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讀台灣》一日店長陳栢青持電蚊拍 與馬華作家牛油小生大談馬華文學現況

陳栢青(後)意外發現可拍蚊亦可自拍的好神器,與馬華作家牛油小生(前)搭檔直播。(季風帶提供)

4月下旬,作家陳栢青受邀至季風帶書店擔任一日店長,熱愛東南亞、並曾在馬尼拉服過替代役的陳栢青受訪時自言:「我幾乎每年都會去一次東南亞,而且不知道為什麼,每次去的時候寫稿總是特別順。」這股微妙的緣分,似乎持續幽微地牽繫著陳栢青與東南亞的關聯。

「你就想像是佛跳牆雞湯好了!」

季風帶書店位於六張犁安居街,陳栢青從門口走進書店後,自許本著服務到家的精神,當店長的同時還兼開直播,希望透過他的介紹,帶領讀者從裝潢到選書認識這家書店。

由於店內遍尋不著任何方便手持的自拍棒,陳栢青於是就地取材,拿電蚊拍用膠帶纏手機上陣,沒想到竟然堪用。克難之餘,他不忘表彰這支可拍蚊亦可自拍的好神器:「前面的拍子可以拿來電蚊,後面的桿子可以用來直播。已獲得2019年最佳創意發明大獎。」


ji_feng_dai_2.jpg

季風帶書店及店內擺設(攝影:陳宥任)

然而見窘的不只自拍棒,以書店裝潢而言,季風帶陳設十分簡單,燈光也亮得太「居家」,讓陳栢青不禁讚嘆:「這是我逛過……最明亮的書店了,可能是全台灣最明亮的一家書店!」顯然過亮的日光燈管,使季風帶意外成為台灣獨立書店風景中獨樹一格的「亮點」。

但其實,季風帶書店正格的亮點是東南亞主題的選書,方向與特色都相當鮮明。店內書種依主題分類,包含馬華文學的小說、散文與詩,並代理馬來西亞的大將、有人和三三等出版社的書籍,同時也有東南亞與香港的文化研究等等,另有季風帶書店特別從香港、新加坡等地書市蒐羅得來的新書。

【延伸閱讀】現場》南向,從認識南方開始:「季風帶書店」的台北初營運

針對季風帶書店不算豐厚但主題明確的選書,陳栢青給予這樣的評價:「東南亞文學的精華都在裡面了,你就把它想像是佛跳牆雞湯好了。」他同時也向觀眾喊話:「對馬華文學有興趣的研究者或讀者,可以來店裡看看這些珍藏。」

▉現場直擊:陳栢青X牛油小生,談馬華文學現況

活動當天,馬華作家牛油小生(以下簡稱牛油)也來到季風帶書店現場,與陳栢青兩人一起搭檔直播。他們說說笑笑地很快繞完了書店一圈,過程中同時也探討馬華文學現況。以下為簡要紀錄。

栢青:馬華文學的華文讀者大概有多少?

牛油:馬來西亞大約有800萬華人,文學書首刷出版約印1000本,賣三、四百本算不錯了(陳栢青感同身受地說:「台灣也差不多!」),能出版就是奇蹟。像許裕全的書可以再版三、四次,已經是非常厲害的了。同時也因為華文教育培養出來的學生不多,所以也無法進一步擴大讀者群。


malay05-down_0.jpg

在馬來西亞出版的華文文學書籍出版數量不多,圖為有人出版社及大將出版社部分出版品(賴凱俐提供)

栢青:這幾年馬華文學的趨勢是什麼?大家會懷有成為作家的夢想嗎?

牛油:其實跟台灣差不多。這三、四年,馬來西亞有一群活躍的作家群,像有人出版社的作家群,包括黎紫書、曾翎龍、周若濤等。他們都是《星洲日報》體系以及「花蹤文學獎」出身,他們也辦了一個「後浪文學營」,邀請中港台的作家參與。這群人的作品水平很高,有人十七、八歲就有優秀作品。我特別推薦許裕全,他的散文、詩、短篇小說都得過文學獎,是個多面手,就連嚴肅的搞笑都可以寫。

說到這裡,牛油嘆道:「沒想到像我也變後浪啦。」陳栢青馬上貼心安慰道:「沒關係,我們大姑娘過海不靠槳,靠浪。大家都很浪。」

栢青:馬華作家的焦慮是什麼?年輕人如何進入文壇?

