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讀台灣》新竹見域工作室:用《貢丸湯》書寫地方史,把走讀當作生活一部分

2019-04-18 21:00
  • 王昱登(見域工作室共同創辦人)

作者王昱登為見域工作室創辦人之一,也是新竹的世界閱讀日走讀活動導覽人。(圖片來源:見域工作室

【編按】:創立於2014年的見域工作室,是一支由清大學生組成的青創團隊。在外地人口占將近一半的移民城市新竹,他們以「見域」(看見地方)為名、以「在地居民」為身分,期望成為民眾前來認識新竹的窗口。

見域除經常舉辦講座、工作坊,並發行地方生活誌《貢丸湯》,也以年輕人的視角,致力開發另類的「踅新竹」導覽活動。從街道踏查、中藥小旅行,乃至人權地景等,題材無所不包,讓新竹不再只是一個學生與科技人暫居的城市。

今年世界閱讀日,見域工作室應新竹文化局之邀,為這個閱讀慶典負起導覽「走讀台灣動次動:聽竹塹城說故事」的責任。在起身前往新竹聽故事之前,讓我們先來聽聽他們怎麼定義城市走讀這件事。

所有的歷史都是當代史:書寫城市歷史,也記錄當下生活

我們見域工作室發行的地方誌《貢丸湯》,在新竹以季刊的形式出版,一下子就來到第16刊,每一期撰寫專題的過程,都是一場城市探索的經驗。因為我們不是先決定專題方向後,才開始尋找受訪對象;我們選擇的主題,都是建立在生活於這座城市的經驗之上。

不過,由於紙本媒體可以呈現的樣貌,和實地的親身參與有不同的感受,因此見域工作室在2015年逐漸發展出新竹導覽、走讀等等動態體驗活動,讓城市樣貌的介紹,不再單向。

不管是寫雜誌或是帶導覽,對我來說都是同一件事情──都是分享我們對於當下這個生活環境的看法,以及挖掘出每件事背後豐富的內涵。從準備的階段,我們就必須閱讀大量的文獻資料,再透過訪談,去找出這個主題在現代社會中的意義。

從創立見域工作室,到開始投入城市探索,我才了解到義大利哲學家克羅齊(Benedetto Croce)提出的概念:「所有的歷史都是當代史。」也就是說,那些文本上記載的歷史,如果找不到與現代社會相互連結的方式,那麼它就真的只存在於過去當中。


gong_wan_.jpg

《貢丸湯》堂堂來到第16季,本期《風城不睡覺》(左)介紹不眠工作者的夜班人生,以及「從晚吃到早」的宵夜大車拚等等。(圖片來源:見域工作室

從日常到不日常,再到日常

《路上觀察學入門》這本書,一直是影響我們導覽的重要概念。如同書上所說,生活中一定有許多我們習以為常的景象,一旦改變視角,帶著觀察的眼鏡上街走走,那麼儘管小如人孔蓋或街屋細微的一角,都有讓我們發現其中值得品味的所在。

生活在台灣,不管哪個城市的居民,都有很多相通的經驗。街道上琳瑯滿目的招牌、車水馬龍的街道,人們不會特地到別的城市去查看這些市景,但見域設計的導覽,很大程度都建立在台灣人的共通經驗之上。

例如新竹城隍廟一帶的舊城區,是自清代以來發展至今的商業中心,這裡的馬路就是我們導覽的其中一個主題。想瞭解不同時期政府管理城市的模式,只要透過街道的樣子,就可以知道當時的情況。

清代以前,是以「城池」的概念,把區域劃分出城外與城內,來設計人們的居住空間。城外有威脅城內安全的存在(例如強盜),所以必須用城牆將人們保護起來。但只有城牆還不夠,街道也要肩負起防禦的功能,使之在城牆陷落之後,也能逐步建立防禦工事。

不過到了日治時期,現代國家興起,政府對人民的治理已具普遍性,不再有任何人能身處法律之外。為了實現這樣的權力,街道就呈現出「棋盤狀」,這是為了交通便利的因素所作的城市規劃。除此之外,街口的警察局或位於高處的監視器,利用這些設施配合貫通的街道,也讓政府更容易管理城市的秩序。


12799102_470785729795438_2382491691773711638_n.jpg

見域工作室為群眾導覽新竹城市街景。圖為新竹都城隍廟。(圖片來源:見域工作室

我們希望參加過見域工作室導覽的群眾,下一次來到新竹這座城市時,不再只是走過、路過、錯過,急著吃在地美食或購買伴手禮,而是也可以在散步之間,戴起觀察的眼鏡,重新注意到路途的風貌中,有哪些值得玩味的地方。

相信當你體會過這種「重新看生活」的方式時,再回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自然而然地,就會開始注意起「那些小事」。

