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名:管理受損身分的筆記》,是社會學者高夫曼(Erving Goffman)剖析社會污名日常運作的經典之作,這本書在1963年出版之後,迅速在不同的研究議題上引發迴響。。
其實不難理解,因為你、我一生在與他人互動的各種層面上,都可能會不斷捲入各種不同的「污名化」遭遇。高夫曼在書中指出,污名實際上是一種連結「屬性」與「刻板印象」之間的特定關係,具有強大的貶抑效果。當各式各樣的歧視加諸在這些受污名者身上時,他們的生命機會也將受到限制。
換言之,成熟的社會應對污名化背後隱藏的意識形態與篩選機制,以及可能引發的效應心存警惕,並以行動來改變污名所承載的社會意涵。而這不僅能改善受污名者的生活處境,也能為看似未偏離社會常規的人們,創造更寬廣的生活空間。
其實,所謂「正常者」與「受污名者」,往往僅是一線之隔。一個曾被視為正常的人,也可能在莫名背上他者所給予的污名後,就此掛上不正常的標籤。
遊民,是深刻體驗社會污名的群體之一。實際上遊民組成多元,其間的異質性極大,但在「居住困難」這個共同屬性上,讓他們一致被烙上「好吃懶作、骯髒混亂」等幾近一致的僵固形象。在負面標籤的綑綁下,他們的真實面貌被一併打包起來,而更加模糊不清。
多年來,台灣關注遊民人權與生活的民間團體,陸續投入遊民去污名化的行動,諸如當代漂泊協會舉辦遊民攝影班和展覽,以及芒草心協會推動遊民導覽的街遊方案等活動,皆是讓遊民以不同的方法為自己發聲,希冀讓更多人看到他們有別於「刻板印象」的一面。
但另一方面,面對如此多元複雜的組成,如何在不友善的環境氛圍下,推動該群體的去污名化行動,使遊民不致擺盪在污名與過度美化的兩個極端,卻也是筆者在2015年策畫以遊民家當為主題的「棄物展」時,深刻感受到的真實挑戰。面對這樣的挑戰,近來出版的《無家者》與《街頭生存指南》兩本書,不僅同樣試圖去除遊民身上的污名烙印,而且兩書各有特色的書寫和編排,也打開了更多與社會進行細緻對話的可能性。
《無家者:從未想過我有這麼一天》
每個人一生的生涯,至少都能寫成一篇小說,無論你是誰。日本大文豪井上靖,曾經這樣對當年尚未成名的日本小說家山崎豐子這麼說。
法國前內政部長德布雷(Jean-Louis Debré)應該也作如是想。他相信每個人背後總有一段故事,一段生命旅程。在他的鼓勵下,遊民胡戈爾(Jean-Marie Roughol)寫下了《我的街頭人生》,將讀者帶到一個陌生或甚至根本不曉得它存在的世界,讓街頭上被人遺忘的面孔重新被看見。
《無家者》的出版,則帶領我們看到台灣版的街頭人生。作者李玟萱透過採訪,寫下10位遊民的生命故事,雖不似胡戈爾的自我書寫那般深入,但正如作者所言,要讓遊民們願意分享他們受傷、荒謬,甚至感到難堪的生命,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這本書確實將許多人眼中模糊不清的街友群體,還原成一個個清晰可見的人。作者也寫下了5位長年與遊民密切互動的資深社工的真情告白,他們工作上的委屈、辛苦、甚至曾有的憤怒,無所避諱地呈現在這本書中。
本書讓我們有機會直視一個個遊民從有家到無家的真實故事,既不迴避他們生命裡的貪、嗔、癡,也能了解到他們的夢想與渴望。而透過社工的他者凝視,更全面勾勒出遊民做為一個人的圖像面貌。這些都讓讀者得以在閱讀中「注視的是真實的生命和遭遇,而非一個印象或是標籤,或許就能有一些理解開始隱隱流動。」這正是《無家者》以多種視角書寫,為去污名化提出的一種實踐。
《街頭生存指南:城市狹縫求生兼作樂的一堂課》
與《無家者》有著同樣的初衷,《街頭生存指南》的作者團隊人生百味,同樣對街友的差異組成深有所感,但他們以另種創意書寫與編排,來進行去污名化的反擊。書中分為生存(食物/用水/睡處)、生活(工作/資訊)和生態(遊樂/社群)三部,每一部都在挖掘遊民在都市暗處不為人知的生存祕訣和潛規則。除了調查評比各個遊民的生活資源點,也以圖像總匯他們在街頭生存的各種小撇步,並加入職業生存者前輩的現身說法,進而讓讀者看到遊民背後的百種滋味和苦中作樂的生活圖像。