牛油:跟整個世界競爭。不只跟華文世界,還要跟翻譯文學競爭,這應該是所有作家的焦慮。馬華進入文壇的方式還是比較傳統的,會走文學獎路線。像兩年一次的「花蹤文學獎」、「海鷗青年文學獎」等。輕小說路線則有「紅蜻蜓少年小說獎」。

栢青:在大馬經營華文出版社會不會很困難?

牛油:全世界經營出版社應該都是很困難的。有人出版社大概就像台灣的印刻,而大將出版社也是歷史悠久,底下也有些小品牌。年輕的出版社則像是三三,此外也有大眾化的紅蜻蜓,在它之下還有黑螞蟻。台灣的季風帶今年也開始出版馬華新書了。

栢青:目前馬來西亞讀者,關注哪些台灣作家作品?

牛油:年輕一輩的讀者之間,詩集蠻受歡迎的。新馬讀者會專門找陳繁齊(陳栢青搶道:「陳繁齊超帥,你們一定要支持!」)的小詩、短詩。詩集方面就是任明信、陳繁齊、宋尚緯等人的作品。像我自己則是喜歡駱以軍、吳明益、甘耀明,他們也都頗受歡迎。若再更早一點的話,白先勇、蔣勳、龍應台、鄭愁予、李敖等,都很紅。

【延伸閱讀】世界書房》湍湍流水匯成大河:馬來西亞華文出版近期風貌

從馬華望向世界,從世界看回馬華

「一般來說,大家對馬華文學的印象會比較沉重,像家國歷史、馬共、叢林、山豬,很多人都被殺死……等等。」牛油小生說:「但其實,我們還活著啦。」

大歷史、大時代的書寫外,馬來西亞作家也探觸不同主題,以不同角度的筆觸,漸漸交織、活絡了眾聲喧嘩的文學景象。

牛油舉例,像作家薇達,身兼鋼管舞者(陳栢青一聽,找到知音似地鬧說:「這個職業是我一直想做的欸!我要跟她拜師!」),她在布宜諾斯艾利斯習舞四、五年,也經常在歐洲與美洲活動,作品主要書寫人情世故,像《邊境》是前南斯拉夫地區的故事。


bian_jing_.jpg

馬華作家薇達《邊境》

牛油說:「大家或許會好奇馬華作家為什麼要寫前南斯拉夫的故事?但文學應該是世界的。」陳栢青也回應:「作家踏出馬華去看世界,但那當中其實還是有馬華性的存在,人們會從世界再看回馬華。」

牛油進一步說明,馬華文學自身就擁有很多不同的面向,馬來西亞地理上分成東馬跟西馬,不但文化風氣不同,作家風格也相當多元。具體而言,東馬作家受大自然、當地土著文化影響,善用叢林意象。

至於西馬,牛油舉自身為例:「像我在新山,受的是新加坡的影響。」他說,新加坡在1920、30年代,是整個南洋的華文中心,直到1950、60年代都是如此,直到李光耀執政之後,把原有的華文教育舊制改成英文新制為止。

牛油說:「中國、台灣、香港到南洋的華人,其實歷史都很有關聯,只是在冷戰的背景之下,發展出不同面貌。黃錦樹老師的書就會去探討這些議題。」

陳栢青總結道:「這為讀者啟發了一個閱讀的新角度,閱讀馬華文學,可以從東南亞歷史與地理的角度來閱讀,再進一步推展出更開闊的視野。」


2.png

在陳栢青不停作球下,牛油小生完成一輪馬華文學的現況介紹。(季風帶提供)

在陳栢青與牛油小生兩人毫不手軟的互虧又互助之下,直播接近尾聲。最後陳栢青作球給牛油,說:「台灣現在滿流行小誌、微雜誌的,牛油也做了一本微雜誌喔!」

原來,牛油小生目前任職媒體業,出自對紙媒的興趣,他個人利用公餘獨立作業所發行的小誌《SEAL》,以海報的形式刊登約6000字的短篇小說,不定期(4、5個月)製作一期,每期印量500份。

讀者或許會好奇哪裡才買得到?陳栢青再次體貼地代讀者舉手發問:「請問這個要去哪裡拿呢?廟口嗎?」牛油表示:「在季風帶書店就可以買到,也可以上牛油小生的臉書訂購,會郵寄到府。」

牛油小生推薦給讀者的書單

  • 許裕全《大麗花到蘭花》、《47克罪愆》
  • 薇達《邊境》
  • 黃錦樹《猶見扶餘》、《南洋人民共和國》
  • 張貴興《野豬渡河》
  • 梁放《臘月斜陽》

想認識馬來西亞的書,歡迎到季風帶書店尋寶哦!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