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繪本是玩具,帶著讀者在想像世界噗泥!噗泥!訪日本幽默系繪本作家赤川明 ft.書店裡的手製繪本展

2025-08-15 13:26

編按:擁有35年以上創作經歷的日本繪本作家赤川明,以幽默無厘頭的繪本故事聞名。他和台灣的緣分很奇妙,透過在繪本學校認識的同學陳璐茜牽線介紹,赤川明長年以來與台灣繪本創作者保持交流,並經常親自跨海前來參加「書店裡的手製繪本展」(前身是圖畫書俱樂部),也促成他的創作被編輯青睞,在台灣首發出版。

7月底、8月初,他來台20天,宣傳新書《被雲踩到了!?》(大塊文化,2025)《進擊吧!小豬戰隊》(親子天下,2024,接受並Openbook的採訪。受訪當天,他像從自家走出來一般日常悠閒,穿著T恤、牛仔褲和夾腳拖現身,分享創作心路歷程。

每個創作者都有各自獨特的道路。今年65歲的日本童書創作者赤川明,自認是起步甚晚的繪本作家,過程曲折,花了10年才找到風格定位,正式走上商業出版的道路。

➤寫過小說、踢過足球,懷抱動畫夢

赤川明說,「我從小就喜歡說故事」,小學三年級時,好友家中有許多偵探小說,常去玩的赤川明因此愛上閱讀。當時江戶川亂步的少年偵探小說很熱門,小學生赤川明讀了也想自己寫故事。小四暑假,他用400字的稿紙寫出兩萬字的偵探故事《骷顱頭怪人》。好友的媽媽用油印機印了10份,裝訂成冊,送給老師和他們的朋友。

這件事大大鼓勵他,發現自己是會說故事的人。打鐵趁熱,他開始寫第二部小說。但是小孩子的注意力容易轉移,小說還沒完成,他就迷上了足球,「我從沉迷偵探小說的孩子,轉而成為足球少年,也不太讀書了。」他曾經夢想成為足球選手,後來發現,這件事情並不容易。

上了大學,茫然的赤川明參加動畫社,再次點燃熱情。他受到動畫的藝術形式吸引,想窮究動畫的表現手法,尤其喜歡俄國動畫大師尤里.諾斯坦(Yuri Norstein),日本動畫師岡本忠成、川本喜八郎的作品。當時日本動畫產業蓬勃,他看到兩種路徑,一條路是進入電視動畫的製作團隊,當團隊的小螺絲釘;另一條路是成為個人創作者,主導個人創作風格。他曾經短暫嘗試當個小螺絲釘,卻發現需在產業底層熬很久才能出頭,不適合喜歡自由的自己,於是斷然離開。但他也自忖個人創作難以存活,無以為繼。

➤進入繪本專門學校,畢業遇上失落年代

正當不知該何去何從的時候,赤川明偶然在書店看到繪本,眼睛一亮,「不論畫風或故事創作,應該都不難吧,我可以用這種方式說故事。」看來這似乎是條可行的路,於是他報名兩年制的講談社繪本專門學校,興致勃勃朝向專業繪本作家的路線前進。

當時正值日本經濟成長期,繪本出版潮流興盛,不只小孩讀繪本,也有大人系繪本。出版市場百花齊放,繪本載體的潛力被看好,「後來才發現,是我誤解了。」赤川明猛然反轉故事。原來,他就讀繪本學校時正值日本泡沫經濟高峰,消費力強勁,出版市場蓬勃。然而經濟衰退後,出版業受到衝擊,市場萎縮,創作者要靠著出版作品出道的門檻提高了。

以為畢業就可以成為專業作家,但現實沒那麼簡單。繪本學校的指導老師高橋宏之鼓勵學生組成創作者團體,「創作路上,不要一個人孤單走,組一個團隊,大家一起前行。」他和同班同學組成「繪本探險隊」,每年找畫廊場地辦展覽,也會邀請繪本編輯看展,讓創作者努力創作的作品有曝光機會。「繪本探險隊」至今仍持續進行中,今年已是第35屆。


2025年「繪本探險隊」邁入第35年(赤川明提供)


2025年「繪本探險隊」作品展(赤川明提供)

➤打破創作框架,多方投石問路

過去即使同行的夥伴已經有人先獲得出版機會,還沒被出版社認可的赤川明仍將之視為打氣與鼓勵,相信「有一天,我也可以的。」曾經懷抱動畫夢的赤川明,一開始畫繪本時還沒辦法放棄對動畫的喜愛。那時他的畫風偏向奇幻世界,仔細雕琢,一張畫得畫上兩周,一年只能畫出一本,是連自己看了都會讚歎的作品。他意氣昂揚地想用系列作品在繪本界揚眉吐氣,進而成為專業作家,可是作品沒有得獎,編輯來看展覽也沒有結果,住在老家的赤川明,只能邊打工邊創作。

