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推廣閱讀」文化幣做到了嗎?獨立書店使用觀察

2023-10-03 11:00

「推廣閱讀」無庸置疑已是國家方針。過去以來,作為出版主管機關的文化部,除了以各種獎助方案振興產業,也曾以發放「藝Fun券」等方式,從消費端挹注產業發展。今年,文化部更首創「文化幣」點數概念,針對18-21歲青年發放成年禮金1200點文化幣,可折抵藝文消費,適用範圍包括藝文展演、圖書、文創工藝等,自6月6日開放領用,使用期限至明(2024)年6月30日止。

值得關注的是,相較於過去領用年齡層、可消費商品都較廣泛的藝Fun券,文化幣更聚焦於圖書的消費。排除文具、或書店內餐飲等使用,更針對獨立書店推出「點數放大」專案,即每使用2點加贈1點,最多可將1200點放大為1800點,對書店銷售的助益頗大。

據文化部9月1日公布的資料,目前文化幣抵用金額已破4.5億,其中超過45%用於購書——書店及出版業約2.1億(47.4%),排名第一,遠勝於次之的表演藝術及文化體驗(16.3%)、文創工藝(11.8%)。

➤獨立書店很有感

在獨立書店部分,文化部7月底的數據顯示,獨立書店的抵用金額約在文化幣整體消費金額的10%。文化部長史哲日前更指出,明年成年禮金將常態化,並擴大領用年齡層為16-22歲,共計150萬人、18億的消費市場,「這可能成為影響實體書店整體營運、青年閱讀習慣養成,甚至是出版產業是否能長期、永續經營的關鍵。」因應文化幣政策,不少獨立書店卯足勁推出創意行銷方案,並對文化幣帶來的消費力「相當有感」。

例如台北的現流冊店,推出「有你的包裹,請簽收」企劃,邀請吳曉樂、朱宥勳、法律白話文運動等三組在高中、大學生族群具有高人氣的作家或團體,各自推薦一份書單,設計成總值超過1800元的包裹,售價文化幣1800點,內含4至5本書籍,加上作家的一封信、給讀者的小卡與簽收單。


照片提供:現流冊店

三人的書單以文學、社科類為主,包含本土和翻譯書籍。因事先不知內容的「福袋」概念帶來的驚喜感,加上作家的號召力,自6月起開放預購,至今已超過百人登記,包括少數以現金購買者,反應熱烈。現流冊店統計,至今店內使用文化幣的銷售額約15萬元,6、7月單月營收較過去幾個月,皆成長高達50%。

店長林潔姍表示,現流冊店原本客群為25到35歲讀者,為了拓展領用文化幣的大學生族群,因此構想這個企劃,果然成效顯著。「有7、8成預購包裹的讀者,是第一次來我們書店,不少人一領完包裹,就坐在店裡讀書,因此感受到書店不同於網路買書的氛圍,對他們來說是很好的獨立書店初體驗。」

現流冊店今年1月甫開幕,林潔珊表示很幸運這半年內,適用許多相關補助和文化幣政策,但也認為獨立書店必須具有相應活絡的活動策劃力,才能吸引客群。

在高雄經營10年的三餘書店則表示,目前已收的文化幣金額剛破20萬元,與去年同期相比業績約成長三成,文化幣的推波助瀾帶來不錯的成效。三餘曾在7月底統計文化幣銷售的書籍排行榜,令人驚喜的是,銷售排行第一的類別為台灣作家詩集,其後依次為日本翻譯小說、插畫類小誌、台灣作家散文、哲學類經典。

與現流冊店不同,三餘書店店長盧宥臻表示,店裡的客群主力偏向20幾歲的年輕人,與文化幣發放對象重疊。三餘觀察到,這個族群平常買書有經濟考量,因受惠於文化幣而提高預算,可一次買到4、5本書。且因應獨立書店點數放大方案,滿大比例的客人會一次用完文化幣加碼為1800元的點數。


照片提供:三餘書店

針對銷售排行,盧宥臻表示三餘過去曾有任明信等詩人經常性舉辦聚會活動,店內書籍也以文學書為取向,許多獨立出版的詩集、圖文漫畫或雜誌也會來店內寄售,加上大面積的詩集陳列專區,因此詩集排名居冠,並不意外。

反而排行第二的日本翻譯小說令她驚奇,「這是過去在年度銷售裡並不突出的類型,以前日本文學約莫只有太宰治的《人間失格》一枝獨秀,」她笑說:「大概因為正在自我摸索的年輕人,特別能在厭世的太宰治身上找到共鳴。」但這次則發現,同一筆訂單除了太宰治,還有其他不同的日本作家作品,可能是文化幣一起帶動了日本文學類的銷售。

