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書評》我是誰?未來的我會是什麼模樣?讀《雅希葉的倒影》

2023-09-03 12:00

(圖片提供:大塊文化)

每個孩子成長過程,可能都曾問過自己:我是誰?未來的我會是什麼模樣?

大草原上,一頭老獅子死了,倒影卻以靈魂姿態遺留於世,未隨形體失去生命力而消散。倒影選擇了一個和自己完全相反的小女孩雅希葉,讓悶悶不樂、不愛上學的她,突然間變得強大、活潑又快樂,大吃大喝、大吼大叫,充滿力量。只是,一切很快失控了⋯⋯獅子倒影帶來的感覺再好,也不屬於雅希葉,雅希葉必須找到自己真正的倒影,那隱藏在一個最難被注意到的角落。

在《雅希葉的倒影》裡,主角是小女孩,也是獅子的倒影。前者得到意想不到的改變,那是自己嚮往的模樣;後者得到的是寄託,是自己想展現的姿態。雙方在故事裡都在對抗,雅希葉要對抗自己的不足、他人強加的形象與期待,設法接受自己,獲得真正的自信;倒影則要對抗及克制改變他人的力量,看見自己的慾望,明白能夠控制自我才能真正大無畏。

我不禁把獅子的倒影,看成一種家長的控制欲:為孩子張羅補習班、才藝學習與假期活動,要孩子出色、有才華、有自信、善於表現自我,更符合家長心目中「好孩子」的形象。在教養這條路上,他們成了孩子的影子隨侍在側。而孩子也深受家長影響,塑造了自己看待世界的方式、與人相處的模式、面對困境的解法等。

有些親子能在「提供支持」與「尊重孩子」之間找到平衡,但更常見的,是父母過頭的干涉。他們想把過去自己想做但沒做到的,設法施展在孩子身上,相信「父母總是為了孩子好」,導致孩子過分地討好與配合,最終在某個時間點無法再忍耐,孩子發現自己早已消失無蹤,自己只剩下父母想要他成為的模樣。

當然,我們也可以把家長的控制欲,替換成模仿朋友的渴望、偶像崇拜,或是配合外界不停歇的要求。關鍵都在於,我們要被他人(外界)決定自己走向何方、成為什麼樣的人嗎?我們有雅希葉停下來的決心與勇氣嗎?

《雅希葉的倒影》用最輕盈的倒影,討論了沉重的「自我認同」,引導讀者思考「自己是怎樣的人」、「要去向何方」、「想與周圍建立起什麼樣的關係」。可喜的是,本書避開了說教的陷阱,緊守童書該有的各項優點:豐富的想像力、優雅如詩的文字、能引起共鳴的故事背景塑造、與兒童對話的流動性。插畫更有極高藝術性,那鮮明的色彩引人進入故事,率性的線條與繽紛的波浪圖紋,造就了幻想的發生。

我們好像是隨著躍然於紙上的老獅子,跳過一頁又一頁,輕輕巧巧的,帶領我們進入難解的身分認同、自我成長等課題。

我想,無論是天真的幼兒或剛下班的疲憊中年人,都會對這個故事有所共鳴。想想看,在每日百無聊賴的上學、上班生活,誰不期待能在水窪裡看到一隻獅子的倒影?還是,我們已經害怕越來越不認得自己?

不要緊,本書的結尾給了答案。雅希葉沒有像希臘神話故事一樣沉迷於倒影,她順利找回了自己,但獅子的倒影也沒因此消失。她發現,原來生活在這個世界可以有好幾種姿態,不必捨棄原本的自己,但也無須放棄別的可能。生命會繼續運轉,讓我們越來越變成更好的模樣,前提是我們必須誠實地看見自己。

現在,我們可以和孩子開始討論,獅子的倒影會是我們生命裡的何物?

我也建議,在未來不同時刻,一次又一次把這本書重新讀過,一定會帶來不同的感受與發現。閱讀的樂趣與幸福就是如此。

quan_qiu_hua_de_shi_dai_w300.jpg 雅希葉的倒影
Les Reflets d’Hariett
作者: 瑪希安.卡迪(Marion Kadi)
譯者:尉遲秀
出版:大塊文化
定價:480元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瑪希安.卡迪 

瑪希安.卡迪是一位作家和插畫家,童年生活在法國,目前住在美國波士頓。喜愛野獸派畫家亨利·馬蒂斯(Henri Matisse)、那比畫派畫家維亞爾(Vuillard)、波納爾(Bonnard)等。她在法國杜珀雷應用藝術學院(School Duperré Paris)和法國聖艾蒂安高等藝術與設計學院(L'École Estienne)學習平面設計和排版,經常為報章雜誌繪製插畫,包括《紐約時報》、法國《Zadig》雜誌、美國《Poetry》雜誌等。本書是她的第一本童書創作。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