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附神者與瓦斯工的女兒:林徹俐與郝妮爾訪談

作家林徹俐(左)與郝妮爾

當女兒長大以後:父親與家

作父親的女兒,有從小備受寵愛,以《父親的帽子》寫滿與歐多桑森鷗外甜蜜時刻的森茉莉;亦有面對父親太宰治多次攜手他人共赴黃泉,認為自己要為父親贖罪的津島佑子。此外,也有敬愛、尊崇父親朱西甯,進而親手執導紀錄片《願未央》刻畫家族記事的朱天文。父親與女兒,始終是文學家的生命母題。

今年林徹俐出版第一本散文集《附神:我那借身給神明的父親》,以女兒視角追問、回望父親附神以來的生命歷程;郝妮爾則推出小說《卡西與他們的瓦斯店》,透過三間瓦斯店的不同角色,勾勒出家鄉宜蘭的生活地景。在虛構與真實之間,女兒們都是睜著眼望向父親的記述者,以不同的形式呈現家族的流轉與興衰。

同為七年級後段班的林徹俐與郝妮爾,成長過程有些相似。兩人在散文中不約而同提到,父親在她們出生的那一年,買下了自小長大的家。但成家不表示就有著光明似錦的未來,「對我來說,家好像不只是空間,而是跟人有關,是跟誰在一起的問題。」儘管秉持這樣的家庭觀念,林徹俐坦言:「可是小時候總覺得父親把『外人』看得更重要,他好像可以為了照顧別人,選擇犧牲我們。」

父親同樣重外人甚於家人的郝妮爾也回應,這或許正是世代之間的不同。談及家族與家庭,她認為應屬不同的定義與想像:「在我們看來,家族就像包粽子一樣,一串接著一串。但我認為家是空間的歸屬,窗外望出去的街景,一起擁有的記憶……我更在乎的是小小的生活,那才給我家人的感覺。」

女兒多年以來被父親注視,也注視著父親。林徹俐說:「因為父親能夠附神,客人總會到家裡問事。我從小被訓練做家事,要懂得招待客人。」然而殷切迎來的,卻是父母被旁人話語中傷。客人總要反客為主,對家庭指指點點。林徹俐難過地說:「長大後就想跟父親相反。」


作家林徹俐童年照片(林徹俐提供)

兩位作家交換意見,咸認這或許因為上一輩的父親,多是「家族長式」的存在,自認帶有照顧他人的責任。郝妮爾也回顧自己的原生家庭:「他(父親)當然可以對他人釋出善意,但為什麼總是要搞得自己好像沒有選擇的權利?」

《卡西與他們的瓦斯店》故事中,妻子葉淑靜催促丈夫王子健收款,但面對弱勢家庭,王子健又再次心軟。林徹俐稱許小說將掙扎處理得動人,郝妮爾回應,上一輩那種照顧弱者的使命感,「反而讓在乎蠅頭小利的女性,好像理所當然變成壞人——但說到底,女人也是為了持家,如此而已。」林徹俐心有戚戚,頻頻點頭。


作家郝妮爾(中)幼時與父、母的合照(郝妮爾提供)

家是永恆難解的難題,當女兒長大以後,才逐漸靠近父親的背影。「好像接近了父親當時的年紀,才慢慢懂得父親的決定。」為了抒發從小累積的內心情感,林徹俐開始寫下有關家族的文字,從女兒角度記述所見所聞。附神的父親從來不說自己的想法,「他只擔心我會不會得罪親友、傷害他人的感情。」林徹俐說,父親表達情感的方式很內斂:「他從不說愛,但有次他終於說:『妳做得很好。』我覺得那就是他的極限了。」

《附神》書中有一句:「有種相信,是女兒對父親的相信。」林徹俐說,自己被問過很多次:相信乩身與附神嗎?她總是毫不遲疑地點頭。女兒們的確相信著父親,譬如郝妮爾說自己的政治意識從小複製原生家庭,一切都是如此自然,深信不疑。畢竟就連自己的名字,都是紀念已消失的祖輩原鄉「察哈爾」(現屬內蒙古自治區)。一直要到2014年太陽花學運,她才重新展開自己的追尋:「我爸從不會說自己是宜蘭人,但他根本沒去過察哈爾。有次我先生出差去了北京,他問冷不冷,先生說當然冷啊,父親只回說:『冷才好啊。』」但其實他根本未曾體驗過那樣的天寒地凍。

郝妮爾因此意識到創作者與土地之間的關係,《卡西與他們的瓦斯店》描寫的宜蘭,有豐富的人情與地方發展脈絡,或許就是這樣意外孕育出來的。而隻身在外的林徹俐,《附神》中也把視線投注在台南原鄉,寫下家與鄉之間多年變化,例如往年鬧熱的酬神已經簡化。兩者之間或有異曲同工之處:女兒們決定寫出自己的家。

職業是有分貴賤的:藍領父親的女兒

真正讓她受傷的不是謠言本身,而是她們左一句『送瓦斯這麼辛苦』、右一句『瓦斯工的女兒還這樣』,好像真正的問題不是女兒做了什麼,而是爸爸的職業。

──《卡西與他們的瓦斯店》

父親雖然做為附神的乩身,「但這只是做志工的。」林徹俐說,小時候家裡曾經開過鐵工廠,母親總要她在職業欄上填「商人」,後來工廠應友人邀請轉往泰國,又因投資失敗而倒閉。父母工作繁忙,林徹俐從小是工人阿桑餵養長大的孩子,但她一直看在眼裡:「父親有個心結,覺得自己是賺辛苦錢的,所以被其他人說教,也從不反擊。」