整體而言,盧宥臻對文化幣帶來的銷售力很「有感」,不過7、8月剛好是暑假,過去兩年因疫情難出國,國內旅遊的觀光客群驟增,暑假本來就是店內旺季,因此文化幣的後續效益可持續觀察。

台中的邊譜書店曾在受邀至文化部分享時反應,文化幣的訊息透過師生間的傳播頗具效益,也確實提高青年讀者的預算,得以購買較高價的套書。

在台北永和深耕近20年的小小書房負責人劉虹風則表示,因為小小經營的小寫出版恰好在6月底推出知名作家吳明益的新書《海風酒店》,在全台獨立書店掀起銷售熱潮,「所以統計這段時間小小書房營業額與文化幣的關聯,有點不太精確,很難排除這本書的因素。」

但劉虹風仍粗估,6月文化幣帶來的營收約兩萬多元,約佔店內整體營業額5%,接著7、8月文化幣的效益快速遞減,單月僅剩5000~6000元。因此她坦言對小小來說,文化幣的挹注並不明顯,暢銷書目也無特別不同。

她解釋,因為店內向以人文社科書籍為主力,經營的會員主要是研究所、上班族至65歲的族群,與文化幣的使用族群並無重疊。相較於先前藝Fun券發放時,許多會員持券前來「把大書帶走」,這次較看不出效益。

然而劉虹風仍正面肯定文化幣政策,「過去我一直反對『大撒幣』的政府補助,但針對特定年齡層、特定場所的文化幣我是支持的。因為這個政策讓有閱讀習慣的青年讀者,提高買書的消費力,為這個年齡層的讀者閱讀扎根。」不過她也喊話,文化部對實體書店的補助已做很多,「我更希望政府做的是,早日推動圖書定價制。」

此外,基隆的見書店也推出與現流冊店類似,以基隆、書店為元素,價值共2200元的「閱讀禮袋」。推出第一週,文化幣的消費便高達店內業績的1/4,而7、8月每天的平均業績都破萬。店長楊雅萍表示:「因為文化幣獨立書店加碼的誘因,讓平常習慣線上消費,或是尋找連鎖書店的學生族群願意進店消費。一旦走進店裡,距離感消失,有了被記住跟被喜歡的契機,回購機率也增加了。」


照片提供:見書店

➤永續推廣閱讀

除了全台402家獨立書店,連鎖書店在這波文化幣浪潮中又有何感受?相對於獨立書店的企劃,連鎖書店推出的相關行銷多為優惠、消費加碼等,業績成長也明顯可見。

金石堂連鎖書店行銷部協理汪信次指出,6月至今,文化幣約占全店銷售額兩至三成,其中包含圖書類和歸屬文創商品類的桌遊商品。與去年6至9月相比,整體業績也成長約兩至三成。

文化幣消費在金石堂的暢銷圖書類型,以文學類居冠,如近年火紅的本土暢銷作者黃山料的書籍便高居排行榜。此外,包括打造成功法則的《原子習慣》以及心理勵志書、語言學習書等,也都有不錯銷量,榜單反應出年輕讀者的取向。

因應金石堂滿600元再送50元抵用券的優惠方案,汪信次表示整體客單價提高,高達75%的消費金額超過600元,且有明顯同儕效應,許多學生結伴同來。但相對地,6、7月過後,也明顯可見文化幣的使用衰退。

在地域上,目前金石堂各分店的銷售並無明顯的縣市差別,端看該分店周遭的其他實體書店數量多寡。比如在屏東潮州等較偏鄉地區,金石堂單店內的文化幣消費就會較突出。

汪信次表示,在文化幣定案明年發放擴大為18至21歲之前,金石堂便曾建議文化部,將發放的年齡層下降至小學生,「因為高中、大學生的閱讀喜好大多定型了,以推廣閱讀的立場,應該從更小鼓勵。」

推廣閱讀已是不容質疑的官方政策,除了成年禮金文化幣政策從消費端鼓勵,文化部也推出許多相關的振興方案,如「創新書市」活動,自7到10月起將有數百間書店、出版社、藝文團隊等辦理上百場閱讀相關市集,希望將人潮帶回書店,更推動實體書店作為「閱讀第一線」的地位,也讓整體出版產業,獲得永續經營的力量。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