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音樂到漫畫,就讓我們一起打開耳朵、打開眼睛、也打開五顏六色的想像力,擁抱這個更大、更繽紛的世界吧!」──「理想混蛋」主唱雞丁(邱建豪),《再見了 再見adeus adeus 愛的B面》推薦序
➤大家快看!有天使
陰雨綿綿的梅雨季午后,臺北市後火車站華陰街的基地書店裡,大聲播放著樂團「理想混蛋」的歌曲〈離開的一路上〉。在投影機前的是漫畫家盧卡斯,巴西人,在巴西畢業於薩爾瓦多大學平面設計系,擔任平面設計師,後於2014年來臺取得美術系碩士學位,成為漫畫家,如今說得一口流利華語。
盧卡斯的新漫畫《再見了 再見adeus adeus 愛的B面》,以三首「理想混蛋」的歌曲為發想,畫了三段關於「再見」的愛情故事。他的編輯在一旁和讀者們聊著這本書的封面設計在製作上的難關,包括盧卡斯設計了雙向摺疊的書衣,好讓三對擁抱中的戀人,分別在書衣的正面和背面露出臉龐和背影,還有書名為了呈現透明,要燙上加厚亮光,一張書衣在機器裡來來回回被烤了4遍。
盧卡斯說:「是天使啊,大辣出版,答應讓我做這種設計。」對漫畫家/設計師而言,創作能夠被最大程度保留、呈現出來,就是最大的幸福。
這部作品原本是在數位平臺上刊登的條漫,盧卡斯表示他曾有作品隨著數位平臺一起消失,再也找不到的經驗,此後他都希望作品最終能出版紙本,也希望作品能好好被「留下來」。
為了將條漫轉換成頁漫,盧卡斯花了3個月重新安排分鏡,許多地方也都重畫。於是「天使」也只好痴痴等待。

《再見了 再見adeus adeus 愛的B面》書衣採雙向摺疊的設計,使戀人的分格畫面切割並置,書衣攤開後可看到戀人相擁的完整畫面。圖片提供:李華
離開的一路上 我沒忘記/你微笑的臉龐/好像是在告訴著我 不應該為誰哭/可能你一個人比較幸福……
「我很想跟大家說這三個故事,但我會努力不要爆雷。」盧卡斯說。
第一個故事中的戀人是一對男同志。〈離開的一路上〉雖然是一首關於所愛的人離開的歌,但聽起來不是太悲傷。盧卡斯說,「好像是一個分手時不是很難過的故事。」這對戀人米奇與蓋瑞的課題,主要來自年紀的差異,以及不對等的依賴,「這是很多couple都會遇到的問題吧?」不只是同性戀,異性戀也是,年齡差背後的問題是長成經驗不同所帶來的價值觀落差,而不對等的依賴則會造成其中一人的支配權比較大。
「同志也會遇到世代差異的問題。」盧卡斯想表達,以往同志的處境很艱難,學會了凡事都要低調、謹慎,但年輕世代的成長經驗中,身為同志是被接受的、可討論的,自然而然就比較自由奔放。米奇和蓋瑞的故事也描述了這樣的差異。
蓋瑞是職業舞者、米奇則是舞蹈系的學生,「我做了好多研究,舞蹈系的學生都在談論些什麼?」盧卡斯扼腕道,「那時還沒有Chat GPT,不然我就要Chat GPT幫我查資料了。」不過稍後他也不客氣地批評AI繪圖如何扼殺還在繪畫路上摸索的創作者,讓他們失去信心,不想創作。
故事的衝突點來自米奇迷上了變裝秀(Drag Race),而蓋瑞覺得那是低俗的文化。「我很喜歡看一個美國的節目《魯保羅變裝皇后秀》(RuPaul's Drag Race),去年(2024)的冠軍是臺灣的妮妃雅。」在臺北,想看變裝皇后秀,最常去的聚點就是西門町紅樓。盧卡斯將米奇和同學一起到紅樓看變裝皇后秀的情節畫進故事裡。
