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評》由「吃」到「痴」:《迷幻蘑菇》的多重視覺盛宴

2025-07-24 17:00

一個致幻元素的科學探索,要如何轉化成視覺性的漫畫或圖像小說?就幻覺體驗來說,圖像的呈現或許還不是難事,不少漫畫家或影像敘事者都已經用畫面來模擬歪扭奇妙的嗑藥體驗,如小池桂一的《Ultra Heaven》或羅伯特・克朗布(Robert Crumb)的《Stoned Again!》。然而,以菇類出發,描繪一場需要「理性」消化的學術旅程,則是一件頗具挑戰的事。

布萊恩.布洛默斯(Brian Blomerth)為讀者獻上的《迷幻蘑菇》,就是企圖著墨業餘研究者高登及瓦倫蒂娜.瓦森夫婦(Gordon & Valentina Wasson)對致幻菇類的熱情,以及其開創性的研究成果。作者也特別希望藉由這部作品,點出妻子瓦倫蒂娜在研究中扮演的驅動角色。

但首先,讀者翻開這兩百多頁的彩色漫畫後,看到的不是教育知識型的紀實傳記,沒有宏偉的動機闡述或生平背景介紹,反而是透過一連串大幅雙頁的畫格,直觀地鋪述這對夫婦的菇類體驗,讓人感覺特別新鮮。

此外,就風格而言,若我們引用美國真菌學家史塔曼茲(Paul Stamets)在導言中提及的「懼菇」與「嗜菇」兩個對蘑菇迥異的態度,《迷幻蘑菇》顯然是以後者所帶來的歡樂氣氛為基礎,旨在讓讀者感受主角們對菇類炙熱的念想。

譬如從小被灌輸「懼菇」觀念的高登,在蜜月旅行與妻子辯論著是否食用採集的菇類時,其背後出現的死神意象毫無令人畏懼之處。加上緊張的高登露出的汗水,反而讓讀者感覺幽默搞笑,定下了後續追索美味又迷幻的菇類之基調。

事實上,作者布洛默斯用這種糖果感、趣味性高、富有彈性的風格來描繪角色,除了可納入1960、70年代美國發展的地下漫畫流派,還可以回應到20世紀初期美式卡通在角色身體描摹上的「無痛感」。亦即,人物身體可以承受無盡的凹折與暴力,在各種政治不正確的情境下讓觀眾捧腹大笑(可參見早期的米老鼠或貝蒂娃娃等動畫),製造出特別不真實的感受。

相對於日後發展的寫實風格,《迷幻蘑菇》似乎承襲了此類古早的表現,在大面積畫格的並陳上,為只求敘事行進的讀者製造明快的翻頁節奏,但也同時給喜愛享受圖面的讀者滿滿的背景細節:圖鑑式的菇類呈現、裝飾性的線條與樣式、景致中點綴的可愛事件等。讀者在享受視覺盛宴的同時,也一點一點地將研究者的心思帶入閱讀的體驗裡,遙想研究進行時1950年代的挑戰與歡欣。

而在這諸多豐富繽紛的描寫中,我們又會看見「數位平面」與「手繪質感」的衝突性結合。作者好像在不停地暗示這場探索之旅裡會發生的種種兩面性:上述提及對菇類態度的不一致、真實與迷幻世界的分野、具名的高登與暗中的推手妻子蒂娜、服用菇類的莊嚴儀式與進入幻覺的飄然、隱祕女巫與嬉皮朝聖的對立等等。

這些對照都精準相鄰,以一種抹去人類意識主體的形式(角色的動物化與不自然的情緒表達),用多彩歡快到有些不和諧的筆調,試著引領讀者經驗這對夫妻的研究生涯,以及其研究所帶來的正面或負面的後果。

