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書房》網路時代,誰在開發中國非虛構創作的「富礦」

中國非虛構寫作正熱,媒體平台報導俄羅斯15歲少年向警察開火並在網路上直播的事件。(截自網易人間)

▉中國非虛構熱起自何處?

近年來,「非虛構」在中國文學圈和出版業成了萬能標籤,從新聞特稿到田野調查,從口述史到訪談錄,從傳記到散文,各色作品聚攏在「非虛構」的熱潮中,既蹭到了熱點,也增長了熱度。

非虛構(non-fiction),是1966年美國作家卡波提(Truman Capote)發表《冷血》(In cold Blood)時創造的新名詞。早在上世紀60年代,非虛構就在美國掀起了寫作高潮。但在中國,這個詞是2010年在《人民文學》雜誌的宣導下,才開始引起文壇內外的廣泛關注。

2010年2月,《人民文學》開闢新單元「非虛構」,隨後又推出「人民大地·行動者」寫作計畫,向全國公開徵集12個非虛構寫作計畫,各提供10000元資助經費。

經由《人民文學》的推介,梁鴻的《中國在梁莊》、慕容雪村的《中國,少了一味藥》、李娟的《羊道.牧場》等非虛構作品,都引起頗多回響。2013年12月11日,阿來的《瞻對》斬獲人民文學「非虛構」大獎。全書以瞻對為五臟俱全的「麻雀」,深入解剖,輻射了清朝兩百年間川藏邊際的民族史詩,是中國非虛構寫作史上不容忽視的力作。

穀雨04.jpg
中國當下劇烈的社會變革,為非虛構寫作提供了豐富礦藏。(截自穀雨)

近幾年,「非虛構」再度引發熱議,上海譯文出版社引進何偉(Peter Hessler)的作品,堪稱標誌性事件。何偉曾任《紐約客》駐北京記者及《國家地理》雜誌等媒體的撰稿人,上世紀90年代末期在中國生活了10年,對中國從那時開始經濟騰飛的十年有著近距離的直接感受。

透過對中國民眾長年的觀察和記錄,何偉寫下了紀實中國三部曲《消失中的江城》、《甲骨文》及《尋路中國》。其中《消失中的江城》(2011年)和《尋路中國》(2012)出版後,在中國讀者中引起了巨大的反響,堪稱叫好又叫座。2014年,上海譯文又引進何偉的新書《奇石——來自東西方的報導》。據何偉作品簡體版責編、上海譯文「譯文紀實」系列叢書策劃人張吉人表示,這3本書的累計印量已經近70萬。

張吉人對中國的非虛構寫作,秉持謹慎樂觀的態度。他認為,歐美社會發展至今,階層和文化結構已趨於穩定,沒有太多戲劇性故事了,「但中國當下劇烈的社會變革,為非虛構寫作提供了一座『富礦』」,而「譯文紀實」系列的出版,「更是為了刺激中國本土的非虛構寫作」。

人間03.jpg
(截自《網易.人間》)

▉非虛構寫作+互聯網=?

2015年10月11日,即白俄羅斯女作家、記者亞歷塞維奇(Svetlána Alexándrovna Alexiévich)憑藉非虛構作品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第三天,來自北京和上海的8家媒體平台,包括《南方人物週刊》、《時尚先生Esquire》、《智族GQ》、《單讀》、《穀雨》、《地平線》、《網易.人間》及《介面.正午》等,聯合發起非虛構創作聯盟的消息。聯盟接納的作品,除了文字寫作,還包括音頻、影片、圖像和其他各種古怪的形式,因此冠以「非虛構創作」而非「非虛構寫作」之名。

據《網易.人間》負責人關軍稱,聯盟的建立意義有三:一是各個平台互相「釋放善意」,目前主要是「道義上的聯合」,今後也可能有實質性的聯合活動,比如非虛構獎。二是藉由平台合作,讓作者的作品被更多人看到;三是透過聯合「造勢」,讓大家更關注非虛構創作。

聯盟的成員中一半是傳統媒體平台,一半是非虛構創作專項平台。其中的主事者多是由傳統媒體轉向新媒體的記者,這一方面使得創作視角和文章品質都有較高的水準,另一方向卻也造成了作品難以擺脫新聞特稿的痕跡。

南方人物周刊01_0.jpg
《南方人物週刊》報導菲律賓環境議題。(截自南週)

