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
話題》戰爭與性別政治的矛盾交錯:《二戰:帝國黃昏與扭轉人類命運的戰爭》
戰爭歷史經常充滿宏大的軍事、國族與科技競逐之陽剛敘事,而在《二戰:帝國黃昏與扭轉人類命運的戰爭》這本書中,鏡頭不只聚焦於前線的戰場,更涵蓋了後勤的軍事動員。2022年烏俄戰爭開打以來,... 閱讀更多
書評》不再存在的帝國,不曾存在的島嶼,以及疾病的隱喻:帕慕克《大疫之夜》
關於瘟疫的小說,光是經典知名的部分,就可以列上許多:薄伽丘《十日談》、狄福《大疫年紀事》、卡繆《鼠疫》、馬奎斯《愛在瘟疫蔓延時》等。 瘟疫的主題似乎可以迫使作者與讀者面對人性的極致、文明的脆弱... 閱讀更多
書評》對現世的鄉愁與眷戀:《水果賊,或前往內陸的單純之旅》
「人家常說,作家靠寫作逃離生活,這簡直荒謬。就是作家,才能體驗生活,那種不受保護、殘酷無比,與最強烈形式的生活。」 ──彼得.漢德克 在閱讀《水果賊》的這三天,... 閱讀更多
書評》破碎的「我們」與綿延的苦痛:《我們收割的男人》
多年前筆者在撰寫博士論文時,閱讀到史畢勒斯(Hortense Spillers)討論非裔美國家庭制度如何遭受奴隸制度扭曲破壞的經典論文,深受啟發,... 閱讀更多
話題》重返少時夏天的邀請:德文小說《最好的夏天》
疫情仍嚴峻的那年,《最好的夏天》在德國問世,那時德國學校多半實施居家線上學習,孩童、青少年、成人以及獨居的年長者都被迫關在家裡。公園的遊戲區關閉,孩童錯過可以跟別的小朋友第一次接觸的機會,... 閱讀更多
書評》小說將事件「包括在外」:評薛西斯《魚眼》
小說家葉聲秋在做完近視雷射手術後,飽受後遺症之苦。知道此事的編輯交給他一封信,其中敘及一名生來無目無子宮臟器的「鬼女」,經過眼角膜移植後,鬼女便能看見動物(包括人)即將非自然死亡的「雜訊」。... 閱讀更多
OB短評》#489在經驗中練習與體悟的極品好書懶人包
●王的莊稼 從農業發展到中國第一個王朝的政治生態學 The King’s Harvest: A Political Ecology of China from the First...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