「在很多人眼裡,Drag Queen不是藝術,只是娛樂。」盧卡斯說,就如同漫畫也不被認為是藝術,「但我就很喜歡漫畫啊!文化能夠分高級和低級嗎?」在這樣的心情下,盧卡斯讓年輕的米奇與較他年長許多的男友漸行漸遠,走上「離開的路」。

米奇和蓋瑞在日常生活上面臨的爭執,和異性戀情侶會遇到的十分類似。《再見了 再見adeus adeus 愛的B面》©盧卡斯│大辣出版│MOJOIN
我反芻著你留下的寂寞/以為終究能消化成自由/而你已不回頭/你已不回頭/我為何還原地守候……
「這首歌聽起來非常糾結,好像是分手之後,有一個人還是一直走不出來。這樣的情節很容易發展,所以我就想試試之前沒試過的題材,一個很簡單的故事。」盧卡斯解釋,「這首歌的MV裡用了《孟婆湯》的典故,對我來說很有趣、可以講出很多事情,於是就把這部MV直接畫到故事裡。」
這段故事的戀人是一對女同志──臺灣女生小豬和日本混血兒Akemi,她們遇到的問題是文化差異,還有對這場戀情投入程度的不對等。主要場景是小豬工作的理髮廳,而那個場景取材自盧卡斯居住的地方。「就是那種百元理髮店。」盧卡斯喜歡在作品裡植入他對臺灣的種種印象。
「我朋友很少,我發現很多人都會在百元理髮店找人聊天。我想要畫出這種很一般人的生活。」創作這篇漫畫時,盧卡斯剛好去了日本福岡旅遊,所以也將這段旅行化作故事情節。包括他去了一家有迷你豬的咖啡廳,發現豬的嘴邊常有泡泡,還以為是豬會反芻,於是就將歌曲、角色與這個場景連結起來了。
小豬還在狂戀,Akemi已經刻意疏遠,直到兩人都已走入另一段關係,小豬仍然無法真的放下。「我覺得不只是女同志,很多失戀過的人,應該都會對這段故事很有共鳴。」

小豬對Akemi的依戀就像許多關係不對等的情侶,一方不斷反芻美好時光,另一方的心則早已不在。《再見了 再見adeus adeus 愛的B面》©│大辣出版│MOJOIN
讓我陪著你在這雨中旅行/有時壞天氣沒有什麼原因/生命總要人一再地練習/練習勇敢/練習把疼痛忘記……
「這是我最喜歡的一段故事,講的是另一種再見。這首歌的歌詞雖然很具體,可是有很多解讀空間。」聽這首歌的時候,盧卡斯想起一位從他生命中消失的朋友。「有時你生命裡會有個人默默陪伴你,失去之後,那種一想起來就很無奈的感覺,就像一直無法和再見說再見的滯流鋒一樣。」
故事中,女主角佩欣是平面設計師,男友明澤是那種才華洋溢的藝術家,兩人必須扛起的責任和生活節奏十分不同。然而看似總是被動的明澤,實則一直沒有停止對佩欣的支持和守護。
「我想讓大家知道設計師有多辛苦。」盧卡斯笑道。「故事一開始女主角過了很糟的一天,她的設計被客戶直接放棄,換成一個很醜的設計。」
因為歌詞賦予的畫面感,盧卡斯想要讓佩欣在一個特殊的地方躲雨,回想一件又一件的事情。但他發現臺北到處都有騎樓,如果要讓角色在忽然下雨時無處可躲,或許只有像101大樓前廣場那類型的地方。於是,他打算設計一個廣場上的公共藝術,讓佩欣在下面躲雨。
「那時我剛好看到李再鈐的雕塑,覺得應該就是像那樣的公共藝術,而且他的名字聽起來很像『再見』!」

