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B短評》#136 環保身心的極品好書懶人包

Openbook「選書小組」每週研讀各出版社已出版或即將出版的新書,逐本討論後,為讀者評選出優質好書,誠心推薦給您。

發光的房間

從黃銅冰杓、探照燈到鯨魚尾工作椅,收納百年的生活記憶,重獲民藝的時光
楊凱麟著,麥田出版,380元
推薦原因: 知   設   議   樂 
《祖父的六抽小櫃》已經讓人見識到作者的蒐藏者基因,新書又更聚焦於物件本身。把玩細節,斤斤計較,更拜物也更戀物,彷彿與每個物件的相遇都是精神性的出軌。德勒茲講逃逸,這本玩物之書,似乎正是楊凱麟對德勒茲的逃逸。
有人說靜坐和瑜珈有助腦生α波,α波可讓人舒暢平穩,進入萬惡不擾的自在狀態。對收藏者來說,把物玩件就能釋放大量的α波,專注在時間的痕跡上,浸淫於零件設計的況味裡,似就能拔一切癲毒苦厄。望物生欲,望物卻也淡欲,這本書就是這麼矛盾,這麼引人生欲也淡欲。
宛如一本穿越時空的Ikea型錄,把商品換成古舊器物,廣告詞換成藏家感言。過去的平凡器具可能是未來舊物控的珍寶,現在的珍稀古物也可能只是過去來不及斷捨離的遺留。人對舊物的依戀,或許只是替有限、無意義的生命找個偉大的逃脫藉口。【內容簡介

我的解剖人生

與死亡為伍的生之體驗
Past Mortems: Life and death behind mortuary doors
卡拉.華倫坦(Carla Valentine)著,葉旻臻譯,木馬文化,360元
推薦原因: 知   議   樂   獨 
這本屍檢紀實很可以當成健康教育2.0,邊看邊自摸,不但能學到沒人會教你的生理知識,還能預見自己大體的姿態。不論你是戀屍癖還是施虐狂,抑或只是想走得清風颯爽,這本冷面善書都能一路陪你上西天。
人類的群體記憶裡,會直觀或下意識地對腐爛生物生出恐懼和不適的感覺。但總有人不受群體意識控制,或出於純粹好奇,如作者般拿著解剖刀穿梭於死亡之間。這本科普書文筆幽默,人體科學與微生物知識具足,還有生死哲學的況味在裡頭。
身體不過是具臭皮囊,作者以自己的經驗告訴你,這臭皮囊裡可是藏有生命的意義和道理。書中故事是康薇爾女法醫系列小說笑中帶淚的真實版本,幽默的筆調和策展的手法,雖然沒有推理破案的戲劇張力,但有洞察人生的智慧。【內容簡介

發現時代

駕馭21世紀的機遇與風險,實現成就非凡的第二次文藝復興
Age of Discovery: Navigating the Risks and Rewards of Our New Renaissance
伊恩.戈爾丁(Ian Goldin)、克里斯.庫塔納( Chris Kutarna)著,葉家興、葉嘉譯,寶鼎出版,450元
推薦原因: 知   議   樂   獨 
把文藝復興拿來和數位時代做對比,兩位作者的pep talk慷慨激昂,飽含正能量,有些歪歪的對比也頗令人玩味再三,真係用心良苦。不過對比向來是危險的,以史為鏡,未必能知興替,反而容易意念先行,這也許可以看成是本書的隱藏版宗旨。
作者以文藝復興為發想甚為有趣,引述的資料也豐富,可惜較少政府對科技發展的影響,國家機器涉入自由與隱私的社會探討。但大師畢竟是大師,仍有不容忽視的厚度。
未來形貌難料,宣稱能具體掌握或面面俱到的未來學,大抵不出自大或詐騙。本書採用歷史比對的進路,試圖賦予未來學稍稍實存的推論基礎。以今鑑古析解出文藝復興的核心性質,並進一步抽解出普世的原則和不變的人性,完成一本既關於過去和未來,也激發當下思考的傑作。【內容簡介

啟動循環經濟

自然與經濟的共存之道
Activer l'économie circulaire: Comment réconcilier l'économie et la nature
尼古拉.布丹(Nicolas Buttin)、畢爾.薩佛黑(Brieuc Saffré)著,芙蘿拉.希佛雷(Flora Sifflet)繪,陳郁雯譯,南方家園,320元
推薦原因: 知   設   議   樂   獨   益 
這本手冊真是輕靈可喜,就連一般面目可憎的圖表也充滿了空氣感,翻起來有如飄行雲海之上,看著遠方逐漸涼下來的日落,你就是地球,地球就是你,清淨無礙,廣大自在,這才是真正的環保洗腦呀。
本書主要倡議如何以環保與回收為基石,構築經濟與工業。除了倡議的概念,也很適合做為報告設計、投影片排版、網路社群圖文宣傳的經典範本。作者編輯群完美示範了以清爽的圖片搭配簡明的文字,說明想傳達的理念。各家網路小編們、會議室苦工們,值得入手看一看。
警告警告,這裡有一本超美超潮超有設計感的書,美到裡面的議題突然間變得好淺顯易懂。讀這本書可以研究循環經濟(垃圾進口為何是愛地球的產業,環保又有商機?)還可以校正大腦裡的設計美學,學習如何用簡單的圖像傳達深刻的洞見,幫大腦裡積累多年的美感垃圾,重新循環回收。一本書同時兼顧現實和大腦的環保,怎麼看都合算。【內容簡介

