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史迪格里茲《失控的歐元》大膽鼓吹:分手吧!

2017-04-07 23:52
  • 王怡修(世新大學經濟學系助理教授)

久久一次難得兌換歐元的旅人,看到歐元狂瀉的價位,往往嚇一大跳。10年前一歐元還得用46、47元新台幣去兌換,現在匯率僅剩32元左右,回復到1999年歐元剛發行時的水準。

沒辦法,近年來歐洲的消息都不太正面:歐豬四國變五國,恐怖攻擊遍地開花,英國在主流輿論還搞不清狀況下就通過脫歐了……。畢竟一個地區的貨幣反應其經濟實力與人們的信心,再回頭看著不值錢的歐元,也就不足為奇了。

euro-chart-2-1057141 by Bartek Ambrozik.jpg
(by Bartek Ambrozik)

理論上,貨幣值錢與不值錢都有好處,問題在於受益者是誰。匯率低落可以讓出口品更具國際競爭力;但進口品變貴了,外債負擔也變得更重。這廂德國的製造商正暗自高興,那廂希臘舉國上下可是急得跳腳,前兩年被強迫撙節才喪失部分經濟主權,現在還要因為匯損而壓力更大。

怎麼辦呢?大家都被歐元綁在同一條船上,我們所熟悉的央行匯率操控、調節利率等常見的貨幣政策,歐元國家都不能用。共同貨幣區缺乏所謂的「匯率」,更何況上面還有一個「太上皇」歐洲央行。

那總還有財政政策可以用吧?對不起,依公約規定,各國赤字預算不得超過GDP的3%,否則可能會被踢出歐元區。

分手吧!在這本《失控的歐元》中,史迪格里茲這麼大膽鼓吹。作者先指出歐元先天不良:這麼多年來歐元並未帶來歐洲各國的趨同效果;再數落歐洲三巨頭所主導的架構改革只會幫倒忙,讓後段國家雪上加霜;最後提出彈性歐元的改革方向,或許還有一線生機,不行的話,反正各國愈來愈趨異,歐元是撐不下去了,最好是德國帶頭先脫離。總而言之,別讓失控的歐元拖垮了歐洲政治經濟整合的美夢。

Stiglitz.jpg
200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史迪格里茲。(wiki)

金融海嘯之後,史迪格里茲出書頗為頻繁,除了批判新自由主義,同時也試圖重振凱因斯主義的路線。2010年的《自由市場的墜落》指控美國政府在金融海嘯前的放任不當,以及問題發生之後的紓困失策。2012年的《不公平的代價》直指美國制度的種種不是,造就了贏家通吃的不堪局面,書中覺得應該要有公平的稅制與革新的社會契約,在保有誘因的前提之下維持公平。2015年的《大鴻溝》更是從醫療體系到智慧財產權無所不批,並將觸腳擴及全球,希望美國能夠借鏡他國。

在《失控的歐元》裡,史迪格里茲沿續以往的風格,再次針對自由市場進行抨擊,認為歐洲三巨頭的政策規劃太過祟尚市場基本教義,是造成歐元區種種問題的最大根源。

但大政府式的改革談何容易?半個世紀前,凱因斯學派的健將高伯瑞就已經寫過一系列書籍討論類似的問題了,史迪格里茲的說法並沒有更高明。美國人顯然也不買帳,民主黨光搞一個不太健全的健保就已經民怨四起,這要怎麼進行公平性的革新?

更麻煩的是,有一群人壓根就不信任政府,要怎麼說服這些人:政府有比市場更高明?書中提出的這些建議,或多或少都落入了「知易行難」的打高空狀態。這不是史迪格里茲的錯,在意識型態嚴重分歧的當下,經濟問題就是這麼難搞定,連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也沒輒。