我自己也很喜歡以散步的速度在街區中逛逛,儘管多年來早已走了無數次,但偶爾見到一幢老屋,拆除掉掩蓋其外觀的廣告看板之後,現出一個獨特樣式的鐵窗花;又或是進入小吃店和老闆閒聊,意外獲得了「野知識」,這些在在都能令人眼睛為之一亮。


shi_kong_.jpg

在街區散步,日常路過的轉角也能遇見驚喜。(圖片來源:見域工作室

走讀不只是「分享」,而是「尋找」

除了掌握人們的共通經驗,一般在導覽開始前,我也會先觀察這次參與人的特質,並在初步的互動中,逐漸找出他們日常熟悉的事物或是特別感興趣的領域。

像是剛開始學習台灣史的學生們,透過街道上不同時期的老街屋,或是文化資產的故事,可以讓他們從課堂所學的編年史,轉化成每天生活都可以看到的歷史──這也是見域工作室致力提倡老屋保存的原因。


23843508_783759338498074_2172447584153780343_n.jpg

見域工作室致力提倡老屋保存,曾發起「老屋舊鋪」田調計畫,訪談記錄店家對老屋的利用經驗。(圖片來源:見域工作室

如果一座擁有百年歷史的城市,市民從生活經驗中卻看不見、也感受不到從過去影響至今的實例,那麼所謂「百年」,也只不過存在於我們腦中虛幻的想像裡。

城市的導覽走讀,不能只是「回顧」古蹟興建的年代、建築的美學,或是「提到」曾經出現過哪位名人事蹟,而是要「找到」這些地景,看它們在今天以什麼樣的姿態,存在於我們的現代社會之中。

我們希望這趟旅程,不僅是讓參與者找到歷史文化的內涵與自身經驗的連結,也是讓這些傳承過去經驗的事物,可以找到它在當代的意義。

「尋找連結」,是設計旅程時重要的關鍵,要先從現有的基礎文獻中爬梳。在過去,曾有過許多學者或研究提供了不同方向的歷史紀錄,隨著時間的演進,書中提到的歷史,會以事物或人們的記憶來影響今天的城市樣貌,這就是我們尋找的關鍵。


13220893_497878923752785_3529916536725899548_n-tile.jpg

尋找歷史與自身經驗的連結,並找到答案,是令人振奮又美好的事。圖為新竹東門街日治時期的老照片,與現況的今昔對比。(圖片來源:見域工作室

走讀竹塹城,認識老街屋

新竹舊城區因為人口密集,商業發展的年代很早,許多老街屋因而保留了下來,尤其是連棟式街屋。這些街屋鄰街道的部分是店鋪,通常門面不寬,空間向後發展,所以屋身很長;又因為採光的需求,會於左右鄰舍中間設置天井,既有所區隔,又一棟一棟地連成一氣。


10404441_314763265397686_8181447441554887321_n.jpg

新竹連棟式街屋:創辦於清朝的老振興佛具店,屹立於北門街已超過百年。(圖片來源:見域工作室

老街屋的門面就十分精彩了,會因不同時代的美學及建築材料來設計,可以看見紅磚拱門、仿西式風格的泥塑裝飾,或是複雜的裝飾藝術風格。從不高的兩層樓建築外觀中,我們可以設想當時的商人,如何透過建築立面的精緻度(而不是用招牌或裝潢),來彰顯店家的品味。

再走到街屋的內部端詳,可以看見一樓方正的店舖格局。傳統閩南建築的後棟或是樓上,人們居住其中不可或缺的「神明廳」,也同時被設計到空間規劃裡。這種受日治建築風格影響而形成的洋樓立面,複合典型的閩南式建築結構,也只有在台灣才看得到。


34346935_867540246786649_5579610632916828160_n.jpg

新竹有許多超過百年歷史的老街屋,用建築立面彰顯品味。(圖片來源:見域工作室

聽竹塹城說故事

共四個梯次:4/20(六)、421(日)、4/27(六)、4/28(日),時間皆為09:30 ~ 16:30
竹城隍廟前廣場(集合) ➔ 新竹都城隍廟 ➔ 新竹舊城區漫步 ➔ 日式街屋及新竹第一街 ➔ 新竹一信總社 ➔ 新竹州廳 ➔ 東門圓環(迎曦門) ➔ 享受美味的午餐 ➔ 玻璃藝術巡禮(玻璃工藝博物館) ➔ 麗池湖畔散步(新竹公園)【活動簡介➤

新竹山海走讀

共四個梯次:4/20(六)、421(日)、4/27(六)、4/28(日),時間皆為09:30 ~ 16:30
新竹市文化局 ➔ 香山火車站 ➔ 香山天后宮 ➔ 老鍋米粉風味餐 ➔ 探訪百年米粉工廠 ➔ 香山溼地園區及漫遊香山溼地海岸線【活動簡介➤

來聽見域工作室說竹塹城的故事

本次見域工作室為世界閱讀日規劃「聽竹塹城說故事」走讀活動,首先會在新竹城隍廟前廣場(新復珍餅店對面)集合,隨後的程內容包括:新竹都城隍廟、新竹舊城區漫步、玻璃藝術巡禮、麗池湖畔散步。