這些看似擺脫悲情形象的趣味化呈現,突出了作者擬傳達的想法:就算一無所有,也有資格好好地活著。這本書在每部份的資源評比後,加入了「使用者心得」(多數非街友),文末並有延伸議題討論。這些精心的設計,其實還有著更大的企圖,它不僅要讓你看到街頭的百味人生,還要你透過對他者的凝視,在生命的差異中看到自己,進而去重新審視你我所謂正常人的生活狀態。比方在遊民取得食物的討論中,相對應地論及現代人過度浪費的情形;從遊民的打工,延伸到當代社會工作貧窮(working poor)的困境。
這本書試圖從遊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切入,再以圖文並茂的編排對照,刺激讀者去反思自身所處的體制,以及劃分污名與正常的那道邊界,進而找出各種跨境練習的可能。「唯有隨時反思體制,並不斷探尋突破那道劃出你我邊界的方法,我們才有機會,也來得及,讓公共空間、資源還諸眾人,讓每一個人得以平等、多元地共生共存。」這既是《街頭生存指南》以創意書寫來推動去污名化的一種實驗,也是創舉。
隨著這兩本書的陸續出版,可以感受到這幾年來台灣民間正集結了越來越多股力量,致力於打造更具包容彈性空間的社會。儘管前方道路漫漫,但透過閱讀,從他們的凝視裡,已見曙光。●
無家者:從未想過我有這麼一天
Life Stories of the Homeless in Taiwan
作者:李玟萱
策劃:台灣芒草心慈善協會
攝影:林璟瑋、楊運生
繪者:小姜
出版:游擊文化
定價:350元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李玟萱
作詞人、文字工作者
暨南國際大學成人與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
921地震後投入災區重建,曾在台灣原住民族部落重建同盟、台灣基督長老教會921社區重建關懷體系、台灣原住民族學院促進會等機構工作,在中部地區待了8年。2012-2013擔任萬華社區大學與萬華社會福利中心合辦之街友繪畫課為期一年的隨堂助教,是與街友接觸的開端;後又參與台灣夢想城鄉協會弱勢族群導覽員培訓,擔任義工與導覽文本訪談撰寫。
著有《失去你的三月四日》(寶瓶文化),中視改編為優質華劇,入圍第51屆金鐘獎四項獎項。現為主動音樂專屬詞人,歌詞作品散見多部華劇主題曲、片尾曲。曾獲2014香港作曲家及作詞家協會「最廣泛演出金帆獎—國語流行作品」、2015 hito流行音樂獎-年度K歌、2015香港新城國語力歌曲獎。
策劃者簡介:台灣芒草心慈善協會
芒草心是由一群服務街友的第一線人員組成,2011年成立,一開始以國際交流為主,和日本、香港、韓國等地的第一線服務人員交流經驗,互相學習。
從2014年開始擴展版圖,以更實務的角度協助無家者及貧困者。除了開始實際規畫執行無家者自立方案,如街友導覽(街遊)、起家工作室、自立支援中心;也著手舉辦流浪生活體驗營、「呷飽未」社區共食餐桌,期望透過更多體驗與交流,進一步幫助外界了解貧困者的生活樣態。期待透過這些方案的推動,培力服務對象,除了足以自立之外,更能進一步為自己發聲。
街頭生存指南:城市狹縫求生兼作樂的第一堂課
作者:人生百味
出版:行人文化實驗室
定價:280元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人生百味
2014年起陸續發起幾項群眾計畫,希望藉由簡單有趣的方式,降低認識弱勢狀態的門檻、達到人與人的交流。然後,不知何時開始為街頭著迷。認識街賣團體、頭家,交到睡在街角的朋友,還有在街上推動運動的人們。若將城市隙縫的可能性撐開,若街頭出現更多友善的行動,或許便可讓更多人得以在此稍作休息、重整步伐吧!只有繼續努力才會知道了。
2014年:把回收拿給阿公阿嬤-回收者地圖、石頭湯計畫-剩食料理街頭分享
2015年:人生柑仔店-街賣者攜手合作推廣台灣好物
|
Tags:
《污名:管理受損身分的筆記》,是社會學者高夫曼(Erving Goffman)剖析社會污名日常運作的經典之作,這本書在1963年出版之後,迅速在不同的研究議題上引發迴響。。
