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B短評》#113 震顫大腦的極品好書懶人包

Openbook「選書小組」每週研讀各出版社已出版或即將出版的新書,逐本討論後,為讀者評選出優質好書,誠心推薦給您。

輕塵往事

馬克.湯普森(Mark Thompson)著,郭騰堅譯,東美出版,330元
推薦原因: 文   樂 
兩個男孩轉大人的公路之旅,沒心沒肺的滾滾青春,對壘暖昧不明的謎之成人世界,讓人想起《麥田捕手》及《站在我這邊》(Stand by Me),還沒搞清楚怎麼回事,忽然一切就過去了,老了。
60年代或許是最適合成長小說的年代,本身就是夢想和幻滅糾纏的集合。英國出身的作者,經過多年在美國的走訪,這部對上世紀的虛構,交雜著外來者對美國的想像和觀察,以及那不受時空區分的青春,有著精緻典雅的悵然和哀愁。【內容簡介

垂直九十度的熱血人生

The Push: A Climber's Journey of Endurance, Risk, and Going beyond Limits
湯米.考德威爾(Tommy Caldwell)著,許恬寧譯,大塊文化,450元
推薦原因: 實   樂   獨 
攀岩看似單純,然而一旦將靈魂投入,也能激盪出動人的生命故事。前後不同的攀岩挑戰,反映著不同階段的人生態度和家庭生活,人生的岩壁和山壁一樣徒峭。如同《阿格西自傳》,運動人生的魅力,在於總能投射真實人生,那是任何人都不能迴避的賽事。
運動生涯的自傳有許多,攀岩運動的則較少見。熱血式的運動書寫常以突破困境為主題,但依據運動形式及主角性格的不同,過程中的風景亦將迥異。這部傳奇攀岩家的自傳不以「征服」看待山林,更多的是仰望的謙卑。作者在生活的各方壓力下,攀爬的不只是山,更是人生。
這本攀岩人生,先天上已物稀為貴,作者的樸實直白再下一城。原就九彎十八拐的人生,其實也不需再多加修飾。從事極限運動是至強至大的我執,不過這樣的人生卻都有股正能量,近乎殉道:人生苦短,實在沒有理由不任性而為呀!【內容簡介

敘事弧

普立茲獎評審教你寫出叫好又叫座的採訪報導
Storycraft : The Complete Guide to Writing Narrative Nonfiction
傑克.哈特(Jack Hart)著,謝汝萱譯,新樂園出版,420元
推薦原因: 知   議   實 
書市有各式各樣的寫作書,本書特點是以線條圖形教導寫作的戰略,而不是瑣碎的戰術。就像「起承轉合」簡單好記,終生適用,但也和所有寫作原則一樣,是用來打破,而不是死守,無招勝有招。
本書以分析普立茲獎作品或著名紀實報導為主軸,分析如何好好說「真實的故事」,如何架構出骨幹血肉,並分享編輯如何篩選修改文字。作者運用的心法和技巧關乎敘述、鋪陳、架構核心思想,不只適用於文字創作與報導,亦可運用於會議報告、銷售分享、談判技巧。全書如同報導文學的導覽評論,即使不帶任何功利之心地翻看,也是非常愉快的閱讀經驗。是編輯界的藍鑽主任。
市面上已有不少出自名家的寫作指南,不過本書的重點是採訪報導,跳過了那些大同小異的英文文法和寫作ABC,直攻敘事技巧。別出心裁的見解俯拾即是,算是進階的寫作課。寫報導如說故事,小說人也可以在此發現不少有用的提點,這是一本萬利的練功祕笈。【內容簡介

世界上最完美的物件:鳥蛋

The Most Perfect Thing: Inside (and Outside) a Bird’s Egg
柏克海德(Tim Birkhead)著,劉維人譯,新樂園出版,420元
推薦原因: 知   樂   獨 
這本和鳥蛋有關的書,內容一點都不「鳥蛋」。蛋是如此脆弱,為何能在演化激烈的競爭中勝出?在脆弱的外表下,蛋擁有面對環境挑戰的各項天生技,是一顆自給自足的小宇宙。讀完本書,下次看人食用雞蛋時可得心存敬畏,因為哥吃的不是蛋,是完美。
作者胸懷鴻鵠之志,以幽默風趣口吻,闡述鳥蛋和鳥類行為學的一切。日常生活,蛋如此常見,然而你可曾想過:蛋殼是怎麼形成的?蛋色蛋型蛋的大小又是如何決定?立論紮實、妙筆生花,實為科普書寫的典範。
有些書會讓人興奮得顫抖,再次發現造物的神奇,這書就是其中的一本。蛋普遍被視為生命的象徵,作者卻能在不疑處有疑,挾其博物學的資料庫,方方面面證明了這一點。雖是科普,卻帶出性靈的喜悅,看得人啞口無言,只能歡喜讚嘆。【內容簡介