我們大可將《迷幻蘑菇》這本圖像小說,看成是歌頌瓦森夫婦研究成果的鉅作。但因為作者採用的多為全景構圖,其中畫面之複雜,更是縝密計畫的結果(尤其得在異質感之間找到風格的協和是很不容易的),所以我們或許也可以將之視為漫畫家對研究者的觀察手記。它雖然想要彰顯高登研究迷幻蘑菇的努力,也試圖要凸顯蒂娜的角色,但兩人生命過程的種種冒險與難關或許才是作品最後的主軸——因為高登的決定並非完全正確,蒂娜也因故無法走完整個推廣迷幻文化的旅程。

不過,當我們跟著布洛默斯筆下的「狗人」,探索整個圖像與菇類的世界,即便傳記的描寫如作者所言缺了幾塊拼圖,讀者似乎還是能感到心滿意足。因為當我們拾起這本書,隨手翻頁,便能被其中的「視覺美味」衝擊,並迫不及待地想好好「品嚐」這本可口的《迷幻蘑菇》,隨著兒時的瓦倫蒂娜,用自己的雙手摘採一株株可食用的牛肝箘,開發料理並品味簡單樸實的成果,逐步將曾經體驗的美好帶給世人,並持續傳頌發現的喜悅之情。

quan_qiu_hua_de_shi_dai_w300.jpg 迷幻蘑菇:圖像迷幻文化與藝術,橫跨歷史與情感的跨界神作
Brian Blomerth’s Mycelium Wassonii
作者:布萊恩.布洛默(Brian Blomerth)
譯者:白水木
出版:漫遊者文化 
定價:750元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布萊恩.布洛默斯(Brian Blomerth)

以地下漫畫風格聞名的插畫家和圖像小說家,作品結合強烈的視覺創意與深入的歷史研究,常以鮮明的色彩和幽默的筆觸描繪迷幻文化和心靈探索。他的藝術風格獨特,融合了復古漫畫與現代迷幻藝術的元素,具強烈的視覺衝擊力和敘事感染力。

布洛默斯以其獨特的地下漫畫風格和對迷幻文化的視覺詮釋而聞名。他出生於1984年,曾在維吉尼亞聯邦大學(Virginia Commonwealth University)學習繪畫,但後來發現自己對插畫和漫畫的熱愛,開始專注於這些領域的創作。  

布洛默斯的作品融合了20世紀40至50年代的漫畫風格,並深受漫畫家田河水泡(Suiho Tagawa)和迪士尼傳奇人物弗洛伊德.戈特弗雷德森(Floyd Gottfredson)的影響。他的藝術風格被歸類為「狗臉人」(Adult Dog Face)類型,經常在作品中呈現擬人化的動物角色,並以鮮豔的色彩和複雜的細節著稱。  

在職業生涯初期,布洛默斯為朋友的音樂專輯設計封面和海報,並創作了一些漫畫作品。他的作品開始在《Vice》和《Merry Jane》等媒體上發表,這使他能夠全職從事插畫工作。  

2019年,布洛默斯出版了他的首部圖像小說《Bicycle Day》,描繪瑞士化學家雅博.霍夫曼(Albert Hofmann)於1943年4月19日首次合成並服用LSD的經歷。這部作品以其精細的研究和獨特的視覺風格,生動再現了此一歷史事件。  

2021年,他推出第二部圖像小說《迷幻蘑菇》,講述高登.瓦森和瓦倫蒂娜.瓦森夫婦在探索迷幻蘑菇文化和歷史方面的經歷。這部作品融合了科學與神祕主義,展現了瓦森夫婦的研究旅程。  

布洛默斯的作品不僅在視覺上引人注目,還透過深入的研究和敘事,將讀者帶入迷幻文化的歷史與現象中。他的創作為讀者提供了一種獨特的視角,讓人們更深入了解迷幻文化的發展和影響。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Openbook閱讀誌》是台灣少數以非營利方式運營的專業閱讀媒體。我們正在準備改版網站,希望它能更符合您的使用習慣,也更貼近閱讀本身的節奏與思考。我們誠摯邀請您填寫這份問卷,花 5 分鐘跟我們分享您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