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雜誌人相談室之3》只有熱血根本不夠!資金充裕,文化才能做好、做滿。

《號外》主編Nico Tang(左)與《Breakazine!》編輯顧問 梁柏堅

連續三週的精彩對談,終於來到最終回!

香港《Breakazine!》編輯顧問梁柏堅與《號外》主編Nico Tang,上週討論「發行」的難處(請參考發行,不是把東西擺進店裡而已。),今天則要討論「金錢」在雜誌品牌經營以及文化發展上,所扮演的關鍵角色。

O=Openbook編輯部
梁=梁柏堅(《Breakazine!》編輯顧問)
鄧=Nico Tang(《號外》主編)

▉唉呀,做文化需要很多錢。

O:我一直認為香港雜誌很成熟,很專業,就連街頭報攤的八卦雜誌都很搶眼,更不用提影響台灣媒體文化發展的《壹週刊》和《蘋果日報》。你覺得這和香港經歷了英國統治有關係嗎?因為英國的八卦報刊也是非常成熟。

鄧:我認為沒有關係。但英國的確給了我們international的環境。你會覺得香港雜誌產業成熟、專業,應該是因為我們在一個很高的商業競爭環境底下做事。在90年代,錢很多啊,所以那時候《蘋果》會出來,他們剛去台灣的時候,也是花很多錢去挖角。當有人花很多的錢去做一件事,那件事一定會成功。就像現在的中國一樣(全場大笑)。你看中國現在的雜誌也很厲害,看到會覺得這到底是怎麼弄出來的。

梁:錢很多啊。

O:對,而且中國最近的生活風格雜誌好強大、好可怕。

梁:對,很可怕。

鄧:你在這樣的環境之下,就會成長得很快。可是現在香港慢慢掉下來了,不像以前一樣。不過,相對於現在的中國,香港雜誌厲害的地方,是儘管我們budget比較少,但都會用盡方法把作品做好,就像以前的港產電影一樣,這當中其實包含了許多技術、智慧和熱情,這也可算是一種香港文化,或香港精神吧?

_DSC9650.jpg
Nico Tang(《號外》主編)

O:當然!這絕對是。我現在還是覺得香港雜誌很厲害。

梁:以前,我們的雜誌和廣告是很密切的,加上以前廣告的budget是很大的,花在不同的媒體上,像電視、雜誌、戶外或巴士廣告,廠商錢很多的時候,就可以支持雜誌運作。以前的雜誌前輩很多都很厲害,因為他們的競爭就是很厲害,那時的老闆都要最好的雜誌編輯,所以每個人都努力營造自己的品牌,他們的名字就是品牌,有很大的競爭力。

剛才提到香港的international,是從歐美來的,不過,我們也有一些前輩和日本的關係密切。我從外人角度去看台灣,覺得台灣和日本的雜誌文化很密切,會看到有些日式雜誌的影子,你們受他們的影響可能多一點。另外就是你們對中國傳統的文化堅持——像是儒家思想——比較大一點;所以內容裡面,會比較有教化的功能。以前的報人,也有這樣的堅持。

▉不要低估台灣的文化優勢

梁:每一次到台灣,我都覺得中國人傳統文化的真傳,比方說人跟人之間的倫理關係,保存得最古老的那種,就存在台灣人一般關係裡。像是你們台灣人叫人的名字,是不帶姓氏的,但香港就是叫英文名字或是全名,但是你們會夏民夏民(編按:編輯名字)這樣叫,很親切——第一次見面也會這樣聊的。我覺得中國人這種,你們是不是叫做鄉民文化,跟你們去做雜誌的這時候,好像是有一種不同的底蘊。在香港,這種底蘊就很薄,我們就是在一個競爭的環境,在一個外國的、開放的環境,說難聽一點,我們的道德底線比較低一點,所以什麼都可以作。因為這個自由市場裡面,錢是最大的動力,去改變我們的心態。另外,如果我們要做文化底蘊比較重一點的東西,需要用的力就比較大。

鄧:這點我要分享一下。我問過一個前輩,他是攝影師來著,我問他香港的風格是什麼,他說香港的風格就是沒有風格,什麼都可以——什麼風格。因為那時候我們作廣告,你要我做什麼,我就什麼都給你做。那時就很厲害啊,賺很多錢。可是,你真的問他,自己的風格是什麼,他會說沒有啊。為什麼香港一直以來都有文化沙漠這樣的稱呼嘛,就是我們很難去建立起自己的一套,好也不好也沒關係,就是沒有自己的一套文化和風格的東西,這是很難做出來的。因為外國有什麼做得好的,我們就把他抄過來(全場大笑),這樣我們才知道怎麼去做。

