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4月伴讀 周耀輝》周耀輝想送《一九八四》給年輕時的自己
周耀輝所形容的年輕周耀輝,隱約質疑身邊一切,諸般不安。他說:「我會叫年輕的自己多讀傅柯(Michel Foucault)的書,以前的我很努力想要成為一個滿足父母和社會期待的正常人,... 閱讀更多
香港雜誌人相談室之1》當新媒體開始裁員,紙本雜誌的下一步是?
▉內容數位化前,得考慮哪些事? O:《Breakazine!》與《號外》目前以紙本發行為主。這幾年來,許多歐美重要紙媒紛紛數位化了,不知道兩位是否有把紙本雜誌轉為網路媒體的打算? 梁:《... 閱讀更多
4月伴讀 周耀輝》就怕和你一樣——活在一齣恐怖片中
周耀輝領我們走上樓梯,前往他位在頂層的住處。那是棟老舊的香港唐樓(類似台灣公寓,沒有電梯,五層樓以下)出乎意料的,二樓便是點著紅燈,香港俗稱「一樓一鳳」的性服務單位。... 閱讀更多
4月伴讀 周耀輝》開場白——你聽過他的歌嗎?
2015年,周耀輝曾在台灣寫樂文化出版散文集《假如我們甚麼都不怕》,以128種荒謬卻真實的恐懼症,為讀者帶來一個訊息:「最脆弱的,其實最勇敢。」除了書本,若你細讀他的歌詞,也可以發現類似的溫暖質地。... 閱讀更多
伴讀彩蛋》小說家紅眼告訴你香港不無聊
O編:前幾天台北市長柯文哲說「香港很無聊」,紅眼你怎麼看? 紅眼:其實,香港人比香港無聊吧。一般香港人的生活都非常現代主義,就是很統一和單調,都是吃飯,逛街,看電影,或是參與流行,... 閱讀更多
閱讀讀者》小說家佩服大導演用無聊時間寫書
讀物:《怪力亂神碎花裙》(邊渡出版) 讀者:紅眼(小說家,媒體人,《藝文青》主編) 「前幾年拜會彭浩翔,訪談中他提過自己最想做的事情,其實是寫小說。早在那個彭浩翔還不是鬼才導演與監製的年代,... 閱讀更多
人物》對詩和愛的一些計算:專訪林婉瑜
讀詩是讀一種被擊中的感覺。 那寫詩呢?拿新書《愛的24則運算》附錄的創作年表問林婉瑜:2016年究竟發生了什麼事,為何可以這樣創作大噴發,詩集裡約四分之三的作品(將近50首)... 閱讀更多
人物》農地找回了文學,文學找到了農人:李盈瑩與雞的同棲時光
嗶嗶聲此起彼落的台北車站,在外地人眼裡,也許像個偌大難解的迷宮。許多年輕人不遠千里而來,只為追尋模糊又清晰的夢想。究竟需要多少時間,才能成為「知道自己要什麼」的人?... 閱讀更多
閱讀讀者》他希望小偷不要拿他的攝影集去蓋泡麵
讀物:《Robert Frank: One Hour》(Steidl The Masters) 讀者:Chungi Chen(攝影工作者,女生宿舍管理員) 「在哪兒入手這本書?我有點忘了,...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