盧卡斯將自己擔任平面設計師時的經歷放進故事中,與女主角的藝術家男友形成對照。《再見了 再見adeus adeus 愛的B面》©│大辣出版│MOJOIN

盧卡斯熱情洋溢地介紹新書,並為讀者仔細簽繪、蓋上自己手刻的印章。
「理想混蛋」在推薦序裡寫到,三首選曲都是情緒比較滿的作品,盧卡斯也認為這三首歌曲有「EMO」的風格,屬於新世代陰鬱、情緒化的一面。他反覆聽歌上百遍,花了半年想腳本、畫圖,融入個人經驗、情感以及希望探索的議題:「無論是LGBTQ+的愛情還是異性戀的愛情,遇到的課題都是一樣的。」
而這場漫音激盪出來的成果,如「理想混蛋」所言:「盧卡斯離開巴西、讓生命融入了臺式文化的這一路上,所反芻、描繪出的眼中世界是多麼獨一無二、充滿了愛和天馬行空的生命力。」●
《漫射報+》
國家漫畫博物館自籌備期起,過去以《漫射報》為名出版主題刊物,共發刊6期,編輯視角各有不同。國家漫畫博物館於2023年底正式落腳臺中,收穫著珍貴的回饋與善意,現在《漫射報+》重回舞臺.ᐟ .ᐟ 記錄籌備過程的多彩回憶,並將研究調查成果與圖像視野,持續與大家共享。
|
本文轉載自國家漫畫博物館籌備處同意刊登,原標題與連結為「臺漫動態》在愛情裡學習說「再見」:巴西漫畫家盧卡斯與臺灣樂團「理想混蛋」的漫音花火」。
Tags:
漫畫家盧卡斯為書中三對戀人製作了一系列「擁抱」版畫,於新書宣傳期間在基地書店展出。每一對戀人的「擁抱」細看都各有心思,透露出角色和情人說「再見」時的心境。
漫畫平臺MOJOIN於2023-2024年推出「《看你聽的》音樂X漫畫X小說跨域特企」,邀約8組樂團X漫畫家,如老王樂隊X廢廢子、怕胖團X爛貨習作等,以樂團單曲為主題,邀請漫畫家將歌曲創作成漫畫。其中「理想混蛋」樂團以《愛的B面—理想混蛋Bestards樂團精選》與漫畫家盧卡斯合作,催生出了《再見了 再見adeus adeus 愛的B面》漫畫。
「從音樂到漫畫,就讓我們一起打開耳朵、打開眼睛、也打開五顏六色的想像力,擁抱這個更大、更繽紛的世界吧!」──「理想混蛋」主唱雞丁(邱建豪),《再見了 再見adeus adeus 愛的B面》推薦序
➤大家快看!有天使
陰雨綿綿的梅雨季午后,臺北市後火車站華陰街的基地書店裡,大聲播放著樂團「理想混蛋」的歌曲〈離開的一路上〉。在投影機前的是漫畫家盧卡斯,巴西人,在巴西畢業於薩爾瓦多大學平面設計系,擔任平面設計師,後於2014年來臺取得美術系碩士學位,成為漫畫家,如今說得一口流利華語。
盧卡斯的新漫畫《再見了 再見adeus adeus 愛的B面》,以三首「理想混蛋」的歌曲為發想,畫了三段關於「再見」的愛情故事。他的編輯在一旁和讀者們聊著這本書的封面設計在製作上的難關,包括盧卡斯設計了雙向摺疊的書衣,好讓三對擁抱中的戀人,分別在書衣的正面和背面露出臉龐和背影,還有書名為了呈現透明,要燙上加厚亮光,一張書衣在機器裡來來回回被烤了4遍。
盧卡斯說:「是天使啊,大辣出版,答應讓我做這種設計。」對漫畫家/設計師而言,創作能夠被最大程度保留、呈現出來,就是最大的幸福。