年過30,赤川明想和在繪本學校認識的女孩結婚。求婚時,女孩的父親說:「我不反對你畫繪本,不過,這條路如果走不下去,就去找別的工作吧!」當時一心想結婚,即使心裡不認同未來岳父的建議,卻也滿口答應。婚後,在生計壓力下,作品還沒獲得出版機會,要放棄畫繪本嗎?赤川明不甘心,決定捨棄之前堅持的創作風格,不再執著畫奇幻世界的系列故事,打破對故事樣貌的既定框架,「不要想那麼多,就先創作、多創作吧!」累積作品後,他推著放了原畫的大推車到各出版社投石問路,被拒絕就再回家修改,下次再拉著推車去拜訪。

➤繪本是玩具,讓孩子開心享受故事

1995年,35歲那年,赤川明的作品《烏龜公車》獲得出版社認可。出版社的總編輯說,「這本書很好,畫面很有力量,請務必在我們這邊出版。」他很開心作品被肯定,只是當時完全不懂,蠟筆加油畫溶劑,以手指沾顏料塗鴉,畫面髒髒的,「到底好在哪裡?」

確定詼諧無厘頭的故事情節,以塗鴉風格呈現,是從《大叔和道路》這本作品開始。這本書的出版社很重視孩子的反應,會把繪本直接帶到幼稚園和小朋友共讀。小朋友們往往被故事情節吸引,專注進入故事氛圍。赤川明終於找到自己喜歡、小讀者也喜歡的路線,發現「我可以這樣說故事,可以這樣畫。」

曾經不了解出版社總編輯的肯定,赤川明後來懂了。小孩的反應很本能,喜歡就笑,不喜歡就坐不住,繪本不需要背負大人的價值觀,可以單純直覺地讓孩子享受故事。「無厘頭故事是個想像的世界,讓人沉浸在想像世界裡,對世界有柔軟的看法,有活潑的想法。」赤川明喜歡這樣的自由,也喜歡創作這樣的故事。他意識到,當初在書店看到著名的繪本、畫風精緻的作品,抱著「我也想畫出這樣的繪本」,是種錯誤的認知。繪本就像玩具,要讓孩子開心,不是為了大人認為的價值觀,即使故事有教育的意涵,那也是其次的。


赤川明的「大叔」系列

➤奇思妙想:一條路愛上大叔,飯糰與怪獸打架

中文世界中,還未能窺見赤川明的作品全貌,請他推薦曾在日本出版的作品,他覺得太難選擇了,只分享特別有感情的幾本著作。

前面提到《大叔和道路》(おじさんとみち),是一條路愛上大叔的故事,他很喜歡這個無厘頭的角色,已經發展成系列作品。《拉麵河》(ラーメンのかわ)這本雖然不是銷售最亮眼的作品,卻是能打中小朋友笑穴的佳作。《隔壁是天空》(おとなりはそら)是本充滿童趣,讓人耳目一新的奇幻故事。《我是飯糰》(私はおにぎり)讓飯糰與怪獸打架,非常受到小讀者喜歡。


《隔壁是天空》內頁(圖片來源:絵本ナビ

➤被軟綿綿雲朵踩一腳,會發出甚麼聲音?

近日,赤川明的作品《被雲踩到了!?》在台灣全球首發。這是個幽默感爆棚的故事,雲朵長出各式各樣的腳,被軟綿綿的雲踩到是甚麼感覺?會發生甚麼有趣的事情?怎麼有人會想被「踩到狗大便」的雲朵的腳踩踩看?!作品最初在日本的「繪本探險隊」展出,後來拿給台灣的朋友看,於2023年在台灣創作者團體「書店裡的手製繪本展」展出。展出後被大塊文化相中,經過兩年的籌備與調整,在2025年夏天發行上市。


《被雲踩到了》© 2025 赤川明/大塊文化

和其他創作一樣,這本書最初的靈感是從信筆塗鴉而來。赤川明平常習慣很輕鬆自由地塗鴉,某次畫出雲朵長出腳的畫面,覺得這個點子很酷,就繼續衍生出相關的畫面,然後寫出這個《被雲踩到了!?》的故事。「因為多年的創作經驗,我知道角色要怎麼安排才有趣,這裡放一個阿姨,那裡有一隻河童,角色配置就很豐富吧?」現在的他在創作上更加遊刃有餘,甚至有種鬆弛的舒適感。