關於新竹都城隍廟,外地人對它最深的印象是廟前與四周圍的小吃,殊不知這裡是全台最大的城隍廟,也是建於乾隆年間台灣「官階」最高(唯一省級)的神祇,內部的陳設,與古代衙門無異。

新竹舊城區漫步,將以小旅行的形式走訪區內的日式街屋、「新竹第一街」等。又稱「暗街仔」的新竹第一街,最早拓墾竹塹地區的漢族先賢王世傑,起初就落腳於此。而建於昭和年間的新竹一信總社是市定古蹟,其細部裝飾保存完整,是足以代表當年台灣公共建物的特色建築。

舊城區內還有國定古蹟新竹州廳,為和洋混合風格的兩層樓磚造建築。沿街繼續漫步到東門圓環,此處的迎曦門是清朝竹塹古城最後僅存的城樓遺跡。

很快的,時間已近中午,待享用完美味的午餐後,再訪原為日治時期自治會館的玻璃工藝博物館。新竹的玻璃工藝以外銷著稱,數量全球第一。最後赴同樣擁有百多年歷史、新竹最大的麗池公園湖畔散步。

此番走讀經過的場景,建築從清代廟宇、城樓,到日式官署、老舖,行經的街道形式也差異頗大、各有特殊風貌。新竹這座老城所經歷過的故事,直到今日,這些建築或街道皆用它們的身影,替我們把記憶留了下來。


40046272_948303402043666_4208999234898231296_n.jpg

新竹都城隍廟於每年農曆七月都會舉辦盛大的「新竹城隍祭」。(圖片來源:見域工作室


10881625_319617878245558_7985176649595999471_n.jpg

位於西門市場內的這棟建築,據傳為清朝淡水廳衙署遺跡。(圖片來源:見域工作室


48394426_1016105075263498_1319670517497593856_n.jpg

日治時期吉田初三郎繪製的「新竹公園」。(圖片來源:見域工作室


10945781_330665023807510_3866438547358574161_n.jpg

由Loren Aandahl提供的東門街老照片,拍攝於1954年。遠處即為現今僅存的迎曦門。(圖片來源:見域工作室


gong_zuo_shi__0.jpg

勤為人們介紹城市地景的見域工作室,最後自己也成為城市地景,被繪入《微笑台灣》之中。(圖片來源:種籽設計

▇走讀新竹路線特搜

2019年春夏之交的閱讀嘉年華「世界閱讀日」,文化部特別以「走讀台灣」為題,串聯全國各縣市圖書館及百家獨立書店共襄盛舉,在4至5月間,策劃了數百項的文學慶典活動,並囊括全台的北中南東甚至離島100條包羅萬象的走讀路線。歡迎利用「Openbook閱讀通」中「找活動」,搜尋你想前往的地方,以下是新竹的精彩走讀路線,請別錯過。(活動時間以主辦單位為準)

推薦書籍

  • 《新竹300:到我的城市吹吹風》(新竹市文化局)
  • 《要不要玩躲貓貓?跟著小毛去濕地》(新竹市文化局)
  • 《竹塹文學獎得獎作品集》(新竹市文化局)
  • 《九降風吹三百年:新竹歷史散步》(新竹市文化局)
  • 《花甲歌舞劇團》(遠景)
  • 《幽幽清泉夢》(新竹縣文化局)
  • 《說宗祠的故事》(新竹縣文化局)
  • 《巴喱國奇遇記》(新竹縣文化局)
  • 《尖石風物詩:塔克金溪與那羅溪流域的四季風情紀》(布克文化)
  • 《老街誌》(晨星)
  • 《北埔》(攝影家)
  • 《北埔民、居:一個典型客家山城的庶民與建築記趣》(活字文化)
  • 《圖解台灣日式住宅建築》(晨星)
  • 《紙上明治村:消失的臺灣經典建築》(遠足文化)
  • 《再訪老屋顏》(馬可孛羅)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集結全台20縣市圖書館、150家獨立書店、15所國家級博物館,共計100條走讀台灣路線,超過200場活動,620個閱讀空間大串聯


lian_shu_feng_mian_1.jpg


點選照片,進入活動官網,可以所在地查詢路線與活動

六大走讀主題,活動全攻略

活動懶人包

taiwan-1737087_1920.jpg

huo_dong_lan_ren_bao_3_2.jpg

指導單位:wen_hua_bu__0.jpg

協辦單位:xin_bei_shi_tu_logo.jpg

全台閱讀好夥伴,全力相挺,請點選以下單位,好讀又好玩,作伙去:

hui_xiong_ai_du_shu_.jpg 131105momo_logobiao_zhun_zu_he_-heng_shi__0.png

readmoo.jpg

du_ce_2.png
san_min_shu_ju_.jpg wen_xun__0.jpg

you_shan_shu_ye_he_zuo_she_.jpg

he_jia_ren_.jpg

jin_shi_tang_.jpg

qing_chun_bo_ke_lai_logo.jpg

cheng_pin_.jpg

wen_bo_hui_logoheng_shi_s.png

lian_fu_logo.png

ge_ma_lan_.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