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如何忘記一場學生運動?評《五四讀本》

2019-05-16 18:30
  • 石牧民(靜宜大學台文系兼任助理教授)

2018年11月24日,台灣地方選舉、公民投票的結果,印證「太陽花學運」進步、世代正義的紅利用盡。政治、輿論場域中的競爭朝向常軌復歸。進步、年輕等品牌,本身不再一呼百諾,而必須與保守、建制角逐說服力及號召力。「儘快忘記『太陽花學運』」既已在清理戰場的反思聲音中出現的當下,身在台灣的我們又該如何看待另一場百年前發生在中國的學生運動?

大塊文化的《五四讀本》,以編年體的形式輯錄50篇五四運動時期的時人文稿;編者陳平原在序言中自陳,該書的編輯策略在「呈現犬牙交錯的對話狀態」,求詳也求實。這種再現五四運動的方針,實際上對應著當前台灣回顧五四運動時無可規避的態度:

如實、建設性地識讀五四,唯有忘記「五四」。

我們習於召喚的「五四」,從來不是五四。《五四讀本》的序言細數選文中以北京大學關係者的作者為最;另外,以《新青年》作為出處者又為最⋯⋯同時交代上述的傾向不出於偏頗,而有時代因素作為脈絡。實際上,該書選文之齊全,恰恰反映著數十年來,台灣、中國等地奉為「改革」、「前進」精神源頭,一再召喚一再回歸的「五四」,莫不受到各國各地主導論述的審查與篩選。

以台灣為例,選文中的陳獨秀、李大釗、魯迅等人,在很長一段時間中,被排斥在台灣所慣習的「五四」論述中。五四新文學運動的面向,一方面在台灣的「五四」之中被放大,同時也被偏廢。新文學運動對於「最適切、實用文學語言」的論爭,實際上是國族文學的論爭;同時,在錢玄同、周作人等人文中,更能夠窺見此一「國族文學」的體認裡,有國體、社會、階級等線索。

這些線索,日後不僅撕裂了一群志士,最終更撕裂一個國家。而不願意或不敢直面撕裂的各方,將要掩埋有損己方顏面的線索。然後,他們要一再召喚他們各自奉為「傳統」,實則為「節本」或「潔本」的「五四」。

更進一步看「五四傳統」在台灣的延續,會看見更多嘲諷性的矛盾。《五四讀本》的選文斷代,終結在「新文化運動取得決定性勝利」的1922年。所謂「決定性勝利」,在精神層面上,無非傳統儒家體系的思維經受根本質疑;在文學層面,則是文言一舉被認定為陳舊的文學形式。

然而,2010年代後期的台灣,還在經歷課綱中文言、白話選文比例的攻防,還在追求婚姻平權的路途中一再聽聞反動的一方亟言「維護傳統家庭價值」。矛盾的是,堅持文言選文比例、捍衛「傳統價值」的一方,卻也是最積極表述「五四傳統」、召喚「五四傳統」的一方。

凡此種種,是如實識讀五四前,必須忘記的「五四」。《五四讀本》詳實的五四文本,同時在召喚著闕如的五四文本。

闕如的是作為片面的國族傳統之外,東亞脈絡中的五四。以《五四讀本》中1915年至1922年的斷代為基準,整個五四運動座落於日本國「大正時期」(1912~1926)的中葉。形式上作為發生於中國的學生運動之五四,其思想、策略、能動性的根源,不能夠不考慮彼時「日本以致於中國」的知識傳遞向量。將中國的五四運動歸還於群眾運動、社會運動風起雲湧的「大正民主」東亞脈絡之中,實際上是忘記「五四」作為一個片面而不準確召喚咒語的方法。

闕如的也是一旦以「台灣」作為立足點,必要認識到五四運動中「國族文學」、「文學語言」的論爭,並非只發生在中國;1930年代初期,殖民地台灣的鄉土文學論戰,觸及了一模一樣的問題、一模一樣的關懷。然而,在長遠的時間中,1930年代發生在台灣的「國族文學」、「文學語言」論爭,即便時至今日,尚未被認可為一模一樣的傳統、一模一樣的根源。至今,他沒有和「五四」一模一樣的經典地位。

五四仍然要一再被召喚的未來中,片面而偏頗的「五四自助餐」必須被忘記。如實、建設性地識讀五四,唯有忘記「五四」,還他一個超越「一中」的東亞視野,一個知道必須數算台灣的東亞視野。

wu_si_du_ben_shu_yao_li_ti_shu_.jpg

五四讀本:掀起時代巨浪的五十篇文章
編者:陳平原, 季劍青
出版:網路與書出版
定價:480元
內容簡介

編者簡介:

陳平原
廣東潮州人,文學博士,北京大學博雅講席教授(2008—2012年任北大中文系主任)、長江學者獎勵計畫特聘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先後在日本東京大學和京都大學、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德國海德堡大學、英國倫敦大學、法國東方語言文化學院、美國哈佛大學以及香港中文大學、台灣大學從事研究或教學。曾出版《觸摸歷史與進入五四》、《作為一種思想操練的五四》、《中國小說敘事模式的轉變》、《中國現代小說的起點》、《千古文人俠客夢》、《中國散文小說史》、《從文人之文到學者之文》、《中國現代學術之建立》、《作為學科的文學史》、《當代中國人文觀察》、《老北大的故事》、《大學何為》、《抗戰烽火中的中國大學》、《左圖右史與西學東漸》等著作三十餘種。

季劍青
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系中國現當代文學專業,獲文學博士學位。現為北京市社會科學院文化所研究員。主要從事中國現代文學、民國北京都市文化方面的研究。著有《北平的大學教育與文學生產:1928-1937》、《重寫舊京:民國北京書寫中的歷史與記憶》。譯有《中國現代女性作家與中國革命:1905-1948》、《趙元任早年自傳》。編有《傳燈:當代學術師承錄》(與張春田合編)、《北平味兒》。論文亦散見於《文學評論》、《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近代史研究》、《中國文學學報》等刊物。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