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題》一百多年後,我們從婦女節看見什麼?

2020-03-08 07:00
  • 羅珮嘉(台灣女性影像學會秘書長暨台灣國際女性影展策展人)

「Bread and Roses 麵包與玫瑰」抗爭活動(取自IDOM

佛洛依德曾問:「女人到底要什麼?」女性主義論者茉莉.海斯科(Molly Haskell)回答:「我們只不過想要和男性一樣多元又豐富的選擇罷了。」然而在父權社會下,女性的想望談何容易?百年多來,為了爭取那「多元的選擇」,街頭的抗爭成了一場不停歇的盛會。

最初的濫觴來自1857年3月8日美國紡織女工對惡劣工作條件和低薪的抗議,而1908年,「Bread and Roses 麵包與玫瑰」抗爭活動,則成了早期最受矚目,也最具影響力的意識行動。慢慢地,這些試圖突破父權體制,為女性爭取話語權的行動,被泛稱為女性主義浪潮(Feminism movement)。時至今日,全球正在經歷第四波女性主義浪潮,如MeToo 和Time’s up運動。

國際婦女節在「Bread and Roses 運動」隔年開始陸續舉辦,一直到了第二波女權運動興起之後,聯合國才正式訂立每年3月8日為國際婦女節。今年的三八婦女節的口號是 “ I am generation equality -realizing women’s rights for an equal future” (我是世代平等:實現女性權利以求平等未來。)這個口號點出了這百年多來,每一世代女性主義浪潮的價值。

不論是以公民權利為目標,避免女性持續受到集體式壓迫,或是私領域的自主為訴求,倡導女性文學、身體、思想等等的覺醒,這些主張都在無數世代女性的接力下,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性別革命。


bread-and-rosesw800.png

勞倫斯紡織罷工抗爭時,罷工人群行進的景象。之後這場運動常被稱為「麵包與玫瑰」抗爭(取自wiki

▇打破男性掌權的王朝

20年前,女書店出版《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一書,讓國內讀者第一次有機會全盤理解每一世代女性主義浪潮的論點,以及其歷史背景和演變。這本書由長期在台灣婦女界耕耘,並熟悉歐美女性主義脈絡的學者們領軍,爬梳數世紀以來的女性主義史,也省思論述和實踐之間的相連性。例如,「Bread and Roses 麵包與玫瑰」抗爭活動、18世紀末期的「自由主義女性主義」和「社會主義女性主義」,如何領先挑戰男性體制和社會習俗。 最可貴的是,書中也探討不同流派間相互激盪的效應性。


nu_xing_zhu_yi_li_lun_yu_liu_pai_nbian_w550_0.png

20年前出版的《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左),及與其為底,大幅度翻修,以反映二十年來各理論的變化、演進的新作《女性主義理論與流變》

「世代平等」同一時間也提醒我們在傳統父權體制不斷變形傳播的同時,女性主義也有滾動式修正的必要性。新的情況,需要新的應對方式,20年後,本書重新編修再版為《女性主義理論與流變》,並增加了「國家女性主義」一章節,聚焦於女性進入公領域後的政策變化。

近幾年,「性別主流化」已成為許多國家的重要政策,而全球越來越多女性領導人的出現,也慢慢打破一直以來由男性掌權的王朝,走入革命性的時代。然而,社會和媒體依然充斥著性別歧視與言語霸凌,從梅克爾(Angela Merkel)到蔡英文,女性政治家似乎永遠無法擺脫他者從外形到私生活的品頭論足。像這種充滿「有毒陽剛氣概」的公領域,理解當代女性領導人所面臨的巨大挑戰成為必要。個人即政治,也唯有透過因應當代局勢的女性主義新論述,我們才有機會從中找出更多方法論。

現在,我們再回頭想想「實現女性權利以求平等未來」的意義。要走向充滿願景的未來,必須先回顧歷史,方能從經驗中獲得教訓。可是當我們再進一步思索就會發現,女性是被歷史遺忘的一群人。

▇創造女性歷史(Herstory)才能決定自己的過去與未來

在女性無法享受教育權與工作權的年代,是誰撰寫歷史?在掌權者皆是男性的時代,歷史又受惠於誰?在「男性凝視/詮釋」下的文學、電影、甚至大眾媒體,女性被塑造成什麼「不是自己」的模樣?