自媒體的興起,意味著人人都可以傳播內容,也為許多有志寫作的人提供了更為市場化的媒體環境。而非虛構平台無一不注意到這些來自民間的力量,除了接受來自各行各業者的投稿作品之外,紛紛以不同的方式提供創作資助。騰訊「穀雨」與「地平線」代表了兩種不同的模式,前者是由騰訊網聯合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陳一丹基金會共同發起的非盈利計畫,而後者則是中國首家長期支持非虛構創作的民間機構,由遲宇宙、南香紅等8位非虛構創作先驅發起成立。

目前,兩平台贊助的計畫數量並不多,「穀雨」共有20個計畫獲得資助,目前的獲選者共有26人,其中以專職記者居多。影像類專案申請者則多數是獨立導演、獨立攝影師。大部分入圍者都有媒體從業經歷或為媒體供稿的經歷。

「地平線」第一期共資助了5個計畫,申請者包括知名的非虛構寫作者,也包括不具寫作經驗的事件當事人和大學生。第二期資助計畫則採取夏令營方式,主要針對年輕作者,尤其是剛畢業或仍在讀的大學生,並邀請作家俱樂部的老師給予指導。

▉近年來開出哪些好

互聯網非虛構平台,幾乎天然地具有「IP孵化」的特性。

2016年年初,《時尚先生Esquire》發表了一篇名為〈太平洋大逃殺親歷者自述〉的特稿,講述4年前11名船員殺害22名同伴的真實案件。這個故事以其曲折、殘酷和戲劇性,引發了社會輿論的極大關注。同年3月,在多番競逐後,樂視影業以高价拿下了此篇特稿的版權。12月,《太平洋大逃殺》廣播劇上線。同名電影預計將於今年(2017)上映。這一連串緊鑼密鼓的全媒體內容轉化,成為非虛構IP的開發範例。

時尚02.jpg
《時尚先生Esquire》2016年報導漁船海上喋血事件,引起極大關注。(截自《時尚先生》)

但這樣的特稿畢竟罕見。相較之下,《網易.人間》走的是細水常流的親民路線,獲得了許多獨家稿源。網易非虛構頻道《人間》負責人關軍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尤其是中國,近年來在世界範圍內都是急速發展、變化特別劇烈的國家。改革開放的短短三十多年,相當於把別的國家上百年歷史走完,這些都是(非虛構寫作)題材的富礦。」《人間》為很多沒機會發表自己作品、沒機會發聲的人提供機會,來講述「真的好故事」,一炮而紅的「牢裏蹲大學七年本碩連讀」作者蟲安即是一例。在監獄裡的6年零8個月裡,蟲安完成了60萬字的作品,還有多幅素描和傢俱設計圖。他的15個故事,每一則都引發數以萬計讀者的追讀和熱議。

《介面.正午》過去兩年共與廣西師範大學理想國合作出版了3本《正午故事》,是早期結集成書的非虛構創作書籍。內容的豐富性恰與「中國特色」的非虛構寫作相應:「個人史」專欄主要為口述史;「視覺」專欄是影像志;「特寫」專欄則是正午的主打故事,講述那些被忽視的人、被遺落的事;還有「隨筆」專欄,允許添加更多文學性,以更自由的敍述方式去寫作。

界面正午02.jpg
《介面.正午》的「特寫」專欄講述被忽視的人事。(截自《介面.正午》)

正午主筆郭玉潔在《正午故事001》序言中的一段話,可以看作新時代互聯網平台下,寫作者對「非虛構」概念的拓展:「由此產生的文體,我們簡單地稱為非虛構,而不再纏繞於此前的紛繁命名,紀實、特稿,等等。這意味著,只要沒有事實層面的虛構,只要是好的寫作,不拘任何形式。說到底,最重要的是你為讀者講述了什麼,是否言之有物,又是否尋找到了合適的形式。而情書、墓誌銘、學術散文、一次談話、一段口述,都可能是充滿理解力、感受力,在寬廣層面的非虛構寫作。」

回到文章開頭,中國本土「非虛構」無所不包的範圍,導致其概念的模糊,但同時也帶來廣闊的包容度和豐富的可能性。不管非虛構寫作是否如某些互聯網人所預計,將成為下一個內容創業的關鍵,非虛構寫作無疑將在中國文學寫作和出版領域,占據越來越重要的位置。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