利用液態氮讓氧含量快速下降,幾分鐘內使用者就能安詳離世。尼奇克只負責收錢,「Sarco」由客戶自行下載與自殺,他沒有親自寄出任何商品,不需要為操作機器的死者扛責,死者也不用辛辛苦苦到處尋找藥品,彼此漂亮地規避了法規……對買家與賣家來說算是兩全其美,是嗎?

安樂死機器「Sarco」的概念、設計與製造。

「解脫國際」沒有告訴會員的是,3D列印的「Sarco」需要「沒日沒夜列印4個月」,也沒辦法講清楚這項「預計」在2030年開始普及的發明,得讓會員掏出多龐大的金錢——為了讓尼奇克規避法條,所有機器部位都得分開列印,再一一組裝,會員還得想辦法購買液態氮。這種特殊液體並不是在網拍上隨便就能下訂到貨的,目前「解脫國際」雖然有提供,但進貨成本一瓶43英鎊,賣給會員的價格則高達465英鎊。

一位「解脫國際」的會員與克利曼聯繫自願受訪,他對2015年尼奇克發表的另一台自殺機器「命運」表達了強烈的不滿。「聽起來是萬靈丹,只要200英鎊就能拿到機器,問題全都解決了!但仔細一看,機器要許多輔助器材才能運作,還要一瓶目前根本還不存在的混合氣體。」

這名會員花錢後詢問使用問題,卻得不到回應。他認為這些死亡機器其實只是噱頭,目的是讓「解脫國際」在自願安樂死族群裡更知名,招攬更多人入會繳錢、訂閱各種與安樂死方法有關的付費手冊──人們對死亡的恐懼,讓缺德的商業詐欺犯有機可趁。


號稱世界上第一台全3D列印的安樂死機器,在2019年威尼斯設計展展出(取自Sarco官網

克利曼總結她的採訪紀錄,認為理念動聽的人造肉與死亡機器,是只屬於權貴人士的特權,並因此塑造出階級對立。


《科技與惡的距離》原文版書封

《柯克斯書評》雜誌評論這是一本非常精彩的科學報告書,科普名家瑪莉.羅曲(Mary Roach)的粉絲會非常喜愛這部作品。但我們也必須注意到,克利曼並不中立,她在採訪與下筆時毫不掩飾自己抱持的敵意與極端保守立場,時常站在制高點以大量情緒性語言抨擊受訪者,並徹底否定科技帶來的變化也可能是有益的。《泰唔士報》書評也提到本書「尖酸刻薄」,認為「科技剝奪我們的人性」是過於草率的結論。

作者花了很多氣力在採訪和描述上,丟出的問題其實稍嫌簡單浮面,思考並不深刻。但是這本書探觸到的恰好是人類生命最基本的幾個面向,提醒讀者去思考:追求科技進展的同時,我們對明日生活有什麼想像?科技到底要發展到什麼樣的程度?它帶來的是進步還是驚悚?當科技衝撞到道德倫理、宗教信仰或自由意志時,我們如何辨證及選擇?尖端科技如何與地球生態友善共存?書中雖然沒有提出太深刻的批判,但可以刺激我們深入思索,未雨綢繆地面對未來。

quan_qiu_hua_de_shi_dai_w300.jpg 科技與惡的距離:AI性愛伴侶.人造肉.人造子宮.自主死亡,它如何改變人性和道德,影響現在和未來的我們
Sex Robots & Vegan Meat: Adventures at the Frontier of Birth, Food, Sex & Death
作者:珍妮.克利曼(Jenny Kleeman)
譯者:詹蕎語
出版:墨刻出版
定價:480元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珍妮.克利曼(Jenny Kleeman)
英國記者、廣播工作者、紀錄片製作人。她曾為《 Guardian衛報》、《The Times泰晤士報》,《Sunday Times週日泰晤士報》和《Tortoise》撰稿,也曾在BBC One的《Panorama》、Channel 4的《Dispatches》和HBO的《VICE News Tonight》等節目做過報導,並為Channel 4的《Unreported World》節目製作過13集橫跨世界各地的紀錄片。

她寫的一篇關於性愛機器人的長篇報導,已被翻譯成包括荷蘭文、德文、義大利文及西班牙文等多國語言,本書為珍妮‧克利曼出版的的第一本著作。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