史迪格里茲長年在世界銀行服務,看過許多以援助之名、行經濟主權掠奪之實的不當政策,對於歐盟近年來強制各國撙節的做法頗為感冒。作者點出一個很尖銳的問題:當希臘領導人抛開公投結果不管,而屈服於歐盟的要求時,民主的真諦也跟著喪失了,這不是我們所期待的身為啟蒙之地的歐洲應該發生的事情。作者顯然是愛之深責之切,在叨叨緒緒再三重複的言詞中,精準地傳達出這本書的主要信念:寧可放棄歐元,也不可壞了歐洲經濟整合的大事。

01.jpg
(圖片來源:peakpx)

走了將近20年的歐元,彰顯著歐盟經濟整合的成果,著實達成了許多耀眼的成就。在28個歐盟會員國中,商品、勞動力、資本都可以自由流動,人們有了更多的選擇,經濟福址會更高。在19個使用歐元的國家當中,共同貨幣的使用展現出極大的便利性,跨國商品的價格也趨於統一。

不過歐元也問題重重:低薪地區人才流失;投資風險高的國家資金流失;甚至連新鮮牛奶與冰淇淋的定義都要跟著歐盟標準重新界定。作者覺得先天失調的歐元與歐盟的市場導向決策要負最大的責任。

平心而論,在這個環節上,作者有點批評過度了。畢竟,在全球化架構之下,就算歐盟各國沒有使用歐元這個共同的貨幣,還是得面對人才與資金流失等問題。看看台灣的例子就知道了,我們有足夠的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的空間,匯率也操之在己,但這些問題一個也沒少。

不過,作者倒是提出了一個有趣的觀點:反正現在電子貨幣這麼盛行,在便利性不減的前提之下,是否可以有個彈性作法,讓各國之間的匯率功能重現?反正十多年來,歐元也不過是場實驗,貨幣來來去去,歐元算什麼呢?大家無須抱殘守缺,是開始另一場實驗的時候了。

這不是一本容易閱讀的書。首先,信奉赤字預算大有可為的凱因斯主義者讀得很對味,但市場派可能看不下去。其次,史迪格里茲的書說教意味向來濃厚,要有一點閱讀的耐性。最後,貨幣這個議題,本來就比較高深莫測,不易消化。以往看作者指著美國的各種問題東駡西駡,我們很容易感同深受,因為教育、醫療、智財權等都是生活中的切身問題。但貨幣背後的運作機制,則得花較大的心思去了解。

雖說如此,我們從字裡行間,仍然可以簡單爬梳出許多精闢的觀點,並感受到作者深為公共知識分子的熱切。

眼看著英國即將啟動脫歐程序,雖然不是歐元國,但絕對具有指標作用。就讓我們拭目以待,看看下一場歐元實驗是否即將啟動。

 

失控的歐元_0.jpg失控的歐元︰從經濟整合的美夢到制度失靈的惡夢
The Euro: How A Common Currency Threatens The Future of Europe
作者:約瑟夫.尤金.史迪格里茲(Joseph Eugene Stiglitz)
譯者:葉咨佑
出版:商周出版
定價:480元
內容簡介cursor_h16_2.jpg


作者簡介:約瑟夫.尤金.史迪格里茲
200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經濟學教授,哥倫比亞大學政策對話倡議組織(Initiative for Policy Dialogue)主席。在資訊經濟學上貢獻卓著,是新興凱因斯經濟學派的重要成員。目前亦擔任《紐約時報》與全球評論網站Project Syndicate 專欄作家。
1967年於麻省理工學院取得博士學位,1970年以26歲之齡獲聘為耶魯大學經濟學教授。1979年獲得由美國經濟學會所頒發且素有小諾貝爾經濟學獎之稱的「約翰‧貝茨‧克拉克獎」(John Bates Clark Medal)。1993至97年,擔任美國總統經濟顧問委員會成員及主席。1997至99年,任世界銀行資深副行長兼首席經濟學家。2011至14年,擔任國際經濟學協會主席。
史迪格里茲在國際間擁有高度影響力,美國《新聞週刊》稱他是「對金融危機始終抱持正確主張的專家」,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史登(Nicholas Stern)譽為「當代最重要的經濟學家」,英國《衛報》指出︰「我們需要更多像史迪格里茲這樣的經濟學家。」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