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書書房》食物繪本系列逗趣角色地瓜先生來報到,及其他藝文短訊

2021-11-21 08:00
  • 吳品儒(譯者/節目企劃/創作者)

《おいものもーさん》內頁(取自amazon

【名家新作】

■經常以食物為主角的繪本作家岡田よしたか推出新作《おいものもーさん》(地瓜的地先生),是他的食物繪本系列第六部作品,維持一貫的搞笑風格,用食材的特性塑造出莫名逗趣的角色或無厘頭的情節。例如本書主角地瓜個性沉悶(畢竟來自土裡),平日只喜歡看書,看完了默默倒頭就睡。某天地瓜勉強應付章魚朋友的邀約出門,遇到柿子和南瓜來邀請他參加活動,他慎重地拒絕了,結果地瓜後來卻想要跳進營火把自己變成好吃的烤地瓜,他為什麼要這樣做?食物繪本系列從2011年的意味不明首作《ちくわのわーさん》(竹輪的竹先生)、把自己外送出去的《うどんのうーやん》(烏龍麵的烏先生)等作品,發行至今累計銷量達到30萬冊,在歲末年終聚餐多的時候,讀起來特別輕鬆愉快。


《おいものもーさん》內頁(取自amazon

■繼《伊卡伯格》(Ickabog)之後,J. K. 羅琳再度推出童書《聖誕小豬》(The Christmas Pig),獲得各界好評,是一部情節充滿說服力、與時事呼應的感人奇幻作品。在聖誕節前夕,歷經許多成長風波的8歲傑克失去了他最心愛的小豬玩偶DP。在父母離異、媽媽再婚、搬家轉學的過程中,DP一直待在傑克身邊不離不棄,但繼父的女兒荷莉卻在一氣之下把DP丟出窗外,傑克的忠實伙伴從此消失在繁忙的馬路上。荷莉為了道歉,在聖誕節時送了傑克第二隻小豬玩偶,但這隻聖誕小豬無法彌補傑克的心痛。這時房間裡的物品說話,它們教傑克「把自己變小,把自己搞丟,」就能和聖誕小豬前往「失物之國」把DP找回來。它們也提醒傑克和小豬要提防統治那裡的「失落者(Loser)」。

雖然玩具說話的設定讓人聯想到《玩具總動員》,但作品依然散發出J. K. 羅琳特有的魔法氛圍。失物之國有許多遭到遺忘的尋常物品,例如玩具、電話簿、鑰匙,但這些小道具的對話不但充滿個人特色,也適度推移故事情節,帶出更多設定。有些在《伊卡伯格》中出現的角色,例如擬人化的「希望」也在本書串場。遺失物最希望的,就是主人回想起他們的存在,如此一來他們就能重返現實。最後DP被尋獲,但如果它要回去原來的世界,必須要有人犧牲代替DP留下來。傑克該如何抉擇,該如何面對必然的失去?

■卡納赫拉和寶可夢合作,聯手打擊蛀牙~日本小學館推出的繪本《こすってあそべる! ポケモンはみがき》(邊擦邊玩!寶可夢刷牙)中,卡納赫拉風格的寶可夢角色帶孩子認識刷牙的重要性。書本裡的牙齒用感溫墨水印上黑黑的污垢,摩擦上升到35度左右就能把污垢消去,遊戲體驗充滿成就感。在遊玩過程中,孩子們會具體看見哪些部位的牙齒特別難刷(例如靠近舌頭的內側)。玩完之後,只要墨水的溫度下降就會恢復原色,讓這本書可以一玩再玩,哥哥姊姊玩完再傳給弟弟妹妹,非常划算。搭配相關APP「Pokemon Smile」還可以在刷牙時收集100種以上的寶可夢,大力幫助孩子養成刷牙習慣。