多年以來,林徹俐看著父親在言語、生活上被低視對待,但女兒始終仰望著父親:「我時常不明白,為什麼父母要乖乖地『被建議』。」漸漸長大,進入學校、社會後,才慢慢意識到各個行業鑲嵌於社會的地位,原來領子有藍有白。她說:「小時候在鄉下還好,到市區唸高中之後,就開始看到跟別人的父母有些差距。」


(僅為情境示意圖,取自數位島嶼

郝妮爾的父親是開瓦斯店的,她在《卡西與他們的瓦斯店》寫道:「如果是公務員養的女兒還會有人說這種話嗎?如果是銀行員的孩子呢?送瓦斯的就怎麼了?」她把自己的感受與觀察化作虛構,「寫成散文太赤裸了,所以我選擇把自己拆成碎片,塞進小說裡。」

小說後記裡,郝妮爾寫下:「我從小就不相信『職業無分貴賤』。」她說自己寫下這句話,是不想喪失警覺:「我認為以勞力付出賺錢的人,或多或少都有意識到自己與中產階級的差距,但他們值得更多尊敬。」從小注視父親,理解各種職業傷害與辛酸,「我必須用一部小說來向人訴說:我是瓦斯店養大的孩子。」

小說出版後,許多人告訴郝妮爾自己也是瓦斯店長大的,她才驚覺台灣的瓦斯店密度有多高。「平常沒人會主動去提啊,對很多人來說,這就是日常風景。」多數的藍領們穿梭在生活裡,默不作聲,用自己的溫度建構出平凡景色。他人的言語如一把利刃,而女兒已不想再看見父母憂傷的神情。

林徹俐也時常開導父母:「不用每次都聽別人說的。」在年歲過去,逐漸有能力支撐父母的時候,女兒們紛紛用自己的方式,保護了家。


郝妮爾父親於自家瓦斯行的工作情景(攝影:Eric Chen)

說與不說的父親:女兒們的故事網

要寫下父親的故事,就得先層層掀開家族這襲華美的袍子。女兒們如何詢問與聆聽,在時光的洪流中,淘出回憶與故事?林徹俐稱父親寡言但記性很好,「我錄了一次對話就結束了,但總共說了3、4個小時。」父親娓娓道來,從被命理師指稱非凡人的三叔之死,後來名為遊海的年輕城隍附身,到最後開展家族枝葉,「我覺得這也是理解父親的過程,聽了之後才比較明白,他常常說的『沒辦法』是怎麼回事。」

寡言、傳統的父親逐漸有了模糊的線際。例如林徹俐的姊姊與姊夫曾因故暫時搬回娘家同住──這可是會被鄰人多嘴的,而父親又格外在意外界眼光。林徹俐說:「本來以為我爸會反對,但他卻簡簡單單說了一聲好。那個傳統被打破了,有什麼在鬆動,父親不說,但我們也知道,那是因為他對女兒的愛。」


作家林徹俐(左)與郝妮爾

郝妮爾本來也想從父親下手,但他卻搖搖手說:「瓦斯店的故事沒人想看。」在修讀范銘如教授開設的女性文學專題課程後,「我才想通,發現可以用女性的敘述角度書寫。」於是訪問對象改為父親的得力助手——母親。母親的話頭逐漸成為小說的點,父親在旁聆聽還要跳出來指正:「不對啦,這裡說錯了。」瓦斯店的日常遂慢慢長出來,故事自此有了織網。

郝妮爾一直很嚮往寫出《強風吹拂》、《沒有愛的世界》等小說的三浦紫苑,能把職人書寫發揮到極致。於是在幾部散文集之後,第一本小說便圍繞著家族記憶中的瓦斯店開展。「我希望說到鄉土或本土,不要再是悲情了。我想讓大家知道,雖然有些東西衰敗了,但仍然很有力氣。」這或許也是她理解父親的過程,儘管艱難,仍然充滿生機。

做為讀者,我們看見的兩本精彩書寫,是兩個女兒面對同樣寡言的父親,在溝通、訴說之間相互理解,終於用自己的角度,說出了他們家、也是你們家的故事。

quan_qiu_hua_de_shi_dai_w300.jpg 卡西與他們的瓦斯店
作者:郝妮爾  
出版:南方家園
定價:360元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郝妮爾
1989年生於宜蘭,東華大學華文所藝術碩士。於宜蘭經營「向予書苑」,同時耕耘採訪寫作與藝文評論。曾獲林榮三文學獎、鍾肇政文學獎、蘭陽文學獎、後山文學獎、東華文學獎。創作範疇橫跨小說、散文、劇本、童話與報導寫作。
著有散文集《我家,或隔壁》。喜歡大多數的狗,及少數幾隻貓。


quan_qiu_hua_de_shi_dai_w300.jpg 附神:我那借身給神明的父親
作者:林徹俐
出版:印刻文化
定價:300元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林徹俐
生於台南靠海小鎮灣裡,寫字的白羊座女子,從1999年開始喜歡五月天。
東海大學中文所碩士畢,現就讀於中正大學中文所博士班。
在各端奔忙的日子裡,希望能將生活所感都化為文字,期望自己能成為不斷書寫的人,在遙遠未知的未來繼續寫著。
作品曾榮獲府城文學、紫荊文學獎、懷恩文學獎、打狗鳳邑文學獎、時報文學獎、國藝會補助等。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Openbook閱讀誌誠徵【數位美術編輯】(全職)

詳情請點選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