其實不難理解,因為你、我一生在與他人互動的各種層面上,都可能會不斷捲入各種不同的「污名化」遭遇。高夫曼在書中指出,污名實際上是一種連結「屬性」與「刻板印象」之間的特定關係,具有強大的貶抑效果。當各式各樣的歧視加諸在這些受污名者身上時,他們的生命機會也將受到限制。
換言之,成熟的社會應對污名化背後隱藏的意識形態與篩選機制,以及可能引發的效應心存警惕,並以行動來改變污名所承載的社會意涵。而這不僅能改善受污名者的生活處境,也能為看似未偏離社會常規的人們,創造更寬廣的生活空間。
其實,所謂「正常者」與「受污名者」,往往僅是一線之隔。一個曾被視為正常的人,也可能在莫名背上他者所給予的污名後,就此掛上不正常的標籤。
遊民,是深刻體驗社會污名的群體之一。實際上遊民組成多元,其間的異質性極大,但在「居住困難」這個共同屬性上,讓他們一致被烙上「好吃懶作、骯髒混亂」等幾近一致的僵固形象。在負面標籤的綑綁下,他們的真實面貌被一併打包起來,而更加模糊不清。
多年來,台灣關注遊民人權與生活的民間團體,陸續投入遊民去污名化的行動,諸如當代漂泊協會舉辦遊民攝影班和展覽,以及芒草心協會推動遊民導覽的街遊方案等活動,皆是讓遊民以不同的方法為自己發聲,希冀讓更多人看到他們有別於「刻板印象」的一面。
但另一方面,面對如此多元複雜的組成,如何在不友善的環境氛圍下,推動該群體的去污名化行動,使遊民不致擺盪在污名與過度美化的兩個極端,卻也是筆者在2015年策畫以遊民家當為主題的「棄物展」時,深刻感受到的真實挑戰。面對這樣的挑戰,近來出版的《無家者》與《街頭生存指南》兩本書,不僅同樣試圖去除遊民身上的污名烙印,而且兩書各有特色的書寫和編排,也打開了更多與社會進行細緻對話的可能性。
《無家者:從未想過我有這麼一天》
每個人一生的生涯,至少都能寫成一篇小說,無論你是誰。日本大文豪井上靖,曾經這樣對當年尚未成名的日本小說家山崎豐子這麼說。
法國前內政部長德布雷(Jean-Louis Debré)應該也作如是想。他相信每個人背後總有一段故事,一段生命旅程。在他的鼓勵下,遊民胡戈爾(Jean-Marie Roughol)寫下了《我的街頭人生》,將讀者帶到一個陌生或甚至根本不曉得它存在的世界,讓街頭上被人遺忘的面孔重新被看見。
《無家者》的出版,則帶領我們看到台灣版的街頭人生。作者李玟萱透過採訪,寫下10位遊民的生命故事,雖不似胡戈爾的自我書寫那般深入,但正如作者所言,要讓遊民們願意分享他們受傷、荒謬,甚至感到難堪的生命,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這本書確實將許多人眼中模糊不清的街友群體,還原成一個個清晰可見的人。作者也寫下了5位長年與遊民密切互動的資深社工的真情告白,他們工作上的委屈、辛苦、甚至曾有的憤怒,無所避諱地呈現在這本書中。
本書讓我們有機會直視一個個遊民從有家到無家的真實故事,既不迴避他們生命裡的貪、嗔、癡,也能了解到他們的夢想與渴望。而透過社工的他者凝視,更全面勾勒出遊民做為一個人的圖像面貌。這些都讓讀者得以在閱讀中「注視的是真實的生命和遭遇,而非一個印象或是標籤,或許就能有一些理解開始隱隱流動。」這正是《無家者》以多種視角書寫,為去污名化提出的一種實踐。
《街頭生存指南:城市狹縫求生兼作樂的一堂課》
與《無家者》有著同樣的初衷,《街頭生存指南》的作者團隊人生百味,同樣對街友的差異組成深有所感,但他們以另種創意書寫與編排,來進行去污名化的反擊。書中分為生存(食物/用水/睡處)、生活(工作/資訊)和生態(遊樂/社群)三部,每一部都在挖掘遊民在都市暗處不為人知的生存祕訣和潛規則。除了調查評比各個遊民的生活資源點,也以圖像總匯他們在街頭生存的各種小撇步,並加入職業生存者前輩的現身說法,進而讓讀者看到遊民背後的百種滋味和苦中作樂的生活圖像。
