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讀繪本》聆聽圖像的聲音——image3跨齡繪本的溫柔革命

老人灰色大衣裡頭盛著藍天與白雲;被國王砍斷的藍色大樹在灰褐色的家戶中重得新生;少女傾其心意澆灌將會離她而去的白花;墜落叢林的飛行員帶著曾經猜疑的狐狸飛越人間……。還有還有,無聲與有聲化身螢光色圖騰飛舞於紙張上;小紅帽與大野狼多次變身體現圖像給人的感受差異。甫閱image3系列的以上6本繪本,一個個鮮明的畫面像是天空,溫柔而沉靜地映照在腦海......

大塊文化於今(2018)年2月出版image3系列,涵蓋4本虛構故事和2本非虛構的繪本。不同於過往以孩童作為主打客群,image3這次反其道而行,將青少年及成人納入目標讀者,每一本繪本自成一格,筆觸與風格迥異市面上大部分的圖畫書,其創作者來自世界各個不同的角落,甚至包括臺灣人較少觸及的波蘭、伊朗及烏克蘭等國家。

「image3看似比較靜態的出版品,但反過來說,卻也是一場意圖翻轉的繪本運動。」大塊文化行銷副總經理徐淑卿受訪時特別強調這個系列的社會性,以及改造社會的企圖心。

學會「說」圖像的語言

image3系列繪本的出版構想,來自大塊文化董事長郝明義。有一次,他在波隆那書展與人討論視障者如何「閱讀」繪本時,突然想起了「圖像其實是一種語言」的概念,並反思圖像在臺灣教育中的角色。

長年參與圖像書出版的郝明義赫然發現,臺灣的「圖像語言」在兒童到青少年的教育中間發生嚴重斷層;青少年以上的教育裡,圖像的教學幾乎是一片空白。

在全球化的影響下,外語學習於我們的社會裡蔚為風潮,坊間語言補習班如春筍般快速萌發。然而一個人類天生的圖像語言,卻為大多數人所遺忘。

在臺灣,不似一般語言學習的循序漸進,圖像通常僅被當作家長在兒童不識字的時期,用來教養孩子的工具。待孩童學會識字之後,以文字書寫為中心的教育,鋪天蓋地襲來,圖像便漸漸淪為少數人的「興趣」,再也無法恢復成為一種溝通與交流的語言。

然而,這樣的情況卻與現代社會相悖而行。隨著網路和交通的發達,國與國之間的疆界逐漸消失,爆炸的資訊量亦使人們習於快速閱讀,圖像身為一目了然且具共通性的語言,其重要性不言可喻。

在這樣時代裡,臺灣在圖像語言的領域長期呈現的一大片空白,將會是一個嚴重問題,這正是image3系列繪本所企圖想改變的。


DA10701030-P01-44-Q4.jpg

當狐狸與飛行員建立了友情,一起回到軍事基地,冷硬的軍事基地也跟著長出了森林的枝枒。 (擷自《狐狸與飛行員》內頁)

「我們要如何讓人循序漸進地,去感受到圖像的重要?」徐淑卿說:「以往我們可能要特別抽一天去美術館、畫廊,可能需要花一些動力特別搭車去哪裡,但如果家裡有繪本,每一本繪本其實都是一個個小小的展出。」

一個動作、一個轉彎、一個佈局,像是一本埋好線索的偵探小說,繪本的圖像語言蘊藏著無限可能性。「看第一遍的時候,你就已經知道這本繪本要表達什麼了,那麼我們為何會再看第二遍、第三遍?因為你每次重看的時候,就可以去感受、了解,為什麼作者要用這樣的畫面,來表達這樣的意思。藉由這些圖像、這些文字,一層一層的閱讀,我們的感覺會更加立體。」

image3以變革社會為出發點,然而是否真的有能力達成目標?這並不是出版社所能決定的。徐淑卿坦承,在和書店介紹這系列繪本時,依然有非常多人認為,「繪本只是給小孩看的童書」。因此,為了改變大眾對繪本的印象,大塊文化舉辦了一系列講座,不斷地與讀者進行溝通。徐淑卿說:「怎麼讓社會知道,繪本可以不分年齡,才是我們做出這一系列繪本之後,需要耗費更大力氣去做的事。」

益於思考的空間,滋養更多互動


29341288_10155495013314226_1915853119_n (1).jpg

《白花之愛》讀書會中,第一輪閱讀只看圖,第二輪才輪流朗誦文字。(蒲公英故事閱讀推廣協會提供)

蒲公英故事閱讀推廣協會所經營的小房子書鋪一角,image3繪本在暈黃的燈光下優雅地佇立,旁邊散落妝點著幾朵雅緻的深色乾燥花。

近期,該協會為image3系列舉辦了讀書會。不同於以往側重孩童的活動,本次讀書會主攻成人,時間貼心地安排在小週末的夜晚,並將參與人數控制在6人左右,以方便近距離對談。

「比較特別的是,我們沒有設定主題或方向,也沒有讓學員事先閱讀繪本。等來到這裡的時候,才讓大家一同拿起書,讀圖、讀故事,再一起來聊聊各自的觀點。」蒲公英故事閱讀推廣協會總幹事王怡鳳說。