廢墟少年

被遺忘的高風險家庭孩子們
In Their Teens, In Their Ruins
李雪莉、簡永達、余志偉著,衛城出版,380元
推薦原因: 知   批   議   獨   益  
《報導者》記者群深入採訪上百名在高風險家庭中長大的少年,體察他們如何在困頓中努力生活。這些孩子跟我們很接近,甚至就正在經歷我們也曾經歷過的事,當時如果稍有差池,我們可能就是他們。在要求他們感恩之前,先珍惜尊重這些廢墟裡奮力的靈魂。
作者群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績單,儘管還是有些案例大全的拼揍感,不過正好可以成為下一本的改進方向。從《血淚漁場》到《廢墟少年》,我們看到了作者團隊的成長痕跡。除了寫作越見嫻熟,也在網路報導與專書寫作之間,逐漸找到了契合的運作和平衡模式。在處處刮著假新聞的嚴冬中,讓人找到難得的心底一暖。令人期待這樣一年一本不斷的探究和深化,能創造出屬於台灣深度報導獨有的腔調和高度。【內容簡介

請讓我安詳、快樂的死

《阿信》編劇的終活計劃
安楽死で死なせて下さい
橋田壽賀子著,賴郁婷譯,大塊文化,280元
推薦原因: 議   樂   獨 
這書的重點完全是在看《阿信》和《冷暖人間》背後的靈魂人物,橋田幾乎是一代日本女性的縮影,行文平淡如水,自有波瀾不驚的生命況味。由她來說安樂死,只能讚嘆:真是漂亮的先謝幕!
雖然書名上擺了「死」字,本書其實是在日本藝能界喊水會結凍的橋田對人生的體悟,以「資深人類」的視角書寫關於怎麼活,怎麼看這個世界。她的瀟灑並非直接不管不顧,而是風景看透的快意放手。
在安樂死主調之外,讀本書很難不分心窺看作者傳奇的演藝人生,及背後日本綜藝圈的各種內幕。我的人生已活得夠本,沒有遺憾,不想多加病痛,讓最後總結的得分由正轉負,這樣的認知才是安樂死成立的前提。書中吸引人的隱私,其實是面對死亡的以身作則。【內容簡介

不過是具屍體

解剖、撞擊、挨子彈,暢銷書作家帶你解開屍體千奇百怪的用途
Stiff: The Curious Lives of Human Cadavers
瑪莉.羅曲(Mary Roach)著,林君文譯,時報出版,320元
推薦原因: 知   議   實   樂   獨 
登登登登——高級搞笑咖瑪莉.羅曲又來了!雖然這本書2004年就出了中文版,不過在今天一片長照的低氣壓中,倒是可以散播歡樂散播愛:身體不過是一件衣服而已,遲早總要換新的。至於二手衣的下場呢?其實你也沒什麼控制權,所以最好先感謝它們的陪伴,再轉送別人或裁成抹布囉。
這幾年講臨終講身後事的書不少,這本依然笑傲群雄,作者獨特的人生觀與冷冷的幽默感,讓人想起剛歸回母星的樹木希林。而潛藏在幽默裡,作者探討得既深又廣,涵蓋倫理困境、環境保護。且原來在火葬之外,還有冷凍脫水的環保葬新法,實在值得入手一探究竟。
這書實在太有趣,2004年首次中譯就已經令人笑到流淚,經過快15年,作者獨特的幽默感依舊歷久彌新,令人忍俊不住,笑到肚痛。獨特的幽默感是普及寫作的最高段。說穿了人體不過就是臭皮囊,當意識消失於虛無,剩下的就是各種難堪和可笑,能讓科學家從中找到一些有利活人的知識,供科普作家轉手流傳,可說是屍體的另一種循環再利用。【內容簡介

半生不熟

關於廚藝與人生的真實告白
Medium Raw: A Bloody Valentine to the World of Food and the People Who Cook
安東尼.波登(Anthony Bourdain)著,洪慧芳譯,時報出版,380元
推薦原因: 知   批   議   文   獨 
人們喜歡波登的犀利,一句話就戳穿美食的假象,卻讓你吃得更狂歡!更狠的是,他用自殺戳穿了自己的假象——其實也不是假象,只是大家更喜歡他成功,然後去八卦他的沮喪。這本書是一位躁鬱天才的自剖像,半生不熟才會鮮嫩多汁,他是不會介意你盡情享用的。
波登為人父後出版的作品,可以看到他變得更柔軟圓融,甚至對著《廚房機密檔案》裡的人物致歉。看似玩世不恭的波登,實則比誰都在乎。太纖細敏銳的靈魂,在這世上都要很辛苦的,重新感受他曾寫過的文字,致上最後的敬意。
波登真的很能寫,他的每本著作重點絕非只是和廚房有關的主題,而是他細膩的文字和對人性的觀察,近乎文學寫作的意味,故作輕鬆地傳達那脆弱的靈魂。波登最後的人生選擇,給予本書新的重量和深度,成為非文字的結論。面對無解的人生難題或靈魂掙扎,再多的思索或文字,也許真的比不過一條牢固的旅館毛巾。【內容簡介


識性.計感.判性.想性.題性.用性.學性. 閱讀趣.特性.公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