當大腦開始崩壞

科學X人性X歷史,人類對阿茲海默症的奮戰
In Pursuit of Memory: The Fight Against Alzheimer's
約瑟.傑貝利(Joseph Jebelli)著,徐瑞珠譯,八旗文化,400元
推薦原因: 知   議   實   樂   獨    
西方關於疾病的科普寫作,似乎都有一固定的套路:作者必須和討論的疾病有個人私密的交集(多半是親人的罹病),唯有如此,才能在生硬的醫學知識外,帶入讓讀者共鳴的人性。本書即屬此類,並且運用成功。在高齡化社會裡,阿茲海默症是多數人都將面對,卻尚未準備好的疾病。本書雖然有樂觀的結尾,但從書中的內容看來,還有太多知識的空白等待填補。
這是一本薛西弗斯推石之書,醫學研究一直與老病死交手,打一場終究會輸的比試,在無止盡的除錯與前進過程中,試圖緩除病痛帶來的不舒適。作者因祖父患上阿茲海默症而投入相關研究,以嚴謹的醫學態度,審視各種可能的原因和治療方法。文筆帶著溫度,加上豐厚學養,讀之如同陪伴作者家族進行了一場旅行。
從自己罹病的祖父去談阿茲海默,一上來就披露了家屬的驚恐,作者不單單整理出最新的研究成果,也爬梳了這個疾病的發現史和治療史。時而科學,時而人文,很美妙的平衡。【內容簡介

悲傷長了翅膀

Grief is the thing with Feathers
麥克斯.波特(Max Porter)著,李靜宜譯,王志弘裝幀設計,春天出版,260元
推薦原因: 設   文   樂   獨 
如詩一般的小說,不管是形式或文字,將每個人都可能經歷關於死亡和失去的哀傷,化為高度抽象化的言語。讀完可能似懂非懂,難以明言,又莫名地共鳴。或許逝去的悲傷本來就是一則難言的謎題。
很難說這是小說、散文、寓言故事,抑或更近似於一首長詩。沒有明確起承轉合的交代,刻意模糊的敘述對話,刻劃兩子家庭,失去女主人後的凝滯。輕柔的絮語透著重磅的餘韻,簡短的篇章漾著濃烈的情緒。而後在苦澀之中,嘗到一絲甘美,聞到一縷香氣。可能這就是生命的哲理,在懞懂之中試圖理解,在理解之中試圖懞懂,然後繼續著這一切。
女主人的消逝,父親與孩子的感覺,一隻烏鴉的啟示。沒有情節的情節,空蕩蕩的悲傷,彷彿還有些說不出來的、更巨大的什麼,在支撐著整個宇宙。作者虛以委蛇的筆法頗有禪意,製造出一個類似枯山水的空間,忽然傳來一縷微弱的藍調小喇叭……面對嗨嗨low low的日常,特別需要如此倔強的寧靜。【內容簡介

再會,我所虧欠的一切

What We Owe
龔娜姿.哈宣沙達.邦德(Golnaz Hashemzadeh Bonde)著,湯舒皮(Soupy Tang)繪,胡訢諄譯,PCuSER電腦人文化,350元
推薦原因: 樂 
將死之人的故事,沒有過度渲染感傷,回顧過往逃離的決定,替子女的未來憂心,以短篇囈語交織成動人的家庭歷史。作者的背景,鍛造出本書獨特的文字風格,有著中亞的底蘊,也有著個人生命經歷的印記。來自文化與現實的雕鑿,賦與了這本小書厚重的重量。
從伊朗革命逃到瑞典、「最多只能再活六個月」的女子,以日記體書寫德黑蘭的過往,革命帶來信念與生活間的拉扯,摻雜著因家暴落下的瘀痕,以及母女間的矛盾,赤裸裸毫不掩飾地散落在字句裡。關於信念、親情、他我及那些無法重來的一切,隨著殘忍剝落層層痂疤,面對藏在內心的憤怒與自私,最終成為了自己。
這位癌母最後一哩的人生還有兩件事要處理:與女兒的糾結,與世界的和解。娓娓道來的心思有如一千零一夜,波濤洶湧,卻也平緩如水。這是一次文學與愛的謝幕,讓人想起凱龍星的存在之傷:靈魂渴求震撼,為的是成就更深層的療癒。【內容簡介

立志做一個高貴的羅馬人

歡迎參加羅馬帝國一天公民體驗營
Release Your Inner Roman
傑利.透納(Jerry Toner)著,周沛郁譯,如果出版,350元
推薦原因: 知   樂   獨 
本書是《如何豢養一隻奴隸》的再操練。如同所有的續集片,在創意上不見得驚艷,但在操作上更加熟練。羅馬史是西方帝國史的原型,日後各種歷史狀況,都能在羅馬的起落中找到相似的對應。羅馬的平民也不只是歷史的陳跡,許多思維也影響到日後公民的觀念。本書兼有趣味和知識,但可能得加句警語:羅馬歷史很長,幅員很廣,這裡談的只是某種特定而非全部的羅馬人。至於未談到的,可能就留待第三集吧。
本書是羅馬生活的指南方針,透過熟知在地事務的成功羅馬人士,諄諄囑咐怎麼工作、戀愛、管理家僕,從而成為一名高貴的羅馬人。作者透過對話,引申那時代的價值觀和各階層的生活樣貌,帶你穿越活生生的羅馬時代,並回頭對照現在的社會。
請出一位羅馬貴族來現身說法,讓你看看台伯河畔的酒色財氣。這本羅馬行妙趣橫生,毫無負擔,令人懷想起沒穿什麼衣服的《斯巴達克斯》,只是沒那麼雞掰,沒那麼嘶吼,沒塗那麼多油,反而見縫插針,能搞笑就搞笑,非常清爽無礙的羅馬亂入之旅。【內容簡介


識性.計感.判性.想性.題性.用性.學性. 閱讀趣.特性.公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我們正在尋找「​專案PM」,有興趣的夥伴請點擊以上圖片,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