為了能給學員們帶來更多層次的思考,在活動開始前,王怡鳳請學員按照繪本攜帶不同的物件來。例如閱讀《白花之愛》時,要求大家帶自己「愛」的東西,有人帶了心愛的鋼筆,也有人帶來的東西曾經很愛,但現在愛意似乎已逐漸消逝。在討論繪本以及向他人分享自己所愛的同時,每個人對「愛」的定義,也擦出了不一樣的火花。

作為讀書會的主持人,王怡鳳總是提醒大家:在輪流朗誦故事的時候,聽的人請看圖,不要看文字。她解釋道:「如果別人唸文字,你也看著文字,我們就只會使用慣行的文字思考;反之,在聆聽別人朗誦文字的當下,你看的是圖像語言,就會產生一些個人在默讀或朗讀時體驗不到的感受。」


藍色大樹.jpg

俯視廣場,家家戶戶都長出了一顆藍色的樹。(擷自 《藍色大樹》內頁)

經過這樣「別有用心」的讀書會,學員們也陸陸續續提出反饋──他們喜歡故事的留白,認為帶給人更多想像與思考的空間;也驚艷於這系列繪本的用色、線條、構圖,以及特殊的筆觸;繪本不再只是繽紛的童趣,也可以表現出耐人尋味的憂鬱、恐懼或是落寞。

《藍色大樹》中,被國王砍斷後的藍色大樹,枝幹向家家戶戶伸展出一棵棵新的藍樹。讀書會的學員們說:長出來的樹,似乎比原先更自由了;也許這樣的畫面不只訴說故事裡磨難過後的益發璀璨,彷彿也傳達了去除單一中心後,反而恣意發展延伸出更多的可能性。

學員口中形容的藍樹,宛如呼應了讀書會與image3的初衷──當繪本將文字的、單一的「正確答案」擱在一邊,更多的討論與互動就會隨之萌生。

這樣的可能性也體現在小房子書鋪中。書鋪管家謝沛霓說,image3的主題與畫風不同於以往繪本,很能吸引成人的目光,也引起讀者主動討論的渴望,因此她常常和讀者一同站在書架邊,往往就會自然而然地討論起繪本中不同物件與顏色給人的感受、代表的意涵來。

看來,出版社熊熊的企圖心,在民間推廣的漫長跑道上,已有蒲公英這樣的協會與小房子這樣的書店,溫煦地接棒,試圖將翻轉閱讀的希望,像蒲公英的絨球一般吹散四處,飄向遠方。

▉打破正確答案的追求

image3以一個不同於以往的姿態降落圖書市場,其特殊風格吸引成人注意,那麼對於孩子,這些繪本的聲音是否也能好好地傳遞呢?

王怡鳳提到,在讀書會中,早有3位媽媽自己討論了起來:「這些繪本如果給孩子看,會有什麼反應呢?」她們有人打算與孩子共讀,也有人打算把書放在孩子摸得到的地方,自己再悄悄從旁觀察。

以前繪本都是父母為了孩子學習的理由而選購,現在卻有父母單純因為自己喜歡,想帶回家與孩子分享。這種因果關係的鬆動,是否能給孩子一個不一樣的閱讀經驗?相當值得期盼。

另外,在實際於偏鄉國小導讀《藍色大樹》的經驗中,王怡鳳發現,這本「沒有標準答案」的繪本特性,贏得孩子的喜愛,因為不似往常,學童需為分數汲汲營營於正確解答,而《藍色大樹》的解讀沒有對錯,得以讓每個闡述自己感受的聲音都顯得重要。

面對這樣深沉的繪本,孩子一時間會從自己的視角出發,將當下的生活與書中故事做連結。例如問起:「什麼東西像藍色大樹?」就有孩子回答:「是3C產品」——因為那是他們很想要,而大人也阻斷不了的東西。

接著王怡鳳引導討論,讓孩子試著以抽象的事物替代藍色大樹,孩子們便接連提出了「思考」、「語言」等回答。王怡鳳說:「你會發現只要稍微請他們換個方向去聯想,他們立刻能夠轉化,且蠻貼近作者想傳遞的意念。」


DA10701031-P04-Q4.jpg

長者的身邊清冷的色調始終伴隨著天空的多彩。(擷自《沒有名字的老人》內頁)

image3在偏鄉閱讀推廣的實際應用,恰好呼應了徐淑卿對image3成為「跨齡繪本」的希冀。

「當我們想跟小朋友解釋這個世界發生的事,繪本是很好的途徑。」徐淑卿以《沒有名字的老人》為例:「這名老人好像很冷漠、很遙遠,但他其實製造了星星,來讓夜晚變得美好,我們可以藉此跟小孩子分享,對人不要有先入為主的評價,其實可以更寬容、更多一份心去了解。」

聽繪本訴說全新的想像

大塊文化所企圖引起的「繪本運動」,並不只有單純在故事上做革新,他們也引進了「非虛構」類型的繪本,更進一步地挑戰讀者對繪本的認知。除了解說圖像語言的經典作品《圖像語言的秘密》,《看見聲音》也是他們的選擇之一。