■印尼的15歲以上人口識字率高達96%,但根據OECD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的2018年數據顯示,有7成學生沒有達到基本閱讀素養基準,也就是說學生們在閱讀書籍的時候經常是有看沒有懂。造成理解能力低落的原因之一在於接觸閱讀的時間不足,一位圖書館員Raden Roro Hendarti從2014年起,在家鄉爪哇島上的Muntang展開回收借書計畫,鼓勵孩子們帶塑膠袋、塑膠杯等回收物跟Raden交換借書機會,變賣資源垃圾的所得則用於購書開銷。

這項閱讀推廣計畫曾經因為人手不足、熱度削減而一度中斷,不過當地政府和圖書館捐贈三輪車和圖書給Raden,讓計畫起死回生,現在資源圖書車每週出車,一趟至少走訪三個地區,收集的回收物多達100公斤。一開始用回收物借書的使用者以孩童為主,不過後來一般居民跟著加入。街頭的瓶瓶罐罐變少,與之形成對比的,則是做回收、閱讀書籍的大小朋友逐漸增加。

【得獎消息】

■2021年德國青少年文學獎(Deutscher Jugendliteraturpreis)的頒獎典禮於10月22日在法蘭克福書展舉行。各項目得獎作品如下:

  • 最佳繪本獎:城市裡的小訪客(席尼.史密斯)
  • 最佳童書獎:Irgendwo ist immer Süden(哪裡都是南方, Marianne Kaurin)
  • 最佳知識類圖書獎:100 Kinder(100個孩子,Christoph Drösser)
  • 最佳少年圖書:Siberian Haiku(西伯利亞的俳句,Jurga Vilė)
  • 青少年評審獎:After the Fire(烈火之後,Will Hill)

(註:以上中文書名除《城市裡的小訪客》外皆取自法蘭克福書展北京辦公室譯法)

立陶宛在贈送台灣AZ疫苗後掀起一波熱潮,立陶宛旅遊、購物、歷史等引起台灣民眾的好奇。在本屆文學獎中,立陶宛作家Jurga Vilė取材自父親童年經驗的漫畫作品《西伯利亞的俳句》(繪圖:Lina Itagaki)重現逐漸遭人遺忘的流放史。蘇聯於占領立陶宛期間,將政治犯、不承認蘇聯合法性的立陶宛公民舉家流放到西伯利亞。許多人在途中離世,或在當地死於非命。書中主角8歲小男孩Algiukas全家人被蘇聯軍人從床上叫醒,在10分鐘以內打包行李被推上火車,從豐饒的立陶宛鄉間被送到寒冷的西伯利亞。在那裡,冰雪總有融化的時候,饑餓卻沒有結束的一天。

流放犯人種植長不出來的蘋果,飯後喝石頭湯(其實只是煮過的水和石頭),Algiukas所認識的人一一倒下化為鬼魂,化作西伯利亞的風。Algiukas經常寫信說他好想吃蘋果,但因為無法寄信,他寫完後就把信往空中丟讓風帶走。後來他幸運和兄弟姊妹坐上「孤兒列車」(Orphan Train)回到立陶宛,前來迎接的親人手裡竟然提著一袋他最想吃的蘋果⋯⋯立陶宛的歷史傷痛在插畫家Itagaki的童稚筆觸下轉化為深刻卻不顯得過度沉重的純真作品,和書名的「俳句」意象不謀而合。作者Vilė解釋,當年父親一家人被流放西伯利亞時,祖母會簡單記錄當地的生活。痛苦的日子、美麗的風景呈現在鉛筆字跡快要消失的小筆記本上,讓Vilė感受到宛如俳句般輕巧而強烈的衝擊,她因此得到書名靈感。

■美國國家書卷獎在11/17日揭曉,獲得青少年文學獎(Young People's Literature)的是Malinda Lo的《Last Night at the Telegraph Club》(電報俱樂部的最後一晚)。

