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畫
漫射計畫》專訪高妍:從「因為喜歡所以畫畫的我」到「以畫畫為職業的我」
高妍,1996年生,旅日臺灣漫畫家。作品《綠之歌》於2022年出版,2023年入選日本漫畫排行榜「這本漫畫真厲害!」男性篇第九名。高妍與許多1990年代後出生的臺灣孩子一樣,... 閱讀更多
漫射計畫》專訪川勝德重:雖然能做的事情不多,但能做的事就要盡力做好
川勝德重,1992年生於東京。2016年,他在日本LEED社網路漫畫平台「to-ti web」上發表短篇〈電話.睡眠.音樂〉,迅速在年輕人中獲得關注,成為日本漫畫新浪潮的代表之一。... 閱讀更多
漫射計畫》漫畫家貳號、GENE與日漫的相遇 ft.【日本國際漫畫獎】延伸書單
➤我與日漫的相遇:貳號在奶奶家狂嗑漫畫的童年 童年時期,我經常被寄放在奶奶家。因為我與堂姊們歲數差距大,沒辦法真的玩在一起,常常得自娛自樂,於是,我便將念頭動到奶奶家的書籍上。... 閱讀更多
20年後,再畫一次.米奇鰻》天馬行空的任性與韌性 ft.《毛球寶兒》
本期漫畫家:米奇鰻 漫畫家米奇鰻 米奇鰻是一位非典型的台灣漫畫家,出沒於各種跨界活動。據說本人比作品更有趣(?)曾獲金漫獎單元漫畫獎,曾赴安古蘭駐村。交通工具是腳踏車,... 閱讀更多
漫射計畫》臺灣棒球漫畫的時光隧道:1966 ~1987年從紅葉、金龍少棒,到劉興欽《金球棒》
棒球漫畫在運動漫畫中占有重要地位,臺灣原創的棒球漫畫,更是具有獨特風格,呈現出社會對棒球運動的熱情。1960年代末紅葉少棒與金龍少棒的三級棒球旋風,帶動棒球漫畫發行,出版量達121部,... 閱讀更多
漫射計畫》從「神」的影子窺見日本漫畫之父:手塚治虫在臺軌跡初探
➤「神」的起點 「漫畫之神手塚治虫,是以大人早已遺忘的語言來回應孩子們的男人。」⸺開高健 這是被譽為開創現代漫畫的日本漫畫家手塚治虫,被稱呼為「神」的起點。也就是說,神的稱號,... 閱讀更多
漫射計畫》從翻印到收藏:臺灣漫畫史中的日本漫畫雜誌
➤臺灣翻印技術的縮影 整理漫畫家兼出版商陳文富捐贈給國家漫畫博物館的史料時,筆者發現了一疊1980年代日本漫畫雜誌《Comic Tom》(コミックトム)中的〈佛陀〉(ブッダ)漫畫內頁。... 閱讀更多
漫評》在冰上行走:讀西村培《再見了,皆娜同學》、《西村培短篇漫畫集:結冰路》
西村培的漫畫《再見了,皆娜同學》有個特別的開頭:在超市打工的木村皆娜,拒絕了店長的電影邀約後,轉頭就被炒了魷魚,而那張被撕掉的電影票,一下就到了另一個女店員的手裡。被開除的皆娜,... 閱讀更多
百工plus漫畫.里長》社區中的織網人:讀《南機場的咖啡香》、《南機場生存指南》
拿到《南機場的咖啡香》和《南機場的生存指南》這兩本書,先是感到驚訝和好奇:「哇!竟然有關於里長的漫畫!」於是很快就看完了。 當了里長後,我的閱讀大多跟工作有關,例如研讀公文、法條、法院判決等。...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