這部作品原本是在數位平臺上刊登的條漫,盧卡斯表示他曾有作品隨著數位平臺一起消失,再也找不到的經驗,此後他都希望作品最終能出版紙本,也希望作品能好好被「留下來」。
為了將條漫轉換成頁漫,盧卡斯花了3個月重新安排分鏡,許多地方也都重畫。於是「天使」也只好痴痴等待。
➤〈離開的一路上〉
「我很想跟大家說這三個故事,但我會努力不要爆雷。」盧卡斯說。
第一個故事中的戀人是一對男同志。〈離開的一路上〉雖然是一首關於所愛的人離開的歌,但聽起來不是太悲傷。盧卡斯說,「好像是一個分手時不是很難過的故事。」這對戀人米奇與蓋瑞的課題,主要來自年紀的差異,以及不對等的依賴,「這是很多couple都會遇到的問題吧?」不只是同性戀,異性戀也是,年齡差背後的問題是長成經驗不同所帶來的價值觀落差,而不對等的依賴則會造成其中一人的支配權比較大。
「同志也會遇到世代差異的問題。」盧卡斯想表達,以往同志的處境很艱難,學會了凡事都要低調、謹慎,但年輕世代的成長經驗中,身為同志是被接受的、可討論的,自然而然就比較自由奔放。米奇和蓋瑞的故事也描述了這樣的差異。
蓋瑞是職業舞者、米奇則是舞蹈系的學生,「我做了好多研究,舞蹈系的學生都在談論些什麼?」盧卡斯扼腕道,「那時還沒有Chat GPT,不然我就要Chat GPT幫我查資料了。」不過稍後他也不客氣地批評AI繪圖如何扼殺還在繪畫路上摸索的創作者,讓他們失去信心,不想創作。
故事的衝突點來自米奇迷上了變裝秀(Drag Race),而蓋瑞覺得那是低俗的文化。「我很喜歡看一個美國的節目《魯保羅變裝皇后秀》(RuPaul's Drag Race),去年(2024)的冠軍是臺灣的妮妃雅。」在臺北,想看變裝皇后秀,最常去的聚點就是西門町紅樓。盧卡斯將米奇和同學一起到紅樓看變裝皇后秀的情節畫進故事裡。
「在很多人眼裡,Drag Queen不是藝術,只是娛樂。」盧卡斯說,就如同漫畫也不被認為是藝術,「但我就很喜歡漫畫啊!文化能夠分高級和低級嗎?」在這樣的心情下,盧卡斯讓年輕的米奇與較他年長許多的男友漸行漸遠,走上「離開的路」。
➤〈我反芻著你留下的寂寞〉
「這首歌聽起來非常糾結,好像是分手之後,有一個人還是一直走不出來。這樣的情節很容易發展,所以我就想試試之前沒試過的題材,一個很簡單的故事。」盧卡斯解釋,「這首歌的MV裡用了《孟婆湯》的典故,對我來說很有趣、可以講出很多事情,於是就把這部MV直接畫到故事裡。」
這段故事的戀人是一對女同志──臺灣女生小豬和日本混血兒Akemi,她們遇到的問題是文化差異,還有對這場戀情投入程度的不對等。主要場景是小豬工作的理髮廳,而那個場景取材自盧卡斯居住的地方。「就是那種百元理髮店。」盧卡斯喜歡在作品裡植入他對臺灣的種種印象。
「我朋友很少,我發現很多人都會在百元理髮店找人聊天。我想要畫出這種很一般人的生活。」創作這篇漫畫時,盧卡斯剛好去了日本福岡旅遊,所以也將這段旅行化作故事情節。包括他去了一家有迷你豬的咖啡廳,發現豬的嘴邊常有泡泡,還以為是豬會反芻,於是就將歌曲、角色與這個場景連結起來了。
小豬還在狂戀,Akemi已經刻意疏遠,直到兩人都已走入另一段關係,小豬仍然無法真的放下。「我覺得不只是女同志,很多失戀過的人,應該都會對這段故事很有共鳴。」
➤〈滯留鋒〉