《看見聲音》用色大膽、活潑,線條繁複卻乾淨俐落,將平常只能「聽見」的聲音轉換成圖像,讓多采多姿的聲音在安靜的紙面鳴唱舞動。它開頭只有簡單的一句話:「起初,萬籟俱寂,接著轟地一聲,宇宙便充滿了聲響。」接下來,就開始以圖像談樂器、談歌唱者、談分貝,也談人體的聲音、家裡的聲音。這本繪本帶著讀者「看」著聲音遨遊世界,它讓讀者「看見」雨的聲音,也「看」天空的聲音。這樣知識性的繪本,同時也蘊藏著雋永的感性。


DA10701032-(+4)-P44-45-Q5內文.jpg

滿天的聲音像雨,然而當撐起傘,還是能夠給自己一個小小寧靜。(擷自《看見聲音》內頁)

《看見聲音》不只討論人聽見的聲音,也提起了人們相互瞭解的不容易——儘管有語言作為溝通,人們依然會感到孤單。不過有時候,人與人依然可以找到共通的語言,且不一定是文字,包括臉部細微的表情、一個瞬然即逝的動作,都可能成為溝通的媒介,讓人開始了解彼此。

「有一個畫面我非常喜歡──當你安靜下來的時候,這世界還是充滿各式各樣的聲音,但你撐著一把傘,好像就把聲響阻隔在外。這畫面表達了人類孤獨一身的模樣,但是人即使再孤獨,也可以自己撐起一個完整的宇宙。」徐淑卿溫柔地說:「這是一本我個人非常欣賞的書,它說你關掉聲音的時候,也許才可以聽見自己最輕柔的聲音。」

更有意思的是,《看見聲音》並不只在內容上做出革新,也指出出版業一個未來的出路。徐淑卿回憶當初,《看見聲音》的樣書還沒送到前,電子圖檔中過多的特別色曾讓他們退卻,然而,當樣書送達時,特別色在紙張上恣意飛舞的模樣讓他們大大感到興奮。徐淑卿語氣彷彿也飛揚了起來:「對出版社來說,我們一直需要不斷證明『紙質書為何必須存在』的理由,從《看見聲音》印刷的精緻,讀者絕對可以發現,只看電腦螢幕真的不一定能感受到紙質書才有的呈現。」

無論對於圖像,還是對於出版,甚至對於教育,image3像是大塊文化與民間組織合力進行的一場溫柔革命,如徐淑卿所說,這並不只是一系列的繪本,而是串連著一顆又一顆熾熱心臟的社會運動。這場運動將為我們帶來什麼改變、抑或能引起什麼樣的風潮,值得我們拭目以待。

▇image3書系作品

  • 圖像語言的祕密:圖像的意義是如何產生的?
    莫莉.班(Molly Bang)著,宋珮譯,大塊文化,580元【內容簡介➤
  • 白花之愛
    大衛.卡利(Davide Cali)著,莫尼卡.巴倫可(Monica Barengo)繪,楊馥如譯,大塊文化,380元【內容簡介➤
  • 藍色大樹
    阿敏.哈珊扎德.夏里夫(Amin Hassanzadeh Sharif)著,阿敏.哈珊扎德.夏里夫(Amin Hassanzadeh Sharif)繪,粘耿嘉譯,大塊文化,380元【內容簡介➤
  • 沒有名字的老人
    尤安娜.康哲友(Joanna Concejo)著,尤安娜.康哲友(Joanna Concejo)繪,倪安宇譯,大塊文化,450元【內容簡介➤
  • 狐狸與飛行員
    盧卡‧托托里尼(Luca Tortolini)著,安娜‧佛拉提(Anna Forlati)繪,黄芳田譯,大塊文化,450元【內容簡介➤
  • 看見聲音
    作者: 羅馬娜‧洛瑪尼新(Romana Romanyshyn)、安德瑞‧雷西夫(Andriy Lesiv)著,呂玉嬋譯,大塊文化,600元【內容簡介➤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大人讀繪本 解析圖像祕密

【2019台北國際書展 ​活動資訊】

故事的再創與超越:在皮諾丘誕生之前

  • 講者|黃海鳴/前北美館館長、資深藝評人
  • 時間|2019年2月12日(二),16:00 - 17:00
  • 地點|台北世貿一館 大塊沙龍
  • 內容簡介➤

圖像生活:繪畫如何形塑了我

  • 講者|馬努葉爾.馬爾索、卡門.奇卡;馬尼尼為主持
  • 時間|2019年2月16日(六),19:45 - 20:45 
  • 地點|台北世貿一館 主題廣場
  • 內容簡介➤

白鯨、巨人與山中精靈:在自然中與繪本相遇(簽書講座)

  • 講者|馬努葉爾.馬爾索、卡門.奇卡;陳姝里主持
  • 時間|2019年2月17日(日),16:00 - 18:00
  • 地點|台北世貿一館 大塊沙龍
  • 內容簡介➤

【系列回顧】