這些看似擺脫悲情形象的趣味化呈現,突出了作者擬傳達的想法:就算一無所有,也有資格好好地活著。這本書在每部份的資源評比後,加入了「使用者心得」(多數非街友),文末並有延伸議題討論。這些精心的設計,其實還有著更大的企圖,它不僅要讓你看到街頭的百味人生,還要你透過對他者的凝視,在生命的差異中看到自己,進而去重新審視你我所謂正常人的生活狀態。比方在遊民取得食物的討論中,相對應地論及現代人過度浪費的情形;從遊民的打工,延伸到當代社會工作貧窮(working poor)的困境。
這本書試圖從遊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切入,再以圖文並茂的編排對照,刺激讀者去反思自身所處的體制,以及劃分污名與正常的那道邊界,進而找出各種跨境練習的可能。「唯有隨時反思體制,並不斷探尋突破那道劃出你我邊界的方法,我們才有機會,也來得及,讓公共空間、資源還諸眾人,讓每一個人得以平等、多元地共生共存。」這既是《街頭生存指南》以創意書寫來推動去污名化的一種實驗,也是創舉。
隨著這兩本書的陸續出版,可以感受到這幾年來台灣民間正集結了越來越多股力量,致力於打造更具包容彈性空間的社會。儘管前方道路漫漫,但透過閱讀,從他們的凝視裡,已見曙光。●
無家者:從未想過我有這麼一天
Life Stories of the Homeless in Taiwan
作者:李玟萱
策劃:台灣芒草心慈善協會
攝影:林璟瑋、楊運生
繪者:小姜
出版:游擊文化
定價:350元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李玟萱
作詞人、文字工作者
暨南國際大學成人與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
921地震後投入災區重建,曾在台灣原住民族部落重建同盟、台灣基督長老教會921社區重建關懷體系、台灣原住民族學院促進會等機構工作,在中部地區待了8年。2012-2013擔任萬華社區大學與萬華社會福利中心合辦之街友繪畫課為期一年的隨堂助教,是與街友接觸的開端;後又參與台灣夢想城鄉協會弱勢族群導覽員培訓,擔任義工與導覽文本訪談撰寫。
著有《失去你的三月四日》(寶瓶文化),中視改編為優質華劇,入圍第51屆金鐘獎四項獎項。現為主動音樂專屬詞人,歌詞作品散見多部華劇主題曲、片尾曲。曾獲2014香港作曲家及作詞家協會「最廣泛演出金帆獎—國語流行作品」、2015 hito流行音樂獎-年度K歌、2015香港新城國語力歌曲獎。
策劃者簡介:台灣芒草心慈善協會
芒草心是由一群服務街友的第一線人員組成,2011年成立,一開始以國際交流為主,和日本、香港、韓國等地的第一線服務人員交流經驗,互相學習。
從2014年開始擴展版圖,以更實務的角度協助無家者及貧困者。除了開始實際規畫執行無家者自立方案,如街友導覽(街遊)、起家工作室、自立支援中心;也著手舉辦流浪生活體驗營、「呷飽未」社區共食餐桌,期望透過更多體驗與交流,進一步幫助外界了解貧困者的生活樣態。期待透過這些方案的推動,培力服務對象,除了足以自立之外,更能進一步為自己發聲。
街頭生存指南:城市狹縫求生兼作樂的第一堂課
作者:人生百味
出版:行人文化實驗室
定價:280元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人生百味
2014年起陸續發起幾項群眾計畫,希望藉由簡單有趣的方式,降低認識弱勢狀態的門檻、達到人與人的交流。然後,不知何時開始為街頭著迷。認識街賣團體、頭家,交到睡在街角的朋友,還有在街上推動運動的人們。若將城市隙縫的可能性撐開,若街頭出現更多友善的行動,或許便可讓更多人得以在此稍作休息、重整步伐吧!只有繼續努力才會知道了。
2014年:把回收拿給阿公阿嬤-回收者地圖、石頭湯計畫-剩食料理街頭分享
2015年:人生柑仔店-街賣者攜手合作推廣台灣好物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島讀共同體】鷹飛基隆:從尋找黑鳶重新認識基隆歷史 熱烈報名中!
閱讀通信 vol.298》在小說的世界得到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