《被雲踩到了!?》的中文翻譯是「滷漿饅戰隊」,隊員共有4人,包含赤川明本人和台灣友人陳和凱(阿土)及他的兩個孩子。「滷漿饅」是赤川明自己取的中文名字,都是他最愛的台灣食物,「滷」肉飯、豆「漿」,加上「饅」頭。他學習中文多年,抱著「也順便學中文」的心情,先嘗試自行把《被雲踩到了?!》翻譯成中文,再加上台灣友人協助修改,多次討論後,完成了這本有許多可愛「狀聲詞」的繪本。

➤以自由的頭腦與心靈,持續創作

當年勸他改行不要畫繪本的岳父,前幾年已經過世,赤川明猜想,他可能還是不瞭解女婿在堅持甚麼事情。雖然身為繪本創作者,生活並不算富裕,但是會有很多自由的時間,就像他在繪本扉頁的自我介紹,散步時一小口一小口啜著罐裝咖啡,覺得很自由且幸福,可以用自由的頭腦與心靈來面對創作。

赤川明住家附近有保留自然地貌的公園和小山坡,現在為了身體健康,他一周會散步三次,爬上爬下鍛鍊體力。尤其這幾年身邊朋友陸續從地球登出,他更珍惜把握時間與體力,繼續創作有趣的故事。

訪問結束後,赤川明的下一個行程是參加「2025書店裡的手製繪本展」分享會,發表今年提交的新作品《怪獸出沒的村子》。問他想對台灣創作者說些甚麼?他說,其實很羨慕台灣的創作者,「書店裡的手製繪本展」在獨立書店巡迴展出,創作者都很有活力。聽說這兩年,文化部給予繪本創作者許多鼓勵創作的機制和獎項,身為日本的繪本創作者,聽了實在很羨慕。「創作這條路,可以像我一樣掙扎,但不要放棄,要繼續創作,多多創作,從中摸索出可以自信向讀者說故事的姿態。」

◇橫跨30年的台日繪本創作探險之旅◇


圖片提供:MaoPoPo

這張珍貴的照片,是1998年4月初,台灣「圖畫書俱樂部」成員在東京的合影。這趟日本行,是為了與日本「繪本探險隊」攜手舉辦手製繪本聯展。細看照片,可以發現黃郁欽、陶樂蒂、鄭淑芬與吳嘉鴻等創作者的身影。當時,他們都還是一群投石問路,等待出書機會的年輕創作者。台灣「圖畫書俱樂部」與日本「繪本探險隊」,迄今仍保持聯繫。

2017年開始,每兩年在台灣不同繪本空間舉辦的「書店裡的手製繪本展」,許多成員正是當年台日聯展的參與者,日本繪本作家赤川明也無役不與。

這段從彼此默默無名,走到各有所成的台日創作探險之旅,晃眼已過30年。

◇2025書店裡的手製繪本展◇

今(2025)年第9回的展出,集結了台、日31位優秀的繪本創作者,共有31件手製繪本作品展出。

作品內容豐富多元,包含各種有趣的故事、寓言、詩歌、人生俳句、歷史故事⋯⋯等各類型的創作。使用的媒材更是廣泛,從最簡單的中性筆、基本的色鉛筆、水彩、壓克力顏料、水墨,到拼貼、版畫、攝影、電腦繪圖、布偶製作⋯⋯等創作素材,做出獨一無二的作品。雖然無法誇口説適合0~99歲來欣賞,但相信不管是小孩或大人(當然還有青少年),都有機會找到喜愛的作品。

不過不論現場作品裝幀有多精美、多像市面販售的書籍,這31件作品都是非賣品,是屬於創作者與讀者之間一期一會的相遇。不確定未來哪些作品可能會被出版,只能請讀者們親自來書店裡欣賞、閱讀。

  • 【台北】雄獅星空
    台北市中山區南京西路9號2樓
    展期:7/26(六)-8/24(日)
    (無需報名,自由入場)
  • 【台中】梓書房
    9/2(二)-10/4(六)
    分享會:9/20(六)15:00~17:00
  • 【高雄】洋洋本屋
    10/10(六)-11/09(日)
    分享會:10/25(六)15:00~17:00
  • 【嘉義】勇氣書房
    11/19(三)-12/14(日)
    分享會:12/06(六)15:00~17:00
  • 【宜蘭】嶼伴書間
    12/26(五)-1/26(一)
    分享會:1/17(六)14:00~16:00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Openbook閱讀誌》是台灣少數以非營利方式運營的專業閱讀媒體。我們正在準備改版網站,希望它能更符合您的使用習慣,也更貼近閱讀本身的節奏與思考。我們誠摯邀請您填寫這份問卷,花 5 分鐘跟我們分享您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