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
現場》日本學生運動為何永遠是輸家?他們後來哪裡去了?四方田犬彥演講實錄
讀者:想請教老師,那個世代(1968)反抗的人,在反抗的氣氛消失以後,這世代的人在日本做了什麼?他們的樣貌最後在日本造成什麼影響? 四方田犬彥:日本的學生運動永遠是輸的一方。... 閱讀更多
報導》耽美作家寫肉文非法出版,中國判刑十年半
11月16日,中國安徽省地方媒體「蕪湖新聞網」一則〈這本從蕪湖流出的"暢銷書”竟然驚動了中央部門〉的新聞,旋風式引爆輿論譁然。該報導指出:中國耽美作家天一所著《攻占》一書,因涉及非法出版、... 閱讀更多
閱讀通信 Vol.020》讓小小的善意,流動溫暖
最近很多創作者離去,通通編深信他們會以另一種形式活在每位讀者的心中。總會有人記得的。 本週封面人物實在得來不易,編輯部大大們分別從「混亂的稿件」跟「緊張的交通」中,將作家(兼編輯)... 閱讀更多
特企》崩潰編輯放風去:作家瞿欣怡 × 大豐衛星計程車,一趟無障礙的散心之旅
編輯與文字工作者的崩潰與焦慮,Openbook最了解。貼心的OB編輯部決定在年終之際,幫大家規劃一條適合忙裡偷閒的午後散心之旅。我們邀請了作家、同時是小貓流出版總編輯瞿欣怡,... 閱讀更多
閱讀通信 Vol.019》關於非虛構寫作,我是這樣思考的——人類學家阿潑
之前就有和大家說過,通通編很享受看流暢的非虛構寫作。有些作家的文字就是讓人可以咻咻咻讀下去,像洋芋片一樣涮嘴,扎實的內容如一鍋壽喜燒,有菜有肉不馬虎。這週的封面人物是非虛構寫作大家阿潑,... 閱讀更多
法文有譯思》Parij:參與一場用文學挑戰歷史的實驗
Parij。來自烏拉山脈到窩瓦河一帶,歐洲最遠端的士兵們用這個字指稱這座古老城市東北側那半邊。Parij,標示看板上,「j」所代表的西里爾字母,「Ж」,六隻長觸爪遙遙伸展,... 閱讀更多
話題》平宅裡的台北故事:紀錄片《人家》裡的沉淪與掙扎
作為首善之都,台北市常被目為進步城市的代表,然而很多人可能沒注意到,城市角落仍有不少低收入人口,苦苦掙扎求生。 由台北市政府社會局出品的紀錄片《人家》(Being Lodged... 閱讀更多
閱讀通信 Vol.018》我們的現實生活已如一場科幻
你想活在怎樣的世界?本週編輯部大大專訪了小說家、編劇洪茲盈,她在小說《墟行者》中創造了一個只能坐臥,僅有一點站立空間的膠囊艙房,她說自己真的想活在這樣的密閉空間裡,沒有別人,沒有愛,慢慢被分解。... 閱讀更多
話題》非虛構寫作如何回應當代議題?來自陳又津、阿潑與林育立的回應
▇我就是這樣開始寫新住民二代的 小說家陳又津出生於新北市三重區,父親為福建榮民,母親為印尼華僑。著有小說《少女忽必烈》、《跨界通訊》,2015年出版非虛構作品《準台北人》,...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