梁:你去看我們的茶餐廳就知道了,我們什麼都可以吃到。(笑)這也就成了我們的本土味道啦。

_DSC9613.jpg

鄧:很多人說台灣好像不是international,是孤立的,和外國比較少聯繫,可是你們在這樣的環境底下,就慢慢建立了自己的文化——屬於台灣自己的東西。當然這跟日本很像,但還是不同的。一定有台灣自己的東西。

其實,這是一個矛盾,你要很international,但是沒有自己,就是香港。你沒有international,但把自己作得很好,就像台灣一樣,但我不覺得這是差的。最好的狀態,當然是歐洲,就是用自己的就好,同時也可以開發國際。可是中國和香港和台灣,也沒有這一套,可能......中國(大笑)。

中國的international很厲害,但他們很多古老的東西都沒了,所以在兩岸三地來看,最大的希望其實就在台灣——文化層面——因為你們有自己的一套,而這一套不是橫空來的,是和傳統有聯繫的。我覺得香港就賺錢就可以了,香港人找自己的文化,可能現在才是一個開始。

▉跨海發行的關鍵:資金+發行系統

O:只要有開始,都好,終究會有很棒的收穫。最後一個問題,《Breakazine!》與《號外》都是很精彩的雜誌,但為什麼,這兩本雜誌在台灣的發行都零零落落的?

梁:運費太貴了。

鄧:就算給了運費,賣光了也沒有賺,還是虧錢。

_DSC9684.jpg
Trial & Error Lab一隅

梁:我們現在有和某系統合作台灣發行,但是我去誠品的時候,書都是包起來的,看不到內容,雖然你上架了,但沒有人知道你的內容,也沒有什麼幫助。這是一個問題,distribution就不太理想。第二,他們有一個label貼在書上,label裡面有寫日期,幾時到幾時是這本雜誌的上架時間,時間過了,書去哪呢?就下架運回香港。所以說,如果賣不出去,運回香港,運費就更貴。

鄧:就把他丟掉了好不好(全場大笑)。

梁:對啊,就算了吧。(大笑)

鄧:算了吧。

梁:算了吧。所以我們也檢討過這樣的系統,因為和我們雜誌的預設讀者,是不配合的。我到台灣的時候,我問張鐵志,可不可以在你們書店賣?他說可以啊,可以放在閱樂書店。但我們合作的系統,並沒有發行到獨立書店,所以談了以後半年,也沒辦法有後續。

鄧:這就是很實際的問題——錢。第二是我們很難去打書,畢竟我們不是在台灣啊。為什麼之前張鐵志擔任主編的時候,在台灣可以作這件事,是因為他在台灣本來就有一定知名度了,但我在台灣沒人知道啊。

O:交給Openbook,我們來讓你被大家知道吧。

鄧:不要啦,這樣太累了。

梁:照片拍好一點就可以了!(笑)

鄧:儘管那時候《號外》在台灣賣得很好,但還是沒有回本,後來《號外》發到台灣的線還是被砍了。但對我自己來說,我很難在台灣作宣傳,透過facebook是不夠的,最後還是回到錢的問題(笑)。在香港我若辦活動,只要找一個點就好,比如在銅鑼灣辦,九龍的人也會來,我在台北辦,高雄的人不一定會來啊。

17807307_10155122538204120_1278570236049780711_o.jpg
《號外》主辦的「無用之用」展覽。
出處:《號外》臉書專頁。

O:是,台灣比較發散一點。

鄧:所以在這樣的環境底下,香港雜誌要發去台灣,就比較困難。而且《號外》雜誌只有一個月時間,寄到就已經來不及了。

O:我最後問的這問題,其實就是台灣讀者的問題,因為很多讀者會問為什麼沒有香港的書,但因為運費就是那麼貴,實在可惜。我也很好奇,Nico,你覺得你目前做的方向,和張鐵志擔任《號外》主編時的方向,有什麼差異嗎?

鄧:我覺得方向是一樣的。其實我也多謝他,因為我2005年就已經在《號外》作,2012年走,他那時就過來了。他做了不少社會運動的主題,我想說好厲害,他離開時我剛好回來,我就繼續做。他用了很多台灣人去寫東西,我就用香港人去寫,他關心的是比較普世的價值,我則是比較關心香港本土。這有點分別。

O:《號外40週年號》很可怕。

梁:對,那個結構很特別的。

O:有多少人寫稿,就要有多少人去編。光想就頭皮發麻。

梁:是地獄啊。另外,《號外》有很長的歷史,前輩一定有很多意見吧,而他們的意見,又會影響編輯如何理解《號外》的歷史,真是不知道你怎麼作的,你怎麼去說服他們,用這樣的角度去分配去談《號外》。這本應該是你的代表作了。

鄧:一輩子只做一次啦。太累。

O:感謝兩位精彩的分享。很期待未來在台灣,能夠在各大小獨立網路實體書店,都看到《Breakazine!》和《號外》!


整理:Openbook編輯部
攝影:王志元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