也因此,女性主義思潮和歡慶婦女節的重要意義,就在於創造女性歷史(Herstory)——女性作為一個群體,必須能夠描述自己的經驗、記錄自己的故事,才能進而決定自己的過去與未來。

那麼在台灣,我們有屬於自己的Herstory嗎?顧燕翎在《台灣婦女運動:爭取性別平等的漫漫長路》一書中,以「理論」、「經典」和「臺灣婦運」三個角度,回顧自詩經時代,歷經班昭、清代、日治、戰後到現今的台灣婦女傳承的歷史。本書也同時爬梳台灣婦運和女性意識的發展過程,例如70年代的台灣,如何呼應當時歐美盛行的第二波女性運動。

書中也舉出像是鍾肇滿殺妻事件、保障「男性名額」等等台灣社會發生的事件,讓我們得以更理解當時社會的問題。對於那些藏在我們記憶中難以抹滅的悲傷,像是彭婉如命案和鄧如雯殺夫案等等事件也多有著墨。諸多的討論讓我們更理解,悲劇底下台灣社會獨有的性別不平等結構。書中亦舉例臺灣婦運、《婦女新知》期刊的產生,以氶家庭暴力防治法的推動、消費者運動等等歷史行動,在在都是創造平等未來的重要範本。


booksw600_2.png

《台灣婦女運動》與《婦女新知》書封

呼應Herstory的重要性,英國歷史學者瑪莉・畢爾德(Mary Beard)在《女力告白:最危險的力量與被噤聲的歷史》中,從「在公開場合發聲」和「自身經驗佐證」,觀察女性聲音在文學與歷史中被消抹的情況。書中更精闢地評論暗藏在社會中,以憤怒與正義偽裝的權力不平等,於是我們發現,「政治正確」成為操弄女性主義的手段。

這本書還可以呼應上述的「國家女性主義」,並同時驗證「國家女性主義」和「女性歷史」之間的關係。什麼樣的歷史,讓女性一旦掌握權力,便注定握緊天生性別的原罪,和對命運的憤怒?書中亦藉此舉例政治歷史上的許多知名人物,分析前女性主義時期,女性掌權時被迫承受父權壓迫的荒謬現象。

女性走向職場、步入政壇,自由地上街頭闡述自身想法,但性別的壁壘始終存在,而且以更多樣、更幽微的方式潛藏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

▇是誰在厭女?厭女的作法有哪些?


nu_li_gao_bai_w300.png

《女力告白》書封

從歷史角度回頭看當代文化,《女力告白》也探討了當代全球女性主義共同面臨的最新課題——厭女文化(Misogyny)。在女性主義已經具有影響力之後,反而引發厭女網絡的反撲與懲戒。是誰在厭女?厭女的作法有哪些?厭女文化是性別歧視的產物嗎?為何這道牆比我們想像的更牢不可破?

近年來討論厭女文化的書籍相當多,結構最有力,也最具開創性觀點的著作是哲學系教授凱特・曼恩(Kate Manne)的《不只是厭女:為什麼越「文明」的世界,厭女的力量越強大?拆解當今最精密的父權敘事》。本書以哲學角度出發,大量討論知名的社會與政治案例,將許多曖昧難辨的厭女現象解析得更為透徹。

書中解開了我們對於厭女定義的諸多困惑,例如「性別歧視」與「厭女情結」的差異、女性族群厭女的程度不亞於男性,以及「後父權」國家看似平等,卻更加厭女等等情況,都有完整的論述。這本書不僅翻新社會大眾對「厭女」一詞的既定刻板印象,更指出過往相關解釋的偏狹與不足。

不管從畢爾德的社會政治,或曼恩的哲學角度著手,我們從上述兩本書中得到的結論就是:厭女不僅存在,而且更為頑強,儼然成為百年世代平等之路的一大打擊。

曼恩的其中一個論點也勾勒出亞洲社會許多女性的處境—— 「當厭女結合了社會陋習,女性被迫分為好女人與壞女人:『不合格』的妻子、『失職』的母親、『不孝』的女兒、『未婚不生』的女性,都應該被以愛之名進行懲戒 」。