Malinda Lo曾出版多部暢銷小說,2017年出版的《A Line in the Dark》曾入圍柯克斯年度最佳青少年書。《Last Night at the Telegraph Club》設定在1954年間的舊金山華人街,17歲的主角莉莉在女同志酒吧「電報俱樂部」與同學凱瑟琳發現了屬於她們的花花世界,兩人陷入愛河。不過第二波紅色恐慌(Red Scare)浪潮襲來,美國國內掀起排外、反共、反同的浪潮(當時的說法認為同志較易受到共產思想影響)。莉莉的華人醫生父親被共黨病人意外牽連,遭到警方調查,可能會失去美國公民身分。警方同樣大力掃蕩電報俱樂部,逮捕女扮男裝的表演者,女同志們失去容身之地,莉莉決定出櫃,卻被趕出家門,她和凱瑟琳的感情如何繼續?作者用歷史設定刻畫出身分認同、性別認同都需他者承認的難處與困境。當國家不需要移民時便找藉口遣返排除,而家庭不承認同志存在時也把孩子趕走,對照的手法凸顯出少數族裔的認同容易遭受剝奪、侵犯的事實。


美國作家Malinda Lo的小說《Last Night at the Telegraph Club》獲美國國家書卷獎青少年文學獎(取自Malinda Lo官網

其他入圍作品也都用高明及具創意的手法,聚焦性別和種族議題。美籍馬華作家Shing Yin Khor的圖像小說作品《The Legend of Auntie Po》(婆婆的傳說)從青春女孩的曖昧情愫主軸,切入討論國族故事的詮釋角力,手法清新自然且令人驚喜。本書故事主角是13歲的小女孩小梅,她和華工父親來到美國,父親伐木,小梅為伐木工人煮飯。父親辦事能力強,讓工頭極為欣賞,而工頭的女兒小碧則是小梅的暗戀對象。時值1882年排華法案的動盪時期,父親要面對極不友善的工作氣氛,小梅則苦惱於她對小碧的情愫。為了舒緩焦慮順心過日子,小梅改編當地的伐木巨人傳說娛樂大家,巨人Paul Bunyan和夥伴藍牛在小梅的想像世界中大翻轉,變成超巨大華人老婆婆和水牛培培的冒險故事。本書借用美國的華工歷史背景,融合移民、性別、勞動、種族等議題,故事在溫柔的水彩筆觸下顯得格外幽默動人。

Kyle Lukoff的《Too Bright to See》(太亮了反而看不見)結合讓人又愛又怕的鬼故事,以及主角實現性別認同的過程。主角Bug在即將邁入青春期之際,發現唯一的好友開始喜歡「女生的東西」,例如化妝、穿搭、對男生品頭論足等等,Bug對此不感興趣,趕快處理鬧鬼的家比較要緊。家裡向來陰氣逼人,舅舅過世之後家裡的鬧鬼事件更是愈演愈烈,讓Bug意識到舅舅之所以陰魂不散,或許是因為他有未完成的心願:或許他希望Bug幫忙處理他留下的扮裝皇后服裝,或許他希望即便離開人世也要看到Bug用自己想要的樣子生活。鬼故事加性別探索的題材組合雖然罕見,但故事的飄忽氛圍在某種程度上呼應了跨性別者對於既定性別概念的困惑和不安,本書最後的結局則是讓書中的灰暗氣氛明朗起來。

Kekla Magoon的《Revolution in Our Time: The Black Panther Party’s Promise to the People》(當代革命:黑豹黨對公民的承諾)是本次入選書籍中唯一一本非虛構創作,描述黑豹黨追求正義、社區關懷的訴求,連結創黨主張與今日的BLM運動。Amber McBride的《Me(Moth)》以小說詩體裁描繪青少年的孤寂脆弱:非裔少女主角Moth因車禍失去家人,孤單的她遇到來自Navajo保留區的原住民族人Sani,兩人駕車前往Sani的故鄉,展開尋根以及療傷之旅。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