「這是我最喜歡的一段故事,講的是另一種再見。這首歌的歌詞雖然很具體,可是有很多解讀空間。」聽這首歌的時候,盧卡斯想起一位從他生命中消失的朋友。「有時你生命裡會有個人默默陪伴你,失去之後,那種一想起來就很無奈的感覺,就像一直無法和再見說再見的滯流鋒一樣。」
故事中,女主角佩欣是平面設計師,男友明澤是那種才華洋溢的藝術家,兩人必須扛起的責任和生活節奏十分不同。然而看似總是被動的明澤,實則一直沒有停止對佩欣的支持和守護。
「我想讓大家知道設計師有多辛苦。」盧卡斯笑道。「故事一開始女主角過了很糟的一天,她的設計被客戶直接放棄,換成一個很醜的設計。」
因為歌詞賦予的畫面感,盧卡斯想要讓佩欣在一個特殊的地方躲雨,回想一件又一件的事情。但他發現臺北到處都有騎樓,如果要讓角色在忽然下雨時無處可躲,或許只有像101大樓前廣場那類型的地方。於是,他打算設計一個廣場上的公共藝術,讓佩欣在下面躲雨。
「那時我剛好看到李再鈐的雕塑,覺得應該就是像那樣的公共藝術,而且他的名字聽起來很像『再見』!」
「理想混蛋」在推薦序裡寫到,三首選曲都是情緒比較滿的作品,盧卡斯也認為這三首歌曲有「EMO」的風格,屬於新世代陰鬱、情緒化的一面。他反覆聽歌上百遍,花了半年想腳本、畫圖,融入個人經驗、情感以及希望探索的議題:「無論是LGBTQ+的愛情還是異性戀的愛情,遇到的課題都是一樣的。」
而這場漫音激盪出來的成果,如「理想混蛋」所言:「盧卡斯離開巴西、讓生命融入了臺式文化的這一路上,所反芻、描繪出的眼中世界是多麼獨一無二、充滿了愛和天馬行空的生命力。」●
《漫射報+》
國家漫畫博物館自籌備期起,過去以《漫射報》為名出版主題刊物,共發刊6期,編輯視角各有不同。國家漫畫博物館於2023年底正式落腳臺中,收穫著珍貴的回饋與善意,現在《漫射報+》重回舞臺.ᐟ .ᐟ 記錄籌備過程的多彩回憶,並將研究調查成果與圖像視野,持續與大家共享。
本文轉載自國家漫畫博物館籌備處同意刊登,原標題與連結為「臺漫動態》在愛情裡學習說「再見」:巴西漫畫家盧卡斯與臺灣樂團「理想混蛋」的漫音花火」。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延伸閱讀
漫射計畫》好故事,能用一句話說出來:常勝談故事創作
漫畫是載體、是傳播媒介,也屬於時代的光。2023年底國家漫畫博物館籌備處正式落腳臺中,東側園區率先開放,多樣化展覽召喚人們踏入園區。2025年起,籌備處以「漫射計畫... 閱讀更多
漫射計畫》專訪川勝德重:雖然能做的事情不多,但能做的事就要盡力做好
2025年夏天,國家漫畫博物館籌備處與京都國際漫畫博物館聯合舉辦《臺灣少年與日本少年──臺日漫畫.百年邂逅》展覽,梳理臺灣與日本漫畫發展交匯的重要歷史時刻與火花... 閱讀更多
漫射計畫》專訪動畫導演王登鈺:懷著漫畫夢做動畫的大男孩
漫畫是載體、是傳播媒介,也屬於時代的光。2023年底國家漫畫博物館籌備處正式落腳臺中,東側園區率先開放,多樣化展覽召喚人們踏入園區。2025年起,籌備處以「漫射計畫...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