呼應曼恩提出的說法和西方概念,《這是愛女,也是厭女:如何看穿這世界拉攏與懲戒女人的兩手策略?》讓台灣每個女性看得心有戚戚焉。這本書集合了當代10位台灣性別研究學者,針對台灣社會矚目的議題,例如你我熟悉的反同運動、PTT母豬教、林奕含與《房思琪的初戀樂園》等等當代事件,理解與拆解厭女現象。

《這是愛女,也是厭女》在台灣造成不小風潮,是近期最完整反映台灣獨特厭女網絡,以及其成因與運作機制的著作。原來厭女與愛女是兩面鏡,女人勇敢走上街頭爭法律爭制度,卻依然敵不過社會上根深柢固的習俗問題。尤其在台灣社會,女性已經被冠上太多無罪之罪,我們發現厭女文化並非只是男性針對女性,更是女性與女性之間、女性與習俗之間等等的壓迫,從上個世代複製到下個世代。如何反抗以愛為名的厭女機制,或許是你我最難處理的課題。

▇當代女性生活遇到的挑戰與枷鎖

除了愛女,厭女的模樣也有如變形蟲,就算我們早已聽膩了敗犬、剩女,卻發現污名化女性的詞彙不斷在增生。檢視當代亞洲社會,我們發現女性不管在年齡、美醜標準、身形、生育能力或工作領域上,無處不被限制與歧視。

舉日本的「厭姥心態」為例,歷史學家田中光從年齡歧視問題下手,在《年齡騷擾:「阿姨」、「大嬸」、「歐巴桑」為什麼被討厭?》一書中探討熟齡女性面臨的困境。年齡增長明明是再自然不過的事,可惜在社會偏見和媒體的過度渲染之下,「阿姨」、「歐巴桑」、「老女人」和「大嬸」漸漸變成厭女的代名詞之一。原本單純的稱呼如今淪為帶有貶意的用語,不僅間接貶低了女性的存在價值,更在無形中鼓吹年齡騷擾與歧視的風氣。另外,田中光也提到女人的價值被生育期限切割成分水嶺。熟齡女性已經被攻擊得體無完膚,若再不努力永保青春,又無生育能力,那更是厭中之厭。如何擺脫既有的年齡歧視、不斷衍生的主流抗老文化,以及被迫綑綁的「母性」包袱,已經成為新女性主義的挑戰之一。

近幾年,當代亞洲女性主義思潮和厭女文化並行高漲的另一個國度,非南韓莫屬。長年籠罩在極度父權陰影下的南韓,正在經歷一連串的新女性主義運動。這波前所未見的思想風潮,在藝術和文學中,展現令人驚豔的力道。《致賢南哥》就是這波女性主義文學思潮的最完美見證。

這本書由7位女性主義小說家撰寫7則短篇小說,個別陳述南韓女性在社會中所感受到的一連串恐懼、疲憊、錯愕、驚嚇、混亂與挫折。7個文本分別探討「男性凝視」與第二性、處女情結與情慾羞恥、兩代女性的價值衝突、厭女文化與職場嫌惡等等女性遇到的日常和枷鎖,融合魔幻與寫實,精闢又內斂地剝開女性內心的吶喊。

這些女孩不是我們熟悉的韓劇女主角,也逼得我們不得不直視投射在自己身上的千百種現實。然而,南韓社會對於這幾年強大的女性主義力道的抗拒,亦是極為激烈的。女性被攻擊身亡的頻率逐年升高,例如「大田隨機攻擊事件」和「江南隨機殺人事件」,皆源自對女性的厭惡和仇恨。南韓厭女情結的高漲,追根究柢出自男性對「父權社會的危機感」。性別平權意識高漲的今日,女性教育和社經地位漸漸提高之時,過往男性固有的「地盤」日漸被女性入侵,繼而表現出對女性的憎恨,形成更激烈的厭女情結。

三八婦女節成了年年的節慶,但也許我們都忘了這個節日的得來不易。本文希望讀者能藉由上述7本以不同時空、形式及動機構成,卻有共同核心與愛憎的書籍,一起重新體會三八婦女節的獨特價值。本文也希望藉由這7本書,從政治體制走到個案討論,從西方觀點對照東亞實況,從理論流派導入實踐,從歷史洪流看見當代文化等等面向,一起看見多姿多彩的女性意識,以及世代平等的意義。也唯有持續突破新舊型態的父權關卡,女性才有迎接多元平等未來的可能。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